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1
“我們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戰斗將會非常艱苦!”這是出自電影《長津湖》的一句話,那么我國志愿軍明知對手是裝備精良的美國軍隊,雙方實力懸殊,為什么還要殊死一搏呢?
都說朝鮮戰役中堪稱最慘烈的不是上甘嶺戰役,而是長津湖戰役。咱們看看美軍裝備:機槍、大抬杠、巴祖卡、小鋼炮、坦克、轟炸機、手榴彈、燃燒彈等等;再看看人家的給養:罐頭、棉衣、軍靴、手套、可以避風的車輛和帳篷,甚至在營地里還能抽著香煙喝可樂,聽著音樂喝咖啡。再看看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只有繳獲的少量武、一桿桿步槍和單薄的衣衫。相比之下,我們的隊伍簡直無法與美軍抗衡。但盡管如此,這些卻都阻擋不了人民志愿軍那一顆顆保家衛國、戰斗到底的決心。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是繼《長津湖》之后第二部描寫這個戰役的電影,講述了哥哥伍千里、弟弟伍萬里與第七穿插連的戰友們,為了完成炸橋任務浴血奮戰直至最后勝利的過程。坦克壓斷胳膊,子彈穿透胸膛,炸彈讓人血肉模糊,火焰燃燒著志愿軍生命……這一幕幕悲慘的場景記錄了一個連是怎樣從一百七十五人到只剩下一個人的壯烈,也詮釋了中國志愿軍為了保家衛國,誓死不屈的頑強精神。“世界上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被炸死的,有被凍死的,還有被敵人打死的,不滅的是軍人的榮耀!是那打不死的中國魂!”這是電影里臺詞,也是英雄的真實寫照!
看完這部電影,我內心百感交集,既心疼那些赤膽忠心、為國犧牲的戰士們,又敬佩和感動于中國志愿軍那種誓死守護、奮起抵抗的勇氣。現在我們享受的幸福安逸生活,都是先輩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盡管今天依然有人對中國虎視眈眈,但我們不再擔驚受怕,不再受人欺辱,因為今天的`中國有實力、有底氣,有上一輩為我們筑起的堅固的血肉長城,有當代各個領域的英雄和學者,有世界領先的技術,還有大國的情懷和擔當。
作為新一代少年,我們既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要永遠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要一直沿著先輩的足跡,發揚先輩的精神,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為國富民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2
春節期間,我和妹妹天天嚷著要去電影院看動畫片,爸爸經不起我和妹妹的軟磨硬泡,最終答應帶我們去,可是爸爸給我們選擇的是戰爭題材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50年中國志愿軍抗美援朝最激烈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主要講述了中國志愿軍第九兵團在長津湖三炸水門橋,圍困美軍陸戰第一師,并成功重創敵軍的事跡。
電影中的每個情節深深觸動著我,在我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其中有一個場景是:鋼鐵七連的指導員拿著自己女兒的照片說:“這場戰爭不是爸爸想打,而是我們這代人必須要打,只有我們打敗敵人,才能讓后代人從此不再有戰爭,爸爸才能安心回家教你認字”。原來我們現在能安安靜靜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是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的,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
還有一個場景是一個穿插七連的戰士為了炸橋,抱著點燃的炸藥包沖向了橋上的坦克,可是還沒等他靠近,就被美軍的炮彈擊中犧牲。另一個戰士并沒有放棄,繼續抱著炸藥包沖上了橋上的坦克,被坦克活生生的壓在車底拖行了好遠,可是炸藥包沒點燃,炸橋任務還沒有完成,他朝不遠處藏的連長伍千里大喊:“快開槍啊!開槍啊!”伍千里強忍著悲痛朝炸藥包開了一槍,最終橋也炸毀了,任務完成了,可戰士也與美軍同歸于盡了。這種舍身為國的精神深深撼動著我。
在這場戰役中,在零下35度的低溫下,我國的戰士穿著單薄的棉衣吃著石頭般堅硬的土豆,而美軍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登山鞋,還戴著手套,吃著豐富的大餐,喝著咖啡。我們的戰士端著步槍,扛著炸藥包,對抗著有飛機、大炮、坦克的`敵人,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與敵人殊死搏斗,不完成任務絕不放棄的奉獻精神。
最后電影中伍萬里的那句報數“穿插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媽媽瞬間淚流滿面。爸爸說:“給你們看這樣的電影確實有點太血腥了,但是你們必須知道這就是歷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烈們的英勇犧牲,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少年強則國強”。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3
鐵血衛國保家園,踏破尸骨唱凱旋。先烈們出生入死,才換來今日盛世如他們所愿。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懂得了什么是壯烈,最珍愛生命的雷公,為了戰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觀《水門橋之水門橋》,我明白了什么叫慘烈,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穿透長津湖的凜冬,讓我們用誓言銘記那不朽的軍魂: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傳承您們的精神。長津湖上,您們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一分;和平年代,我們雖遇困難挑戰,也會勇于前行。水門橋畔,您們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盛世中國,哪怕疫情肆虐,我們也會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們用鋼鐵一般的意志,鑄成一往無前的利器,鋼雖少,氣猶多,苦寒之地,鮮血和生命熔鑄成牢固的關隘,御敵于外、退敵千里,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七十年后,我們秉承英烈們的精神,燃起舍我其誰的青春,向前沖,不放棄,復興之路,奮斗和堅持夯實穩固的根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牢記您們的遺憾。“越難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環境再惡劣,哪怕武器再簡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們也沒有猶豫,因為“我來過,燃燒過,我身后,是祖國。”可是心里怎么能沒有一點怨念呢?三次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摧毀的水門橋,又三次被敵方輕易的`重建,要是我們不那么貧窮,要是我們不那么落后,強敵怎么會脫身逃去?國殤何所祭?科技慰英靈。先烈們,請放心,今日之中國,已經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我們已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北斗升空蛟龍潛海——從戈壁到深林,從深海到蒼穹,無數的科技工作者披荊斬棘、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已經讓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傲然屹立。中國,不會再讓您們有遺憾;我們,不會讓您們有遺憾!
長津湖一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水門橋一戰,催人淚下,蕩氣回腸。血戰化作豐碑,愈發迸發出澎湃的力量。從1950到2022,歲月輪回,倏忽已是第七個虎年,中國也已從昔日的病虎蛻化成生威的猛虎,“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我們要永記長津湖、水門橋的冰雪,常溫許下的誓詞: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4
初三去看了水門橋,看的過程仿佛胸腔里漲滿了氣,到影片結束,這口氣才緩緩吐出。
徐克果然是高人,拍的電影永遠是好看的!好的電影,永遠繞不開人性的光芒,更何況戰爭這一因素,會讓人性光芒閃得更耀眼。
因為戰爭爭的分秒,生死之際沒有多少感情可以演繹,因為尊重這些現實背景,所以沒有在生死之情上多花筆墨,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不經思考的做出選擇!不禁想到現代生活中,放眼過去,全是精明的盤算!
因為對比,所以才會看到區別,因為很少遇見,所以才會感動!印象最深的是梅生嘴里咬著照片,開著坦克沖下山坡,我對于這個咬照片的藝術處理沒啥特別的感動,只是感動于梅生臉上的那種對死亡的平靜,漠然,而又生動!甚至居然還感受到了朱亞文本身的性感!
因為對這一片段印象深刻,以至于當天晚上做夢,夢里一片紅光,我想那是燃燒的坦克在水門橋的`火光!
我不是說其他人的片段演繹得不好,我只是想說這個場景拍得平靜又悲壯,然后,就是一聲嘆息!感嘆幸福不易!
影片中的戰士穿著棉服,事實上真實的歷史上,很多人穿得很單薄,如果在服裝上再單薄一些可能更好,當然,也許是我挑剔了。
吳京的作品從來都是追求真實,所以在此照樣不會讓人失望!只是他活潑的性格,在任何影片里都是同類化,因此,演技上沒有太大突破!與李晨一樣,在兄弟情上的處理永遠不會失分,但是也沒有驚喜。
易烊千璽本身性格內向,所以演繹這類作品也能穩住!可以看出這兩年他已經摸到了內向人物的精髓!所以,人物刻畫在線!
至于韓東君,如果不是看演員表,壓根就沒認出來。造型變化實在太大了。平河跳出來給萬里說百里因為救他所以才犧牲的這段,讓人有突兀感,但是在把自己與炸藥包一起掛在坦克炸死那段我破防了。
我想,未來電影加入元宇宙概念,觀眾帶上專業眼鏡,能夠感官體驗到劇中的饑餓與高寒,那么影片會讓人更震撼。
最后還是想說,徐克真是難得的電影奇才,他不斷挑戰不同風格影片,并且很少讓觀眾失望!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5
《長津湖之水門橋》與《長津湖》一脈相承,《長津湖之水門橋》同樣是那群在抗美援朝時期,守家衛國,隔山眺望家鄉、潑灑熱血年輕生命們的群像寫照。作為春節檔的領跑之作,電影的制作團隊和演員主創團隊都頗讓人期待,苗叔也是大年初一挑選了一場IMAX版本,感受了一把穿插七連的堅強守望,平復了幾天的心情,在立春前夕之際,簡單寫一下這一部的看點,與苗叔的粉絲們看英雄,憶往昔。
電影的殘酷和熱血在諸多大場面中有所體現,無論是與敵相對的熱燃搶奪物資,打退敵人,還是那些敵機一次次的轟炸,場面熱燃的背后,是一次次的痛楚,也是一次次的堅強!看著那些同生共死,唯有名牌被留下,成為本子上的一個個烈士的名字。很難不為那些年輕人,那些生而為戰士,死而為中國的最可愛的人們致敬!穿插七連是個不簡單的隊伍,每一次喊到,每一次減員背后,都是一次次壯烈和難以忘懷。當我們看完電影,聽到實到和應道的應答時,我想很多觀眾應該有一種淚奔,甚至是感同身受的不易和疼痛。電影中我們熟悉的角色,一個個離開在人生舞臺謝幕的那一刻,不得不說,戰爭引發的思考,守衛家園反擊的決心,都會讓觀眾沉浸其中,感同身受,無法自拔!
當“千里眼”梅生的眼鏡光華漸染,沖鋒成為了他最后的使命和任務,那個惦念入心的女兒的`思念,與之長眠水門橋邊;當“順風耳”余從戎,為了隊友安慰,調敵機改變目標,每一步的奔跑和吶喊的英勇,與之融解在水門橋邊;當神槍手平河,手臂被傾軋,用身體去阻擋,用無畏同歸于盡,與水門橋化為硝煙塵埃;當闖陣為了堅守的兄弟,為了軍令,為了最后的勝利,與水門橋的冰天雪地融為一體;這樣的群像描寫,既是英雄式的謳歌,也是普通老百姓的好兒女!電影里的每一個人,背后都有很多故事,他們交織成了中國獨立自主,富強榮耀的夢想,也給我們當下的和平穩定帶來了如磐石一樣結實的安全感。
如常長津湖、水門橋這樣的戰爭回憶只是冰山一角,數十年的戰爭,敵我雙方的年輕人們,都隨著炮火轟鳴深埋地下,記憶塵封,但并不磨滅,我們通過《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每一幀畫面,每一處冰冷,每一聲炮火,每一個顆跳動的心感受到青春無敵、血戰決心的意志,這或許就是我們走進電影院,看大銀幕上的英勇最直接的理由吧!這個春節檔,好戲不斷,群像走心如畫的青年人們值得我們后輩去給他們點贊,去給他們的生命燦爛時報以掌聲!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6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激昂雄壯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在70年前被不斷唱響,鼓舞著千萬志愿軍將士奔赴朝鮮戰場。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譜曲手稿是我們藏品中最寶貴的文物之一。”_紀念館副館長張校瑛告訴記者,許多人不知道,它的詞作者其實是一位志愿軍戰士。
這首戰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詩。志愿軍炮兵第1師第26團5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入朝作戰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燈下連夜趕寫出這首詩,之后在戰士中廣為流傳。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讀過這首詩后,被它的豪邁氣概所感動,僅用半小時就完成了譜曲。最初,歌名選用了詩的最后一句“打敗美帝野心狼”,后來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中朝邊界,_、出國作戰。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對比下,志愿軍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的最后勝利。今天,我們仍然能從一件件文物中讀出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和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
一抔從上甘嶺帶回來的沙土在位于遼寧省丹東市的_紀念館展廳中,擺放著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從上甘嶺帶回來、混雜著彈殼的沙土。
據張校瑛介紹,上甘嶺戰役持續時間之長、戰況之慘烈,使得在地上隨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數枚彈殼和炮彈殘片。凱旋的志愿軍戰士帶回戰場上的沙土,用來紀念這場可歌可泣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志愿軍第15軍編撰的《_戰爭戰史》中提到,危急時刻拉響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95歲的志愿軍老戰士曾志宙回憶,在上甘嶺的`陣地爭奪中,敵軍炮彈傾瀉下來,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聽見一絲聲響。“只記得炮彈滿天飛,殺敵聲不斷,持續了幾天幾夜,地上一片焦土。戰士們高喊‘沖啊’,擊退了敵軍的一次又一次進攻!”
一抔沙土飽含著“鋼少氣多”的革命志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齊德學認為,_戰爭的勝利,宣示了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的精神和氣魄,中國的國威、軍威得以在全世界樹立。“從這場戰爭中,我們尋求和總結出了制勝之道,那就是從精神上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能被敵人的氣勢所壓倒。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7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主要是講抗美援朝時期發生在長津湖一帶的一場名叫“長津湖戰役”的戰爭。看完這部戰爭史詩般的影片,我的內心感受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震撼”。
我震撼于一張臉的凄苦與不舍。這是九兵團七連連長伍千里母親的臉,這是一張刻著不舍、不想讓兒子去戰場的母親的臉。戰爭已奪去了她大兒子伍百里的生命,而她二兒子伍千里剛回來又要歸隊去打仗。她舍不得,不想讓二兒子去,她也擔心二兒子又回不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我震撼于兩句話帶給人的思考。伍千里有個弟弟叫伍萬里,他被編入伍千里的連隊,伍千里對他很嚴格。在伍萬里的入連儀式上,就因為他沒回答出自己是第多少名戰士,伍千里就罰他站一晚上,還告訴他“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注定會被吃掉,你要是能從里面自己啄開,很可能是只鷹。”正是因為哥哥的嚴格要求,伍萬里在戰場上才會表現得極其勇敢,在與美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時,為了把美軍的信號塔給破壞,伍萬里與一個美軍殊死搏斗,終于贏得了勝利。伍千里的這句話告訴我們,當我們面臨危險時,如果選擇逃避,就只能坐以待斃;如果主動出擊,制造并利用機會,就會化險為夷。還有一句是“這一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是呀,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震撼于三個畫面的感人至深。零下四十度,極寒的天氣,美軍部隊吃著美味的食物,而我們的戰士一天僅有一個土豆,這土豆硬得將戰士們的牙齒都硌壞了,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七連戰士以苦為樂,令我感動不已。最后一戰,美軍這個稱霸全球的北極熊團,投了個標識彈,雷公為了掩護大家,讓大家脫險,他把標識彈挖出來并開車送到無人的地方,此時,他全身被標識彈炙烤,血肉模糊,看到這里,我淚如雨下。雷公的犧牲自我、保全連隊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電影的最后,美軍空軍在撤退的路上發現了中國軍隊,一排排志愿軍戰士,俯臥在零下40℃的陣地上,他們以戰斗隊形散開,人人都是手執武器的姿態,怒目注視前方,沒有一個人向后,堅持到最后一刻,他們是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冰雕連”。美軍空軍部總指揮員看到這一幕,摘下手套,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并說了一句:“我們永遠不可能戰勝這樣的軍隊。”為了保家衛國,戰士們前仆后繼,英勇無畏,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向所有志愿軍戰士致敬!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篇8
抗美援朝,是我國曾做出的一須重大決策,在這場艱苦的戰斗中,許許多多志愿軍戰士為其赴湯蹈火,視死如歸,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壯歌。而《長津湖》這部電影則再次向人們講述了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長津湖》讓我看得心胸澎湃,震憾不已。講述的是志愿軍第九軍團鋼七連等各個戰士與美軍頑強戰斗的故事,一位位抗美英雄在這部電影里都刻畫得十分傳神。名叫伍千里的一家三個兄弟全在鋼七連為了祖國的江山社稷,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浴血奮戰,他們還結識了不少戰友,一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人民英雄:有文化底蘊卻并不柔弱的指導員梅生,默默在背后為戰友解決阻礙的狙擊手平河,不畏生死,奮勇拼搏的余從戎,在戰場下插渾打科,在戰場上卻一個個配合得天衣無縫,形如一人,滿身血肉模糊也要與敵人拼死搏,令人心生敬畏。
長津湖戰役是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展開的,時遇朝鮮50年來最冷的天氣,當時氣溫零下40度。美軍喝咖啡,吃烤雞,穿皮大衣,我們的戰士只有單衣和每人一天一個凍的能硌掉牙的土豆。某一個連的戰士被活活凍死在陣地上,死去的`士兵都手握鋼槍,保持著進攻的姿勢,被后人稱為“冰雕連”。
讓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老兵雷公的英雄壯舉,我們不如美國科技發達,這就失去了制空權,任憑美國的偵察機在我們頭上盤旋,眼睜睜地看著戰斗機我國領土上肆意妄為卻無能為力,美國可以把鐵軌炸毀,把運送后勤的車炸飛,但無論多么先進的武器,都擊不跨戰士們的斗志,打不倒我們團結一致的心。在與北極熊團這個美軍王牌斗爭時,我軍比不上他們精良的裝備,比不上他們的豐衣足食,是靠那顆滾燙的愛國赤心奮勇殺敵,取得一些優勢的,但無論多么健壯的身軀都是由血肉壘出的,正當我軍與美軍殊死拼搏時,美軍投下了一枚標識彈,火紅的煙霧立馬快速地躥到天上與空中的美軍報信,頓時,顆顆冰涼的炸彈被投擲了下來,戰士們有的被炸得肉血模糊,有的則永遠倒在了戰場上。雷公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戰士,粗獷的外表下卻是一顆細膩的心,他愛唱鄉調,在看見標識彈的時候,雷公毫不猶豫地跌跌撞撞奔向了它,抱起它開著車遠離了陣地,對死亡氣息那么敏感的他,毅然決然地走向了死亡,當雷公奄奄一息時,開口唱到“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更是讓人潛然淚下,又不由得肅然起敬。
只有科技發展才能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勿忘歷史,振興中華!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01-20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精華】09-07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11篇03-15
《長津湖之水門橋》心得體會15篇09-04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后感07-12
長津湖之水門橋學生的觀后感06-15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后感悟06-24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06-27
《長津湖之水門橋》的電影觀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