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因為我的端午節不是在家里過的。而我是在焦作市博物館過的。
上午我們一家就來到奶奶家,我們在家里吃過粽子以后,爸爸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回來奶奶家,就是為了來慶祝一下所以一定要去飯店吃飯。因為我們好久都沒有去過歌樂宛吃火鍋了,所以爸爸說讓我們去歌樂宛吃火鍋。
下午我又去了焦作博物館,在這里進行端午節活動,剛開始老師先問我們端午節都有什么習俗?我們紛紛回答: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系五彩繩、戴香包,還有畫鴨蛋。對于我們來說畫鴨蛋是一個比較新奇的,因為我們以前就沒有畫過鴨蛋。剛開始畫鴨蛋,我想畫成簡單的彩條形狀,可是想到太簡單了于是我打算畫草坪。我先換了天上的藍天白云,然后打算畫地上的草坪,我先畫了一條直直的邊,想把這一條邊當成草坪的.底線。可是我又想了一下如果畫這么平的話就不好看了,于是我打算畫草坪。我先換了藍天白云,然后我換一條直直的線,當做草原的底。后來我才發現,如果把草坪換成平的太不好看了,于是我打算給它來一點層次感,畫完草原之后我又換出幾顆突出的草。就差中間畫一些動物了,我左思右想不知道該換什么動物好,我看見水彩筆筒上面的小兔子,靈機一動我就畫小兔子了。終于畫完了,我看著我畫的有點丑,但畢竟我用心了。剛畫完,我就想把它吃掉,但是畢竟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又不想吃。可我最后還是吃了。
這個端午節真有趣,這真是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2
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度過的端午節有所不同,今年我是在補習班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往年的端午節是和家人一起度過。
今年在補習班和大家一起包粽子來歡慶節日,老師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材料,有蜜棗、糯米、粽葉、絲線等,往年我們家總是外婆一個人辛苦的包粽子,媽媽在旁邊打下手。今年是老師做好準備工作,同學們打下手,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快樂無比。因為我們大家都不會包粽子,首先老師給我們示范一下,先把粽葉卷成不帶口的漏斗形狀,然后放一些糯米進去,不要放太多,一小半的位置就好,再放入蜜棗,最后再放點糯米,能蓋上蜜棗就行,再把粽葉裹起來,用絲線綁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輪到我們大顯身手了。我拿起粽葉卷成漏斗狀,但是下面總是漏米,我的心開始緊張了,因為我剛才夸下海口說這種事太簡單了,我全包了也沒問題。粽葉像泥鰍般一樣滑溜溜的,不聽從指揮,滑來滑去,米總是漏下來,我費了好大功夫在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包下一個的時候,我就熟練多了,這時的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的媽媽都不會包粽子,這時我看了下四周的同學,有的都已經包好了,并且包的還很漂亮,當然還有比我更笨的,我們大家把桌子上弄的亂七八糟,過了好長時間,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完工了,就差上鍋煮了。
老師把鍋里填滿水,開始上鍋煮,過了有一個小時,我們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應該是快熟了,不一會兒老師端著熱氣騰騰的粽子進來了,我們好像沒吃過似的,亂搶一空。自己動手做的就是不一樣,吃起來特別的香。
今天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集體生活給我們帶來快樂,勞動成果給我們帶來成就感。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3
20xx年9月,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和平樓小學的大門,也就是從那時起,學校每周三都會開設經典誦讀課,經典誦讀已經陪伴了我4個春秋,課上讀到的經典詩詞常常縈繞在我耳邊。
記得那時二年級,我們學了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當時老師告訴我們,這首詩寫出了游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可當時的我怎么也理解不了這種孤獨,這份思念。直到去年……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都去了深圳,我只好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家除了我還有我的兩個表姐。過節那天,家里熱鬧極了,大伯、二伯和大媽、二媽都回奶奶家了,兩個表姐別提有多高興。而我卻獨自一人。飯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得不亦樂乎,可是我沉默極了,一句話都不想說,滿桌子的好菜一口都吃不下,好不容易挨到晚飯結束,我默默地拿了一個粽子,躲在房間里,一邊哭,一邊干巴巴的啃著,心里想:如果爸爸媽媽在該有多好啊!可惜他們不在,我只好一個人過節。那一年的端午節我過的`一點都不開心。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詩人的孤獨寂寞和他對家人的思念。
如今我上五年級了,我不僅讀了學校的經典誦讀課本,還讀了很多經典的書籍,在經典中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那些經典的詩詞、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而每一年的今天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端午節快樂!”隨著聲音望去——一個孩子正帶著滿臉笑容跟大家打著招呼。沒錯!她就是我。做為一只典型“懶貓”的我,今天竟然起得這么早,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眾人心里表示不理解地想道。面對大家那“大跌眼鏡”的神情,我直接選擇無視,又蹦噠蹦噠地跳到爸爸身邊,笑嘻嘻地大聲說了句:“爸爸,祝你生日快樂!”是的',你沒有看錯,端午節正好是咱爹的生日。也正因為這樣,使我們家的端午節變成了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早上,吃完長壽面后。大家便各自忙活起來:外婆掛艾葉,爸爸和媽媽在廚房準備食材,而我呢?哈哈,當然是在做“五彩線”啦!首先,我準備了許多五顏六色的線條,然后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編織起來,最后再串上一些漂亮的水晶珠,就大功告成了。我帶著我的“勞動成果”去展示給爸爸媽媽看,幫他們戴上后他們都夸我心靈手巧,我心里甜甜的。
晚上,我還和爸爸媽媽以及外婆他們一起吃了粽子,去看了燈展,玩得不亦說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天就這樣匆匆地過去了。感謝這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在我最后短暫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最美好的記憶……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因為我的端午節不是在家里過的。而我是在焦作市博物館過的。
下午我又去了焦作博物館,在這里進行端午節活動,剛開始老師先問我們端午節都有什么習俗? 我們紛紛回答: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系五彩繩、戴香包, 還有吃鴨蛋。對于我們來說吃鴨蛋是一個比較新奇的,因為我們以前就沒有吃過鴨蛋。端午節為什么要吃鴨蛋呢?因為浙江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周武煌分別指的是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畫鴨蛋。剛開始畫鴨蛋,我想畫成簡單的彩條形狀,可是想到太簡單了于是我打算畫草坪。我先換了天上的藍天白云,然后打算畫地上的草坪,我先畫了一條直直的邊,想把這一條邊當成草坪的底線。可是我又想了一下如果畫這么平的話就不好看了,于是我打算畫草坪。我先畫了藍天白云,現在開始畫草地要給它來一點層次感,畫完草原之后我又換出幾顆突出的草。就差中間畫一些動物了,我左思右想不知道該換什么動物好,我看見水彩筆筒上面的小兔子,靈機一動我就畫小兔子了。終于畫完了,我看著我畫的有點丑,但畢竟我用心了。剛畫完,我就想把它吃掉,但是畢竟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又不想吃。可我最后還是吃了。
還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五彩線,五彩香是避五毒用的,這五毒分別是蛇,蜈蚣,蜘蛛,壁虎,蝎子;而五彩線上的五種顏色代表著它們的血。
這個端午節真有趣,這真是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6
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曾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吃著姥姥送給我們的粽子,心里愜意極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據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民,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是卻遭到壞人的`陷害,去除官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他鄉。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是,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他的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江。
屈原死后,楚國的百姓非常難過,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2005年端午祭被韓國公布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對我國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所以從2008年開始我國也開始把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讓大家過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也讓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就有端午節吃粽子、菜餃、糖糕、麻葉和雞蛋的習俗,還有大人會做香囊和五色彩線給孩子佩戴在身上,說是辟邪;家家戶戶的門上也會插一些艾草。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我們包粽子,掛香包,插艾葉……除了這些,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下午三點鐘,我們來到市博物館參加端午節活動。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一個鴨蛋,還有一些水彩筆,原來是讓我們畫鴨蛋呢!老師說在鴨蛋上畫畫,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我用藍色的水彩筆先將鴨蛋涂滿海洋的顏色,再在“海洋”上涂了幾個小島,我幻想的“魯濱遜漂流記”就畫好了。我們將自己畫好的鴨蛋高高地舉起來,老師連夸我們畫得棒!
接著,老師送給我們每位同學一個禮物——五色絲線。老師問我們:“你們知道五彩絲線是用來做什么呢?”這可難不住我們,我們紛紛回答:“驅蟲!辟邪!”老師又問:“那你們知道五色絲線哪五個顏色嗎?”哈哈!這下亂了,說什么顏色的都有。老師將五色絲線給我們每人發一條,我們仔細看,原來是紅、黃、白、綠、藍五種顏色,我們將五色絲線戴在胳膊上,美美地讓家長給我們拍照。
來到博物館,怎么能少得了參觀文物呢!我們來到展廳,漂亮的講解員阿姨帶著我們邊參觀,邊給我們做詳細的講解,從一樓精致的陶倉樓,到二樓精美的'瓷器,看得我們目不睱接。
今天的端午節,是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讓我充實而快樂!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8
隨著每一年端午節的腳步走近,我都會顯得無比的激動。今年的端午節就要來臨了,不知道今年的端午節又會發生一些什么不一樣的事情來。
端午節要來臨的時候,媽媽就已經準備好了粽葉,為的就是端午節來的那一天,一家人包粽子。端午節包粽子,這已經是我家不變的習慣了。幾乎每年的端午節,我家里就會包上不少的粽子。
不過今年的端午節還真的不一樣,因為我一家人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包完了粽子。原因就是等到第二天的端午節來臨后,一家人就上集市賣粽子去了。
我家包粽子的手藝也比較傳統,包出來的粽子別有一番風味。當昨天我聽媽媽說要去集市上賣自家做的粽子的時候,我心里那叫一個開心,能不開心嗎?我最喜歡的就是嘗試著去做不同的事情了,話說,我還從來都沒有去集市上賣東西,更何況還是賣自家的.東西。
我一家人趁著天微亮就出發去集市上了,集市上已經來了不少的人,尤其是來擺攤的,大家都會早來,然后占據一個好位置。今天相當于是過節,集市上自然是非常熱鬧的了。
等到今天的太陽緩緩升起后,集市里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我和爸爸一人站在小攤的一旁大聲呦呵著賣粽子,媽媽站在中間收銀。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沒過多久,家里包的粽子就賣完了。等到我們打道回府的時候了,臉上的笑容無比的燦爛。我興奮的朝著媽媽說,“明年,我還要來賣粽子。”媽媽笑道:“那就等明年嘍。”
我們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媽媽還特意給我們燒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過著這個端午節。
在今年這個端午節里,我可是有了一段不一樣的體驗。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想起這些都是很多年一直沒變的事情,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
于是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經過這次不一樣的端午節,你覺得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你喜歡的話也可以試試哦。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0
五月初五傳統節日 --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船。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物業很想體會這種氣氛,于是就讓外婆教我包粽子。
只見 外婆不到 5分鐘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看著外婆那么簡單的操做,
我 也迫不及待想試試,可卻沒有我想得簡單,就因為一個把圓錐折成一個圓錐形狀就那么難。用了 10分鐘,弄成了小圓錐,再 用勺子把糯米放在這個 圓心 里,再在上面放上兩顆蜜棗, 該蓋上了,我把蓋子向前一推,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后發現米少了,想加米,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地把多出來的米倒了, 然后就把粽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 但是我蓋上時 糯米 卻掉了下來,我趕緊挖掉了一點, 順著粽葉的方向折,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得包起來 .
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 真是 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 吧 .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 就以為很好了,便扔進鍋了,誰知道就炸開了。我又做了一個,把繩子綁成一個死結,哈哈,炸不開了吧!我又這樣做了好幾個這樣的`。都放進了鍋里。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口水都流出來了。把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 可就是打不開,外婆看到了笑呵呵地說 :"傻孩子,你綁成死結能打開嗎?"我連忙拿來剪刀,剪開后就用手抓著吃了, 就咬一口,美味無比 .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 雖然綁的不太好,但 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 再怎樣也是甜蜜的。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外婆家。外婆家在一個小山村里,那里特別好玩,我可喜歡回外婆家了。
路上,媽媽給我講端午的來歷,告訴我端午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端午的時候,大家通常會賽龍舟、吃粽子,在門前掛上艾蒿等。
到外婆家后,我們卻沒有包粽子吃。早上一起床,外婆就喊我快去看一個有趣的東西,原來是外婆在割羊草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個鳥窩給弄下來了,鳥窩里還躺著三個小小的鳥蛋,鳥蛋只有大拇指大小,青綠色的.,可愛極了,我小心翼翼的把鳥蛋放到門前的一顆小樹上,還有手機給它拍了一個照。
吃完飯,媽媽喊我到山上去摘野果子,她說她們小的時候常常吃,到了山上,爸爸發現了一些野果子,摘下來給我吃,他說這個叫“端陽果”,黑色的才成熟了,端陽果吃起來酸甜酸甜的,有點像藍莓,我挺喜歡這個味道。繼續往上,我們終于發現了要摘的果子,媽媽說這個叫“五月果”,爸爸說他們老家叫“羊母奶”,那個果子像一顆花生那么大小,粉紅色的,上面還蓋一層白白的東西,像一層霜,吃起來酸酸的,我摘了好多好多。媽媽又從地上挖了一種野果子,不過,那個我忘記吃了。
雖然這個端午我沒有像別人一樣包粽子,但我覺得自己過了一個很有趣的端午!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游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歷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凄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劃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后,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尸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有了現在的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為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粽子包好后,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開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后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制成1厘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3
清晨,媽媽把我從夢中喚醒:“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去外婆家過節吧,有糯米粽吃呢。”我開心地從床上蹦了起來:“吃粽子咯,吃粽子咯!”
在車上,我問媽媽:“媽媽,你會包粽子嗎?”“媽媽手笨,外婆包的粽子可好吃了。”媽媽回憶著粽子的味道神情向往地說,我聽得直流口水。突然,我的腦子里冒出個想法,讓外婆教我包粽子,讓媽媽嘗嘗我包的粽子。想著想著,我的心兒激動起來了。
不一會兒,就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在一個山青水秀的山村,那里綠樹成蔭,空氣清新,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我三步并作兩步跑到外婆身邊,撒嬌地說:“我的好外婆,可以教教我包粽子嗎?”外婆微笑著點點頭,我心花怒放。
于是,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先選兩張碧綠的粽葉捏出圓椎形,放些洗好的糯米進去,然后依次放入紅棗,蠶豆或蛋黃等,再加些糯米蓋住食物,接著用手捏出三角區,沿著三角區包起來,最后用棉線綁起來,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一次學包粽子,我也像媽媽一樣笨手笨腳的,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粽子,形狀怪怪的,怎么整都不像外婆包的那么漂亮。我端詳著自己包的“丑八怪”粽子,不滿意地嘟起了嘴,搖起了頭。外婆說,沒關系,你是第一次包粽子,已經包得很好了!以后有機會多嘗試幾次吧。
過了半小時,外婆打開了飄香的蒸鍋,我把熱氣騰騰的粽子小心翼翼地端到媽媽面前,說:“媽媽,嘗嘗你女兒親手包的粽子吧。”媽媽一邊吃得津津有味,一邊說:“真好吃,我女兒真乖。”我聽了心里樂滋滋的。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艾草叉在大門上……”這就是我在平陽畬鄉過的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都放假了,爸爸媽媽一早就決定帶我到鄉下的外婆家過節。
那天早晨,太陽火辣辣的,外公和外婆說要帶我們來到地里摘西瓜、掰玉米。爸爸連聲贊同,對我們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不僅要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要參與勞動,這樣這個節日才會更有意義。”于是,我們一大家人便拿著麻袋興高采烈地出發了。
通往田野的小路彎彎曲曲的,兩旁還有許多小河,河里長滿了碧綠的荷葉和粉嫩的荷花。一路上我不停地說熱,小臉蛋也熱得紅撲撲的。媽媽采了一片又大又圓的荷葉給我當遮陽傘。有了這把荷葉傘,我猛然感覺陰涼多了。
很快,我們便到達了外婆家的玉米地。我看到大片的玉米地里挺立著許多高高瘦瘦的玉米稈,就像一排排整齊的.戰士在守衛這片土地。玉米稈上結滿了又大又飽滿的玉米棒,我不知道該掰哪一個才好。這時,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茫然,悄悄地告訴我:“寶貝,你看,如果玉米棒上面的毛須很黑或者是淡黃色的,那就說明它太老了或者太嫩了,我們就不要掰回家吃。”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想:原來掰玉米也是有技巧的呢!
后來,我們又來到了一片西瓜地里。只見一個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像打滿氣的皮球一樣安靜地躺在瓜地里。我仿佛聽到它們在爭先恐后地說:“主人,主人,我最甜最大,快來摘我吧!”最后,在外婆的指導下,我親手摘了好幾個成熟的大西瓜……
這一路上又熱又累,然而我卻感受到自己勞動的滿足感。今年的端午節,跟以前不太一樣,因為我參與了干農活,懂得了勞動的意義。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5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呢!
一說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在出國滅亡之后抱石投江的故事,人們希望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尸體,所以報了很多粽子往江里投,這便是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寄托了古代人對屈原的尊敬之情。
另外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如佩香包、掛艾葉、喝雄黃酒等等。
這么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端午節那天,媽媽會慣例準備好珍珠般的糯米、腌制好的`肉、像紅瑪瑙般的蜜棗,還有散發著清香的粽葉。我們開始包啦!媽媽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卷成一個三角形,她用手抓起一把糯米,然后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將它放在糯米上,然后媽媽將白白的“糯米被”蓋在上面,我仿佛聽到了肉在“糯米被”下打呼嚕的聲音呢!接著,媽媽把粽葉包好裹緊,用繩子綁得結結實實的,一個圓乎乎、肉墩墩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在一旁的我也想包個紅棗餡的粽子試試,可是這些糯米好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從粽葉中跑出來,過了好久好久,我才包了一個扁扁的、小小的粽子,難看極了。這時,媽媽都已經報了是個又大又肥的粽子。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糯糯的、香甜的粽子,不禁哼起來歌:“桃兒紅、杏兒花,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我想:真希望每天都像端午節一樣開心。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02-04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1篇02-15
不一樣的端午節日記3篇01-15
不一樣的作文02-14
不一樣的中秋作文10-08
不一樣中秋的作文11-05
不一樣的愛作文01-30
不一樣的風景作文02-12
不一樣的感受作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