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西游記作文300字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游記作文3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游記作文300字 篇1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
還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奶奶怕我調皮,就給我看動畫片《西游記》。可是,奶奶不知道,我看了《西游記》更加不安分了。我從地上爬到沙發上,又從沙發上爬到地上再爬到桌子上。奶奶罵我是家里的孫悟空。我才不生氣呢,奶奶罵得越兇,我都高興死了。因為孫悟空本領高強,奶奶說我和孫悟空一樣,我怎么能不開心呢?
后來,我看到我的猴哥被壓在了五行山下,我氣得哭了。我恨死那個大胖子如來佛了,他就是這個世界上頂壞頂壞的大壞蛋。
上了小學,在老師的培育下,我認識了好多好多的漢字。
爺爺說:“好好,你那么喜歡猴哥,現在認識字了,你可以看看《西游記》這本書。書比動畫片還精彩呢。”
我聽了爺爺的話,趕緊讓爸爸給我找來一本青少版《西游記》。
猴哥可不是一個只會打架的'猴子,他是一個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猴子,他追求真理、不屈不撓,他的精神值得我認真學習。
我現在最缺少的就是猴哥的精神,我要繼續把猴哥當成我的偶像,不怕苦、不怕累,追求卓越,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西游記作文300字 篇2
在寒假里,我看了巜西游記這本書。它記載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事。
師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為人忠厚老實,一心隨師傅去西天取經,他的'實在讓我贊嘆不已。
豬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惡習:好吃、好睡、好色。還有做事不堅持,雖然他有這些壞處,但是他十分誠實。
孫悟空最大的優點是勇敢,他從不向困難低頭,一直勇往直前,一路幫師傅降妖除魔,師傅被妖怪抓住了,孫悟空也會想方設法營救師傅。
唐僧有時會很固執,但他最大的優點是非常善良,雖然有時會很懦弱,但是柔弱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堅持目標,永不懈怠的心。
讀完巜西游記后,讓我領悟到:想做成一件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因此我們要學著勇敢,要有一顆執著的心,不斷努力奮斗,這樣才會成功。
西游記作文300字 篇3
西游記這本神魔小說,結合了中國三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四個人物主角各有所長。在《西游記》的故事情節中占了很重要的位子。
孫悟空是一個勇敢機智,嫉惡如仇,非常大膽的一個人。但是“大鬧天空”時正因為它的沖動,出了大禍!在每次唐三藏誤會孫悟空,如“三打白骨精,”時孫悟空都以善良的心理和痛苦的.折磨一次次去保護唐三藏,而每次的保護都被唐三藏誤會。我讀到這時,不由得心起一分的敬意,好一位有勇有謀的斗戰勝佛啊!
每一次降妖時,孫悟空總是第一個沖前頭,以大圣之名,恐嚇小妖!這里可以顯出大圣的自尊心很強,非常的高傲!但是一路走來不管遇上什么妖怪第一個不會像八戒一樣貪婪膽小,臨陣脫逃。也不像沙僧一樣沒有頭腦。更不像靠人保護的三藏,只會一計心頭策,便開打!——俗話說:“好戰”!也有謀!三借芭蕉扇時,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又借——不成功,第三次再借,以這樣的毅力最終借到芭蕉扇!悟空不像八戒一樣,半途而廢,這就是取經成功的主要關鍵!
孫悟空不僅足智多謀,善于想辦法還好斗,以斗戰勝佛的名義真是讓人敬佩!
西游記中的人物非常的引人注目,他們各具特色,在取經路上相互合作的團隊作用。
西游記作文300字 篇4
寒假,我讀了名著——《西游記》,它贏得了不知多少人的喜愛.也是這部名著使我的寒假生活充滿了趣味。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孫悟空,是我們的偶像。他樂觀、聰明、勇敢,充滿了斗爭精神。與孫悟空相映成趣的,是他的師弟豬八戒,他身上有許多的.小毛病,但也有許多優秀的品質——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和孫悟空,豬八戒這一猴一豬比起來,沙和尚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配角,他任勞任怨,堅守本分;唐僧雖說是取經的領導人,卻總是太慈悲,不分清紅皂白地訓斥孫悟空,經常不明不白地就掉進了妖怪的陷阱。但他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正是他們四個人團結努力,堅持不懈,戰勝了一切妖魔鬼怪,最終取得了真經。
這部名著給了我很多感觸,那就是:為了實現我們的愿望,達到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艱苦奮戰,長期堅持,勇敢地戰勝一切敵人,不可知難而退.我們只要踏出了第一步,那么就要去走第二步,第三步……只有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為了自己的目標,奮斗吧!成功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西游記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西游記》作文04-02
西游記作文02-13
西游記作文02-13
西游記作文02-13
西游記作文02-13
西游記作文02-14
西游記作文02-14
西游記作文02-14
西游記作文02-14
西游記作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