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1
你是怎樣對待時間、金錢、物質、資源乃至生命的呢?在你生活的每一天是否用一種節約的態度去面對它們?假如你的生命僅剩下一天,你會怎樣加倍珍惜,如果在這一天能做足夠多的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那你的生命就因時間的節約而相對延長了。生命需要新陳代謝,它終有衰老、死亡的一刻。想讓他更加持久嗎?那么愛惜他吧!心情愉快也不枉消耗生命與器官。你知道怎樣才能節約能源和物資嗎?當你手頭的廢物有確切的用途的時候,你將它利用,那你的節約物資和能源就成功了。人力資源的節約更是值得贊揚,因為人作為萬物的主宰,其創造性和消耗性更使你震驚。空間也是需要節約的,這毋庸置疑,就好比買房的時候每一寸土地都需要用金錢來丈量。空間資源的缺乏迫使大家追求更高、更深、更遠——空中,地下,甚至是太空。情感也需要節約,這不是教你麻木不仁,你所需做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候產生適當的情感。當情感不被濫用、誤用的時候這里的節約你就做到了。如此,社會也將更加安定,人們的關系也將更加和諧。
將節約視為一種生活態度吧!當西部一些地區的人連喝水都成問題時你還能忍心浪費水源嗎?大家可知道中國第一個節水大使,10歲的小女孩李濤濤。她生活的地方連喝水都成問題,她和她的父母一樣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努力和命運抗爭著,帶著她那“沒有水的故事”,走進了中央電視臺,走進了千萬人的視野。我對寧夏用水最深刻的了解就是在央視上看到了鹽池縣小女孩李濤濤的'講述后,才知道這里的水是多么的珍貴。當地人因為喝了這樣含氟量超標的水,牙齒都黃了黑了,有些人年紀輕輕牙齒就脫落。像李濤濤那樣的孩子每天上學要穿過十多公里的戈壁荒漠,卻只有半瓶又苦又澀的咸水,路上渴了,還得省著喝,因為那是他們一天的飲用水,學校也沒有水源。這個節目看了是多么的讓人心酸啊,多么希望有一天,那里的人也能像我們一樣痛痛快快的喝上甘甜水啊!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資源和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我國人均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森林覆蓋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近20年來,我國經濟增長了六倍,而資源消耗卻增長了幾十倍,資源、能源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為此,節約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們厲行節約責無旁貸。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可以積累財富,從而為事業成功奠定物質基礎。節約體現的是一種憂患意識,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深謀遠慮,是為子孫后代著想的未雨綢繆之舉。有人說:留住的是幸福,流逝的是遺憾。我們何不每天都問問自己:今天,我節約了嗎?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的人認為節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征,盲目攀比、擺闊、斗富、這些現象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距甚遠,令人心痛。
錢財花了也許可以再掙,但資源用了卻不可再生。僅我國一次性筷子平均每天的使用量就達900萬雙,相當于要砍掉1800棵生長了至少15年的大樹。請大家想一想,算一算,咱們要種多少棵樹才能供得上這樣砍呢?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3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是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
1.節約每一度電。充分利用太陽光源進行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耗能,用完后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空調、日光燈、電腦、飲水機、電視機等,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斷電”。
2.節約每一滴水。不大開水龍頭。洗手,洗餐具時縮短用水時間,用完水后或見到滴水的水龍頭,應及時擰緊,嚴格做到“人走斷流”,嚴防跑、冒、滴、漏,養成愛水、惜水、節水的良好習慣。
3.節約每一粒米。文明用餐,節約糧食,不挑食,不隨便丟棄剩飯菜,在飯店吃飯時,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帶走。
4.節約每一張紙。規范書寫作業,節約用紙,不隨便丟棄沒寫完的作業本和空白紙,能做草稿紙的.要留著做草稿紙,提倡雙面用紙。盡量少用餐巾紙,多用手絹和抹布。充分利用現代化辦公手段,盡量在電子媒介上修改文稿,減少紙質文件資料,控制紙張消耗。
5.節約每一本書。把自己閑置的課外書和學習輔導書送給比自己年級低或貧困地區的小同學繼續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本書的作用。
現代文明推崇勤儉,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
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
老師們,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人更美,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本周我們繼續進行“知誠信榮辱,懂敬畏感恩,做健康向上,勇擔責任的瀛海人”主題系列校會。今天,我主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我的責任》。
同學們,從“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到“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無一不在證明著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著決定作用。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興旺發達。今天我要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
翻開厚重的華夏歷史,由勤儉而成的`事例可謂不勝敗舉,文王成了圣人還親自上朝,日影偏西還顧不上吃飯。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晝夜從不懈怠,事無巨細,勤到這種程度。陶侃宗理密微,就是竹頭木屑都儲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劃粥為食奮發攻讀,粗茶淡飯礪大志,始有“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由此可見,勤儉節約不是一種對祖國的責任嗎?
現在,就社會而言,我們學生還只是單純的消費群體。可是,舉手投足之間,浪費卻又是我們的慣常之舉,面對食堂里面我們一盤又一盤倒去的白米飯,我們又可曾有過一絲的憐惜?面對寢室里面流過的自來水,我們可曾有過一絲自責?我們沒有經歷過饑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節約的可貴,隨即把浪費當作無所謂,可是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卻還有許多人在飽受饑餓的煎熬,在死亡線上掙扎啊!對比一下,我們的行為不都有悖于節約的精神嗎?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啊!
今天,我們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仰望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世界勤儉日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學習勤儉節約,是在學習一種道德品質,學習一種人格力量,學習一種責任,也是為失敗做保險,因為,任何一個人,一旦奢侈浪費,必然敗家或自取滅亡。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應該以簡樸為榮,用冷靜的眼光,著眼于我們的一生,深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站在這里與大家高唱一支節約之歌。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叩問心靈,崇尚節約》。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家雜志社舉行“打造節約型社會”有獎征文活動,應征的稿件堆積如山。作者中不乏專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見。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獎卻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生獲得。為什么呢?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兩面紙上的人。
聽完這個故事,我想有一些人會對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為他們對奢侈浪費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時常看到,有些人只不過是洗洗手,卻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時常看見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風扇還在呼呼作響;時常目睹美酒佳肴擺了一桌,頃刻間卻成為垃圾。“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思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以勤儉節約為榮,奢侈浪費為恥。試問,當節儉被放入史冊,當浪費成為了時尚,我們不該感到悲哀嗎?
回顧歷史的長河,我們還清晰的.記得,從嘉興南胡的破舊船只到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從力挽狂瀾的遵義城頭到運籌帷幄的陜北窯洞,從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決戰到黎明前的歌樂山,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艱苦奮斗,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怎能讓奢侈浪費凌駕于節約樸素之上呢?
節約是一種財富,是那鑲嵌在如寶石的美德上最樸素的東西。我們不曾忘記,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為明,儉以養其廉”為勉勵;我們也還記得,周總理那件破了又補,補了又穿的睡衣;我們也曾聽說過,德國前總理科爾毫不猶豫地舔掉盤子里剩余的湯水。這是節約的感召,節約的力作,節約的呼喚!
今天,時代呼喚精神動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間。但“加快建設節約性社會”不是一句普通的口號,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積累;它需要讓每一份資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們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國雖說是一個資源總量豐富的大國,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國卻是一個窮國,而且能源的浪費現象還在持續不斷,難道真的要讓子孫后代去討殘羹冷炙嗎?樹立節約意識,提倡節約,迫在眉睫。
怎能忘,節約飛揚傳四海,輝煌永駐;榜樣輩出笑華夏,前景更佳。當看到水龍頭里的水嘩嘩直流時,你主動伸手擰緊;當離開教室看到未關的電燈時,你順手關上;當別人讓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時,你毅然拒絕。從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節儉蔚然成風。
朋友們,節約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園燃起,節約的圣潔之花已在祖國大地綻放,節約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動起來吧,叩問心靈,崇尚節約,奏響節約的主旋律,開創華夏的新篇章!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5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何謂勤儉節約?勤儉就是勤勞節儉,節約就是節省。自古以來,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甚至所有的人類。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八個字作為修身之道;周恩來在吃完飯后總不忘夾一片菜葉將碗底擦一遍,再將菜葉吃掉;鄧小平一條灰褲子一穿就是好幾年,褲腳邊早已磨破,但他還是繼續穿。
現在,人們無節制地開采礦物;隨隨便便地浪費食物;大手大腳地花費錢財。勤儉節約何在?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現在在哪兒呢?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每年人類消費的食物有三分之一即13億噸受到損失或被浪費,總量相當于占世界糧食生產的一半以上德國每年浪費的食品近1100萬噸。而德國人平均每年扔掉的近82公斤食物中,至少53公斤是可以避免浪費的;在英國,英國家庭每年扔掉的食品數量高達8300萬噸,其中被餐廳扔掉的食物每年至少40萬噸,價值約7.22億英鎊;中國至僅餐飲浪費的食物蛋白質就是800萬噸,相當于2.6億人一年所需;浪費脂肪300萬噸,相當于1.3億人一年所需。
一粒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從自己做起,從我們做起,從大家做起。為了明日的藍天,讓我們一起勤儉節約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完美時節,我們懷著喜悅的情緒,帶著完美的憧憬,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又回到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這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秋季,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著“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似乎已經過時的話題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觀察我們的校園,浪費現象就在身邊,瞧!塑料袋們正隨風起舞呢,的確是點綴了天空,我們且不說這些“白色污染”會給我們的環境和身體健康帶來怎樣的危害,單是這些被浪費的塑料袋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怎樣的損失呢?我們何不再將它們回收,再利用呢?推薦你不妨去食堂轉一轉,定會讓你收獲不菲。沒吃完的飯、菜無奈地躺在桌子上,“饅頭太沒味了”,咬一口,隨手一扔,還有,那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著的電燈、只用一張紙就扔掉的作業本,等等。
應對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就習以為常,見怪不驚。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個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過自己的父母也許正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只用了一張紙的作業本就扔掉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在遙遠的山區里還有很多孩子用樹枝在地面寫出的話語:“我想上學!”
也許你會說,一個人浪費一點算得了什么,但我想說的是,十個人浪費,百個人浪費,全中國13億人都浪費一點了?又有誰想過后果呢?據報道,中國普通餐館一桌飯菜一般至少會剩下10%,一家餐館平均每一天要倒掉50公斤的剩飯菜。依次推算,全國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費就高達600億。也有人計算過,全國一共有28萬個各種旅店、酒店和賓館,如果每一個酒店每一天節約一度電,那就意味著每一天能夠給2800萬個家庭用40瓦的燈泡照明25個小時。如果僅一個北京市的空調將溫度從24度提高到26度,就能夠節約用電4到6億千瓦時,能夠為老百姓節約電費兩億多塊錢。
這些數據不算不明白,一算嚇一跳,同學們,當我們在指則別人浪費的同時,是否也注意到自己的浪費行為?是否想過節約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我們要從何做起?在這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主人公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媽媽、二姑在吃松子。但是,那些松子很小,十分難剝。于是我們便讓他去扔掉。他把松子拿到垃圾桶時,他猶豫了。隨后便自言自語:“這樣是不是太浪費了呢?粒粒皆辛苦呀!”這次,他果斷地拿起裝松子的袋子向柜子放去……說到那里,我想問問在那里搭餐的同學們:“當你們在倒飯的同時,可曾意識到這是一種浪費?可曾想到粒粒皆辛苦呢?這個年僅4歲的小朋友都懂得這個道理,那些曾浪費過糧食的同學,是否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啟示?
節約是美德,節約比創造更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不要小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如果13億人都能做到,這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能夠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每個人的手里都緊握著珍貴的“資源”,掌握著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生殺予奪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就應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恒,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7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都知道,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約被當成貧窮。這就需要我們作出努力,改變那種虛榮心理,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光榮傳統,需要我們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回想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我們,是否做到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是否在我們不經意中,造成了許多浪費現象:一張紙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教室里還亮著電燈;衛生間、洗簌間,水龍頭還在嘩嘩地流水;餐廳的角落里,還灑落著剩飯剩菜……不經意間,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卻造成了浪費,一個人浪費一小點,對于我們這樣一個集體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浪費。如果我們真正溶入生活,養成一種良節約的好習慣,那將成就一番偉業。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今天,在這里,我要高聲發出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堅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想著節約,厲行節約,我們才能有效的利用有限資源,為我們服務,造福整個人類,才能讓我們的地球家園永遠美麗富饒!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8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同學們:大自然的能源,是給人類最寶貴的禮物。從遠古時起,人類就知道利用能源改變生活,現代文明社會的今天,人類對能源的依賴無處不在。能源的緊缺與需求的增加,節約能源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大事。
古今中外,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學校;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整個人類,要想更好生存,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勤儉節約不僅是一個人良好素質的體現,也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弘揚勤儉節約精神,創建“綠色環保、資源節約型校園”,將是我們共同的追求。然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觀察我們身邊的鋪張浪費現象,其場景卻令人觸目驚心。來看看我們的校園吧:光線充足的白天,有些教室電燈還在長明;水池旁人走水自流;教室的地面上,粉筆、紙張在那里靜靜地躺著;每天中午裝剩菜剩飯的桶堆積了許多米飯、肉、菜。這些現象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里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么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點滴小事兒折射著做人的品德,做到了與否,將是做人品行考核的優劣。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袋米、一袋面、一噸水、一度電、甚至汽車、煤氣的花消,大多數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而這現代人‘節約’的概念,似乎越來越少了,甚至沒有了。提起‘節約’有人會說:“我一個人‘節約’當什么呀?”如果每個人都這么認為的話,那就是對賴以生存的地球太不負責任了!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蔚然成風,希望大家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創建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努力把我們的學校建設成為高雅文明的節約型校園。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范文9
近日在中山外國語學校參加了全縣德育工作大會。聆聽了專家的報告。我感受到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小學生特別重要。當今社會家庭中獨生子女比例最大,許多孩子從小養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有的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影響孩子人格的塑造、有的惡習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行為習慣是人們在長時間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成為一生自動化行為,良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身。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那么,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樣個好習慣。”可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習、生活、人生道路、人際關系有重要影響。
西方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壞習慣一但形成自然而然的隨時暴露,有時一個很不起眼的壞習慣可能丟掉一份可觀的工作。小學生的不良壞習慣經常表現在學校、家庭、社會中,具體的如動不動發脾氣撕毀涂抹新書、新本子,在課桌上亂刻,課間臟話不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霸道、任性、頂嘴,無交通意識,公共秩序意識淡薄,社會公德差等等。
當今社會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擔負的重任不僅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每個學生的人格塑造,人生夢想的實現,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
由于小學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分層次對待,盡量具體可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接受。今天的學生抗拒的并不是我們的教育內容,而是我們給他們的教育方式。小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時間最多,與班主任在一起的次數也最多。所以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態度、價值觀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具體做法如下:
(一)尊重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學齡兒童交往的對象主要是父母、教師和同伴。隨著小學兒童獨立性與批判性的不斷發展,他們與父母教師關系開始從依賴趨向獨立,不再完全信服成人的權威。作為班主任要深入孩子們心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觀察學生的言行,耐心傾聽學生的談話,了解學生的想法,分析學生的要求,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從而找到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切入點,然后進行引導。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不斷的跟進學生的新情況,體驗學生情感情緒,蹲下身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靜下心來耐心聽取學生的心聲。
(二)實施民主管理,營造良好的班風
改變班主任的班干部隨意任免意識,增強班級民主管理成分,把班干部看成是班級生活的組織和協調者,班主任與學生民主管理班級體,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這個班級的一份子,都有責任把班級管理好,共同制定適合本班級的日常行為規范,共同遵守,共同維護。把班集體榮譽作為自己的榮譽,給班集體抹黑的行為都是可恥的。把班集體作為凝聚中心點,每位學生都有責任為班集體增光,增強班集體榮譽感。
(三)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計劃
作為一名班主任,新學期剛開學,就要收集整理學生的各方面信息資料,給學生和家長分別做問卷調查。了解家長對學校培養目標的知情度,家長對學校的意見,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家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同時了解學生學習習慣、日常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通過問卷反饋,聯系各科任教師一起研究討論,制定出一份新學期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計劃。開學后將這份計劃發給每一位學生,一起討論,提出各自建議與意見。重新修改,最后制定出一份適合本班的新學期計劃。
(四)開展多彩的活動,體驗良好行為習慣
1、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每周五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由班主任組織,班干部匯報,班級成員一起討論,總結這一周的計劃完成情況。表現好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鼓勵,表現差的給予批評根據班規進行處理。
2、開展晨間教育活動。早自習用一點時間引導學生讀《小學生手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3、開展生動活潑的主題活動。如閱讀、講故事十大好習慣手抄報評比、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報板報。這些形象的活動貼近小學生的生活,給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開發智慧潛能的一片沃土同時也使學生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體驗培養他們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4、開展課外興趣活動。如小品、相聲、歌舞、采訪、辯論活動。這些活動都以直觀生動的語言動作反映出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的方方面面,與完全的`說理教育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滲透作用。讓學生在情景中完成。
(五)做好家長工作,配合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班主任利用家長會和學校通知向家長宣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特別是有關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知識;提高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注意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改善親子關系,營造和諧的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學校和家庭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二者合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發揮榜樣作用,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小學低年級模仿心理、從眾心理極強,所以要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一種隱力具有無窮的力量。首先,教師以身作則、言行一致,這些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品格的塑造。如班主任教導學生不能亂丟垃圾,自己卻隨手亂扔,沒有做到言傳身教的統一。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的人格發展。其次班集體中學生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班主任應帶領學生一起組織“班級之星”評比活動,如體育之星,學習之星,勞動之星等,每周評比一次,把獲獎學生的大頭貼,貼在墻角的班級之星欄目上。
(七)開展心理衛生輔導,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針對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給學生帶來的焦慮,結合學生平時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習慣,結合一些情境及時給予輔導。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壞習慣,輔導員收集整理分析資料,一起制定目標,時時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一起努力改掉壞習慣,用加法計算好習慣,用減法計算壞習慣。
總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班主任教師與科任教師的合作,班主任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討論與競爭,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小事抓起,從身邊的榜樣抓起,從學生的學習生活經驗抓起。重在獎勵少批評,壞習慣用減法,好習慣用加法。要相信學生,要培養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我能性”。
【勤儉節約演講稿】相關文章:
勤儉節約作文03-10
勤儉節約事跡11-29
勤儉節約的作文05-25
勤儉節約優秀作文03-12
勤儉節約教育教案09-25
勤儉節約作文范文10-22
勤儉節約主題作文06-20
關于勤儉節約的通告12-17
【優選】勤儉節約的作文12-06
關于勤儉節約的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