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作文1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今年,我家的元宵節是這樣過的。早晨,媽媽在廚房做湯圓,有黑芝麻餡兒的,有花生餡兒,每種口味我都特別喜歡吃,我拿起一個湯圓兒,湯圓兒圓溜溜的,胖乎乎的湯圓兒非常惹人喜愛。我吃完了一大碗,我還想吃一碗,媽媽說:”吃多了會不消化的。”我不得不放下了手里的碗。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扎薩克圖公園看新年迎春燈會,我迫不及待的走了進去,那里的.人太多了,一個挨一個的進去,人山人海的,我和媽媽擠進了人群,欣賞著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花燈,花燈有大的、有小的、它們千奇百怪,有白雪公主故事的花燈,有十二生肖的花燈,有長長的龍燈,還有講烏鴉喝水故事的花燈,我最喜歡白雪公主的花燈了,花燈有白雪公主幾個小故事組成,非常有趣。美麗的花燈表示著新春的祝福。
今年的元宵佳節,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戀戀不舍地度過了,那些美麗迷人的花燈,讓我久久難以忘懷。元宵節真是令人愉快的節日啊!
元宵節作文2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北街玩。
穿過昭明臺的城墻,道路兩旁的店鋪里燈火通明,里面賣著各色的小吃和琳瑯滿目的商品。來來往往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爸爸也給我們買了許多小吃。
我忽然發現前面江邊方向的天空布滿了亮晶晶的小星星,一閃一閃的,慢慢飛向遠方,把漆黑的夜空點綴得十分美麗。原來是有人在江邊放孔明燈,我問媽媽為什么叫孔明燈啊。媽媽說孔明燈又叫天燈,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當時是為了傳遞信息,現代的人放孔明燈是為了祈福。不知不覺我們走到江邊,人真多。好多人都在放孔明燈,只見兩個大姐姐分別抓著孔明燈的四個角,一個大哥哥點燃蠟燭,孔明燈慢慢膨脹起來,紅彤彤的,兩個姐姐手一松,孔明燈就慢慢升起來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我也想放孔明燈,媽媽說孔明燈雖然好玩,但是會污染環境,也容易引發火災。果然我看見城管人員在人群中制止售賣和放飛孔明燈。
今天玩得真開心,雖然我沒放孔明燈,但是我為環保加了一分。
元宵節作文3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街上不少人家掛起了火紅的燈籠,燈籠上寫著“慶祝元宵”四個大字。
人們紛紛去超市或商場買湯圓和元宵節的裝飾品。奶奶說:“我們自己來做湯圓吧。”我和奶奶一起來到菜市場,買了很多做湯圓的材料,有黑芝麻、黑糯米、糯米粉等。回到家,我興高采烈地和奶奶一起和面,包餡,搓圓,我覺得有趣極了。沒多久,我們已經做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湯圓。奶奶說:“我們等天黑再把湯圓下鍋吧!”
這時的街上,人們都是喜氣洋洋的,電視里面也是談笑風生,歡歌笑語。平時不常見的人們都趕回來了,大家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聊天,打撲克。小孩子們屋前屋后地跑呀跳呀,一起嬉戲玩耍。
白天的'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功夫,已經黃昏了。性子急的人家已經開始放鞭炮和煙火了,五彩斑斕,真好看。奶奶終于把熱氣騰騰的湯圓端出來了,有黑芝麻的、花生的、五仁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豆沙湯圓。
我夾了一個湯圓放到嘴里,香甜的氣息撲面而來。“真好吃啊!”我感嘆道。奶奶說:“自己做的東西當然好吃了。”
是啊,這份甜蜜不就是來自我們自己的雙手嗎?我想,甜蜜的生活要靠自己來創造。'
元宵節作文4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節到了!元宵節到了!超市里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搶到了幾包糯米、面粉,匆匆忙忙回家去包湯圓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一手拿著糯米,一手拿著面粉將它們加水攪拌。我正準備和面的時候,“哎呀”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我趕緊把面粉收拾干凈,也學奶奶那樣和好面。然后,我疑惑地問奶奶:“到底怎樣才能包好湯圓呀?”奶奶笑瞇瞇地說:“你要輕輕地揉它,不能太重,要剛剛好……”奶奶還示范給我看,我也照著奶奶的做法依葫蘆畫瓢,一個可愛的小湯圓就在我手上誕生了!
媽媽把我們做的湯圓放進鍋里,那香味真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媽媽煮得非常細心,一個個白白的小湯圓“撲通……撲通……”地從鍋底冒出來,挨挨擠擠的`,真像一個個胖寶寶,可愛極了!
“出鍋啦!”媽媽說著。我趕緊拿起一個往嘴里塞,啊!太燙了!我一下子吐了出來。我看了看大家,原來他們都在吹湯圓呢!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趕緊把湯圓端到風扇下,不一會兒就變涼了,我輕輕咬了一口,又軟又甜。味道也太香了吧,真讓人陶醉!
元宵節吃著美味的湯圓,我們一家人都沉浸在這湯圓的香氣當中,真是幸福啊!
元宵節作文5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今天終于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來了。
元宵節當然少不了猜燈謎這項節目啦!吃好晚飯,我們一家圍坐在沙發上,首先我們投票選出最公正的爺爺來做出題者與裁判;然后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比賽,看誰猜的多,獲勝者獎勵一個冰墩墩。
游戲開始了,爺爺一本正經地說:“請聽題,一半滿,一半空,打一漢字。”
我毫不猶豫地說:“這題太簡單了,這不就是長江的`江嗎?”我一說完,大家不約而同地給我豎起了大拇指。
比賽異常激烈的進行著,大家你一題,我一題的積極思考著,爭先恐后的回答著,直到爺爺出了這道題:“脖子上長翅膀,打一古代人名。”聽到這題大家都回答不上來了,爸爸眉頭緊鎖,媽媽抓耳撓腮,奶奶想得頭都暈了,而我呢,急得直跺腳。突然,我想到了《三國演義》里的人物項羽和這個謎題很像,就小聲地問爺爺:“是不是項羽?”爺爺聽了點點頭,給我了一個肯定的眼神。我看了開心地跳了起來,大喊道:“我答對了!我答對了!”我因為比家人多答對了一道題,得到了我心心念念要的冰墩墩。
過后,我和家人一起觀看元宵晚會,大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我愛過元宵,也愛我幸福溫馨的家。
元宵節作文6
元宵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去蕭山街觀看元宵燈會。
我們剛走進燈會入口,就被那放在前門口的雙龍戲珠吸引住了。兩條龍全身光-奪目,前爪相互抵著,威風凜凜地望著那顆大大的火球。我們來到它后面的一座橋,叫探花橋。它的欄桿上圍著紅黃兩種顏-的金紙,看上去真像紅黃兩種顏-交錯的龍。龍的下面有粉-迷人的荷花燈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
走進蕭山街,那上空彌漫著古老的氣息,古-古香的房子和火紅的燈籠遙相呼應。各種各樣的燈籠琳瑯滿目,讓我們目不暇接。它們形狀各異,有的像圓圓的皮球,有的像菱形的.鉆石,還有的像長方形的寶盒不知不覺到了題扇橋,那里有很多人圍著。我走進一看,原來是一位扮成王羲之的老爺爺為大家在扇子上題字。這位爺爺的字蒼勁有力真好啊!
我們一路走啊,走啊,一路上美麗的燈籠讓我們大飽眼福。可是當我們走到這條街的盡頭時,驚奇地發現那里聚集了更漂亮的燈籠!那里有水鄉橋船燈、蘭花書法燈、人文景點燈、一筆鵝字燈、金龍戲珠燈、酒壺燈我最喜歡一筆鵝字燈,因為那只白鵝栩栩如生,仿佛要從燈籠上跳下來。
時間過得真快,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開著車回家了。那些五-繽紛的燈籠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元宵節作文7
元宵前,超市里的冰柜里擺的都是各種口味的湯圓:芝麻味、紫薯味……玲瑯滿目,讓人看著就眼饞,當然,我是無時無刻都在盼望那一天啊!
提到元宵節,無不想到吃湯圓。在正月十五這天,每家每戶都起得很早,早早的就把昨天買到的湯圓煮到鍋里,又大又圓又白又嫩的湯圓不幾分鐘就熟了,而且很好吃,有皮有心,吃著,那嚼勁兒,真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爽!小孩子們特別喜歡吃湯圓,一要就是7、8個,結果,連5個都吃不完,最后剩下的好幾個,只能靦腆的蹭到大人身邊,低著頭說:“我,我吃不完。”大人們只一笑,就端起碗來吃完剩下的湯圓。
元宵節不僅有好吃的,也有好看的`。到了當天夜晚,找一片黑漆漆的空地,搬個椅子坐下來仰望天空,不一會兒,出現了一個孔明燈,那紅彤彤的火焰,在夜空十分顯眼,接著就是一大堆,整個天空被一個個微小的燈光照的亮如白晝!
元宵就這一天,超市上的湯圓下架了,即使還沒下架,也是不新鮮的。大人們只有這一天放假,只有這一天陪小孩子玩,只要過了這一天,學生該去上學,大人趕去工作,家里顯得分外空虛,沒有一個人。
我,好想再過一次元宵啊!
元宵節作文8
盼早盼晚,終于盼到了元宵節,我們可以吃滑潤的元宵了。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元宵。來到元宵柜前,媽媽拿起一袋兒又放下一袋,我疑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您為什么拿一袋放一袋兒?”媽媽搖搖頭說:“咱們家共有六個人,這些都太少,不夠吃。”我一眼就看到了一袋元宵多的問媽媽:“這一袋能行嗎?”媽媽說:“就這袋。”付了錢我們回家了。
到了家里,媽媽把包裝撕開,把元宵倒進沸騰的水里,我說:“這些元宵都好小啊。”媽媽笑著說:“過一會兒,奇跡就會發生。”元宵像小魚一樣在水里游來游去,可絲毫沒有變大,但元宵越變越光滑了,我無奈地走開了。過了五分鐘,媽媽大喊道:“開飯嘍!”只見媽媽端著碗從廚房走出來,把碗放到桌子上。我左手拿勺子,右手拿筷子,把元宵放在勺子里,用筷子夾破,那濃濃的'黑芝麻馬上流了出來。我一口就把它吞到了肚子里,笑著說:“真好吃。”爸爸一口吃一個,元宵馬上就被吃完了,姐姐一半一半兒地吃,生怕馬上就把元宵吃完。爺爺狼吞虎咽,像一匹餓了很久的獅子一樣。媽媽則慢慢地吃,怕被噎住。爺爺和爸爸是吃得最快的,因為他們一口一個。我邊吃邊說:“要是能天天吃元宵,那就太完美了。”姐姐笑著說:“就你,兩天還要把你肚皮吃破呢。”我摸著肚子說:“我肚子大吃不破。”姐姐反抗:“你試試。”我只哼了一聲就走了。
元宵節過去了,可是元宵的味道卻留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忘不掉。
元宵節作文9
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了。元宵節的由來據說是因為漢文帝平亂之后,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所以便把平亂之日定為與民同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會出宮與百姓一同游玩。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別看吃的東西不一樣,可是他們的寓意都是一樣的,都寓意著和睦團圓。
今天爺爺奶奶和老叔也來到我們家里,一起慶祝元宵節。爸爸做了一桌子的.菜,還炸了元宵,看著色澤金黃的元宵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吃起了元宵,我吃了兩種口味的餡,一種是黑芝麻的,一種是草莓的,脆脆的外殼咬開之后流淌出來濃濃的不同口味糖漿餡,外酥里糯,真是太香甜太好吃了。爸爸和爺爺喝著酒,一家人一邊看著冬奧會比賽的項目一邊吃著團圓飯,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就這樣,酒足飯飽過后,爺爺對我們說:“過了今天元宵節就等于過完年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生活要更好,工作要繼續,學習要努力啊”。
我心想:是啊,時間過得可真快,之前是盼望過年,現在是留戀年味。我也要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中,希望又長了一歲的我在新的一年里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多多。
元宵節作文10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后的又一個傳統節日。
元宵節始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元宵節燈籠始于東漢和明朝皇帝。明帝倡導佛教。據說佛教僧侶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個月的第十五天觀察佛像并點燃燈來拜佛。那天晚上,他們命令皇宮和寺廟里的燈要點亮,以此來拜佛,讓貴族和老百姓都要掛燈。后來,這個佛教儀式節日逐漸成為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就節日的長度而言,漢朝只有一天,唐朝有三天,宋朝有五天。在明朝,燈在每月的.第八天點亮,直到第一個月的第十七天晚上,燈才熄滅,持續十天。
時間在流逝,但是許多元宵節的民俗仍然非常流行。例如,舞龍、舞獅、劃船、踩高蹺、秧歌、猜燈謎、煙火和其他活動為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元宵節還有包裝元宵的習俗。今天,我很幸運能和父母一起去奶奶家。我碰巧遇見奶奶在包元宵。我向奶奶學習。奶奶先用開水混合糯米粉,然后不斷用力摩擦面粉,面粉像橡皮泥一樣堅韌。然后她把面粉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部拉出面團,揉成一個圓球,然后在中間挖一個洞。兩只手合作把洞擦得越來越大。將準備好的豆醬餡放入孔中,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揉捏,然后密封孔,最后,將完成的元宵放在她手中,用雙手輕輕地將元宵揉圓,這樣就做了一個元宵。看到祖母包元宵,我的手不禁發癢,卷起袖子。盡管我包的餃子很小,大小不一,形狀怪異,但還是受到了祖母的稱贊。
元宵節作文11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南充過元宵節。
晚上,我和媽媽來到北湖廣場,廣場上到處張燈結彩,花燈簇簇,看花燈的,猜燈謎的,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廣場入口一條騰飛的龍,纏繞著飛舞的鳳,好一幅龍鳳呈祥的景象。
我的眼睛應接不暇,醒目的鯉魚彩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媽媽說:“鯉魚躍龍門是一個典故,寓意著年年有余的意思。
”湖邊的燈,倒映在水中,像一匹彩色的布,上面縈繞著絲絲彩帶。
那鯉魚在水中歡跳著,如果有龍門,那鯉魚真可以躍過去了。
湖邊的'樹裝上了彩燈,就像一團團大大的,會發光的棉花糖。
記得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有這樣一句話:“火樹銀花不夜天……”用這句話來形容南充的夜景,最合適不過了。
今夜天不作美,沒有星星月亮,但是天空中有許多閃耀的燈光,那是人們放飛的許愿燈,把南充的夜空點綴得璀璨無比。
他們個個仰望天空,凝視著閃爍的許愿燈。
希望自己的美好愿望都能實現。
美麗的北湖,亮麗的南充,讓我度過了一個多么美好的元宵夜。
元宵節作文1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等等。每個節日里的風俗習慣都截然不同,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元宵節。
每當到了元宵節時,我們都會興高采烈地到店鋪里買花燈,買蠟燭。到了晚上,家里人就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這一天的風俗跟過年時沒有什么兩樣,只是元宵節晚上有“迎花燈”,過年時沒有而已。元宵節晚上吃團圓飯時,餐桌上擺滿了豐富的美味佳肴,真是應有盡有啊!
吃完團圓飯,人們就會提著五顏六色的花燈出去外面“迎花燈”。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他們非常喜歡到處逛,會到人比較多,路燈比較少的地方去“迎花燈”。因為在比較暗的'地方“迎花燈”,花燈會顯得更加亮麗,更加光彩奪人。當然,我們一家人也都到外面去“迎花燈”,一會兒走到這兒,一會兒又到了那里。雖然不停地走來走去腳會很疼,但是我們還是非常開心的。
晚上,空中升起了無數盞孔明燈,星星點點的孔明燈把黑色的夜空點綴得更加美麗。放孔明燈的人把愿望寫在孔明燈上,然后將它們放飛。傳說愿望寫在上面后放飛,愿望就會實現。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元宵節,你們是否也喜歡元宵節呢?
元宵節作文13
說到中國的傳統節日,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能看到花燈,還能猜字謎呢。可是到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變成了逛廟會。
廟會上有好多好玩兒的。有一房多高的充氣堡,有我喜歡的打氣球兒,還有套圈……
去年,我和我大姨套圈兒,還獲得了戰利品呢。我老遠就看見那個藍色的大士兵了,我大聲喊著:“大姨,我要那個大士兵!”
大姨爽快地答應了,便買了一把圈,準備讓我自己套。這把我興奮的,這個想套住,那個也想勾住。扔啊扔,連續好幾個都沒中,那個大兵更是碰都沒碰到!
大姨看出了我著急,便安慰我:“你想要什么,就堅定一點。別看見個什么就瞎扔,我來吧!”
大姨太牛啦!一下,就套住了大士兵的.頭。我高興地叫出來:“套住了,套住了!”
套圈的老板,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這民間高手,是哪兒來的?!”
我可喜歡這個大兵了。我把它放在書桌上,每天學習的時候,我都要看著他。它抱著大槍,威武地站在那里,好像要保衛祖國一樣。我看到它,我就開心。
可是,今年沒有廟會可逛了。因為,現在有新冠病毒,不能出門。很不開心。但是媽媽說,一切都會過去的。
元宵節作文14
正月十五元宵節,早上,我看見姥姥揉面團嫻熟的翻過來,掉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還時不時的讓我按住盆,倒下開水,面粉成型了。姥姥開始做湯圓了,她先取出一小塊面粉團,在中間開個小洞,雙手有節奏的將一個小洞變成一個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將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沒了,我認真地學習著,一眨眼功夫,二十個湯圓可以放入鍋里了。湯圓在沸水中翻滾著,再慢慢浮上來。湯圓好了,我盛了一碗,剛吃一個,一種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開來,好吃極了!
晚上,我們一家去公園,那有燃燈的、踩高蹺的和舞獅燈子的,各處都充滿著快樂的氣氛。不知誰說一句:“看這邊的花燈多漂亮啊!”我們順著聲音望去,哇!花燈的顏色各種各樣,有黃的,粉的,綠的,藍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極了!這邊還有猜謎大會呢!我也擠了進去,還猜中了兩條燈謎呢!
對了,說到這里,大家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農歷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節日文化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漢代,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有又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了解到這么多知識,我很高興,我希望下次還過這么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5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家圓人圓共賞明月,也有游子離家遠行,唯有祝愿千里共嬋娟。
如果說除夕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敲響了年頭,那么元宵就以綺麗多姿的滿街燈火渲染了年尾。每到元宵節前后,我的城市都會消融在一幅張燈結彩、燈火輝煌的喜樂景象之中。
在元宵節里,人們有許多活動,比如:猜謎、賞花、吃湯圓等。其中,猜謎是人們最愛玩兒的游戲,有猜昆蟲的,有猜動物的如:千里挑一,百里挑一(謎底:伯);守門員(謎底:閃)非常有意思吧?藏著的這些謎,用或妍麗或工整的詩文掩著不能直言的詞語,需要人們使出渾身解數,猜測它的秘密。這些謎,表面上像是一道難解的題,實際是用來傳遞驚喜與心意。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少不了一種專屬的傳統食品,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到了元宵這一天,北方和南方開始“分道揚鑣”,你“滾”你的“元宵”,我“包”我的“湯圓”。元宵和湯圓,外表相似,本質上大有不同,但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都包著人們對未來的'期待,對闔家團圓的美好祝愿。
今年的元宵節,我想許下愿:一愿疫情早日結束;二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好;三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作文元宵節08-11
元宵節的作文08-10
元宵節日作文02-05
元宵節作文06-16
元宵節節的作文01-15
元宵節作文07-09
元宵節日作文10-25
元宵節作文07-07
元宵節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