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期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化學學期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化學學期總結1
不平凡的xxxx年即將過去,本學期在年級部的帶領下,在學科組的努力下,我較好的完成了教學工作,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本學期進入高二后,由于教材進入選修模塊,我由原先的三個班級變成了兩個班級,也就是說只任教理科的兩個班級。兩個班級的學生狀態相差較大,一班為文化班,學生文化基礎較好;二班為理科特長班,由體育、聲樂、美術和健美操四類學生組成的班級,文化基礎相對較差。所以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教學效果較好。
在一班,班容量小且學生的基礎最好。所以我主要采取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展示講解為主,我的主要作用就是進行點撥和引導,激勵和評價學生的表現。此外,由于在課時上比較充分,所以在該班我采取了學習加練習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說每節新課都進行及時的`練習檢測,以更好的鞏固知識深化理解。
在二班,由于學生的文化基礎較薄弱,且較一班每科少了兩個課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且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基礎知識,我采取的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互動的形式進行。當然也會根據授課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展示講解。此外,在訓練量上會重點挑出適合本班學生基礎的練習進行檢測,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為《化學反應原理》全冊內容和《有機化學基礎》的第一專題,同時本學期還面臨著學生水平考試的任務。為了保證學生更多的通過學業水平考試,根據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上半學期的學習內容主要為《化學反應原理》的前兩個專題。在完成了教學任務之后,我便轉入了學業考試的復習中。為了盡可能的在本學期期末聯考中取得突破,后半學期的學習任務主要是《化學反應原理》的第三專題和《有機化學基礎》的第一專題。最終留出三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復習。
一個學期走來,我所任教的班級在兩次考試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第一次月考中,我的化學成績名列年級前茅。在期中考試中,我的化學成績同樣位于年級前列。相信在我和我的學生共同努力下,本學期的期末聯考,化學一科定會取得突破!
化學學期總結2
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結束,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學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工作
這學期,本人擔任了高二年級120、121、123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績,得到了所擔任班級學生的很好評價和充分愛戴。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學生要參加全省的會考,所以本年級的教師都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的教學壓力。于是我們想盡辦法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做法是:在工作中通過自身的學習研究、教師的合作交流及學生的充分配合,有效的將學校的新教學方針充分落實和發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反映在教學上,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這就需要教師更新觀念,改變教法,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終身受益。下面,淺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1、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課前做不做預習,學習的效果和課堂的氣氛是不一樣的。為了抓好這一環節,我常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做好以下幾點:
①本小節主要講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點?
②本小節還有哪些性質用途,它們是如何得到的,你看過之后能否復述一遍?
③、對照課本上的例題,你能否做出課本中的練習題。
④、通過預習,你有哪些疑問,把它寫在“化學摘抄本”上。也不要求學生應該記什么不應該記什么,而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和練習去體會。通過預習促使他們去看書,去動腦,逐步培養他們的預習能力。
這些要求剛開始實施時,是有一定困難的,有些學生還不夠自覺,通過一個階段的實踐,絕大多數學生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另外,在課前預習時,我有時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角色轉移,站在教師的角度想問題,這叫換位思考法。在學習每一個問題,每項學習內容時,先讓學生問問自己,假如我是老師,我是否弄明白了?怎樣才能給別的同學講清楚?這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力,對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問題主動鉆研,積極思考,自覺地把自己放在了主動學習的位置,同時準備了大量不同類型的實例和有關的練習。加深了對問題的理解。換位教學法,不僅能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而且還激發了學生課前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興趣。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的
主要渠道。作為化學教師改變以往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顯得至關重要,而應采用組織引導,設置問題和問題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問的方法,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從而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要因材施教,發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盡量做到基礎分流,彈性管理。在教學中我采用分類教學,分層指導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穩步地前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問題我沒有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讓他們在交流中掌握知識,在討論中提高能力。盡量讓學生發現問題,盡量讓學生質疑問題,盡量讓學生標新立異。
在教學中有大量的解題活動,包括常規問題和非常規問題。教學實踐的經驗已經證明,題海戰術不可取,重要的是交給學生解題的思維策略,在解題活動中進行思維策略的訓練。這種訓練應包括解題過程的規范訓練,常規問題的模式訓練,非常規問題化歸為常規問題的轉換訓練等。
在課堂教學中,我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特征就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這時間包括學生的思考時間、演算時間、討論時間和深入探究問題的時間,在我的課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學生正在積極的思考、熱烈的討論、親自動腦,親自動手,不會將問題結果完全寄托于老師的'傳授,而是在積極主動的探索。
3、在課后作業、反饋練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后作業和反饋練習、測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這一環節的教學,也有利于復習和鞏固舊課,還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完一節、一課、一單元后,讓學生動手“列菜單”,歸納總結,要求學生盡量自己獨立完成,以便正確反饋教學效果,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是要長期堅持的。科學安排,課前、課堂、課后三者結合,留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機會。真正把學生推向主動地位,使其變成學習的主人,我想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夢寐以求的結果吧。
二、思想工作日常工作方面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以便使自己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通過閱讀大量的道德修養書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在學校組織的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大賽和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積極參與,積極宣傳。
工作期間本人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在工作中,尊敬領導、團結同事,正確處理與領導、同事之間的關系。平時,勤儉節約、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從不鬧無原則的糾紛,處處以一名人民教師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積極地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業務進修方面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業務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工作之余,抽出部分時間通過網絡積極參加全國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并閱讀大量有關教育和教學的專業書籍,而且也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充分地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以適應現在的新課程教學,并主動幫助同事們學習和制作教學課件。
化學學期總結3
下學期是個收獲的學期,回首這一學期來,我認真備課、上課并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如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期末復習工作也順利進行。一個學期來,我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并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本學期我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教學中我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我努力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作業。
三、做好課后的輔導工作
初三這段時間,學生們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個問題,我努力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在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四、積極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
在教學交流方面,我們積極參與同科教師相互觀摩課堂教研活動。尤其在聽吉林省化學十佳教師的評選時,真正領略到了十佳的風采,感受到了自己于十佳的差距。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五、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本學期我研讀了《魏書生文選》、《精英之門》等書籍。信息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不學習就是退步,認真學習才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在教育行業中不斷奉獻自己的力量。
化學學期總結4
一、試題的整體結構和難度:
1、試題的結構:
試題范圍包括了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中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第四章《電化學基礎》。
2、試題的難度及特點:
本試題難度適中,考查的雖然都是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但是比較靈活。試卷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能注重基礎和能力,注重考查學生知識的應用性、解題的規律性、思維的靈活性,體現了新高考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試題既較好的檢測了學生化學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對學生學習起到了一定的診斷、指導和激勵作用。
二、試卷結構與特點
1.試卷結構
第一部分,選擇題(1.單項選擇題1—6題共24分。2.雙項選擇題7-8題共12分);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64分(9、10、11、12題,各16分。)。本次試題總分為100分。
2.試卷特點
(1)堅持了對化學主干知識的考查
①試卷的結構及各知識塊的賦分及試題難度比例與《考試大綱》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試卷長度適中,題量恰當,答案的書寫量也較為合適,給學生留有較多分析和思考的時間。
②化學能量與反應、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等。
(2)提高了對化學學科內綜合知識的考查
本份試卷不管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有一種高考試卷的風格,試題的質量、試題的新穎度、對考點的要求、對學生能力點的要求以及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等做的均比較到位。
3.試題分析
1、單項選擇題第1題答對人數47人,占64%,此題為最基礎題目,涉及原電池的四個形成條件、基本原理、電子流向、電極反應、鹽橋作用等等。第2題答對人數為26人/73人,涉及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答題率極低。此類題目只是對Kw值進行考察,學生都為能掌握,說明應變能力不強。第3題答對人數為22人/73人,涉及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答題率極低。第4題答對人數為33人/73人,涉及化學平衡的圖像題。第5題答對人數為33人/73人,涉及電離平衡移動的題目。第6題答對人數為14人/73人,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移動的題目。多數人集中在4-8分。而全錯的也有10個。13題涉及反應熱,對于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認識不夠正確。15、16題涉及化學反應的平衡移動,難度較大。17題是圖像與化學平衡移動相結合試題,只有1人做對。18題涉及等效平衡,有5人做對。
2、填空題答題情況比較差。
題號 19 20 21 23
平均分 6/14 12/16 5/14 1/8
19題考查的是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蓋斯定律的使用,熱化學方程式中對于反應熱的計算基本上是錯的;而蓋斯定律的計算這方面,對于加合法的考察,完全做對的只有7人。這到基礎題,學生反而做得較差。20題、21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對于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20題是基礎題目,做題情況較好。21題考查了運用三段式計算任意時刻濃度,難度較大。溫度對化學平衡常數的影響、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都稍微進行變形。學生做題都沒有進行靈活運用。21題計算題,考查了運用三段式對化學平衡常數、轉化率進行計算。學生全部都卡在平衡時水的體積分數為2/3這一點上,不能正確計算出平衡時水的.濃度。只有1人能夠算出平衡時水的濃度。
三、.結論和改進措施
1、成績分析總結
總體來說,這次期中考試考得不是很理想,高分層次幾乎沒有,及格人數只有8人,不及格人數偏多,其中原因之一是選修4在學習中,學生感覺比較抽象,難度較大,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有些畏懼感,壓力較大。
另外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進行及時的復習,平時課外所花時間較少,練習量少,不能深入思考,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不夠靈活。對于一些題目的變換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確作答,所以一些做過講過的也做錯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低,學習很被動,課后不肯復習并做相應練習來鞏固知識,難做到對知識的聯系和回顧。解題思路不清晰,解題能力欠缺。語言表述和書寫不規范,常出現專用名詞、術語的錯別字和表達錯誤。對于圖形的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很差。
2、改進措施
(1) 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化學測試,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仍要抓基礎知識的教學,尤其像基本概念,化學用語的書寫等。做到點點過關,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把握化學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2)精講精練。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陣地,這一塊必須牢牢抓住。提高課堂效率是搞好教學的關鍵環節,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精講。當然,光做到精講還是不夠的,講與練應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做到精講的同時,一定還要做到精練。我們的練習一定要精選,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能覆蓋我們所講的化學核心知識,又要能夠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練習的選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廣度,要有一定“變”的前提與可能。 (3)注意發散。我們不管是講知識點,還是評講習題,要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與銜接,所講知識要有一定的跨度,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整體的觀念,才能較好地形成比較完整與系統的知識網絡,對知識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較深入。習題的講評,如果能做到一題多變,或一題多講,長此以往,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化學知識的鞏固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4)加強化學備課組的溝通與合作,資源共享加強研究。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如下幾個問題:研究教材;
研究教法;研究學情;研究考試說明;研究習題;研究高考。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對平時的教學應當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化學學期總結】相關文章:
學期生物化學教學總結08-28
第一學期高一化學教學總結12-24
初中化學期末總結(精選5篇)12-17
高二化學期中考試總結11-29
化學教學總結09-19
初三化學期中考試總結02-05
中學高一化學期中考試總結12-17
高二化學期末教學工作總結10-09
九年級化學期中考試總結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