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制作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制作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制作的作文 篇1
寒假的一天,我校生物小組的同學們聚到動物實驗室,將在毛老師、胡老師的帶領下制作山雞標本。
我和劉林、胡開在-個小組。在我們的實驗桌上平躺著一只死了的環頸雉,它那幾根亮麗的尾羽正無力地垂著。真不知我們“工程”完畢后這雉雞該怎樣翹著尾巴向人炫耀。
我們抑制住興奮的心情,仔細地想著老師講過的實驗步驟。先明確主要有兩部分工作:一是剝皮,二是填充。桌上擺著老師準備好的兩盤工具,我們一眼就認出了剝皮所需的那個盤子,因為里面有剪子、手術刀和石膏粉!拔襾韯!”劉林捋起袖子就要干!安恍!”剝皮最需要的是心細,稍不留神刀子就會割破皮毛,山雞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美麗了。于是我們一致推舉胡開“主刀”,我和劉林幫助遞工具。
胡開似乎已把制作步驟熟記在心。只見他把雉雞腹面朝上平放在桌上,用剪子在胸部開口,沿腹中線向前剪到龍骨突,停下來,把嗉囊里的臟東西掏干凈。一股惡臭撲鼻而來,而平時最愛干凈的胡開卻毫不嫌棄,一點點用手掏著。接著,他不是繼續往前剪開脖子上的皮,而是“咯嚓”一聲把頸骨剪斷,并把剛才剪開口的皮毛連同頭部向后一翻,緊覆著肌肉的無頭骨架便顯露出來,油亮的皮將羽毛遮在下面!敖o,石膏粉”。劉林將那一盤用來吸水的石膏粉擺到胡開面前。胡開將雙手蘸滿了石膏粉,盡力地把皮毛從這個無頭雞上往后扒。這時扒的是背部的皮了。他左手摁住已剝離的皮,不讓露出來,怕弄臟,右手用刀片輕輕劃開皮和肉之間粘連得很緊的膜,把它們分開難度很大。只見胡開不停地蘸著石膏粉,不停地劃著,那皮毛一點點卻又很快地被剝開。“好樣兒的!”我們都松了口氣。由于填充的需要,只需保留尺骨、脛腓骨及頭的'前半部,其它骨頭都要剪掉,以防止腐爛變質。
半個小時后,一張完整的皮剝了下來。我們把皮毛翻轉了回來,羽毛依舊五彩斑瀾,只是身體癟了。胡開干得很成功
下一步是填充!霸撐伊!”劉林早就躍躍欲試。他拿來另一套用品:幾根鐵絲,一瓶由砒霜和肥皂按1:2比便混合而成的防腐劑和一堆棉花。由于這幾根鐵絲的粗細恰好足以支撐身體,他便不用再費心思了。他拿出一根,一頭放在喙處,另一頭在比爪多出10厘米處剪斷,這用來支腳,用來支尾的一根要再長出15厘米。兩根鐵絲在一端并齊,在中間胸部的位置交叉擰幾圈,形成一個平躺的十字架:前面稍短,支頭;后面稍長,支尾;兩邊向下窩,支腳。劉林按照腦中的構圖,將這一切完成得精確、利落。我們這才發現原來生物小組的每個同學都是能手。
下面真正開始填充。他把腿骨、翅骨纏上棉花,用繩捆好,刷上防腐劑,退回到皮毛里,頭部刷上防腐劑,退回。用棉花填眼窩,將眼眶撐起,再安上兩個玻璃珠作眼球。該安支架了。支腳的從腿部插入,從腳后跟穿出;支尾的從尾下穿出,托起長長的尾羽--由于鐵絲比尾短,不易看出;支頭的要穿過頭部,一直插到喙。在大面積填充前還要在全身內部涂上防腐劑。然后,劉林用鑷子夾起廢棉花,一塊塊往里填。先填背部(鐵絲上面),再填背下。翅膀處壓上稻草,防止翅膀掉下。腿、尾巴處同樣。劉林細心地將棉花纏成圓柱形,去填充頸部,這樣從外面來看才會更逼真。然后,劉林這個大小伙子開始穿針引線,將剝皮時剪開的口縫合上一些,再接著填,直到身體撐得鼓鼓的,像活了一樣,才把開口全部縫上。
他松了口氣,以為大功告成了。其實還差一項最富藝術性并且對全局有著重要影響的工作--整理、固定。“這要由女孩子來做!蔽艺f。我也憋股勁兒要露一手呢。我拿來一個鑿有兩個洞眼的特制的木臺兒,將穿出維雞腳后跟的那兩根鐵絲穿過木臺上的眼兒,用鉗子擰個圈,固定在背面,雉雞就雄糾糾地站起來了。怎樣設計它的造型呢?我撫著它的羽毛,思索著。讓它保持常態吧。我讓雉雞脖子昂起,頭微側,翅膀用線捆住,緊貼身體,尾巴微展,形成小角度的扇面。這種感覺就像在設計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最后整理一下羽毛,將被線壓住的羽毛抽出,蓋在線上面。
精心整理后的雉雞,羽毛光潔平整,神氣活現地站在那里,好奇地望著眾人,似乎比原來更快活呢!
我們三個圍在它周圍,輕輕地撫摸著它,快活地談論著它,怎么也看不夠,全然忘了掛在額頭上的汗珠。是啊,有什么能比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更令人欣慰呢?這時胡老師走過來了,看到我們的杰作,不住地贊嘆。別的組正做得熱火朝天呢。
這次標本制作,既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我們大膽心細的科學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將牢記這句話:成功的秘訣就是多做、多練。
制作的作文 篇2
今天下午,我寫完作業閑著沒事,忽然想到昨天在奶奶手機上看的“不倒翁”的制作。于是興致大發,準備制作一下。
首先我把“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準備好。一個雞蛋殼、剪刀、膠帶、彩紙、畫筆,沒有沙子我用小米代替。材料準備好后,我開始制作了。
我先找出一個比較圓的`雞蛋,用筷子在雞蛋的頂部小心翼翼地敲開一個洞,然后把蛋清和蛋黃一點點地倒出來,沖洗干凈?馗伤趾,我把小米慢慢地放入蛋殼里,看到雞蛋下重上輕不倒了。接著用剪刀剪了一點膠帶封住口。最后把彩紙折成三角形帽子的形狀,用膠帶固定在雞蛋上方破洞的位置。用畫筆在帽子上畫了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一個大鼻子和一張小巧玲瓏的嘴巴。一個“不倒翁”就在我手中誕生了。我仔細打量著這個“不倒翁”,用手按了幾個它的腦門兒,它左右擺動。那調皮可愛的樣子,好像在對我說:“我是不倒翁,我不會倒。”
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充滿了喜悅。自己制作東西,既能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還能調節我的專注力。
制作的作文 篇3
從小到大,制作西米露的活兒,一直是由媽媽來擔當的。每次制作時,我只是拿拿食材,看看火候而已。雖然知道制作西米露的步驟,卻從來沒有親手嘗試過。不過,這次在朱薇霖家卻讓我完完整整地當了一回“主角”。
前幾天,我和施楨穎相約一起去朱薇霖家看韓劇。我們吃完午飯后,朱薇霖提議制作西米露,我便點頭附和?墒鞘E穎說:“我們不是說好了看韓劇嗎?”,于是我提議道:“我們邊做西米露邊看韓劇,怎么樣?”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她們的贊同。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有些興奮和激動,但又有些緊張,畢竟是我第一次親自操刀制作西米露。我和朱薇霖一起先找好食材,再洗好鍋子,注入自來水,然后在煤氣灶上煮起水來。與此同時,施楨穎也已開啟電腦。我們三個小伙伴便湊在一塊兒,腦袋靠腦袋,肩膀碰肩膀,聚精會神地一睹屏幕上鄭容和林信惠的風采,但心里也惦記著廚房里的`西米露,不時抬腕看表,生怕爐子將水煮沸了。不一會兒,時間到了,我們連忙跑到廚房將西米倒入沸水中。因為距離煮熟西米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又抓緊時間看起韓劇來;蛟S是剛才的小小成功,使我們放松警惕不再掐算時間,而是癡迷于屏幕,眼睛也不眨一下,身體也不動一下,幾乎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想著曲折的情節,聽著動聽的音樂,看著屏幕的字幕,我們都漸漸地“傻”了。
時光飛逝,一晃一集就看完了。這時我們才如夢方醒,恍然大悟,一窩蜂地沖進廚房,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西米已經牢牢地黏在鍋底了,我們的“拯救”行動也絲毫不起作用。我們只能從頭開始,這一次我們吸取失敗的教訓和原因,決定不再邊看邊做,而是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制作西米露。我們寸步不離廚房,即便有3、5分鐘的等待間隙時間,也不敢歇息一口,生怕發生與第一次一樣的錯誤。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西米露終于圓滿制作成功。
我們美滋滋地欣賞著韓劇,甜滋滋地喝著西米露,開心地笑開了花,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制作的作文 篇4
琴,棋,書,畫中琴指古琴,它是“四藝之首”。今天,我們來談談古琴的制作。
一,選材。好的材料是古琴質量的關鍵。古琴有兩大結構:琴面板,琴底板。面板大多用桐木制成,底板用梓木制成。其中,面板與底板的通音質要好。
二,做面板。不同樣式的古琴做工也不同。先用模具在板材上畫出古琴的平面幾何圖,然后用刨子等工具挖腹槽,把面板加工成弧形,然后在明火上稍加烘烤。
三,做底板。在底板挖兩個傳音孔,刻空軫池。
四,粘合底板與面板。用特膠把底板與面板粘起來,晾一天左右。
五,刮灰胎。用松楗油調配上瓦灰,鹿角霜后,均勻涂在古琴全身,晾個一周左右。然后用砂紙包上木頭刮琴身。
六,再次刮灰胎。方法同前。在此,要說明一下:用灰胎料只涂前一次刮灰胎時露出琴板的`部分。
七,安裝附件。將軫子,承露,岳山,琴徽,冠角,龍齦,雁足安在制定位置。
八,上漆。用松楗油調配上大漆,鹿角霜后,涂抹在古琴全身,晾個一周左右。
九,上弦。將琴弦上在岳山上,再系到雁足上。
十,校音。用音哨或古琴的泛音校弦,按仲呂調(正調)定弦。
制作的作文 篇5
今天早晨,我就發現奶奶忙這忙那的,連懶惰的爸爸都干起活來,我急忙去找媽媽問情況,媽媽告訴我今天家里要做包子。我高興極了,心想:這事怎么能沒我呢!于是我也參加到了“包子小組”。
剛把面粉揉了一會兒,我就等得不耐煩了。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要揉那么久?”我故意把“那么久”的音調拖長了一點。只見奶奶幾乎用笑的聲音回答:“傻孩子,這面團揉得越久,就越好吃。”我聽了這話,若有所悟。
“大家一起來做包子吧!”說完,只見媽媽用雙手捧來一堆面團。我摸了摸,這面團黏糊糊的,我心里想到,看來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對我說:“孩子,你記著,有了目標,不斷地努力,就會實現的。”
我點了點頭,奶奶在媽媽的說話時,已經把面團分成了八份。我拿了一塊小的,奶奶對我們說:“撒些面粉在桌上,得保證面團上有面粉,這樣才不會黏在手上!蔽覍χ棠套隽藗茄子的姿勢。可在行動的時候,我遇到了許多困難。這時,我想起了媽媽對我說的,有了目標,不斷地努力,就會實現的。想到這,我又振作了起來,學著媽媽的樣子,嘴里還念念有詞地說:“要把面團的邊捏得薄一點,要把面團的中心捏得厚一點。”接著我拿起勺子,挖了一點菜心放在面團的'中心,把其他各個地方都拎緊了。就這樣,我們做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包子。
包子終于出籠了。我吃著自己做的包子,十分高興,感覺這是我吃過最好的包子了,因為這是自己用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呀!
【制作的作文】相關文章: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6-12
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8-06
熱門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5-21
關于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7-29
有關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3-16
制作的作文01-17
(精選)制作的作文08-19
制作的作文(精選)08-09
制作的作文(經典)08-09
制作的作文(精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