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的介紹作文匯總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介紹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1
新春佳節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在這一天里, 親朋好友都盡量從各地趕回來,齊聚一堂,大家有說有笑。
到了新春佳節,少不了美食。你瞧,桌上擺滿了菜,還沒有開始吃,小孩子早已忍不住了,“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特有哪些菜呢?有煎的兩面金黃的食餅筒,有白花花的水餃和圓圓的湯圓,還有平時吃不到的誘人的小零食……大人也仿佛看見了我們的心事,也會讓我們吃。一聽這話,我們就會像餓狼撲食一樣,大口大口地吃。讓我們期盼再次大飽口福吧!
最開心的是收壓歲錢了。看著大筆大筆的錢在我們的手上,十分開心,自然會想到怎么花。我呢,交給媽媽,每年還可以得到99元的'利息呢!我猜測:每一個小孩收到了壓歲錢,此時,他們應該也是開心的吧!
大過年的一定要玩鞭炮。最簡單的鞭炮就是摔炮。不需要火,摔在地上就能響,而且響聲很大。趁別人不注意,摔在腳下,看到別人嚇了一跳,就特別地開心。最特別是水炮,這種鞭炮在水里也能響。棒炮很好玩,用火點燃,會燒出火焰。火焰還有好幾種顏色,有綠色、有黃色、還有紅色。鞭炮讓我們的玩耍更增添了幾絲樂趣。
新年是歡快的,人們對新年充滿了憧憬,寄托了新的希望。讓我們平平安安,更上一層樓。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2
外國的小朋友,再過幾天,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你是否想來我們中國,享受一下春節的熱鬧與快活呢?首先,我給你一一介紹下下,我們在春節期間一般會做些什么。
過年之前,我們會要父母拿一些錢給我們與好朋友去街上,買一些自己想買的東西,還會與父母去街上買新衣服。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盡情地與伙伴們玩個昏天黑地。
過年的那一天,我們就會貼對聯,貼門神,然后與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一起吃頓團圓飯。吃團圓飯也是有講究的,在我們這里,一般說來,有兩三個兒子的`,就除夕這天開始在兒子們家中輪著吃。我爺爺有三個兒子,一般早上在我小叔家吃,中午在我家吃。晚上在我大叔家吃。在吃飯之前,我們還會燃放一長串震天響的鞭炮,然后才開始吃飯。
在過年期間,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笑容。
大年初一 ,我們就開始走東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為我們攢點壓歲錢。早上起來,爸爸媽媽就會把點心蘋果等裝出來待客。而我們小孩則到各家去拜年。先是向爺爺奶奶拜年,向他們說些吉祥的話。比方說,祝爺爺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后,爺爺奶奶就會說真乖,就開始拿壓歲錢。由大到小,然后是到伯伯叔叔家里去拜年。不僅可以攢壓歲錢,還可以邊玩邊吃點心呢。
到了正月初二 ,我們就開始走親訪友。第一家是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再一一拜訪。這種走親訪友的拜年活動一般來說要持續到正月十五,也就是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月也就算是過完了。
外國的小朋友,聽了這么多,你是否動心了呢?如果你想來中國過春節,那就快快行動吧!你一定會受到我們最為熱情的歡迎和接待,你也一定會玩得十分暢快!
外國的好朋友,來吧!我們時時恭候!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3
壽縣新春佳節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閑,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雞鵝,一面備節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祝福腌進濃濃的臘味。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群眾詼諧地說“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異,家家戶戶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群眾更多起來。過后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掃一新,規整利落,人們心里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新春佳節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面、麥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新春佳節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里過節,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于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后,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戶戶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農村都在初三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后,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里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并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說“過年好、恭喜發財”。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4
快過年了,今年咱們是回爺爺家過年。二月七號的清晨咱們坐火車,直到下午咱們才到爺爺家。
雖然離過年還有十天,但是我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準備辦年貨,清早爺爺提著菜籃去買魚、肉、牛肉 …… 買回來以后還自制香腸,大伯還在炒自己地里種的花生,哥哥上街買春聯、鞭炮、煙花。伯媽還開鹵鍋鹵菜,海帶啊、藕 …… 爸爸就殺雞,我和媽媽就貼兩家的春聯、貼門神,貼門神是為了防止年獸入侵,貼完春聯、門神就去洗海帶、藕 …… 咱們以前在長沙還從來沒這樣過,都是去超級市場買現成的,而且這里和鄰居好親熱啊!難得一見。
因為城市很少有挨家挨戶的`房子,就算有,也很少親熱。在吃晚餐之前還要先祭祖,于是咱們提著鞭炮來到奶奶的墳上,燒紙錢、放鞭炮。在爺爺這里除夕團年飯必須要湊足十個菜。在餐桌上,咱們互相敬酒,不喝酒的就以飲料代酒,相互之間祝福,在我的記憶當中,在長沙只有咱們三個人吃飯,也沒說過祝福,吃完飯就開始給壓歲錢給小孩,吃完飯咱們大家就出去放煙花、放鞭炮 …… 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煙花、鞭炮,大年初一,咱們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還要送補品、禮物。
這就是咱們湖北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5
照寧波的老規矩,過年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臘月初八一到,人們就意識到了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新的一年也即將從這里翻開美好而嶄新的一頁,這一天大家就各自忙活開了,香噴噴的臘八粥里,布滿了各形各色的米果子,孩子當然是不能放過的,咱們常常爭先恐后地品嘗著這來之不易的臘八粥,那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米果,就像在開一個小型的農業展銷會,布滿情趣的民俗讓喝粥的人們那寒冷的身心得到溫暖。臘月中旬,許多商場都有“迎新春”促銷活動。那時候的衣服可便宜了,平時兩百多元一件的棉衣,此時一百多就可以買到了。因此,人們總會在這時不約而同地來到商場,在“人山人海”中挑選稱心的新衣服。
最有戲劇性的要算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了。許多人家都供奉著一位叫灶王爺的老神仙。他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一年來的好壞事。
過了二十三,人們就更忙了。大家必須準備過年用的'東西。
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和倒“福”字,屋里也貼好了各種各樣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須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后,長輩們還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這一夜,很多孩子都會把壓歲錢壓在枕頭底下。
正月初一咱們都趕著拜訪親戚。晚上,就都又要忙活開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要上前攙和一下,幫助長輩做春卷,裹湯圓,薄皮甜餡,蘊含著咱們對新年美好未來的期盼與憧憬。
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就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家家都在吃“寧波湯圓”。吃過晚飯后,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到公園看燈展。這里的燈種類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
過了正月十五,年味兒也如硝煙一般,淡忘了。大人們還是要照常去忙碌地工作,咱們又要開始緊張地學習了。
春節的介紹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銅陵市,那兒的習俗可多了,就先說說春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吧。
春節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換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燒年夜飯。不一會兒就散發出了,濃濃的香味。一會兒咱們全家老少團團圓圓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飯,非常熱鬧,開心。吃完年夜飯,可以去外面玩一會兒。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個通宵了,咱們這兒叫守歲。也就是所謂的過年了,也叫春節。
每當清明節到來時,咱們都會燒宣紙和冥幣來思念已經去世的人,這時我還會想起一首古詩,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的家鄉習俗還是挺有趣的吧!
【春節的介紹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作文01-12
介紹春節的作文06-16
介紹春節作文01-31
【精華】介紹春節的作文03-06
春節介紹作文4篇04-03
春節介紹的作文8篇04-02
【精選】春節介紹作文4篇03-16
精選春節的介紹作文4篇03-16
春節的介紹的作文5篇02-03
【精選】春節介紹作文7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