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讀書無用論現在成為了當今社會就業言論的主流,學校畢業等于失業,這是為什么呢?作為職校生可能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但同樣面臨這個普遍的現象:自己在學校學的專業技術在工作中用不上,體現不出自己的實際價值,幾乎干著農民工一樣的流水線操作工,不需要任何專業技術只要體力和超長的工作時間,久而久之和農民工沒什么差別,怎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到底是誰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是教育體制還是社會就業體制,是學校還是企業?
作為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應該花費更多的注意力在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上,高分的學生固然很好,但是高分低能的學生卻是整個社會的悲哀,也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多少年來,我們都過于計較孩子們的考分,卻忽視了孩子們內心真正的需要,也忽略了孩子們走入社會需要的能力的培養,因此作為學校在新生入學時就應該先做好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過什么樣的人生;是想現在靠父母的庇護下舒服一時而辛苦一輩子,還是想在自己年輕時多吃點苦、辛苦一時而得到快樂幸福的一生。
一個人的擇業目標是否能夠實現,除了個人才能、經驗、機遇等條件之外,還取決于個體的職業期望是否合理。人的一生中,對職業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隨之的職業期望也在不斷發展。中職生的年齡一般不足 20 歲,身心都還不成熟,但他們馬上面臨就業,所以對于中職生而言,客觀準確地制定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自然是必不可少,這樣能使自己逐漸形成科學、合理的職業期望,有利于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并能很快適應和發揮個人的潛力。一個中職生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落后了本科專科生,所以更要用"后天"的努力來彌補"先天"的不足。
1.認識自我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基礎是對自我的分析。認識自我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是一個人所必須掌握的。只有認識了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興趣以及自己的長處短處,才能按照自己的這些特點來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職業選擇也一樣,比如說,自己天生好動,比較粗心,就不能選擇會計這一職業。但很多人在當初選擇職業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興趣或性格,而直接考慮的是這個職業在社會中的地位或外界人員的影響。一時的選擇錯誤,不免有點遺憾,但是自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再去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2.自我定位
完成了認識自我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大專生,或者是這次討論的中職生,都需要給自己一個定位。只有定位,你才能理性地去選擇職業。這個定位很有講究,如果定得太高,工作找不到;定得太低,又覺得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那如何來做個合理的定位呢?如果說認識自己是屬于“5W法”的第一:Who am I(我是誰?),那么對自己的評價就屬于中間3個W:
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
What can I do(我會做什么?);
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么?)。
研究表明,目前中職生中普遍存在著一些不利于順利就業的職業心理,如:
a.依賴心理認為找工作是學校和家長的事。
b.自卑心理認為中職生沒有什么前途,努力也沒有用。
c.職業心理定式一一認為自己只能在所學專業范圍內找工作。
d.勉強心理反正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學校推薦的工作即使不滿意也只能接受。
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使機會作在面前,也無法好好把握住。如果你一畢業就想工作的話,就必須經常出去跑跑,了解人才市場的情祝。然后自信地去應聘自己覺得可以勝任的崗位,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現給用人單位。如果學校有機會介紹工作,那更應該在工作崗位上出色地表現,邊實踐邊學習,爭取能夠長時間地留在那工作,即使公司沒有留下你,你也算擁有了一段工作經驗,這也是一種財富。如果介紹的工作不滿意,也不用勉強接受,這對一個初次踏上工作崗位的人來說沒有太大的益處。有點必須說明,中職生覺得自己不如專科生和本科生,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來比較。中職生的知識比專科生和本科生更具針對性與專業性,是比較傾向實際操作方面的,這點就是中職生的優勢。所以在規劃職業生涯時,必須考慮到這個優勢。這個優勢就是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擇業的資本。要告訴自己,我也是一個領域的人才,不會輸給專科生和本科生,有些專業性強的領域,我們懂得更多,實際操作能力更強。
3.成功需要不斷學習
上述所說的都是中職畢業后直接工作的規劃,當然在認識自我后,畢業后有兩個選擇,除了直接工作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繼續學習深造。我們不能否認,現在社會更注重的是綜合素質,所以在中職的專業技能學習后,進一步強化學習綜合知識也是個非常好的選擇。現在國家也提供了很多這樣的機會,如中職考大專,還有專升本,另外,三校生還可以直接考本科等等,機會和選擇非常多,關鍵是如何選擇,而這些選擇又全部回到了最初的認識自我這一點上。其實,工作與學習是密不可分的,工作是在實踐中學習,而學習則是為了更好的實踐。就看自己更需要什么,對將來的規劃是什么了。
4.就業后的再規劃
前面這些都是對就業準備的規劃,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還包括就業后的規劃。這涉及到5W的最后一條: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 ?(我的職業與生活規劃是什么?)其實,真正的規劃現在才開始,只是在所有的準備結束后,就顯得容易了許多。擁有了工作后,就該考慮如何保住崗位、如何晉升等等。當然成功只青睞懂得把握機會的人,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所以應該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培訓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每 5 年制定一次目標,隨著時間的變化再做相應的調整。其中要考慮到工作調整、晉升,以及跳槽或者自主創業,這些都是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來具體選擇的。當然不要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盲目跳槽。西方一些學者認為, 30 歲前不要考慮收入,這個階段應該是為未來的發展積累經驗,豐富自己的人力資本。有時艱苦環境的磨煉也是一種財富。
中職生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準備: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從業觀,養成自尊、自信、自強、樂群的心理品質,堅定成功成才的信心,做好從“學校人”向“職業人”角色轉變的心理準備;其次,要鍛煉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熟練掌握一技之長;再其次,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吃苦意識、服務意識、團隊意識和創新意識,重點提高承受挫折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與人交往和溝通能力、與他人合作共事能力、處理解決問題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全面提高自己適應崗位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真正使自己由“需要工作的人變成工作需要的人”。
中職生也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一套系統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相信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功。
寫下你想記錄的內容...
【淺談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文章: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04-21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書02-09
淺談職業生涯規劃07-13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07-10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案05-23
護理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書(精選9篇)11-30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書(通用9篇)06-14
2016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書07-05
淺談培訓主管的職業生涯規劃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