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隨筆:我想給他一點報復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么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隨筆:我想給他一點報復,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隨筆:我想給他一點報復1
幼兒A是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他見識廣,有主見,這些都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那是一天中午餐前的建構活動時間,我正在跟一個前幾天生病請假的孩子聊天,這時幼兒A跑過來告訴我“幼兒B把他搭的城堡推倒了”,循著幼兒A手指著的方向,我看到了幼兒B正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著老師的批評,我用慣用的眼神瞪了他一眼,這是我跟孩子們的一種暗號(我經常跟小朋友說‘眼神可以表演你,也可以批評你’),心想著等這里的談話結束后再去處理這件事。沒過多久,幼兒B哭著跑過來告狀“老師,幼兒A打我”。匆匆結束了談話后,我把他倆叫到跟前,詢問事情的經過,原來剛才幼兒B把幼兒A的城堡推倒以后沒有跟幼兒A道歉更沒有幫他搭好,幼兒A不服氣,出手打了他。聽幼兒A說“我想給他一點報復”。“報復”多可怕的字眼,這兩個字不應該從孩子的.口中說出來,所幸的是孩子并沒有真正情緒上的報復,看得出來,孩子只是在模仿這個詞語,也許這個詞語昨晚在他媽媽給他講故事的時候出現過,也許孩子自己在看書的時候在此情此景中看多過并已經意會過這個詞。在一通說教以后,孩子們也都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知道了下次再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這讓我聯想到了現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曾經組織過一個繪本教學活動《第二塊蛋糕》,里面有一個情節:小動物第一次做的蛋糕被狐貍搶走了,第二次就做了一個泥巴蛋糕欺騙狐貍。其實這個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報復行為,但是我們不敢隨便對孩子說出這個詞語,生怕會有不良的教育效果。孩子的心理是純潔的,并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悉心呵護著這個區域,努力營造著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
教育隨筆:我想給他一點報復2
幼兒1是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孩子,他見識廣,有主見,這些都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那是一天中午餐前的建構活動時間,我正在跟一個前幾天生病請假的孩子聊天,這時幼兒1跑過來告訴我“幼兒2把他搭的城堡推倒了”,循著幼兒1手指著的方向,我看到了幼兒2正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著老師的批評,我用慣用的眼神瞪了他一眼,這是我跟孩子們的一種暗號(我經常跟小朋友說‘眼神可以表演你,也可以批評你’),心想著等這里的談話結束后再去處理這件事。沒過多久,幼兒2哭著跑過來告狀“老師,幼兒1打我”。匆匆結束了談話后,我把他倆叫到跟前,詢問事情的經過,原來剛才幼兒2把幼兒1的城堡推倒以后沒有跟幼兒1道歉更沒有幫他搭好,幼兒1不服氣,出手打了他。聽幼兒1說“我想給他一點報復”。“報復”多可怕的字眼,這兩個字不應該從孩子的口中說出來,所幸的是孩子并沒有真正情緒上的'報復,看得出來,孩子只是在模仿這個詞語,也許這個詞語昨晚在他媽媽給他講故事的時候出現過,也許孩子自己在看書的時候在此情此景中看多過并已經意會過這個詞。在一通說教以后,孩子們也都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知道了下次再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這讓我聯想到了現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曾經組織過一個繪本教學活動《第二塊蛋糕》,里面有一個情節:小動物第一次做的蛋糕被狐貍搶走了,第二次就做了一個泥巴蛋糕欺騙狐貍。其實這個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報復行為,但是我們不敢隨便對孩子說出這個詞語,生怕會有不良的教育效果。孩子的心理是純潔的,并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悉心呵護著這個區域,努力營造著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
【教育隨筆:我想給他一點報復】相關文章:
老師我想的教育隨筆09-19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04-11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15篇04-11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15篇)04-11
教育隨筆:老師我想......16篇05-08
隨筆:我的教育05-22
教育隨筆:我很勇敢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