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元旦節的故事

時間:2023-12-27 10:14:11 曉麗 元旦 我要投稿

元旦節的故事(通用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用到典故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旦節的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元旦節的故事(通用11篇)

  元旦節的故事 1

  元旦,據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于:“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記載。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并沒有正式公布。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專家:“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已經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標志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陽歷年”。

  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歷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歷“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xx年的到來,它只有“67歲”。

  元旦節的故事 2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云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后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節的故事 3

  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本來在漢語里,“元”含有第一和開始之意,“旦”則是一輪紅日從地面開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路,就是要人們以蓬勃朝氣來迎接極新的一年。這一天,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張燈結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不少單元懸起“慶賀元旦”的巨幅口號,歡慶新年。但這從一起頭就并不是固定的。

  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然則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工資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類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動,但原則上仍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從頭制訂歷法,并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意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

  如今,世界上大多半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因為當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崇奉、習慣習慣、季候天氣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紛歧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節的故事 4

  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為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泛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

  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漢語里,“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固定的。元旦節的來歷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

  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并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

  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拆開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在中國,元旦這一名稱,都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他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據《史記》載: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為元旦。

  辛亥革命后,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公歷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陰歷的`祖先埃及歷,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們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制定儒略歷,開始時他把冬至作為元旦。但是,人們堅持要把朔日作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元旦是誰先提出的

  據說,它是由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帝提出的,規定了一年從元旦這天開始。但是,顓頊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沒有確定“元旦”這一名詞。開始為“元”,天明即“旦”,元旦應該是古代文人雜合了“正旦”、“元正”等詞匯要素,慢慢叫出來的。

  “元旦”固定組合,在南北朝時已出現。南朝梁蕭子云《介雅》詩中有“元旦”一詞。雅,系當時的“國樂”,逢重大節慶、祭祀活動時才演奏,《介雅》為十二雅中的一雅,格式為三曲五言,樂名取自《詩經·大雅·既醉》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給天子祝壽便要唱《介雅》。蕭子云所寫《介雅》便是供新年第一天使用的歌詞,他在其中一曲里創造性地使用了“元旦”:“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趨拜齊袞玉,鐘石變簫韶。日升等皇運,洪基邈且遙。”

  到宋元以后,“元旦”已不再是生詞,當時的志書、筆記中漸多。如宋陸游父子參訂的《嘉泰會稽志》中有一句:“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進一步稱,“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元旦”一詞真正熱起來,應始于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長達20xx余年的封建時代,也結束了惟用天干地支紀年的歷史,進入了西歷(陽歷)與中歷(陰歷)并存的“二元”歷法新時期,以西歷公元為標準紀年,將1912年1月1日,確定為民國元年的元旦。

  元旦節的故事 5

  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的由來。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元旦節的故事 6

  元旦節這天,小動物們都相互贈送、相互收到了很多的禮物。

  它們高高興興的走在樹林里,商量著今天晚上要開一個元旦派對的事情。

  走著走著,突然它們聽到了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它們循著聲音找去,發現原來是兔子奶奶。

  它們忙問:奶奶,您怎么啦?

  兔子奶奶說:唉!我的.房子實在是太破啦!這一起風,我就冷的要命啊!

  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后小熊悄悄對大家說:兔子奶奶好可憐,我們也來送它一個元旦禮物好不好?

  大家都說好。

  于是它們你伐樹,我釘釘,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之下,一座漂亮、溫暖的小木屋就造好了!

  它們把小木屋送給了兔子奶奶,兔子奶奶感動的掉下了眼淚。

  元旦節的故事 7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歷歷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后冬閑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自從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元旦節的故事 8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歷,亦即農歷或陰歷,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元旦的傳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元旦,《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元旦還有個傳說,據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中華民國時期,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是,在古代中國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歷的1月1日。從殷代定農歷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曾有多次反反復復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為“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歷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歷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并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于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于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們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制定儒略歷,開始時他把冬至作為元旦。但是,人們堅持要把朔日作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各個國家由于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不過,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地域、民族特色了。

  元旦節的故事 9

  清嘉慶元年正月元旦子時(公元1796年2月9日凌晨0時),紫禁城外遲遲的迎歲鐘鼓聲和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仍在夜空飄蕩。養心殿中,乾隆皇帝早早起了床。86歲的他腦海中依然恍惚著前夜所作《除夕》詩中的兩句:“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

  早起的老皇帝有些激動,甚至有些得意,他設計的一個不同凡響的新春慶典已經來臨。

  再過幾個時辰,一場亙古罕遇的禪位大典將在紫禁城太和殿上演。屆時他會在眾臣百官萬眾矚目下,將代表帝位的皇帝寶璽交給新一代大清帝國的皇帝——嘉慶皇帝;而自己則搖身一變,成為有清一代唯一的太上皇。

  宮中慣例,皇帝通常在寅時(早晨5時左右)起床。但元旦例外。這一天是歲首,作為一國之君,皇帝迎春有一系列儀式。最早開始的儀式是“元旦開筆”。

  雖然已進入嘉慶紀元,但禪位授受大典還沒舉行,顒琰的身份仍是皇太子,年邁的乾隆也很愿意繼續承擔一個皇帝的責任。

  元旦開筆起源于雍正時期,乾隆繼位后60年,從未間斷過這個儀式。“元旦開筆”通常在養心殿東暖閣皇帝寢宮旁的一間小屋內舉行,喜好書法的乾隆曾親筆御書“明窗”匾掛于墻上,故稱“明窗開筆”。

  宮殿太監們早已做好“開筆”的準備。案幾上除筆硯外,還端正地擺放著一只鑲滿珠寶的金杯——“金甌永固”杯,杯中注滿屠蘇酒。另外還有一卷尚散發著墨香的新刊時憲書。一名貼身宮中太監畢恭畢敬地侍立一旁,手舉一只白玉蠟燭為皇帝照明。

  通常情況下,皇帝開筆前要默禱上蒼,然后將心祈歸納成吉詞,寫在紙上。乾隆拈起萬年青管筆,飽蘸朱墨,在灑金紅箋紙當中寫下了“乾隆六十一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萬事如意”,然后又取筆蘸黑墨在朱字的右邊和左邊,分別寫下“三陽啟泰萬象更新”及“和氣致祥豐年為瑞”。乾隆寫得很快,這些吉語,他早已爛熟于胸。從乾隆二十六年起,每年元旦開筆,他都在重復書寫著這幾句話,只不過如今老手顫,字已大不如昔。

  擱下筆后,老皇帝象征性地飲了飲金杯中的屠蘇酒,又將欽天監新進的本年時憲書瀏覽一遍。這套儀程,象征著皇帝已經為天下蒼生授時省歲過了。

  有一個細節引人注意:雖然已是嘉慶元年,但乾隆所翻閱的時憲書上年號卻寫著“乾隆六十一年”。這與新頒于天下的新時憲書不一樣,新頒天下的時憲書年號為“嘉慶元年”。上年九月,乾隆宣詔立顒琰為皇太子,明年為嘉慶元年,頒告中外。當時皇太子顒琰率王公大臣等懇請時憲書仍用乾隆年號,乾隆盛情難卻,允其所請,每年備乾隆紀年時憲書百帙,用來頒賜宮廷及御前親近大臣。乾隆翻閱的就是這種特批的百部時憲書之一。

  開筆儀式結束,乾隆照例做“元旦開筆”詩,這一傳統,從乾隆九年開始就一直堅持下來。今年元旦開筆詩,乾隆用的是去年開筆詩的韻。詩中寫道:“憶昨居諸猶惕息,即令尊養敢怡神。后茲歲月聽而已,那復勞勞計幾句。”一派倦政思息,歸去來兮的禪讓氣度。

  與此同時,在皇太子的寢宮毓慶宮中,尚未登基的皇太子顒琰也創作了一份內容相同的'“元旦開筆”。據嘉慶稱:早在乾隆六十年宣布他為皇太子后,曾將他召到養心殿,專門教授元旦“明窗開筆”的儀典。因此,整個開筆的書寫及遣詞用句,嘉慶完全拷貝父皇。唯一也是最重要的區別是,開筆的年號處沒有寫“乾隆六十一年”,而赫然書寫“嘉慶元年”。“金甌永固”杯只有一個,要擺在老皇帝的養心殿中,毓慶宮中的屠蘇酒可盛在別的什么杯中。但不知顒琰所閱的時憲書上的年號是“乾隆”還是“嘉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年元旦,嘉慶沒有創作新的“元旦開筆”詩。

  作為清朝每年新春皇帝迎春儀式的“見證”,歷年元旦皇帝所書的“開筆”檔案原件,都保存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而開筆所用的暖硯、筆墨及“金甌永固”杯等物品,作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均保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旦節的故事 10

  元旦的傳說源于4000多年前的堯、舜盛世,因堯、舜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非常受百姓的愛戴,固后人就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初始,把農歷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

  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皇帝在元旦這一天,都會舉行祭祀祈福等活動。而民間也會以祭奠祖先、燃放鞭炮、吃團圓飯等方式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如今,在元旦節這天,我們多會在這個三天小長假里,回家和家人吃個團圓飯。

  大約在公元5萬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變成農耕,定居在尼羅河的兩岸,他們的農業能否收成與尼羅河發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的泛濫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每次都把這個時間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大約相隔365天;

  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一年的開始定為這一天。這便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節的故事 11

  在那年元旦,我還在家鄉的小城里苦讀六年級。由于離家較遠,元旦的假期工夫又短,我只好單獨蜷縮在宿舍的一隅。

  空闊的宿舍,是那樣的安靜。透過冷冰冰的窗子,凝睇著窗外滿世界飄動的雪花,心中涌動著無限的辛酸和難過。

  垂垂的,夜色曾經覆蓋了整個城市,雪花也狂舞的愈加兇猛了,須臾間雪白的精靈已染白了大地。眺望著家的偏向,想到此刻也許我親喜歡的爸媽必然在飯桌前懷念他們心喜歡的兒子吧。

  我的元旦怎樣過呢?這時我想到上周的測試,我取得了滿分的好成果。對!何不接借此犒勞一下本人呀。

  節日的校園,是那樣的冷落,即便偶然的三兩成群,留給我的也是一張張生疏的面目面貌。雪花還在拼命的飄動,寒風似刀子一樣寒冷著。當經由教員的家眷樓時,聽著溫馨的歡笑聲,我的心不由愈加丟失。但一想到那滿分的成果,我的心又開端了剛強,不由又加緊了腳步。

  我走進了一家燴面館,剛已進門就問到了誘人的面噴鼻,看到了老板娘在熱情的招待著每一個客人。店里的人不是良多,但老板娘那熱情的笑臉,誘人的面噴鼻,使人感應一種門庭若市的覺得。

  “孩子,你想吃些什么?”老板娘迎過來親熱的問道。

  “一大碗燴面吧。”看著肩上的雪花,想到寒冷的寒風,我就如許的應道。

  人不是太多,我便隨意的找了一張靠窗的座位坐下。這時我才發現,著個小店,造型別致,溫馨而又典雅。望著窗外混亂的雪花,我總會想起那些四處奔波的人們,他們為了生涯,為了美妙的明日,為了……-想起我的父輩們,他們班白的頭發,日漸衰老的面龐,總會讓我肉痛;想起我的七月,我的心里就是就有一種深深的痛,那種不斷連綿在我的骨子里面。只需一想到我的成果,那似乎才干安慰一下我的丟失。想到這我又拿出了那份試卷……

  “孩子,你的飯一做好了,”老板娘的一句話,打斷了我的思路,我趕忙放下了試卷,接過了那碗熱火朝天的面。

  “孩子,還在進修呀!節日放假了也不回家,真用功呀!”老板娘一旁的啰嗦著,臨走也不忘在我的試卷上瞅了一眼。 外面天色的'冰冷,幾個月的空肚拼搏。看到一碗幽香可口的面,就象一只饑餓的小羊見到一片綠油油的麥苗一樣,三下五除二的時間,吃了個精光。

  著樣的時間,連我本人也感應驚異。也就是在老板娘一回身的時間,我又名住了她。付帳。

  我順手就在本人的外衣里掏錢,糟了,遺忘帶錢了。我不有的一陣驚慌,上下探索個一直,臉也漲的通紅。

  也許老板娘看出了我的困頓,就走上前親熱的問到:“孩子,你怎樣了?是不是遺忘帶錢了?”

  我紅著臉不住的說“是,是,是……”

  老板娘細心的看了我一眼,又掃了一下我的試卷,接著用手表示我做下,然后說“孩子,你坐下,我們做個買賣,好欠好?”

  “買賣?”我不解的問到。

  “是的,孩子,你不關鍵怕,我的意思是用你的試卷作為交流前提,把你的試卷給我,看成今日的飯錢,可以嗎?我用你的試卷作為榜樣,來教育我的兒子,要讓他也向你進修。”

  聽到這,我的心頭一熱,說不清是在打動,照樣內疚。

  后來,每到了一年一度的元旦,我總會想起那年元旦,雪夜發作的故事……

【元旦節的故事】相關文章:

元旦節的故事05-11

元旦節的故事04-18

元旦節的由來_關于元旦節的故事04-11

關于元旦節的故事04-11

元旦節的傳說故事07-04

關于元旦節的故事11-06

元旦節的故事8篇05-11

元旦節的故事(8篇)05-11

元旦節的故事8篇04-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 97国产在线观看 | 毛片福利 | 夜夜尻 | kk4kk免费视频毛片 | 丁香激情综合网 | 激情综合婷婷亚洲图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小说软件 | 夜夜穞狠狠穞 | 欧美精品一级 | 欧美日韩精彩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77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蕾丝视频永久在线入口香蕉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 成人影院高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天天操天天操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在线看 | 免费一级欧美片片线观看 | 国内精品视频 在线播放 | 九九久久99 |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观看 | 九九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 成年人福利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 中国黄色网址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 真人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言 | 一级片黄色一级片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日本系列 1页 亚洲系列 |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 | 欧美午夜春性猛交xxxx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99ri精品国产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