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1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貼紙;紅、藍彩色筆;水果圖、正方形、星形、圓形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同學們
東東想請你們去參加動物王國的聯歡會瞧
小熊、小猴、小熊、小兔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歡迎你們呢!(電腦出示三排小動物)第一行: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樣擺呢?由學生來擺說出為什么要這樣擺?、探索新知
2、同桌討論怎樣排才是有規律的排列?提問說排法。
3、排一排
找4個同學上來排隊總結:(循環排列的規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規律
而且有許多規律比我們以前學過的更美麗、更復雜這節課老師要帶著大家繼續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認識規律
同桌討論怎樣排才是有規律的排列?提問說排法
三、探索規律
1、欣賞主題圖感知規律
(出示課件2)
最近小東家裝修了新房子想請大家去做客
你們愿意嗎?首先請大家欣賞一下小東設計的墻壁裝修圖他設計的圖案既美觀又有規律可我總覺得亂七八糟的請同學們先自己觀察一下
想想有什么樣的規律?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到底有什么規律?
2、合作交流探索規律
誰愿意來說說你們小組找出了什么樣的規律?
老師發現有一部分同學觀察出一些規律可有些同學卻很迷茫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幅畫面看看到底有什么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說說每一行都有哪些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關系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關系?注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
3、當學生行與行之間的規律發現后引導其觀察列與列之間的關系
(使學生發現變化規律同行與行之間的變化規律相同)同時引導學生斜著看圖有什么特征?
師生小結:大家都發現了每次都是第一個往后移動其他的圖形依次往前移動一個位置這種有規律的排列方式
我們把它叫做循環排列的規律我們班的同學真棒!同樣一幅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找到了不同的規律看來學習需要有心人
4、地板磚的規律、鞏固認知
小東家的地板磚更漂亮
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地板磚顏色的排列規律
①(出示出地板磚的圖樣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圖形再看看每行顏色的排列順序
你發現了什么?有沒有像剛才那樣的循環規律?
②匯報規律
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每次都是怎么變的?
④小結:哦!難怪小東家的地板磚顏色這么漂亮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學問的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啊!
四、運用規律
2、畫一畫:練習課本115頁練習
3、找一找:你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規律的圖形?
五、欣賞規律
課件出示有規律的圖片
六、做一做
七、聯系生活創造規律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規律也用找規律的知識解決了許多問題
同學們想不想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幅有規律的圖案!出示一塊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圖案也沒有需要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
給這塊手帕設計出有規律的花邊或圖案注意
設計的花邊或圖案要有規律請拿出學具袋
每個袋子中有一張正方形的紙和圖片
同學們要先想好怎樣擺才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圖片看誰設計的圖案最漂亮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九、展示作品互相評價(機動)
同學們設計得真漂亮!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家的杰作吧!這是誰的能說說你設計的有哪些規律嗎?
十、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個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關系和其中的簡單規律。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規律
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后面去,不看手指,說一說一只手上有幾根手指?(5根)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4個)想一想,手指數和空檔數,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得出:一只手上有5根手指,有4個空檔,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指出:其實像這樣的有規律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首先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板書: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1、呈現例題情境圖,看看圖上有什么?你能從圖中找出像我們剛才游戲中手指和空檔這樣排列的事物嗎?看看哪個同學找到的最多?
生1:夾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樁和籬笆。
(板書:夾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樁和籬笆)
2、觀察“夾子和手帕”(出示部分手帕圖)
師: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師:一個一個排列就是手帕、手帕、手帕……夾子、夾子、夾子……來排列的,它們是這樣排列的嗎?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第一個是什么?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第一個和最后一個都是夾子。還可以說成兩端都是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3、小結:像以上這樣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間隔的排列,叫間隔排列。板書:間隔排列。
師:看一看,圖上一共曬了多少塊手帕?用了多少個夾子?想一想,你發現夾子的個數與手帕的.塊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夾子數比手帕數多1,手帕數比夾子數少1。)
4、觀察“蘑菇和兔子”(出示部分兔子圖)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們又是怎么排列的呢?第一個是誰?最后一個是誰?兩端都是誰?那么小兔子的只數與蘑菇的個數之間有沒有規律呢?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誰來說一說。(小兔和蘑菇間隔排列,兩端都是小兔,小兔數比蘑菇數多1,蘑菇數比小兔數少1。)
5、觀察“籬笆和木樁”(出示部分木樁圖)
師:再來看木樁和籬笆,你找到其中的規律了嗎?
說一說:你找到的規律是怎樣的?
6、歸納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一起發現了圖中存在的一些規律。一般來說,像夾子、小兔、木樁這樣,是處于兩端的物體(板書:兩端);像手帕、蘑菇、籬笆這樣,是處于中間的物體(板書:中間)。
現在,誰來說一說,兩端的物體與中間的物體間存在什么規律?
[兩種物體間隔排列,并且兩端物體相同,排在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物體要多1(板書:要多1)反過來,處于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物體要少1(板書:要少1)。]
三、動手操作:
同學們真聰明。現在,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課件出示題目)
請同學們拿出身邊的小棒和小圓片,擺一擺,使得你擺出的圖形也符合這種規律,看誰擺得又快又正確。(學生動手操作)
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呢?誰上來擺一擺,并說說自己是怎么擺的。
(讓擺得較快的學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擺的情況)
師:如果將最后一個小棒拿掉,結果會怎么樣呢?
問:為什么同樣是間隔排列,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呢?(小棒和小圓片個數相等)
它們是怎么擺放的?(也是間隔排列,但兩端的物體不相同)
小結:兩種物體間隔排列,如果兩端物體不同,那么排在兩端的物體和中間的物體個數同樣多。
三、鞏固、應用:
1、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也有這樣的規律。你能說一說嗎?((生舉例說明)
如:樹和樹之間的空檔間隔排列,兩端都是樹,空檔比樹少1。
又如: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條藍的一條黃的排列著。
再如:每天學校做操時,操場上排列的隊伍、廣場的柵欄、……
2、師: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助解決。大家請看屏幕。(課件出示題目)
(1)、“電線桿和廣告牌”
仔細看這幅圖,這是馬路的一邊,有電線桿和廣告牌,仔細觀察它們是怎么排列的?誰是兩端的物體,誰是中間的物體?現有25根電線桿,那么會有多少塊廣告牌呢?為什么?
(有24塊。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塊廣告牌,廣告牌的塊數比電線桿的根數少1)
追問:如果有25個廣告牌,那又會有多少根電線桿呢?為什么?
(2)、“鋸木頭”
師:圖中這人在干什么?
鋸木頭中是不是也有這種規律呢?
A、把這根木料鋸一次,能鋸成多少段?鋸2次呢?(課件出示)
B、如果要鋸成6段,需要鋸幾次?(課件出示)
問: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誰來說一說?(鋸的段數總是比次數多1,鋸的次數總是比段數少1。)
用這個規律快速搶答:鋸7次能鋸成多少段?鋸9次呢?55次?
反過來,如果要鋸成8段,需要鋸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3、小結:同學們,你們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規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規律:
1、請同學們再來看一看河堤上種的樹。(課件出示)
師:有75棵柳樹,每兩棵柳樹中間要種一棵桃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桃樹?
(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2、請同學們再看這一題和上面一題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上一題是在河堤的一邊栽樹,這一題是在圓形池塘的一周栽樹)那答案一樣嗎?(同桌交流)
學生有可能會出現兩種答案(75,74)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課件出示,一起交流。師:同學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柳數和桃數相等)為什么會相等?(因為它們是在一個圓形池塘的一周栽樹,圓形是一個封閉圖形)什么是封閉圖形?(首尾相連的圖形,像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接下來我們再看兩幅圖。(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這都是封閉圖形。每兩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桃樹?小結:在封閉圖形里,如果兩種物體間隔排列,那么兩種物體的數量相等。現在同學們知道剛才哪一個答案正確了嗎?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發現了一條很有用的規律,還運用這條規律解決了不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實,這樣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老師也找了一些,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并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難點: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操作、推理等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并能設計一定的圖形規律。
三、教學準備:
幻燈片,作業卡、各種圖案的貼紙、正方形紙。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春、夏、秋、冬)。好,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四季的美景。
2、播放課件(四季美景)
3、游戲(發放牌子)
師:你最喜歡什么季節?(請你來代表......還有誰喜歡不同的季節。誰想代表......)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請舉牌的同學上前來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順序。(問:他們排對了嗎?)
師:(老師一邊說一邊做動作,節奏很慢)隨著時間的推移,春天過去了,夏天來了,夏天過去了......冬天過去了,春天又來了,對,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4、提示課題
師:像這樣依次循環出現的現象,叫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尋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墻面裝飾圖),讓學生觀察。
師問:老師帶來了朋友家的'墻面裝飾圖,上面都有些什么圖形?
生: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師:是的,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圖形。這些圖形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規律?你們有信心去找嗎?(有)請聽要求:
(1)請大家先仔細觀察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2)說的時候,用自己的話把發現的規律說清楚;
(3)比一比,看哪一組能找出不同的規律。開始!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3、學生匯報
(1):斜排(師:是的,當我們斜著看時,每一排的圖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學也找出了這個規律,請用手示意。)(播放斜排演示課件)
(2)橫排:(師播放課件,老師重點講解、規范說法:我們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為基礎,圓片移到這一行的最后,其它三個圖形都依次向前移動一個位置,就變成了第二行。按照這樣的規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規律也讓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讓學生猜一猜。)
(3)豎排:(師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
(4)以最后一個圖形向前移動的規律(播放課件、大家欣賞)
4、總結規律:
孩子們,像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規律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排列規我們就叫它循環排列規律。(板書:循環排列規律)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過渡:現在就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智力大闖關吧!你們敢挑戰嗎?(敢)好,進入第一關。
1、第一關:考考你(規律訓練)
過渡:動物園來了一隊動物朋友,他們正在進行隊形訓練呢,同學們請仔細看,
(1)師問:第二隊是怎么變化出來的?(學生回答)師規范語言),按照這樣的規律,你能排出第三隊的隊形嗎?(第一個動物向隊列的最后移動規律)
(2)還是這一隊動物,(請仔細看)又是怎樣變化成第二隊的呢......(最后一個動物向隊列的最前面移動規律)你們的觀察能力真強。好,順利進入第二關。
2、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展示作業。
師:請拿出答題卡,開始解答。
3、猜規律
過渡:向下一關進軍吧!你想猜幾號旗?好,進入我們的終極關——第四關。
4、設計手帕
過渡:現在就用我們靈巧的雙手來創造規律!在這塊手帕上,設計出漂亮的花邊或圖案!
請仔細看要求:
(1)小組先商量怎樣設計才有規律;
(2)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聽明白了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豐富的材料,請組長打開學具袋,和小組的成員一起完成。開始!
(3)作品展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過渡: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規律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1、欣賞規律美(課件播放)
2、總結
孩子們,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有規律的事物在裝飾著我們的生活,希望你們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它,運用它,把我們的環境打扮的更美麗吧!
板書
找規律
循環排列規律
【二年級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8-23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11-24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02-18
《找規律》教學設計02-04
《找規律》教學設計04-03
找規律教學設計03-30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14篇07-01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8篇06-19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9篇06-10
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設計7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