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根據《新課程標準》闡明的音樂課程性質與價值和課程的基本理念,我經過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特制定了此教學計劃:
1、體現素質教育觀念,明確中小學音樂教育目標,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2、體現基礎教育觀念,打破過分強調專業性的學科體系,從面向全體學生與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設立必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與畏難情緒,突出體現音樂教育的基礎性作用。
3、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育觀念,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與身心發展規律。改變過去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體的方式,代之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能力與需要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從“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高度來組織教學。
二、工作目標:
1、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2、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感受力,并能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模仿。
4、通過聽唱一組歌頌祖國,國旗與多民族團結題材的`歌曲,教育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尊敬國旗。
5、逐步培養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
6、通過游戲,模仿,歌唱,表演,繪畫等藝術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
7、加強學生對音樂節奏,音色,旋律等音樂要素的感受能力,提高音樂表現力,發展音樂想像力和創造能力;接觸并了解國內外優秀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的密切聯系。
三、具體工作:
(一)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有:《大雨和小雨》、《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國旗國旗真美麗》、《彝家娃娃真幸福》、《我愛家鄉,我愛祖國》、《好朋友》、《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兩只小象》、《在動物園里》、《我們才不怕大灰狼》、《新年好》、《過新年》、《找春天》、《柳樹姑娘》。
2、欣賞曲目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吹蘆笙》、《蔭中鳥、鴨子拌嘴》、《獅王進行曲、大象》、《小機靈之歌》、《一個師傅仨徒弟》、《活動回家轉》、《獅子舞繡球》。
3、音樂活動有:《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聽聽我創造的聲音》、《用聲音編織的故事》、《音樂探寶》、《聲音的長短》、《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唐僧騎馬咚得咚》、《猜一猜誰在敲》。
(二)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上所規定的歌曲,通過歌曲的演唱使學生更加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愛科學、愛大自然、愛生活。
2、學會如下音樂知識:認識碰鈴、響板、三角鐵、雙向筒和鈴鼓;認識聲音的強弱和長短。
3、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本學期共有十五首學唱歌曲,這十五首歌曲都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嚴格要求學生。在欣賞部分,學生了解曲目背景、唱會歌(樂)曲的主旋律是本學期欣賞部分的重點。
2、教學難點:認識碰鈴、響板、三角鐵、雙向筒和鈴鼓;認識聲音的強弱和長短。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教學進度:
課號內容課時周次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11
3《布娃娃彈琴》12
4《聽聽我創造的聲音》13
5《大鼓和小鼓》13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4
7《國旗國旗真美麗》14
8《彝家娃娃真幸福》15
9《我愛家鄉,我愛祖國》16
10《吹蘆笙》17
11《好朋友》17
12《各族小朋友在一起》18
13《快樂小舞曲》19
14《蔭中鳥、鴨子拌嘴》210
15《兩只小象》111
16《在動物園里》112
17《獅王進行曲、大象》112
18《我們才不怕大灰狼》113
19《小機靈之歌》113
20《一個師傅仨徒弟》214
21《唐僧騎馬咚得咚》114
22《勞動回家轉》115
23《新年好》116
24《獅子舞繡球》217
25《過大年》118
26《找春天》119
27《柳樹姑娘》120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2
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真正讓音樂教育成為美育教育,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音樂的良好氛圍中體驗情感,深化情感,升華情感。
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才入校,需要老師進行大量的引導規范工作,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以及上課習慣等方面加以規范。在興趣中掌握最基礎的音樂技能以及音樂感受。
教學要求:
(一)、歌唱
1、學習演唱課本上的歌曲。
2、教學中融入簡單的音樂知識的教學,在引導學生興趣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3、教唱歌曲遵循聽錄音范唱,教師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
4、每學一支歌曲,每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展示,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老師及時教正。
(二)、發聲練習: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音高;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時保持音高,聲音要飽滿、圓潤。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演唱本冊書中的歌曲,并能通過演唱體會歌曲的情感,表現情感。
2、在歌曲的學習中獲得相關的音樂知識,并能對這些音樂知識進行運用。
教學措施及方法: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各單元分析及課時安排:
第一課:《耳朵的故事》,聽辨自然界的聲音,學唱歌曲《耳朵的故事》,分辨自然界的'音色,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1課時
第三課:學唱歌曲《什么動物出來玩》完成游戲《什么動物出來玩》以及欣賞《小鳥》《獅王》,分辨聲音。1課時
第四課:歌曲《小青蛙找家》和《爺爺爸爸和我》的學習,并進行情緒處理,要求學生在歌曲演唱中表現歌曲。2課時
第九課:歌曲《劃船》的學習并表現音樂。1課時
第十課:《學做解放軍》的學習,并處理好歌曲的演唱表現等方面,對歌曲情緒進行處理;欣賞并參與學習《少先隊鼓號》2課時
第十二課:《螃蟹歌》的學習,并學會表現歌曲的有趣,滑稽。1課時
第十三課:學習唱歌曲《小小的船》,欣賞《小白船》。1課時
第十四課:欣賞打擊樂器演奏《鴨子拌嘴》。要求學生能大致辨別出樂曲各段表現的情境,從強弱快慢中感受鴨子的神態和動作。要求學生參與表演,體驗樂趣。1課時。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3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三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材分析
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飛呀飛》中歌詞從小鳥和飛機拓展到還有什么能飛?讓學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三、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鑒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贊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6、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7、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8、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9、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10、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1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五、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六、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附后)湘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工作進度表
周次日期教學內容備注
一9、1-9、4課堂常規《歡迎你》
二9、7-9、11誰的歌兒多
三9、14-9、18律動《唱呀,跳呀》
四9、21-9、25歌曲《其多列》
五9、28-9、30聽聽誰在唱
六10、1-10、8國慶節放假
七10、12-10、16歌曲《亮火蟲》音樂游戲《打掌掌》
八10、19-10、23音樂游戲《好朋友來啦》聽賞《藍精靈之歌》
九10、26-11、30 《夏夜》
十11、2-11、6期中測試
十一11、9-11、13歌曲《飛呀飛》音樂知識學習
十二11、16-11、20 《牧童遙》
十三11、23-11、27 《爺爺、爸爸和我》 《我愛我的家》
十四11、30-12、4歌曲《月亮》
十五12、7-12、11綜合表演《小青蛙找家》
十六12、14-12、18演唱《大眼睛羚羊》律動《滑雪》
十七12、21-12、25集體舞《藍鳥》歌表演《粉刷匠》
十八12、28-1、1元旦放假
十九1、4-1、8期末測試
二十1、11-1、15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4
一、教學內容:
這學期需要讀完一年級第一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整本書由七個單元和四十節課組成。教材難,任務重。我希望通過努力,我們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感受力,用不同的材料模仿。
2、培養音樂學習中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3、逐步培養孩子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通過用打擊樂器伴奏歌曲的練習,逐步培養孩子的音樂創造力和協作能力。
三、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唱歌聲音自然,姿勢正確。
2、組織班級形式,使之生動、活潑、有趣,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慷慨地表演。
四、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和關心,讓學生感受到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的密切關系。
2、如何吸引大一新生專心聽歌,幫助學生從愿意聽音樂逐漸過渡到喜歡聽音樂。
五、教學思路:
我們應該對新生給予更多的指導,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系統理解,使課堂組織靈活多樣,注重學生的發音、歌唱姿勢和表達,在課堂上增加更多的互動內容,培養學生與老師和學生的協作與合作意識。
不及物動詞教學準備
錄音機、DVD、電視、鈴聲、響板、數字視頻展示架等。
六、課時安排
單元1: 4課時
單元2: 4課時
單元3: 4課時
單元4: 4課時
第5單元:6課時
第6單元:4課時
第7單元:6課時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小學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著一定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于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于學校處于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所以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3、要善于發現孩子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探索、努力鉆研。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各方面要求:
(一)、發聲基本要求:
1、培養練聲的興趣。
2、歌唱姿勢要正確。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4-27
音樂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28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2-12
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4-28
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6-18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4-29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4-30
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1-10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5篇11-14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