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在我家地位是十分高的,在前三天就開始準備了。
第一天,全家一起去山上摘粽葉,摘來的粽葉先在水里泡個八小時,泡好洗干凈,上鍋蒸煮三分鐘,這樣起到了殺菌的作用。第二天,去集市上買粽繩,糯米還有餡料,粽繩能讓包好的粽子不散開,糯米作為粽子的主料,而餡料只是增加粽子的味道罷了。第三天,便到了激動人心的——包粽子。
包粽子可是個"功夫活"。媽媽先示范了一下,她先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放入泡好的糯米,中間夾著一塊瘦臘肉,最后用糯米封頂,折上封口,扎上粽繩,一個臘肉餡的粽子便成了。看完后,我心想:沒想到啊!包粽子那么簡單。我立刻學著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包了起來,可是剛準備封口時,糯米調皮的從它的綠衣服上露了出來,再試一次,這下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完成了。可就在我扎粽繩的時候,麻煩它又出現了,媽媽細心的教我,總算將一個綠豆餡的'粽子包好啦!在我的不斷努力下,我包了許多,雖然樣子丑丑的,但里面全是我一天的心血,煮起來香噴噴的,美味極了!
在端午節,下午我走到公園,正好碰上了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只要你運氣好,總會碰上。隨著觀眾的增加,隊伍做好準備,"砰"的一聲龍舟出發了,從上游到下游成一個s形,女子隊又九的劃漿總算與男子對并肩同行,兩隊你追我趕,將把湖水劃出一道道波浪,最終兩隊打成了平手。
這便是我家鄉的端午節,你家鄉的端午節是怎樣的呢?
端午節作文2
一根草,一個班,一個故事。
——題記
我是一根草,一根平平無奇的草,但我卻又被人們重用,沒錯!我是艾草,我是最好的,又是最丑的一種香料。
這天,我正在密封袋里睡覺,啪的一聲,一陣劇烈的抖動,幾秒種后,我坐在一個花一樣的盤子里,一個人正用手翻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仔細端詳,這個人應該是位老師吧!他正在為下面的同學講解其他盤子里漂亮的干花,不過一說到有意思的地方,同學們就開始說話,可那位老師似乎很懂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快,就是同學們安靜下來,一頓講解之后,終于說到了我,可同學們都說我很丑,這位老師很不贊同。我曾聽我的老祖宗講過,我們艾草不僅是養生的'最佳路途,也可以用來裝香囊,為人們送走晦氣、蚊蟲,迎來幸福。老師又吩咐一位同學給每位同學發一個白色的香包內袋,接著讓同學們從花花綠綠的袋子中挑選香包外袋,一陣挑選后,同學們又轟轟烈烈地出了門,有位同學把我也帶走了。
到了一個叫德林的地方,眼前的景象令我觸景生情,他多像我被風干之前生活的地方呀,清新、純凈。
同學們把我的其他伙伴放在桌子上,老師指揮同學們裝香囊,有一句話我記得格外深刻:“同學們,少的就少裝,多的就多裝,要給后面的同學留夠。”許多同學聽了,把自己原來想獨吞美麗花朵的想法都放下了。
裝好后,同學們還拍了照,留了紀念,一個個臉上都笑嘻嘻的。
每到這天,屈原的愛國之情必定能勾起我的靈魂,志潔行廉,忠君愛國真氣節,辭微旨遠,經天緯地大詩篇。
端午節作文3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根據傳統,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看龍舟賽。
包粽子
端午節早上,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紅豆、糯米、肉、粽繩。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交叉放,卷成一個洞口,把紅豆、糯米、肉混在一起,放入合適的材料,把接口處的.兩頂端的粽葉蓋好,用手拿緊,再拿出一條粽繩熟練地繞來繞去,接著把粽子綁緊,打上一個結,做好了一個,奶奶和媽媽又接著繼續做。我看完后,覺得挺簡單的,也學著做起來。我也模仿著奶奶一樣,把粽葉包成個小洞,然后把材料放進去,可是,由于我拿得太緊了,材料從口里漏出來了,搞得滿桌子都是。我并沒有泄氣,我又按剛剛的做法做,這次我可小心了,手的力道不輕不緊,再拿起粽繩慢慢卷,最后打上個結就ok了!我把包好的粽子給媽媽看,媽媽說不錯,雖然丑了點。我聽后,笑了。
吃粽子
包好粽子后,奶奶就拿去煮。大約十分鐘后,煮好了,奶奶端著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拿起我包的粽子咬一口,好好吃!
賽龍舟
吃過粽子,我們全家去金沙灣看賽龍舟。到了金沙灣,已經開始賽龍舟了,只見有許多條龍舟在海面上有秩序地劃,每條龍舟上都有22個人,分別在兩邊劃槳,“一二一,”他們在龍舟上邊劃邊整齊地喊著,圍觀的人們都在為他們的表演而喝彩。龍舟上擂鼓的叔叔敲得更響了,回聲響徹海上,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旋律。
賽龍舟結束了,但人群還在回味著剛剛賽龍舟的情景,我們都很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4
“五月五,是端午……”今天是5月5日,也就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老家。
到了老家后,我們把粽子餡做好了,準備來一次包粽子大賽。我先抽了一片箬葉,又用勺子挖了一勺糯米餡結果一不小心掉了,媽媽看到后口里喝的水差一點噴了出來。在奶奶指導下我終于把包粽子學會了,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得了第一名。
包粽子好玩,吃粽子更好玩,誰讓我是個吃貨呢?一打開粽子,箬葉的清香和糯米濃香讓我食性大發,不一會兒我的那一份就吃完了,于是我虎視眈眈地看著妹妹那一份,連哄帶騙奪過來奪過妹妹兩個三下兩下就吃完了。
吃完了以后,我打開了電腦,搜了一下賽龍舟,哇!上面竟有幾千條賽龍舟的視頻。我打開幾條看了一下,心想屈原爺爺如果看到了這場面該多開心吶!這時爺爺在我身邊說起了屈原的故事:屈原曾是一名詩人,但他所在的.國家十分無能,那些清正廉明的官越來越少,屈原被一些貴族陷害被貶為平民,不久,楚國就被秦國滅了。屈原痛不欲生,跳下了尼羅江……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并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么一說,我聽了爺爺的講解,對屈原的敬仰又增添了不少。
當天晚上,我們回到了家,雖然路上我不禁想起了屈原的時代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重大節日。屈原見國家走向滅亡了,不想被敵人無俘虜,所以跳河自盡。后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尸體不被魚吃掉,就往河里丟竹筒飯,后來,又成了粽子;為了把魚趕走不讓它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人們賽龍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家家戶戶就會包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還會讓孩子洗艾澡,是為了去濕氣,不讓孩子們容易生病。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一下樓,原來是姥姥在蒸粽子。我和哥哥偷了五個,然后就去“賽龍舟”了。
一到海邊,早已有選手在等候,我和哥哥也體驗了一場“龍舟”賽。首先每個人先找來一個泡沫艇,然后去有水流的地方,然后拿一根船槳,接著坐到艇上,用人的重量和船槳來掌握方向,以此類推,多找一些泡沫艇,新和以和小伙伴們去賽“龍舟”了。三、二、一,開始!我和哥哥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三兩下就打敗了他們,然后我們去領獎時,發現,獎品竟然是粽子。
傍晚,姥姥煮了一大鍋艾葉水,讓我和哥哥洗澡洗頭。艾葉水倒出來,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我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味,然后就跳進桶里泡澡了。泡澡起來,我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清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有益的習俗呢。
晚上,媽媽叫我給大家背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我大聲背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在陽歷中總是頻繁地變換日子,但是在農歷中,永遠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春秋時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國以后就成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節,人們要進行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活動,這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媽媽每年都是在外面買粽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軟磨硬泡要求媽媽給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竟然答應了。
一切材料準備就緒,媽媽拿出兩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把糯米泡在涼水里浸泡半小時,然后把青綠色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個與外面不一樣的肉粽。”媽媽微笑著對我說。
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三片粽葉放在手心,卷成一個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層糯米,再放入幾塊豬肉,接著再放一層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來,用手壓得緊緊的,右手拿起一個粽線在粽子上緊緊纏繞三圈,緊接著來一個完美的打結,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癢癢的,于是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開口,糯米漏了出來。“第一回嘛,這也不錯了。”得到媽媽的鼓勵,我包得更起勁兒了,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盆。
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四個小時,期盼已久的粽子終于到了出鍋的.時候,打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有粽葉的清香也有豬肉的味道。最后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這個端午節非常的有意義,我不僅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把買來的艾葉掛在門上,人們還會吃五黃。
一大早,我和媽媽準備了一些粽葉、蜜棗、五色線和糯米要包粽子。媽媽在做包粽子前的準備工作,她把干粽葉放進鍋里煮了一會兒,又燜了十幾分鐘,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粽葉煮一下呢?”媽媽對我說:“這樣可以使粽葉很快變軟。”然后又把粽葉撈出來,放在清水里一張一張地洗干凈待用,接著又把糯米淘干凈。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包粽子了,我也跟著媽媽一起學學包粽子。
媽媽最拿手的是包長粽,她包的粽子個個大小均勻樣子好看。媽媽先拿了三張粽葉頭尾相向重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進漏斗里,然后塞進去一顆大大的蜜棗,又在上面用米填滿,接著只見媽媽左折折右折折三兩下就把粽子包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線把粽子緊緊地纏繞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媽媽包起來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幾片粽葉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一開始還是蠻順利的,當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棗都放好準備包起來的時候,米就從兩邊不停地往下掉,怎么都弄不好。媽媽對我說:“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說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會漏出來,就是松松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綁線就全散架了,看來包粽子真的是一個技術活呀!最后我以失敗告終,想著還是等著吃現成的吧!很快,媽媽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大約過了三四個小時,粽子熟了,滿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帶著水汽,香噴噴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吃著美味的粽子,聽著媽媽講這些習俗背后的故事,我覺得特別快樂!
端午節作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去買包粽子要用的材料。買完材料回到家,就開始包了。媽媽告訴我怎樣包粽子后,我便行動了起來。先拿起兩片粽葉,卷成漏斗狀,然后用勺子放點糯米進去,再放點肉,蓋上點糯米,接著把粽葉卷好,我正要拿繩子綁好它的.時候,那些糯米卻像一群調皮的孩子從糯葉里向四面八方逃了出來。正打算放棄的時候,媽媽卻對我說:“不要灰心,做什么事情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慢慢來。”于是,我又打起精神包了起來。包完后,媽媽打它們放到大鍋里蒸熟。1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粽子用于可以吃了。
飯后,我獨自一人出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我聽見了幾聲吶喊,走上前一看,原來是龍舟比賽開始了。共有四隊,分別是紅隊,黃隊,藍隊,綠隊。每個隊的隊員都在奮力的拼搏。最后藍隊獲勝了。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一千一萬個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看了一場十分精彩的龍舟賽,真令我難忘啊!
端午節作文9
“一個白胖子,裹著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大家猜猜這是什么?告訴你吧,這是我們端午節吃的粽子。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可別忘了吃粽子哦!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相傳在春秋時期,屈原向楚懷王提了很多富國強兵的建議,他的這些建議損壞了貴族的利益,后來這些貴族在楚懷王面前說了許多屈原的壞話,于是,楚懷王就把屈原趕出都城,流放到汨羅江邊。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放棄自己的祖國,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然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讓屈原尸體不受傷害,紛紛向江里投下食物,端午節就這樣流傳至今。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有包粽子、掛艾草、劃龍舟、斗草等。
端午節這一天,媽媽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包粽子。媽媽先準備好各種各樣的'材料,有蘆葦葉,有各種口味的餡料,還有香噴噴的糯米。媽媽先把蘆葦葉放到鍋里去煮,說這樣既能除蟲,又能讓蘆葦葉變得松軟。煮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媽媽把蘆葦葉拿了出來,我用手輕輕掰了一下,果然變得好軟。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煮好的蘆葦葉裹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糯米放到“漏斗”里,用手輕輕地按一按,接著把餡料塞到糯米里,最后用蘆葦葉把糯米蓋住,用細線在粽子周邊繞一圈,這樣,美味的粽子就完成了。粽子又大又肥,像佛爺一樣。最讓人興奮的是吃粽子,剝開粽葉,露出了油亮的糯米。咬一口又糯又香,讓人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賽龍舟、掛艾草、斗草、包粽子……在這些傳統節日里,都包含著小小的幸福。
端午節作文10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前一天,老師通知我們第二天班里要舉行撞蛋比賽,大家聽了都非常興奮。
第二天,我掛上奶奶給我準備的五色蛋袋子,帶了兩個雞蛋,一個鴨蛋來到學校。教室里熱鬧極了,同學們帶了各種各樣的蛋,有青色的咸鴨蛋,胖胖的鵝蛋,甚至還有巨大的鴕鳥蛋呢!我看了一眼自己渺小的雞蛋,有點擔憂了。我們先開始小組比賽,勝出的人代表本組跟別的組再進行角逐。
我原本還有一點信心的,奶奶說,要把雞蛋都包進手里,漏出一點點頭,這樣既讓蛋更有力氣,又能保護自己的'蛋不輕易被別人擊破。我盡量照著做了,可是只聽到“砰”的一聲,我的蛋一下子就被撞破了。哎,好失望。接著,我的另一個雞蛋和鴨蛋也敗下陣來。既然被淘汰了,我就干脆化傷心為食欲,吃起了咸鴨蛋,好美味啊,哈哈。
每個小組都選出代表后,開始了最終的決賽。我的同桌也閃亮登場了。老師規定,雞蛋和雞蛋撞,鴨蛋和鴨蛋撞。總共八個人開始比賽。我的目光就一直盯著我的同桌。只見他雙手握住蛋的肚子,雙腳前后站立,擺好架勢,然后開始迎接一輪輪挑戰。哇,他真的很有經驗,對手來一個,撞一個破,像一個機器人似的,重復著相同的動作。同學們奮力地分別為自己組加油助威。最后不出我所料,我的同桌全贏,成為今年的蛋王!
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撞蛋比賽在大家的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
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這是這里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咸蛋黃、雄黃酒和蛇肉……有些地方還舉行龍舟比賽。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媽媽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了。你還想吃蛇肉?”“我當然想吃!”我大聲回答。“那我們現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好啊!快走!”于是,我跟著媽媽去了菜市場。
當我們來到菜市場時,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所以,我媽媽帶我在里面逛了逛。我們設法找到了一個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買蛇肉嗎?”我一把抓住我媽說:“好啊!”這個人讓我們自己選擇。我看見那些蛇在籠子里游來游去。他們也不時抬起頭。我不禁感到有點緊張。但是我媽媽不怕。她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我要這條!”“好!”賣蛇的抓住了蛇。他用手捏蛇頭,用腳踩蛇尾,空手拿刀,靈活地打死蛇頭,然后立即剝蛇皮。然后,他拿起一把刀,把這條白色和粉紅色的蛇切成碎片,放在塑料袋里。媽媽付了錢,拿著裝著蛇肉的袋子和我一起回家了。
吃飯的'時候,我媽端上了桌上香噴噴的紅燒蛇肉。看到這鍋蛇肉,忍不住胃口大開。在我媽把鍋放到桌子上之前,我拿起筷子,把一塊蛇肉放進嘴里吃了起來。爸爸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蛇肉,就把蛇肉撿起來吃了。我媽說:“你看你們父子的饞相……”我和父親忍不住笑了...然后,我媽跟著我們去品嘗。這紅燒蛇肉味道真美。
端午節作文12
“叮叮!”端午節的鐘聲打響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我特別興奮,因為又可以邊吃粽子邊看賽龍舟了。
我們吃的粽子是自己做的。我和外婆先去市場買糯米和包粽子的葉子;買回家后,我便把肉和蛋黃放進粽子里;接著把粽子包進葉子里,并包成三角形;最后再把生的粽子蒸熟。這樣,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爐了。
我們拿著幾個粽子去江邊,看見江畔站滿了人,我們好不容易擠了進去,原來江面上橫著五條“龍”,期待已久的賽龍舟馬上就要開始了。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運動員們便賣力地劃起來,鼓聲震耳欲聾,但鼓手們還是表現得很淡定,仿佛他們已經完全習慣了這種聲音。
我剛想拿起粽子開始吃時,卻不小心手滑了,粽子便滾落到江里。我可惜得直跺腳,媽媽卻表現出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這讓我有點奇怪,媽媽平常可是最節省的了。我問媽媽這次為什么不在意,媽媽說“粽子最初就是用來在端午節投入江中祭奠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人們之所以把糯米包在粽葉里,是因為不想讓魚蝦把給屈原的祭品吃掉;之所以賽龍舟,是為了把魚蝦等趕跑,不讓他們來吃屈原的.尸體。”
我的心怦然一振,以前我雖然知道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聽說他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而投江自盡,也知道《離騷》的大氣磅礴。但我卻不知道,人們竟然這么喜愛和敬重這位詩人,在他死后,還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這位詩人。我想,正是因為屈原的才華和愛國情懷,才讓他這么受大家愛戴,我們紀念的不就是這些嗎?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我們一定要好好傳承這些歷史文化傳統!
端午節作文13
農歷五月初五,大家會包粽子、做香包、劃龍舟……對了這天就是端午節。
我們提前制做了香包。在這晴郎的一天,我們不緊不慢地走向長青書院。在此時,一陣微風吹過,似乎在對我們說:端午節快樂!
來到了長青書院,我們開始做香包了。其實,做香包非常簡單,只需要在一個白色小包中加入適當香料,拉緊,然后放入錦囊中,又把錦囊拉緊。
我記得,在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在教室里包粽子,什么形狀都有,比如骨頭樣、錘子樣、扁擔樣…。…只要能用粽葉包出的形狀,我們基本上都包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快點做香包,那我也不例外,總想搶第一,可老天不允許,能怎么辦?只好搶第二。其實當時就是隨便一坐,就搶了第二,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開始做香包了。從袁老師介紹桂花時,我就對它心心念念,現在終于聞到了它的`蜜香,看到了它玲瓏的面貌了。我的香包第一個香料就是桂花,可袁老師說材料少的就少放點,后面還有同學需要這些材料。我只好放了一些。接著就是那五顏六色的合歡花,又是那還未開放的茉莉花,最后就是我們的主角——艾草。
其實做香包的主要材料就是艾草,其它都是配角。所以在我的香包中就是艾草封頂,才會有那濃濃的艾草香。我的錦囊就完成了!
在夕陽下,我與我的三位同學拍了合照。我也希望,我與我的錦囊上的寓意一樣——高潔淡雅。
端午節作文14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節是跟隨爸爸媽媽回湖北爺爺家過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陣“沙沙”的響聲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發現,父親正在打掃庭院呢。我不解地問道:“爸爸,院里也不算臟啊,為什么要一大早就起來掃除啊?”
父親用手背抹了抹額頭,道:“今天可是端午節,自然要把家里邊邊角角都打掃得干干凈凈了!今天是端午節嘛。“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覺得有些無趣,就出去找在門外的爺爺去了。咦,爺爺人呢?“我在這兒!”一句話慢悠悠地從頭上飄下來。我仰頭一望,只見爺爺正騎著扶梯在大門頂上掛一株綠色的植物呢。“爺爺,您這掛的是什么呀?”我指著那顆植物問道。“這是端午節習俗,大院門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體健康。”爺爺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嗎,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著那其貌不揚的植物,似乎還聞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過來,奶奶給你戴香囊!”遠遠地傳來奶奶呼叫我小名的聲音。我一溜煙跑向奶奶那兒,興沖沖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呀?”“沒錯。”奶奶笑著把一個顏色鮮艷的小布袋用繩子穿了起來,掛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囑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開飯啦!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餐桌,定睛一看,嗯,這是什么?只見一個個青皮的三角形食物擺在飯桌中央。“這是粽子,是紀念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食物,你回頭上網查個究竟哈。”媽媽解釋道,“吃粽子也是端午節習俗,你嘗嘗,可香了。”我剝開粽子咬了一口,一股糯米的清香充斥在口腔之中,雖然感覺不太好吃,但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我愛爺爺家鄉的端午節,更愛那兒習俗背后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歷史傳承味道!
端午節作文15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它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為了紀念才華橫溢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插艾枝,菖蒲。賽龍舟,掛荷包,拴五彩線,吃粽子是最常見的活動了。說到這兒,不得不說一說傳說中這個感人的故事。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每天為楚王出謀劃策,深受楚王的信任。一些小人在楚王面前誣陷屈原,楚王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屈原傷心欲絕,自投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得知這個消息,便駕舟去救屈原,最終一無所獲,因此有了賽龍舟的風俗,后來人們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魚蝦吃掉,就往江里投粽子,后來就有了吃粽子的風俗。
說到吃粽子,我家端午節最熱鬧了。每年端午節外婆都會到市上買來新鮮的粽葉,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洗干凈,在準備好綠豆等材料作餡,一切準備好之后,外婆就開始帶領大家包粽子啦!外婆每次都先拿兩張粽葉,折疊圍攏起來,做成一個窩,中間小心翼翼的放進準備好的糯米和綠豆,包出棱角,最后用細長的.棕葉把它拴起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粽寶寶就誕生了。外婆把粽子放進鍋里開始蒸,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起來,滿屋子粽香四溢,我迫不及待的拿了個粽子,津津有味的吃起來,那感覺真是回味無窮!
我們吃的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我今天又多了一個收獲,這真是一個開心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05-29
端午節的作文07-23
端午節作文06-13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8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5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2
端午節作文(精選)07-10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