【精品】藝術作文錦集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藝術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藝術作文 篇1
我喜愛的文學藝術形式是小說。因為小說有趣、好看、很吸引人,許多人都愛看,我也很愛看,因為它能以細致而鮮明的人物、完整而多變的情節、細膩而豐富的感情,完整地向人們展示一個既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復雜的藝術世界。
首先說細致而鮮明的人物描寫吧。小說中的人物不僅有神態、語言和行為的外在表現,而且有思維、意識和心理的內在活動。小說的特點之一就是作者能對各種各樣的.人物作細致而鮮明的描寫。就拿我最喜愛的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來說吧,書中描寫的人物多達上百個,個個性格各異,細膩鮮明,像柔情似水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潑辣的王熙鳳等等。
第二就是小說中情節的描寫是完整而多變的。小說的情節一般按照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這四大步驟來編寫,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小說的情節又是多變的,它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偶爾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出乎意料,扣人心弦,總想方設法吸引住你,讓你愛不釋手地把小說從頭看到尾。
第三就是小說中感情的描寫豐富而細膩。小說中對感情的訴說有時細膩得讓你感同身受,如同親臨其境一般;其主人公的遭遇有悲有喜,有時會讓你哭得死去活來,有時會讓你笑得肚子發痛,有時還會讓你哭笑不得,心里憋著讓自己難受,真可謂感情豐富。
世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現實的人又是多種多樣的,我可以通過小說去了解豐富多彩的世界生活,可以透過小說去洞悉現實中各種各樣的人,這就是我愛看小說的最好理由吧。
藝術作文 篇2
經過層層選拔、激烈角逐,文博之星夏令營的名單在眾人的期待中出爐了,我有幸也在其中。
那一天,天上飄著毛毛細雨,我們一行人在爸爸媽媽的目送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次夏令營一共有3天,參觀臺州、杭州、安吉三個地區的博物館,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安吉自然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有6個展廳,我們參觀了其中的三個館——貝林館、自然藝術館和地質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另外幾個展館正在裝修中……
我最喜歡的要數自然藝術館?邕M館內,一個球形的熒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它高高的懸掛在頭頂上方,更讓人稱奇的`是:我們還得仰面躺倒在地上看電影,哈哈哈,是不是很奇特的看電影姿勢?電影五顏六色,里邊的情節變化多端,一不留神就換成了另一個場景,看了讓人眼花繚亂,贊不絕口!
自然藝術館就是一副由自然景物組成的藝術品。你看!這是用各種各樣的貝殼拼成的一副類似太陽造型的藝術畫,那是用形形色色的枯葉隨便擺放在一塊展板上,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圖案,還有一些自身帶光的礦石放在陰暗的地方,能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讓人看了耳目一新!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期待的4D電影,剛跨進影廳,我就很好奇:為什么每個椅子上都配有安全帶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坐上椅子,系上安全帶,電影開始了,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電影里雪山崩塌,我們就感覺椅子前后搖晃,哦,原來安全帶是為了防止人滑下去的,更有趣的是,電影里面刮著可以把大樹吹倒的風;下著可以把房屋淹沒的雨,影院里就模仿當時的情景,我們仿佛置身其中,我感覺這是一場又難忘又刺激的電影!
自然藝術館可以用法國羅丹的一句話來形容“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是呀,生活中只要你多留心觀察,總會發現不尋常的美。
自然藝術館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領略到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大自然,美哉!
藝術作文 篇3
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藝術。不論是音樂、繪畫、電影、文學、雕刻、戲曲,又或者是各門各類、各行各業,藝術都存在于其中。我們要善于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初步學習中融入自己的聯想和想象。
而我最喜歡的是繪畫。
每當我打開美術書時,我就被那一幅幅美麗的作品給深深地學吸引住了。里面有油畫、繪畫、中國畫......廣為流傳。
我拿起筆,在紙上增添了一些美麗的圖案,使這張紙變得更加完美,動人。
我對著書,仔細地看了一遍,學著書上的樣子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地學起來,我照著書的樣子,先畫一個圓,再畫一個圓,一個接著一個,雖然還有缺陷,可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畫地更加完美。
繪畫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不再寂寞,我喜歡繪畫!
"藝術"這個詞呢,好像對我們身邊來說沒什么關系,其實,并非這樣,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藝術的出現。
如果你是一個用心觀察周圍的人,你會發現,在你的身邊處處都有著藝術,隨著生活的檔次變化,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些事物,比如:藝術
如果你認真觀察、仔細發現,你就會知道,身邊的藝術有很多:墻上掛著的一幅畫或相片、獨特的一些掛鐘,或是富有想象的設計,都是我們身邊的藝術,可是。我們卻不懂得發現他們。
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藝術,"藝術"并非只是那些懂得藝術的名人所擁有的,在我們的身邊也一樣的有!
我們的身邊有許多藝術如雜技、繪畫、小品、戲劇等等。在這么多的藝術里我喜歡雜技。
我喜歡雜技是因為小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雜技表演,節目開始了他們先放出來一對獅子,那些獅子在舞臺上給人們表演起跳火圈,走鋼絲。人們在下面激烈的喊著。
接下來上場的是一只小猴子,它活潑機靈的在舞臺上做出一些使人笑掉大牙的動作,觀眾們傳來了一陣陣笑聲,只見那只猴子又在舞臺上跳了一段不知名的舞蹈好像再秀自己的本領,讓觀眾們稱贊他。
表演最后出現了一只鸚鵡,只見觀眾手里拿著一張張錢,鸚鵡見了就回來叼錢,調回來后給自己的主人,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鸚鵡。
你是否喜歡雜技呢?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喜歡在即表演,喜歡這兒的動物呢?所以藝術往往起于我們的身邊,我喜歡雜技,喜歡藝術。
我似乎從小就和小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第一次看到小提琴時,我就已被它那美妙的琴聲所折服了。之后更是專門去學習它。
沒有哪一條藝術之路是一帆風順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小提琴最重要就是手性一定要固定好,不然拉出來的.音準就會差多了。記得當我開始練小提琴時:
我架起小提琴,剛拉了幾分鐘,手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垂下來了,音也變調了。聽到我的琴聲,老師不滿的皺起來眉,他不滿的說:“馬哲,手性不能變,一變整首曲子就亂了。”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很多人都不知道,我雖然身材很高,但我的手臂卻沒有力,每次拉琴都堅持不了多久。
在老師的建議小,我開始去學習打羽毛球增強手臂的力量。而且堅持做基本動作練習,雖然很辛苦,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一天一天過去,我堅持的時間越來越長。
現在我已經取得了小提琴二級證書。我不奢望自己能成為小提琴家,也不奢望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我只想去認真的練習,鍛煉我的耐心,也希望我以后的生活有小提琴的聲音陪伴。
藝術不應當成為幻想,應當是真理!真理!我們要睜大眼睛;從所有的毛孔中間吸取生命的強烈的氣息。人生活在藝術氣圍中,便會學得聰明,人也會變得快樂起來。
自從學了葫蘆絲,我感覺自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喜歡生長在有藝術氣息的地方?梢哉f,沒有藝術,我就沒有樂趣。
我清楚記得,剛學葫蘆絲時,我一個音調都吹不出來,我被老師叫到前面,老師親自教我吹每一個音調,我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因為葫蘆絲老師一共有四十幾人,被叫到前面單獨學習吹奏的只有六七個人。
當我的同學馬壯完完整整的吹出一首曲子時,我很不服氣!暗下決心,一定要超過他。每天放學后,我便不知疲倦的練習吹奏,請家里的每一個人當評委。經過不懈的努力,我進步了!老師也夸獎我很優秀,F在,我已經可以吹奏很多曲子了。
在我心中,一直深信:藝術是生命的源泉;藝術是飛射出去的彗星;藝術是人類偉大的靈魂!只有藝術共同生活,生活才會變得多姿多彩!
藝術作文 篇4
星期一晚上,三——六年級的同學去體育館觀看藝術節。
我們排好隊,井然有序地來到體育館觀看節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節目是《最美孝心少年》和《獻給母親的詩》!蹲蠲佬⑿纳倌辍分v的是一個小女孩她失去了母親,只有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爸爸和一個聾啞的弟弟。她每日出去賣報紙,一日,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她渾身被淋得濕漉漉的。晚上,她夢見了爸爸可以站起來了,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夢見了弟弟可以說話了,還會唱歌了呢!
《獻給母親的詩》是這樣寫的:當您雙眸充盈著牽掛,您是否還在為孩子的`遠離飽含淚水,久久不肯歸家;當漆黑的發絲變得斑駁,當蹣跚的腳步不再輕盈,您是否還在為孩子的歸來飽含期待,早早備好飯菜。我知道,你注視,在我的背影消失的地方;我知道,你眺望,在我的身影出現的方向;我知道,在家里,有我兒時的記憶,有我熟悉的味道,還有我深愛的母親的甜蜜的微笑。
不知不覺晚會結束了,同學們都意猶未盡地離開了體育館。
這次活動真令我難忘,真希望學校能經常舉行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還給我們帶來展現自我的機會。
藝術作文 篇5
“……即將開始!”
心不在焉,只聽得這四個老套的字詞。跟隨著稀稀拉拉的掌聲緩慢地抬起頭。余光不小心掃過后臺,不禁震了一下——校合唱團的服裝,竟跟電視劇上酒店服務員的極其相似!藍色的裙身,白色的小圍裙,腳著一雙黑色小皮鞋……
“哎喲喂……真是戳瞎人的眼球!”后邊兒的女同學驚嘆道。想必她也已看到這一幕。
校樂團的匯演在我看來是整個藝術節中最好的一個節目。古箏、三角琴、葫蘆絲,以及一些我報不上名字的樂器。
彈琴的女孩兒微微側著頭,濃密的睫毛幾乎完全蓋住了她們的明眸。纖細修長的手指,擺出蘭花的模樣輕盈地劃過琴弦。律動的音符與空氣融為一體,融化在懂得欣賞音樂的人的心里。漸變的天藍色長裙上繡著銀色的亮片,將女孩兒反襯得更加柔美、高雅。若此時能有個淡淡的.笑容,這將是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
暴風雨般的掌聲,為她們在臺下苦練而換來的成果畫上圓滿的句號。迄今還漫步在她們優雅的琴聲中……
火辣辣的太陽熱情得有點兒過頭。原已有倦意,但一支街舞立馬使我精神振奮。但如此酷帥的畫面,竟被攝影師拍得如此驚悚!舞臺上的屏幕,顯示的全是近景,而且還總在抖動。街舞主要看總體的畫面!不得不抱怨:“攝像大哥啊,你是做兼職的嗎?”
其中一兩臺機器將臺下的觀眾都錄了下來:一些羞澀地將臉遮住,一些笑嘻嘻地揮舞著手中的扇子,一些呆若木雞傻乎乎地坐著……屏幕上突然出現了一張熟悉的面孔,她微微地一笑,是如此的傾城,身旁站著一個小巧玲瓏的女孩兒,水汪汪的大眼睛令人憐愛。這是歷史老師與她的女兒。大伙兒不禁“哇”的一聲,鼓起掌來。
“……正式結束!”
又是那個令學生憎惡的老師。將近兩個半小時的藝術節,在對五月底的悶熱的抱怨中結束……
藝術作文 篇6
自從看到了哥哥玩吉他,我就被這樂器吸引住了,爸爸給我買了一把吉他。我把全部精力投入當中。我先是練習指法一一練好手指所管理的弦。叫我的表哥寫出了指法譜給我,讓我耐心的練,經過一個星期的.刻苦訓練,執法基本練成了,接著我要學習練和弦。哥哥抽出和弦譜來練習,他對我說:“要想練習好,一定要吃苦,不怕疼,不少吉他愛好者就是因為疼痛而半途而廢了!”我專心致志學習弦的運用。
學到途中,我越學越幸苦,手指上似乎輕輕觸動琴弦也像刀割一樣,我想放棄吉他,但總是舍不得,它好像對我說:別放棄我,你一定要堅持下去!我想:別人能做到的我一定也能做到。于是,我又專心致志學起來,克服一切困難,堅持到底。
黃天不負有心,我終于掌握了按弦地技巧,看著那深藍色的吉他,唱著歌,我和吉他成為了最好的朋友。我深愛吉他,是它讓我懂得了
漫漫人生路上,雖然困難重重,但是要勇于嘗試,勇于挑戰,必能成功。
說話,誰都會,有的人說個沒完沒了,有的說得很“簡陋”。就拿這說話沒完沒了的人說,沒什么壞處,他不內向,膽大,和陌生人談得來,這很好,不過不要沒有分寸地羅嗦。
在公用電話亭,拿起電話,不管是什么話都要說,好像嘴漏了個洞。這種習慣很不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之上,讓很多人不方便,一點也不果斷,說得像長篇大論。本來兩三分解決的事,用了兩三個小時。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但還真有這樣的人,希望他們可以改掉這個毛病,和那說話“簡陋”的人學學。
太“簡陋”了,還不行。為什么?說話也是一門藝術,現在是“白話文時期”,不能像文言文那樣“簡陋”。我估計,這樣的人大部分都是冷冰冰的,待人比較冷漠,不太愛說話,不和陌生人交流。所以,太“簡陋”不行,應該適當,把廢話去掉就行了。
藝術作文 篇7
辯論場上,既有風度翩翩、文質彬彬之儒雅,又有巨刃摩天、鯨魚碧海之氣勢。但在激烈的交鋒之下,仔細推敲,卻又有一番規律可尋。以下想從幾對關系入手結合幾年辯論訓練。比賽的實踐,談些個人認識。
一、賽前準備與臨場反應為什么大家都最喜歡看自由辯論呢?
因為有針尖對麥芒的對抗,有幽默詼諧的機智。但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既要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又要表現揮灑自如的風度,完全寄希望于臨場的急中生智,恐怕難以兩全其美。
就以西安交大對初賽題目“足球比賽引進電腦裁判利大于弊”的準備工作為例。為了做到以一名專業人士兼球迷的水平和熱情夾討論該題,我們不但邀請兩位省級、國家級足球裁判進行知識講座,并且搜集到了國際足聯最新頒布的足球競賽規則,以及歷年世界杯的綜合報道,90年世界杯的比賽錄象,甚至組織大家去現場觀看了一次中國足球甲B的比賽,也許,正是那人聲鼎沸的綠茵場給我們以辯場上的氣勢如虹:也許,就是在那里使我們更為接近一個真正的球迷。其它兩場比賽的備戰工作與此類似,而高科技的工具一一互聯網絡也為我們搜集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兩者的關系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厚積薄發才能游刃有余,而朱熹“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說的也是這樣的關系。}
二、思想與語言
辯論中的思想指的是理論、邏輯、觀點。我們評價一場辯論賽有思想深度,無非是側重于理論的深刻與恰當運用,邏輯的嚴密與推理流暢,觀點的鮮明與言之有物。辯論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不但要求辯手“說者有心”,更需要他們能激發觀眾“聽者有意”。這就需要處理好思與言的關系。思之不深,不足以服人:言之不文,不足以動人。深刻的思想,應當與生動形象、平實曉暢的語言相結合,才能真正獲得評委與觀眾發自心底的認同。所以在我們的訓練中, 曾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說法,即:以評委和觀眾為中心。在思的方面,堅持正大光明、嚴密包容的理論建構;在言的方面,堅持生動輕松。明白流暢的語言風格。
辯論賽一直都以關注生活變化為宗旨,那么我們的辯風是不是也應該“積極求實,不務空言”呢?“言之有文”才能贏得接受者的贊同,“明理即辯”才能提高辯論賽的水準。
三、前推與后歸方法
按照余秋雨先生的說法,辯論賽是將一個題目拉到兩個極端來討論,而題目的真理性卻恰恰在兩者之間。這就使得前推與后歸的邏輯方法在辯論中有了先天的適用性。
何謂前推法?是指對一個觀點、一種理論,進行追本溯源的考察,推究它們成立的前提預設是否正確,若有疑問,則繼續上溯,所以哲學中有一句話叫“時刻反思你的終極預設”。采用此法,往往能從對方看似無懈可擊的理論中發現前提假設的凝點,從而開辟出有利于己方、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而何謂后歸法?即通常所說的“歸謬法”,看看對方的推理方法與結論如果發展下去或應用到其它方面,會推導出什么樣的荒謬結果。這種邏輯推理方法的具體例子,有很多書上曾經介紹這里不再多說。《孫子兵法》云:“夫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如果我們在辯論賽中,對這兩種方法善加利用,往往就能產生“出奇制勝”之效。
四,求同與求異思維
辯論中的求同思維,指的是善于發現對方論證中與我方相似的觀點,并在適當的時候一語道破,從而將對方的論證化歸為我方所有。這樣不但使對方先前的優勢盡失,而且能充分體現我方立論的全面性與包容性,這樣才稱得上“超對抗”的高明辯論。
而求異思維,是指對于辯題中或與題目相關的概念與關鍵名詞保持高度的警覺,一旦發現對方出現概念的'混淆與含糊不清,立刻敏銳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這樣一來會打亂對方陣腳,二來將辯論的主動權操于我手,三來可體現我方審題的嚴謹與周全。一個具備了良好求同與求異思維的辯手,才能在場上既不失寬容大度的胸襟,又兼有明察秋毫之機敏。
五、聯想與想象思維
一場精彩的辯論,不但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辯論題目所涉及的范圍,不見得每一位觀眾都有所了解。怎樣才能讓一個題目、理論軟化到可感可觸的程度,從而使接受者覺得與自己息息相關呢?這就需要辯手能靈活運用“由此及彼”的聯想思維,也就是要用舊經驗解釋新事物,通過引發多方面的聯想,產生許多熟悉的意象,從而使辯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體驗,正如宋詞中所言:“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而想象思維就是通過對未來或過去的大膽假設,構造出一幅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全新場景,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給人以啟迪、震撼。運用得當,辯手就能以思維的創造性引觀眾“撫四海于一瞬”,以想象的力量使大家“會萬物于眼前”,具有不可比擬的“高空打擊力”。我校99年國際大專辯論會自由人譚琦,在賽前的訓練中曾有兩段結辯辯詞,可以引為例證,也許我們從中會有一些體會。
“……當一位白發老人徘徊在十字街頭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伸出手幫助他,我們每個人的關懷,老人都需要。但他最需要的,是那一只從小到大都被他握在掌心,從稚嫩變得成熟的手。因為這只手,老人最熟悉;因為這只手,能帶他回家(緩慢深沉地說)!
【藝術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藝術的作文:藝術與生活04-28
藝術的作文04-13
藝術的作文04-13
藝術的作文04-13
藝術的作文04-14
藝術的作文04-15
藝術的作文04-15
藝術的作文04-15
藝術的作文04-15
藝術的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