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讀后感【優選14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魚鉤》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
“紅軍”一個多么令人敬佩的名字啊!他們在新中國成立的史冊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頁。有了紅軍,我們農民才翻身做了主人。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金色的魚鉤》的故事。它主要講的是作者和另外兩個小同志腸胃病太嚴重了,實在跟不上隊伍,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他們走在后面。老班長在斷糧的情況下,燒紅了一根縫衣針,再把它彎成個釣魚鉤去釣魚了。此后,他們基本每天都能吃上魚。可有一天,作者發現老班長在嚼他們吃過的魚骨,才知道老班長根本沒吃過一口魚。到最后,在草地的邊緣時,老班長卻不行了,連作者端給他的一碗可以維持他生命的魚湯都沒喝,就犧牲了。
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老班長為了能讓三個生病的小紅軍戰士走出草地,而自己卻光榮地犧牲在草地邊沿。他這種舍己為人,先人后己的精神多令人感動啊!他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是老班長,用自己的生命繼承了紅軍優良傳統;是他,譜寫了紅軍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贊歌!
想到這里,我的眼前不禁浮出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景:《飛奇瀘定橋》、《一袋干糧》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千千萬萬的紅軍,革命才取得了勝利。也正是因為這些革命先烈,我們才擁有了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勇于付出、敢于奉獻的精神,來吧,讓我們協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2
在我讀五年級下冊的時候,學了一篇課文叫<金色的魚鉤 >,學完后讓我深受教育。
文中的老班長接受了黨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病號過草地時老班長設法讓三個病號吃到魚湯,而自己卻不吃……走到邊緣時,老班長犧牲了。為了紀念老班長,小梁保存了 金色的魚鉤。
當我讀到:“ 這天夜里,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盡管沒加作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讀到這體會到,紅軍過草地時艱難,有的時候還吃不到好的.東西。而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好吃的魚。還加了作料。我有時還嫌這嫌那的,從來沒想過爸爸媽媽的辛苦。
當我讀到:“ 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每個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條貓魚,上面漂[piāo]著一丁點兒野菜。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ài)!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啦!“讀到這時我體會到。老班長沒有捉到什么魚。但他已經盡全力,不管有多少,只要讓三位病號吃就行了。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上班去了,可我吃了一點兒,覺得不好吃。可我想”如果不吃完媽媽會說我的。可這這么難吃,我吃不下呀!“于是我就把媽媽準備的早餐倒掉了。現在我對這件事感到十分內疚。紅軍在過草地的時候這么艱難,兒我還在這浪費糧食,真是可恥。
這篇課文,讓我得到了一個深刻的啟示,我發誓: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3
五年級下次的語文書發下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其中一篇《金色的魚鉤》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金色的魚鉤》講了19xx年秋天,紅軍過草地時的事情。過草地時,有三個小戰士走不動,指導員把照顧三個小傷員的任務交給了老班長。年近40的老班長為了照顧好三個小戰士,頭發都累白了。他為了增加小戰士的營養,每天去河邊釣魚,把好不容易釣到的魚都給小戰士吃。自己呢,吃草根,魚骨頭,連魚湯都不舍得自己吃。為了讓小戰士能安心吃下魚肉、魚湯,老班長還騙他們自己都吃過了。最后,當他們快要走出草原時,老班長卻奄奄一息了,他在臨死前都不肯吃魚。
課文里的老班長是我們無私偉大啊!他什么都為小戰士著想,想著給他們增加營養,想著怎么樣給他們信心和希望。而他自己呢,在明知自己快要支撐不下時,還想著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想著怎么樣讓小戰士走出草原,逃脫死亡。他的'死是多么的偉大!
從紅軍過草地這件事上我想到了自己。我平時吃東西總是東挑挑西選選,挑剔得很,還覺得理所當然。看過紅軍的苦生活,我要告訴自己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生活,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4
一個普普通通的魚鉤讓我感動不已,因為它讓我看到了一顆金子般的心靈!
紅軍老班長和三位患了腸胃病的小同志一起穿越草地,老班長用縫衣針做了個釣魚鉤釣魚給小同志吃,自己卻舍不得吃一口,最后云養不良暈倒了。小同志做了碗魚湯給老班長喝。老班長不肯喝,要小同志喝,最后犧牲了。
老班長舍己為人,心里只有別人沒有自己的精神感動了我。做碗魚湯,有點好東西總是留給小同志吃。而老班長自己卻嚼草根,吃野菜,啃著吃剩的魚骨頭。就連最后他要死了,也不愿喝一口魚湯,而要小同志們喝,走出草地!
老班長那舍己為人的精神,不就像我們辛勤的老師嗎?老師為了學生操盡了心,心里只有學生沒有自己。為了批改作業,燈光照亮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為了備課,犧牲了多少寶貴的休息時間!老師舍己為人,有時強忍著病痛的折磨,照樣回來給我們上課。老師就像春蠶,吐出了多少寶貴的.“絲”——知識;老師就像蠟燭,點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已干”啊!
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心里只有別人沒有別人的高尚品質!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5
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征的故事,我的語文課本上就有一篇紅軍長征時的感人文章:《金色的魚鉤》。
翻開書頁,我好像來到了一片碧綠的`草原,一支軍隊浩浩蕩蕩地奔過來。 忽然我看見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長為了讓三個病號走出草地,將僅有的食物讓給病號,自己卻光榮犧牲了。看完以后,我的眼睛濕了,我被老班長那種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不惜犧牲的精神所感動。老班長啊,當指導員向你布置任務時,你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當三個病號吃不上東西時,你整夜合不攏眼;當你釣到魚時,你讓給病號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骨;當小病號發現你的秘密時,你囑咐小梁保密;當小病號被饑餓和疾病折磨時,你鼓勵他們不要喪失革命意志……老班長,你付出了這么多,自己卻犧牲了!難道你的身子是鐵打的?難道你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不!不是這樣!是革命精神支撐著你,使你不顧自己,保護革命后代。
我蓋上課本,靜靜地沉思著:老班長,課文中說你死了,我卻認為你還活著。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而且,當今社會像你的人太多了。清潔工人寧可一人臟,也要換來萬家凈的高尚品質,送水工每天不辭辛苦地東奔西走……他們都在為國家盡力,不正像老班長為戰士們不顧生命地忙碌嗎?他們手里拿著的用具不正是老班長的魚鉤嗎?……到處都有你,有你的精神,有像你一樣的行動。
我收回思緒的翅膀,從心底喊:魚鉤里藏著愛,但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顆金燦燦的愛心!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6
《金色的魚鉤》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老班長牢記黨的囑托,為照顧三個病號,而不惜犧牲自己,讓他們三個走出草地,跟上紅軍。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了紅軍的偉大。是他們,讓我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是他們,讓我們能歡快的玩耍,不用像以前那樣東躲西藏;是他們,讓我們國家有如此美好和諧的社會環境。
以前他們在過草地的時候,因為有很多病人,所以就要很多人在照顧他們,他們不怕犧牲自己,只為讓戰友們走出草地。
文中的老班長,為了讓戰友們吃得上飯,每次釣到了魚,戰友們做成了魚湯,他都不喝。每次戰友們問他,他總是裝著說吃過了,最后,在要走出草作文地的時候,班長因為沒有吃東西體力不支,壯烈犧牲了,他就是長征路上散發著光輝的英雄。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許許多多的人。比如20xx年3月31日,在大涼山的'那次火災,就犧牲了31名消防員,他們為了山下的人民,不會受到火災的威脅,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們敢對熊熊烈火做出斗爭,用自己熱血的生命保家衛國,我向這31名烈士致敬,他們是我們全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讓我們所有人感到驕傲!
作為小學生中的一員,我深感到自豪,我們應該記住他們,記住這些壯烈犧牲的英雄,銘記每一段革命歷史。
緬懷革命烈士,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7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叫《金色的魚鉤》,是一篇很感人的故事,讀后我的感受很深。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紅軍長征時過草地,三個小戰士得重病跟不上隊伍,炊事老班長接受了照顧我們的任務,老班長讓我們吃魚喝鮮魚湯,自己卻啃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最后老班長犧牲了。我們把長滿紅銹的魚鉤送到了革命烈士博物館,讓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學習、傳承這種高尚品質的故事。贊揚了老班長忠于革命、樂于奉獻、舍己為人可歌可泣的'品質將會永垂不朽。
在這片課文中我最感動的段落是:我不信,等他收拾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著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讀了這段了,我充分感受到老班長的奉獻精神,給傷員吃魚,自己卻只吃幾根草根和吃剩的魚骨頭。老班長珍貴軍人的品質。萬根鋼針說明了我看到這種情景有多難受。
讀了這篇課文,我體會到了紅軍戰士有多么艱難,我們平常一頓飯不吃就餓得慌,他們卻只吃一點點,那能吃飽;我們肚子疼就要去醫院,而紅軍戰士就要忍著。我可以體會到現在的解放軍有多么辛苦,以后學習解放軍戰士的品質:勇敢、聰明、樂于奉獻、舍己為人。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8
寒假里,我讀了紅色經典故事《金魚鉤》,讓我受益匪淺。老班長的革命精神深受感動。
文章講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上級交給的任務的故事。老班長不僅在行軍途中照顧帶病的戰士,還在帶病的戰士休息時尋找野菜、挖草根,給帶病的戰士補充營養。在糧食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他把自己抓到的魚給生病的士兵吃,自己卻連一口湯都舍不得喝。他只能偷偷地“背著幾個小兵嚼了幾根草根和我們剩下的魚刺,嚼了一會兒,皺著眉頭用力咽了下去”。讀到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被老班長的精神所感動。
回頭想想自己,不禁耳根一熱:吃飯總是挑三揀四,不合自己口味的就扔到一邊。想一想,如果沒有老一輩紅軍的犧牲,我們哪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們比起來,我頓時覺得自己渺小了。爸爸常說:盤子里有剩菜,路上有餓人。今后,我首先要做一個惜食的孩子。
文章的最后,老班長臨死前還不忘照顧三個小兵,把最后一點口糧都留給了小兵。他要讓小兵們活著走出草叢,給小兵們生命的希望。把死亡留給自己。老班長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深深打動了我。看著文中老班長的插畫,一個金色的魚鉤仿佛出現在我的眼前,那么的耀眼。
看完文章,我決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主動幫助別人,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以一名優秀少先隊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9
唉,真是煩惱,怎么都睡不著,于是就在床頭柜隨便抽了本書,又隨便翻開了一頁,哦,原來是五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15課《金色的魚鉤》。我毫不猶豫的就開始看了。
真是奇怪啊,小學時讀這篇文章并沒有什么感觸,但今天看完后,文章中那個感人肺腑的情節不斷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文章寫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所發生的一件事。主要講了炊事員老班長為了照顧“我”和另外的兩位小同志,自己卻犧牲了的故事。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硬咽下去”的時候,我的喉嚨哽咽了。
多么讓人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的需要,寧愿自己吃苦,也要保住這幾位小同志。那硬邦邦的魚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是那驚人的毅力和至高無上的`革命精神吧。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下一代,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都獻了出來。
我想到了自己,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還不懂得珍惜,回想起來,真是慚愧啊。平時吃飯,我總要在餐桌上留些飯粒,尤其是初二之前,一吃完飯,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米粒。有時候飯菜不合胃口,我就背著父母整碗整碗地倒掉,晚上餓了,便又向爸媽要錢買吃的。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觸。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糧食也來得不易。現在,我多么希望用我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飯去換過老班長碗中的魚刺啊。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0
今晚的晚餐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紅燒魚,一塊塊的魚肉媽媽挑好刺就送進 我的碗里,我大口的吃著,享受著鮮美的魚肉和媽媽的關愛,也讓禁不住想起了我學過的課文《金色的魚鉤》的場景,我問媽媽說課文的內容,原來媽媽也學過這篇課文。
我們討論著課文里的老班長崇高的'品質和堅毅的精神,在1935年紅軍長征的過程中,為了解決饑餓,老班長為了這幾個小同志的身體,努力的為他們找吃的,他用自制的魚鉤去河塘釣魚,雖然做的魚可真小啊,可是那時老班長好不容易才釣上來的 ,豐富了這幾個小傷員的伙食。老班長卻為了他們走出茫茫無際草地一口也沒舍得喝過魚湯,吃草根和剩的魚刺 ,最后在快要走出草地老班長因為長期的挨餓身體太虛弱 犧牲在草地上 ,這種精神太可貴了!
如今,我們生活在這么榮華富貴的環境里,怎能不珍惜呢!我們不在挨冷受餓,每天吃很多的零食,喝著牛奶,飲料,我們任務就是學習,媽媽每天督促著我的作業讓我認真學習,每天晚上還要提醒讓我吃爸爸帶回來的進口魚肝油增強身體。
這都是為了我的學習和成長,媽媽也像個老班長,不為自己,心里想著我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也要珍惜今天你的生活,盡量的努力學習,想起《金色的魚鉤》那年代的艱苦歲月,我想我們是幸福的。不要忘記過去,現在我們應該做到更要對父母們負責和孝心。
這篇課文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我很感動,我會記住這篇課文的!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1
讀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我對文章中的炊事班班長充滿了敬佩于惋惜。
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小梁同志和兩位同志的了胃病,指導員讓炊事班老班長照顧他們。一天,老班長在洗衣服看到了一條魚。于是他用針做魚鉤來釣魚。于是3位傷員吃到了魚。3位傷員吃到了魚,可是老班長吃的草根。老班長和3位傷員終于來到了草地邊,可是老班長食物不夠,永遠留在了草地上。
我覺得《金色的魚鉤》中舍己為人的炊事班班長,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記得有一次,爸爸陪我一起去上興趣班,突然天黑了下來,爸爸對我說:“要下雨了,我們走快一點,爭取在下雨之前趕到車里。”我點點頭,步子夸大了。可是當離停車場300多米遠的時候,豆大的雨點就從天上落了下來。爸爸撐開了事先準備用的.一把只能讓一個人不淋到雨的雨傘,爸爸把大部分的雨傘都讓給了我,當我們來到車里,我就只有手臂淋濕了一點點,可爸爸的后背卻濕透了。
像《金色的魚鉤》中的炊事班老班長這樣的有舍己為人的精神的人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2
朋友,你一定看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吧!你一定對我們城市的一架架跨海大橋,寬闊的馬路,青青的草地,姿態優美的雕像和我們現在的辛福生活而驚嘆不已把!但你可曾想過,我們的辛福是用先輩的血換來的呀。 日記
我們都知道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事情,但在其中有許多的感人故事卻沒有很多人知道,而正是這些無人知曉的故事才能使得我們潸然淚下。我就讀過當中的一篇,名字叫《金色的魚鉤》。
在《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個老班長,帶著病員,過草地的`感人故事。那位老班長,不顧自己的疲憊,帶著傷痛到處找食物給病員吃,挖草根,煮皮帶,吃野菜……不管是什么,樣樣都吃。但老班長他沒有吃,他要留給病員吃。有一天,老班長在河邊洗衣服時,看見了幾條跳出水面的大紅魚,他喜出望外,忙回營地,把繡花針用火燒彎了,做成魚鉤去釣魚,結果真的釣上來兩條三寸長的小魚,老班長把新鮮的魚湯端給了病員,自己只吃剩下的魚骨頭,最后老班長在河邊釣魚時餓 ,光榮犧牲了……
讀完了《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之后,我懂得,我們現在的辛福來之不易,一定要去珍惜,珍惜生活,珍惜時間,不要讓時間白白逝去,虛度年華。呢么,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生活每一天!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3
在中國,曾經有多少革命先烈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是數也數不清的。今天我看了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在抗日戰爭時期,主人公小梁和兩個同志得了腸胃病,指導員讓炊事班長照顧一下,讓我們走在后頭。炊事班長是部隊中最老的,對大家很親切,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班長”。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面就被吃光了。有一天,老班長正在洗衣裳,突然,一條魚跳出了水面,老班長欣喜若狂,趕緊把一根縫衣針,烤熱了,彎成了一個魚鉤。這一天,大家喝上了熱騰騰的野菜鮮魚湯。以后,老班長每天都給我們煮魚湯,他總是說自己早就吃過了。有一次,我偷偷看著老班長,他把我們吃過的菜根和魚骨頭細細地嚼著,皺著眉頭。我哭著撲倒在老班長懷里。我們互相攙扶,終于走到了草地邊上。這次,老班長暈倒了。“我們”一個釣魚,一個照顧老班長,一個生火。當釣到魚時,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叫我們不要浪費食物,說完,他的手垂了下去。我把魚鉤小心的包起來,放在貼身口袋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魚鉤,至今還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
作家陸一定的這個故事,使我感慨萬千。像我們現代的孩子,連穿個衣服、吃個飯都大吵大鬧的`,跟以前的革命戰士一比,真是天差地別呀!我們應該想一想,那些事情我們能做,那些事情我們不能做,幫大人們減輕減輕負擔。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應該學會體貼,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效一份力!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 篇14
我是一個自我的“小皇帝”,處處想著自己,心中很少想到他人。看了電影《金色的魚鉤》后,影片中老班長為了三個小同志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的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生活中的行為。
班長舍己為人的'精神貫穿電影始終。小同志吃飯時,他不吃,他說他吃飽了;小同志發現班長一直吃剩飯,為了節約。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班長釣魚時,因為他幾天一直在吃剩飯的原因,他餓倒了,看到這里,我的心提到嗓子眼,恨不得大喊:“小同志!快來呀!班長不行了!”可是,不幸還是發生了,三個小同志趕來時,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三個小同志趕忙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去了,只留下了:“我沒完成黨給我的任務 …… ”的遺言與那金色的魚鉤。看到這里,眼淚在我的眼眶里打轉。
想想我們身邊的人,有哪個人可以與老班長相比呢?就拿我來說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情都先考慮自己,稍受點兒委屈就咬牙切齒。在家里希望父母把好吃的留給自己,看電視都要自己說了算 ……
影片《金色的魚鉤》給我的教育意義真是太大了,今后我要向班長學習,學習他舍己為人的精神。雖然他犧牲了,但他活在我們心中“。班長就是一個這樣的英雄,他的精神永留人間!
【《金色的魚鉤》讀后感】相關文章:
金色的魚鉤作文03-06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7-02
長征故事-金色的魚鉤07-08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5-27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1-13
《金色的魚鉤》課堂實錄07-02
《金色的魚鉤》教材理解示例07-02
語文金色的魚鉤教材理解07-02
《金色的魚鉤》讀書筆記07-02
《金色的魚鉤》課堂精彩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