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傳統節日寫作文錦集五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寫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節日寫作文 篇1
這是流傳在紅水河畔東蘭、鳳山一帶的古老節日。每年從正月初一起,經過找螞拐、孝螞拐及陪螞拐、葬螞拐三個階段,歷時一個月之久。螞拐節有兩個故事,其中一個說,很久以前兒子吃老子,殺老母過年。后來出了個孝敬父母的東林,別人要來殺他的`父母,他奪刀不讓。他也不去吃別人父母的肉。后來母親死了。他用棺裝殮守靈。屋外螞拐不理會東林悲傷,哇哇叫得人心煩。東林一氣之下,用開水澆了螞拐,誰知惹了大禍。大地斷蛙聲,日頭紅似火,天旱得大地干裂。后來布洛陀和姆洛甲說螞拐不是凡間之物,她是天上雷婆的天女,她一叫天才降甘霖,必須給她陪罪,請螞拐回村過年,這就是螞拐節日的來歷。另一個故事說,螞拐是雷王之子,被當作天使派到人間,他一叫雷王就給人間雨水,所以人們很感激他,死了吊孝,如敬考妣。這些傳說,都和螞拐是壯族圖騰有關。
傳統節日寫作文 篇2
今年,我第一次跟著爸爸回河南老家過年。在老家過年和重慶過年很不一樣,這是我長這么大以來過得最特別的一個年了,特別有年味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以前,我以為這樣的景象只有在古詩里才能看到。沒想到,我的家鄉,至今還保持著春節貼桃符的傳統。我們老家有這樣一句俗話:二十八,貼嘎嘎。嘎嘎是什么?是肉嗎?原來呀,嘎嘎的意思就是指花花綠綠的春聯和年畫。臘月二十八,我和爸爸一起將春聯和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年畫貼在大門上,貼在窗戶上、掛在小院里,整個小院瞬間煥然一新,顯得格外喜慶。
最熱鬧的要數除夕這一天了。當天,爸爸邀請了整個家族的親人們都來我家團年。上午親人們陸陸續續地來到家里,足足有六、七十號人呢!大家一起動手,分工合作,我也當起了司爐工,專門負責燒火。此起彼伏的切菜聲、炒菜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小院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傍晚,香噴噴的.年夜飯終于做好了,我數了數,足足有八大桌。年夜飯很豐盛,雞鴨魚肉樣樣都有,十幾種菜品呢。有的菜我在重慶吃年夜飯時也吃過,但有幾道菜很特別,看著我疑惑的眼神,爸爸指著桌上的菜告訴我,這道菜叫四喜丸子,寓意福、祿、壽、喜,團團圓圓,所以只能裝四個丸子;那道油炸魚是黃河大鯉魚,寓意吉祥、年年有魚,是老家的壓軸大菜;這個盤子里裝了很多個動物形狀的饅頭是蒸大棗饅頭,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能紅紅火火;還有獨餃戲,就是水餃,是老家年夜飯的必備主食,有新年交好運的意思。聽著爸爸的介紹,我心想:原來老家吃年夜飯還有這么多寓意,難怪看不到我喜歡吃的大米飯。不過,沒有米飯沒關系,能吃到香噴噴的家鄉菜,和這么多人一起吃年夜飯,我感覺特別有年味。
吃過年夜飯,我們也開始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禮花聲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為這無邊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知道嗎?這些都不算什么,除夕那天晚上,天公作美,家鄉下起了大雪,天空雪花飛舞,輕盈的雪花和煙花交至在一起,只有見過的人才知道有多美!
這傳統、熱鬧、美妙絕倫的年,是我過得最熱鬧、最開心、也是最特別的年。你是否也很想體驗一番,歡迎你們來我的老家做客,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新年!
傳統節日寫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里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戶戶端著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著。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里想著:我終于可以目睹龍燈是什么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啊!好威風!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于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著大大的嘴巴,叼著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著長長的龍須,兩顆眼球像兩只燈籠,頭頂上長著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后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后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著。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著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后跟著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著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云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
傳統節日寫作文 篇4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
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
傳統節日寫作文 篇5
春節也叫過年,它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這段時間,大人們都在為過年而忙碌,忙著走親訪友,對我的約束和管制會放松許多。比如為了烘托節日氣氛,家家都會準備一些糖果來招待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這時我就可以趁機多吃多拿,大人忙于應酬,也只能視而不見;春節還可以睡懶覺、拿壓歲錢、收禮物,真是無比的開心快樂啊!
春節期間有很多習俗,在我的老家有辭灶、趕年集、祭祖等。辭灶主要就是供奉灶王爺,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視善惡的神,這一天,家家都要供奉灶王,送灶王上天,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集這一天,爸爸開車拉著我們一家到集市上買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真是熱鬧,我的老家非常講究準備年貨,過年的時候都會購買碗筷,寓意增人添口;備雞備魚,寓意吉慶有余;做豆腐,希望大家都福。祭祖就是上墳,一般在上午舉行,一家之主帶上子孫,帶上雞魚、饅頭、瓜果等,擺上祭品,燒紙祭祖,過年上墳還會放鞭炮呢。
春節除了好吃的,還有很多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我的老家有很多哥哥姐姐,他們帶我玩一些在城市里沒有見過、沒有玩過的'游戲,比如老鼠偷油、誰是臥底、官兵捉賊。可開心了。
春節是特殊的節日,是開心的節日,是難忘的節日!
【傳統節日寫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四篇03-22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四篇04-25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三篇04-25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5篇04-30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4篇04-28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3篇04-20
傳統節日寫作文7篇07-20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三篇05-19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4篇06-07
精選傳統節日寫作文8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