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讀后感精選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十六計》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十六計》讀后感1
東漢末年,在赤壁之戰前,周瑜偷看了曹軍水寨,發現水軍井井有條,決心除掉曹軍水寨都督:蔡瑁和張允。一天,曹操派周瑜的`同學蔣干去說降周瑜。周瑜早就知道了,并做好了準備。
蔣干和周瑜喝完酒后,都去睡了,周瑜邀請蔣干同睡。周瑜假裝睡著,蔣干根本沒有心思睡,便起來了。轉身時,見了一封信,蔣干一看,是蔡瑁和張允的降書,便裝進兜里,連夜跑回曹軍營寨稟報曹操。曹操得知此事,大怒,一口氣令刀斧手斬了蔡瑁和張允。等自己冷靜下來,才知道自己中了周瑜的反間計。
這個計謀講的是:發現敵軍派間諜來到我軍,并不揭穿,而是將計就計,利用間諜,把自己軍中的假情報傳給敵軍,欺騙了敵人之后,就可以達成目標。
《三十六計》讀后感2
暑假中,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十六計》的書,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
三十六計分為六套計策: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其中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時用的計策,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時所用的計策。
每套計策中,又各有六計,我印象最深的是混水摸魚這一計,是指時要注意觀察,抓住對方的可乘之機,借機行事,在混亂中取得勝利。
《三十六計》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可好看了。
三十六計分成六套戰計,第一套:勝戰計。這套計謀是用于處絕對優勢之時,雖強大,可是殺敵三千自損五百,所以這一類計是為了減少損失。乃君主御大臣,大國御小國之術也。有六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三十六計第二套戰計是敵戰計,這套計謀是用于與敵匹敵,設法打破僵局的計謀。勢均力敵時9就是勢力和敵人差不多時),要主動制造有利于我方的條件和時機,使敵方處于被動,受制于己。有六計: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三十六計》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里的《唐太宗渡渤海》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有了困難不要害怕,要想辦法克服。文中寫了一個叫薛仁貴的將軍,巧妙的'讓唐太宗和他的文武百官們過了河。
唐太宗只覺得四面的帷幕被風吹得呼呼作響,嘩嘩的濤聲如雷轟鳴,心中十分疑惑。他命人打開帷幕觀看,之間外面是一望無際的滔滔海水,分不清東西南北,不由驚恐地問道:“這是什么地方?”
唐太宗發現自己位于大海上的時候,已經快到高麗國了。
《三十六計》讀后感5
《三十六計》這本書是一本兵書,是中國歷代無數次戰爭的實驗總結,主要講古代人用的計謀。第一計:瞞天過海;第二計:圍魏救趙;……第三十六計:走為上。
我認為最為精彩的,就是“圍魏救趙”一計了。它主張“避實擊虛”,善于抓住敵人的弱點,使敵人受到牽制,從而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三十六計》中“圍魏救趙”這一計告訴我們,打蛇只打七寸,解圍應該從最要害的地方進行攻擊。而他最重要的還是提醒我們要凡事要動腦,要把每一個細節抓住。然后,再想一想怎樣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取得最大的成功,必須思考全面,才能做得好。而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平時刻苦學習和觀察。
《三十六計》讀后感6
在暑假里,我讀了《三十六計》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令我記憶里最深刻的是第三十一計美人計。
講的是王允巧用貂蟬,假裝呂布和董卓上當,王允對呂布說:“等我選個良辰之日,把貂蟬送到您府上。”過了幾天,王允對董卓說:“等我選個良辰之日,把貂蟬送到您府上。”呂布再次來到王允家,問:“貂蟬呢?”王允說:“被董卓搶走了。”呂布來到董卓家,一箭穿透了董卓的.喉結。
呂布巧用貂蟬,讓自己不費一兵一卒殺了董卓。
《三十六計》讀后感7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讀過許許多多的書,許多人熱愛讀書,也有許多人討厭讀書。而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只要有多余的時間,我就會拿起一本書,開始細細地讀起來。
這一天,媽媽給我了一本書,書名是《三十六計》。一看到這本書,我立馬興奮起來。因為這本書是我夢寐以求的,所以我特別興奮。翻開這本書,我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給吸引住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攻戰計中的`《欲擒故縱》。因為這個計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諸葛亮想出來的,而且他還用這個計策七擒了孟獲。所以我十分喜歡這個計策。
在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智者。一些商家常常用此計,開始往往會給你一些甜頭嘗,讓你割舍不掉,然后再下手達到目的。
《三十六計》讀后感8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三十六計》的書,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三十六計的意思是三十六個計策。其中我最喜歡笑里藏刀這個計策,就是外表上非常友好,讓敵人麻痹大意,再暗中積極準備,等時機成熟后,消滅敵人。
還有許多國家的人采用這種計策,比方:戰國時,秦國的公孫鞅從魏奪取崤山一帶;三國時,吳國的陸遜設計從關羽手中奪回荊州;唐朝時,奸臣李林甫排擠比自己有才華的.人。他們都是用笑里藏刀的計策。
三十六計中的計策真是有趣,如果小朋友有空的話,記得多看看這本書哦!
《三十六計》讀后感9
我看了《三十六計故事》之后,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又是中外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最為重視的智慧寶典。
其中共有整整三十六個計謀,可謂之計計精彩。苦肉計、連環計、空城計、反間計等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計策,但最著名的要數最后一計,也就是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總之,由三十六計引出的故事很多,說不完,數不盡。
它是一部使大家能在通俗生動的文字和精美形象的圖片中領會“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精彩的好書!
《三十六計》讀后感10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叫《三十六計》的書,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三十六計》凝聚了中國古代兵法之精華。
在《三十六計》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欲擒故縱》,這個故事講的是歷史上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故事。諸葛亮在多次戰斗中,7次抓獲孟獲,又7次放了他。使孟獲心悅誠服,真心歸降,永不造反。諸葛亮讓孟獲替蜀國掌管南蠻。從此以后蜀國沒有了后顧之憂,邊疆之患。諸葛亮可以安心的揮師北伐中原。這個故事體現出諸葛亮的智慧與胸懷。
讀完了《三十六計》這本書,使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還讓我變得更加聰明了。
《三十六計》讀后感11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三十六計》。主要內容是古時候行軍打仗謀略,通過注解與案例。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也與我們息息相關,《三十六計》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祖先豐富的哲學思想與深邃的.智慧,也反映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國學是中華民族千年流傳的智慧,也是先人精心總結的道德范式。它的啟蒙意義,首先在于語言的學習。誦讀國學經典,則可以體會到漢語的節奏感和表現力,升華我們對于母語的理解和運用程度,從而達到深度認知的境界。
《三十六計》讀后感12
三十六計主要是寫用智慧來戰勝敵人。
特別是第5計趁火打劫非常好看。
一天,唐僧四人組來到了一座寺廟,廟里的`方丈說要看唐僧的袈裟,實際上他是想要得到袈裟。于是,方丈問能不能把袈裟借他一晚,明日再還,唐僧答應了他。方丈想:要是永遠能擁有這袈裟多好啊!
于是,方丈放火燒了他們。黑熊就趁火打劫,因為它也想要這個寶貝袈裟,最后孫悟空識破了他們的陰謀,救回了師傅,奪回了袈裟,這就是趁火打劫。
三十六計里還有無中生有,暗渡陳倉,打草驚蛇等等……
《三十六計》讀后感13
三十六計,分六個板塊,六六三十六,每一板塊有六計,分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
這本書寫了古人在戰場上的智慧,它也能幫我們解決現在生活上的許多困難。
其中,我最喜歡反間計和空城計,反間計能讓兩個互相猜疑,從而達到對方失敗。
空城計是以弱下強的妙計,據說有一次司馬懿攻擊諸葛亮,諸葛亮兵少,而且身邊都是文臣,最終想出這辦法嚇退了司馬懿。
《三十六計》充分展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希望你能細細閱讀,讀后終生受益。
《三十六計》讀后感14
今天,我讀了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瞞天過海。
里面講了一位將軍用戰馬換戰船,然后隔幾天打一次獵,隔上幾個月就去探訪一次,這樣做了一年,對面的`人掉以輕心了,就把它攻下了。
我的感受是:那位大將軍太聰明了。
《三十六計》讀后感15
這本書我看了四遍,感覺都不一樣。第一遍我是在剛買時看的`,我覺得它很稀奇,很好看。第二次看時我覺得它很好看,但在哪見過,很熟悉(我在看歷史)。第三次,我覺得很熟悉,我看過。第四次看的時候,我覺得它有一點膩,但還是很喜歡。
我當時是懶洋洋地去看的,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去思考它的內容,認真地去品位。這四種感覺都包含著我從各個角度去喜歡這本書,它讓人陶醉。不過內容我很了解,太簡單了,這些東西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應該有一些難一點的知識。
【《三十六計》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十六計作文04-23
《三十六計》讀后感02-05
三十六計讀后感07-09
三十六計的讀后感04-10
竊讀三十六計作文04-17
《三十六計》讀后感 15篇03-15
三十六計讀后感(15篇)01-10
三十六計讀后感15篇04-25
《三十六計》讀后感15篇02-06
《三十六計》讀后感15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