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作文集錦十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當地最隆重,最有特色的節日。
當然,在端午節這一天,我的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尸體吃掉。
今天中午我們吃飽了飯以后,我的媽媽帶著我一起去了超市,我的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今天過得非常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2
汨羅江畔,一位散發披肩老者蹣跚來回踱步。
他口中吟唱著《離騷》,眼神中充滿了悲傷失望。
慢慢地,坐在一塊大石上,他兩眼呆呆望著東去江水,又抬眼望望聳立高山。自問:高山與流水,那個才是正直哪?
“大王,”他耳邊響起了子蘭和靳尚讒言,“屈原在背后經常說您壞話,說您昏庸至極,楚國最后一個國君就是您。”唉!小人得志,全靠奸詐,油滑與靈動,順從君主意愿,如那蜿蜒流水一般;而君子正直,以理服人,沉穩與堅定,似大山般巍峨。
“這不是屈大官人嗎?”一位漁夫飄然而至,“您怎么在這里呀?”
“哎,我編撰楚辭卻引來小人嫉妒,”他面前出現了他們進讒言時奸笑臉,“小人讒言,使我失去了官職;君主不明,使我我多次被流放呀。”他削瘦、蒼蒼臉上涕泗流。
“那為什么不學學他們哪?學學他們靈活、多變。”
“舉世皆濁,唯我獨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他無奈,悲傷地但堅定地說。
望著遠處巍巍青山,深邃天空,他想起了自己忠心耿耿而被流放,心像被刀剜了似德在流血。當懷王因不明而成為異國孤魂,當楚國破滅消息相繼傳來,他心已隨風而碎了。
日升日落,斗轉星移。幾年光陰忽地彈指而過。
但他執著忠心,他以死報君思想,用生命對抗像流水一樣腐朽黑暗勢力決心象山一樣屹立。
“既然流水已成江河,小人終成禍害,我便做那沉穩,踏實,不畏腐朽大山!”他毅然抱起一塊大石,投身于汨羅江中----
風呼雨嘯,草木含悲。
一代愛國者,化作不朽高山震撼了天地,屹立于混濁腐朽流水中央,令他們膽寒,屹立了千百年!
端午節作文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關注傳統節日,傳承端午文化。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顯著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布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于節日民俗的存在。因此,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卻不再向從前那樣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擔心,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秀文化傳統確實在慢慢的淡出我們的記憶了。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于保護和挖掘。比如端午節,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于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后祈求豐年的日子。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人著眼于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但,國家正在努力。現在,國家每年都會在傳統節日的時候放假,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一起感受傳統的魅力,在秭歸,政府每年組織龍舟大賽,讓人們身體力行投入到紀念屈原的活動中去,在民間,人們會插艾蒿,包粽子,吃鴨蛋,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我們都堅信用這種最古老的方式一定可以傾聽千年前的喟嘆。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很多,比如向家中的長輩學習包粽子,在社區開展端午文化宣傳等等。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端午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在內心最深處發誓: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我們一起關注傳統節日,共同傳承端午文化吧!
端午節作文 篇4
外婆說道,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母親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在門上。長者們紛紛說,艾草,菖蒲都是一種寓意,只求身體上的安康。對艾草的印象不算深刻,卻能清晰地記得所散發的是一種獨特的幽香。青青艾葉,有花瓣那般潤順的質感;淡淡艾香,縈繞在心頭令人陶醉。
我喜歡艾草的樣子,很想知道它生長在原野上的樣子,可是野外很難看到。聽人說,現在的艾草大多都是人們種植的,野生的已經極少了。我知道,這又是生態環境變差導致的。隨著大量鄉村土地被征用,或者土地被污染,艾草的'生長空間也越來越小。那青青的艾草,淡淡的艾香,也只能在人家的種植園里才能看見了。
家鄉的端午節,不知何時才能回歸原來的樣子。我想假如那位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還活著,也一定是喜歡綠水青山的人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愿我的家鄉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艾草飄香。
端午節作文 篇5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這是大詩人歐陽修《漁家傲)中的兩句詩。端午節前兩天,班主任楊老師說要教我們做香包,這真是太意外啦!楊老師可是教語文的,她真的會做香包嗎?想起街頭賣的那些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琳瑯滿目的香包,每次偶遇我總忍不住湊上去仔仔細細地看,小心翼翼地摸,總也看不夠,我真的能親手做出那漂亮的香包來嗎?
周五下午隊會課,楊老師讓我們拿出了自備的材料:硬卡紙、彩色絲線。楊老師也拿出來一卷彩線和好多漂亮的穗子。哇,老師的彩線超炫,一根線由上到下顏色不同,叫做“五彩線”毫不夸張,我真想要!心里不由得對這次活動又多了幾分期待。
我們要做的是粽子形狀的.香包,制作分兩大步驟:先把硬卡紙折成帶棱角的粽子的形狀;再把彩線一圈一圈地往上纏。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步驟,其實做起來并不簡單。怎么折能把硬紙板包成個粽子樣?往哪個方向纏線不會松垮下來?這可都是有技巧的。一節課過去了,看老師演示了兩遍,又自己動手,還向同學請教了,可我還是沒學會。唉,我心心念念的香包啊,就這樣要和你失之交臂了么?不行,不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同學們都放學了,我一個人坐在座位上,靜下心來看能不能研究出來。兩分鐘過去了、四分鐘過去了、八分鐘過去了……我這兒折折、那兒折折,怎么也折不成。“唉,這玩意兒怎么這么難弄!要是剛才能離近點、看清點就好啦!”我嘆了口氣,心想到。就在這時,涵涵和小宇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我像碰見了救星,不由分說拉著他倆來幫我,可惜我們半斤八兩,三個臭皮匠也沒湊成半個諸葛亮。“咦,楊老師來啦!”小宇話音落地,楊老師進來了。我們仨眼神一碰,“嘿嘿”笑著纏著楊老師教我們做香包。楊老師莞爾一笑,輕松地接過涵涵的半成品先給他纏,邊纏變給我們講要領,看我們都學會了,又大方地把五彩線分給了我和小宇。
哈哈,今天真是賺到了,我難掩心中的狂喜,一到家連作業都顧不上寫,就連忙坐下纏了起來,我纏得很快,不一會就大功告成了。我拿遠仔細端詳了一下,嗯,線纏得稀稀拉垃地,不行,得重新纏!這次我把線纏得又密又勻,纏幾下就離遠看一看。纏完之后,又拿家里的膠槍把楊老師送我的穗子粘上,哇,我被自己親手做的香包折服了,和街頭賣的不想上下。我歡天喜地地拿給爸爸媽媽看,然后便小心翼翼地掛在床頭,左看看又看看,怎么也欣賞不夠,越看越高興!
這次端午節,我不僅了解到了端午節的習俗,還學會了做香包,太開心啦!我真希望以后每一個端午節都能這樣快樂、有意義!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我的奶奶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我的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我的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的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我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作文 篇7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母親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粽子葉,準備開始包粽子。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母親說:“母親,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夠教教我啊?”母親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著母親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把粽子裹緊。最后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粽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母親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是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齊地擺在鍋里,把鍋簾壓在粽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順著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母親給我系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夠在端午節后第一場雨時才能夠扔掉。母親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里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終于登場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早上,門鈴聲把我吵醒了,我極不情愿地起床,打開門一看,發現阿姨正站在門外。看著我一頭霧水的樣子,阿姨笑瞇瞇地說:“我來和你們一起過端午節!”我連忙請她進來。“快來包粽子嘍!”媽媽從廚房里端出了糯米、粽葉和蜜棗,大家就開始手忙腳亂地包起了粽子。包粽子看起來挺簡單的,但是真正動手包時,真覺得有點難!我好不容易包了一個,東倒西歪的。阿姨見了我垂頭喪氣的樣子說:“慢慢來,別灰心!”我只好又拿出兩片粽葉,學著阿姨的樣子先折出一角,再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顆蜜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后用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一個稍微像樣點的粽子總算包好了!媽媽不禁夸我說:“你還真行!”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蜜棗粽子,心里甜滋滋的!今天真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9
今天,陽光明媚,爸爸、我、媽媽和小弟弟坐地鐵去龍翔橋游西湖。
我們九點從家出發,到了地鐵站,那里人山人
海,川流不息,像萬馬奔騰的汽車狂奔著,更不用說車上了。
終于,我們十點準時到達西湖,我們首先找到了又干凈又陰涼的地方吃午飯。吃飽了,我們去西湖邊拍照,拍了五六張照片,我們打算去斷橋。可是,去斷橋要走很遠的.路,我們怎么辦呢?爸爸給出這樣的說法:不去也得去呀!不然白來這了。我和媽媽狼狽地說:“好吧。”
走著走著,走到斷橋的進頭,我看見一片片的荷葉頂著炎熱的太陽在水中站立,真美麗!
我們走到斷橋對面,用心參觀了白蘇二公祠和浙江省西湖藝術館,里面一個個字,一幅幅畫都講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講著一個傳動歷史的故事,讓人受益匪淺。
回家的時候,我們還參觀了沙孟海故居,里面沙孟海的一舉一動都值得我們學習。一個名人不是小時候就很聰明的,長大以后刻苦一萬倍,就能成功成才。
今天,我收獲不少呀!今天,可真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10
端午節傳說小記者今天有了大發現,我發現戰國時代的屈原,竟然穿越時空,來到二十一世紀,就這么巧,被我逮個正著。當然要好好把握機會,跟他請教一些問題啰!我首先對他被小人陷害,獻上無限的同情,也告訴他,后人對他的楚辭,非常喜愛,也影響很大,他是詩人的老師祖呢!他很高興的??回答我的`每一個問題,對于自己被小人陷害的命運,早就在跳江的時候,得到了救贖,認命的在江底一待就是一千年。這次是河神法外施恩,特地允許他穿越時空,來到現代透透氣,就剛好被我撞上了,這真是難得的奇緣。屈原只能待到端午節,接著又要回汨羅江了,我得好好利用這幾天帶他好好逛逛,不多說了,我要出門了,等著我后續的報導吧!各位!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經典】端午節作文07-29
端午節作文03-29
端午節的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