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元宵節作文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1
農歷正月十五,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鬧元宵,看燈會。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幫助她去拿住臉盆的邊沿,不讓臉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幫奶奶把臉盆扶住了。然后,奶奶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臉盆里,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被奶奶和成了一團,臉盆邊上的干粉還有許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臉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奶奶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臉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在,大功告成,等做湯圓了。
等到吃湯圓前半個小時,奶奶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后,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點進去。然后,她把這一個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奶奶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湯圓。我立刻跟奶奶說了一聲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奶奶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奶奶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湯圓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么好,已經不錯了。”接著我又跟著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鐘,我們把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是煮湯圓了。奶奶把水澆開,放了一半湯圓下去。這時,鍋子里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奶奶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在可以盛起來吃了。”這時,我看到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湯圓。他先給我盛了一碗。我卻把第一碗端給了奶奶,讓奶奶先吃。這時,奶奶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后,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
元宵節作文2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
我們一家人歡歡喜喜地聚在一起,吃餃子、吃元宵。傍晚,天剛暗下來,就聽到外面傳來了“噼噼啪啪”的炮竹聲,我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來到院子里放煙花,我小心翼翼地點燃煙花,只見一道亮光升到了天空,“啪”的一聲,美麗的煙花綻放在空中。
抬頭仰望天空,只見一朵朵美麗的煙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喇叭花,有的像梅花······它們綻放的多姿多彩,照得夜空五彩繽紛,像白天一樣。
伴隨著煙花的綻放時一聲聲清脆的響聲,有的'像哨子,有的像鳥兒叫,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那煙花燃后的碎片就像流星一樣灑落人間。大家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包括我。
“開飯啦!”媽媽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對我們說。看著那香糯圓滑的湯圓,小表弟眼冒金光,口水都已經流出來了。“小饞貓們,再不來,湯圓就要被吃光了呦。”我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拿起湯匙選了一個放在鼻口聞了一下好像是芝麻餡的,我用牙齒咬了一小口,頓時芝麻香就撲鼻而來,看著裂開的湯圓像一個笑臉好像在笑。不一會兒,碗中的湯圓都滑進了肚子里,撐得我的肚子也像一個大湯圓。
吃完香香甜甜的湯圓后,我們就去公園賞燈了。一路上,只見觀燈的人群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他們肩并著肩、牽著手,個個臉上充滿了期待與興奮。路的兩邊懸掛著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還有古色古香的蓮花燈、玲瓏剔透的繡球燈。啊!各式各樣的燈看得我眼花繚亂了。忽然,一陣歡快的音樂傳來,我和表弟手牽著手,順著音樂聲從人群中向前擠去,原來是“小狗隊”啊,三只“小狗狗”個個精神抖擻,它們彈著吉他,唱著歌,在祝福人們狗年吉祥,生活更美好。再往前走,一只鮮艷奪目的鳳凰特別引人注目,它昂首挺胸,盤繞在旋轉燈籠上翩翩起舞……
多么難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遠記下這美好的夜晚。
元宵節作文3
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
相傳,是漢文帝把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元宵節的,我們也可以把這一天叫做元節、元夜、燈節。這天晚上,街上處處張燈結彩,而賞燈,猜燈謎,吃湯圓就成了人們的主要活動。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慶祝活動出現了,比如放煙花、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等等。
我們社區也不例外,每年居委會都會在小區門口的空地上舉辦一些活動,吸引人們來共度佳節,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的元宵節。記得那天晚飯過后,“工作狂”媽媽忽然說要帶我到樓下參加活動。為此,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到了一樓我遠遠望去,只見社區門口搭起了一個個紅色的帳篷,帳篷里掛滿了一排排紅色的小燈籠,就像一條條紅色的圓球鏈子。近看,那些小燈籠好像又變成了一團團燃燒的火球,懸掛在帳篷之下,人們在這些“火球”底下來回穿梭,熱鬧極了!
晚上八點,活動正式開始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猜不透的燈謎,這些我都不大感興趣。我被一個名叫“蒙眼睛貼豬鼻子”的游戲活動吸引住了,現場很多人,我踮起腳看了好久才看清楚游戲規則。經過15分鐘漫長的等待時間,終于輪到我了,被蒙住眼睛的我一只手拿著“豬鼻子”,另一只手在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著。剛走兩步,才發現這個活動并沒我想象中那么容易,眼睛被蒙住了什么看不見很容易走偏,而且走路全靠感覺。變得焦慮的我心想:“什么時候才到終點啊!”就這樣大概走了十五步,我的`右手突然摸到了畫板,于是我雙手拿著“豬鼻子”盲目地往前一貼。然后,就聽到有人拍著手大喊:“太好了,貼中了!”意外的我連忙把眼罩摘下,發現剛剛好貼中。我高興得跳起來,在人海中尋找媽媽欣慰的目光,但卻不見媽媽的蹤影。于是,我拿著獎品到處尋找媽媽,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
終于找到她了,她正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向我走來。
“餓了吧?快,趁熱吃了吧,可好吃了!”
“謝謝媽媽,這個,送給你。”
就這樣,媽媽接過我的獎品,我端著媽媽的湯圓,大家都笑了。
元宵節作文4
元宵燈節是在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并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孩般如此瘋鬧,可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絲毫不去加以理會。因此每次離元宵節還有好幾天時我就已早早買好了煙花,然后開始掰著手指頭等待十五的到來了。那時的我真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啊。
仍記得小時候的煙花多種多樣,有鉆天墜,有小蜜蜂,有滿天星,有……每到十五,漆黑的夜晚總是亮如白晝,被各色的'煙花裝點著,照映著。最近幾年國家提倡文明春節,提倡人們少放鞭炮,少放煙花,所以現在春節、元宵的熱鬧程度大不如以前,然而即使如此,元宵燈節時仍是一片熱鬧場面。
過了十好幾年的元宵節,放了十好幾年的煙花,然而只有今年最讓我記憶猶新。
以前元宵節是在自己家中度過,唯有晚飯后方才被允許跑到大街上與小伙伴們一起。然而今年卻是在舅舅家度過。而正因為如此,今年的元宵節才讓我如此難忘。
嫂子前年9月份剛添了個小孩兒,今年已一歲半了,正是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時候,所以場面格外的熱鬧。我們先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然后欣賞了美麗的煙花并放飛了孔明燈,接下來就是觀看我一歲半的小侄子的表演。
哥哥用手機放了一首《最炫民族風》,本來還在亂跑的小侄子立馬從哥哥那奪過手機拿在手中,并伴著音樂開始了他自創的舞蹈——群魔亂舞。他先是在房間的空地上轉圈,然后揮動雙手,不停的搖晃,有時晃的猛了就會跌坐在地上,可是他既不哭,也不鬧,一骨碌就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了,然后再接著晃動。后來跌的多了,他干脆就又加了一個動作——爬地。可是他爬地還不是簡單的爬地,偶爾也會加上幾個高難度動作,那就是翹起一只胳膊和一條腿,然后再晃悠胳膊,那滑稽的動作總是會引起我們的大笑。
他也很會和我們這些‘觀眾’互動,偶爾拉上我十三歲的弟弟和他一起跳舞,或是跑到我們身邊給我們來個飛吻,當我們要去抱他時卻又迅速跑開了。
房間內的笑聲不斷,窗外的煙花也絢爛奪目。房內的笑聲穿過窗戶,越過正盛開的煙花,向著遠方飛去……
元宵節作文5
盼望著,盼望著,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快到了。老師說學校要舉行元宵節活動,我們聽了個個歡呼雀躍。元宵節前幾天我們就從網上搜集有關元宵節的資料,元宵節這天人們會舞龍、舞獅子,猜燈謎、賞花燈、扭秧歌……
我們學校的活動有兩大項,一項是猜燈謎,另一項是包湯圓。為了這次活動我可下了一番苦心,一有空就在網上搜集燈謎,還纏著爸爸媽媽教我包湯圓。
猜燈謎開始了,老師一公布謎面,同學們就爭先恐后地舉起小手,有的同學生怕老師看不到,甚至站了起來;有幾個同學猜錯了,其他同學立刻七嘴八舌地幫他回答,看來每個人都下了一番苦功,進行了精心的準備。
猜完了燈謎我們就開始包湯圓,我們這一組真是慚愧萬分,激動得連米粉都沒有帶,只好厚著臉皮從別的小組借。我們先往盆中倒入糯米粉,再加入水,開始和面。我們六雙小手在盆里上下翻動,不一會兒我們的衣服上就沾上了白花花的面粉,一不留神沈曉悅變成了“花斑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才把面和成團。但是拿一小團一搓,很快就碎了,問老師才知道是水放少了。只好再往里面加水重新和面,可誰知面太粘手,只好再往里面加面粉,好不容易才把面和好。
和好了面,包湯圓就容易多了,拿一個小面團放在手心反復搓,搓得像乒乓球那樣圓圓的,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不一會兒功夫盆子里就擺滿了湯圓。
湯圓下鍋了,性急的陶然不時掀開鍋蓋看看湯圓有沒有熟,可剛開始湯圓總是埋在鍋底一動不動,不久湯圓一個個的活躍起來,它們隨著沸水上下翻滾,白白的、柔柔的,真讓人垂涎三尺。終于吃到自己親手做的湯圓了,真是太香了,柔柔的、甜甜的',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湯圓,也不知是今天的湯圓真的好吃,還是因為這湯圓是自己親手做的緣故。
吃完了湯圓,我仍然回味無窮,覺得真是過癮;自己做的湯圓真是太香了!這個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我學會了做湯圓,更體會到了自已動手的樂趣。
時間過得飛快,放學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6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里,有許多美好而又喜慶的日子。就像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花燈和煙火都燦爛無比、美不勝收,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呀!元宵節顧名思義,一定少不了元宵。今天我也要大顯身手——煮元宵。
傳說在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身處深宮,無法在正月十五與父母團圓。智者東方朔想出一個錦囊妙計,他告訴漢武帝,玉皇大帝下令火燒長安都。只有在正月十五晚上做元宵供給火神君,方能解救。于是漢武帝照做,元宵也因此趁亂與父母團圓了。所以,每到正月十五都有吃元宵的習俗,它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我非常喜歡這個感人的傳說。此時此刻,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煮一次元宵。我走到廚房,按照奶奶教給我的步驟,先把鍋里倒入清水,然后打開煤氣,開始燒水。不一會兒,水沸騰起來了。奶奶遞給我一盒小元宵,涼涼的、硬硬的,就好似一個個小雪球。小元宵們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爭先恐后地躍入水中。剎那間,鍋里濺起了無數的小水花。這時,蒸氣撲面而來,嚇得我不敢睜開雙眼。于是我拿起鍋蓋,要蓋在鍋上。這時奶奶的聲音傳來:“別著急!要先用鏟子給這些小家伙們翻個身。”我只好把鍋蓋放下,趕緊拿起鏟子小心翼翼地推了幾下,小元宵們都在水中翩翩起舞。最后我蓋上鍋蓋,靜靜地等待著。過了幾分鐘,鍋蓋開始“不安”,發出“砰砰”的聲音,好像在招呼我:“快過來——熟了!熟了!”我立刻揭開鍋蓋,查看那些小家伙們的情況。
啊!元宵浮在水面上了。你看,它們正仰起一張張雪白的小臉頑皮地望著我。奶奶在旁邊告訴我:“元宵浮上水面,不打轉兒,就熟了。”不等奶奶說完,我早已饞涎欲滴了。望著這些美味的小家伙們,我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飛快地盛了兩碗,一碗遞給奶奶,一碗留給自己。接著用勺子盛起一個白白的.、粘粘的元宵,里面流淌出的黑芝麻餡散發出撲鼻的香甜,真是美味極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親手煮的元宵,從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希望明年元宵節時再和這些可愛的“小家伙們”交朋友!
元宵節作文7
原本,一條平凡的小巷,而因為這個節日熱鬧非凡;家家戶戶都出來了,小巷而因為這個節日人山人海……這個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什么節日?沒錯――元宵節!
一碗清湯里躺著幾個頑皮的“白娃娃”,筷子夾住了它那白乎乎的身軀,一蹦一跳逃出了危機!嘿,一次,二次,再來……夾住啦!放在嘴前輕輕一咬,“白娃娃”的餡流了出來,是噴香噴香的芝麻味,嘗一口,果真!色、香、味俱全。
“叮叮當當……”“咚咚咚……”開始鬧元霄,一聲聲鼓聲,一聲聲銅鈸齊齊敲起,引來了不少圍觀的群眾。映入眼簾的'是幾個方方正正的燈,燈上映著“虎”字,仿佛真的是有一只威風的老虎眾目睽睽盯著群眾。不知哪家孩子興奮的大叫:“來了來了!”來了?誰來了?當然是龍頭來了!龍頭在幾個大漢的肩上筆直而聳立在那兒,我們仰望那威武而飽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巨龍,感到驕傲與自豪!龍身隨著龍頭移動,龍身上繡著精致的中國四大名著的著名人物,如:七十二變、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秉性剛烈的武松……這些人物深深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的贊美聲中龍尾漸漸來到眼前,龍尾的威嚴并不比龍頭遜色呢!
在村里若大的廣場,大漢們扛著這足有幾百米的板龍而盤旋。在大鼓的敲響聲中,大漢們將龍身盤了一個大圓圈,一會兒將龍身輕斜,一會兒龍身豎立,如果一瞬間不觀賞,便會眼花瞭亂,頭尾分不清!起,落,起,落……就這樣一次次地循環,那龍活靈活現,跳躍,騰起,平行,各種技巧集于一身,使整條龍形成了一副威狀的“動態圖”。鼓越敲越響,群眾越來越多。大漢們的汗水,沒有辜負人們的期盼!在銅鈸和鼓聲的奏樂下,龍在遠方若隱若現!龍雖“飛”走了,可龍的威嚴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
回家,看看元宵晚會如何?這提議不錯啊!一家人和和睦睦坐在餐桌上吃著熱乎乎的湯圓,有說有笑。
夜,已深……梧桐樹上的紅燈籠還在“值班”,繁星在夜空中俯視著這些幸福而和諧的小家,心中甜滋滋的!夢想中的人們是否也是這樣?期待明年的元宵,還會如此熱鬧?會的,一定會的……
元宵節作文8
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快到了,元宵節放假成了習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也是情人節,聽說元宵節和情人節是19年才是在一起的那,我們可真幸運啊!早上剛剛起床我的耳邊不斷響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兩眼笑得都快瞇成一道細縫兒。晚上想看電視也看不了“噼里啪啦”的炮竹聲太大了。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了許多煙花,一起來鬧元宵。爸爸和媽媽先點燃大的,我在小心翼翼地拿著擦炮,因為我原來只是光玩摔炮沒玩過這種煙花,我從摔炮到擦炮到煙花,盡管爸爸媽媽一直勸我別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個不停。“手持煙花”開始出花了!朵朵煙花就像天上飄著數不清的片片雪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又好像天上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還像淅淅瀝瀝地毛毛細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煙花是那樣的多,那樣的長,那樣的美,難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作文900字《元宵節作文900字》。我們又開始玩“地妞炮”,姐姐點燃后,“地牛炮”飛快地轉起來,飛出來的煙花又圓又小,我想:“圓”和“小”合起來叫,不正是“元宵”的諧音嗎?不知道是不是設計者專門這樣做得,還是碰巧?
我們放完了自己買得煙花,覺得還不過癮,于是,我們直奔姑姑家看放煙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經擺好煙花,正等著我們呢。開始放煙花了,只見先是冒著小火星,馬上,變成了白色菊花的樣子,中間還不停的閃動著綠色的小點,然后,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忽然,全體騰空而起,速變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傘,時不時冒出許多星星點點,有黃的.、藍的、綠的……五顏六色,從天而降,真是壯觀極了,漂亮極了!隨后,我們幾個小孩又玩起了“七彩電火花”,一點燃,“七彩電火花”就發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形狀像飛濺起來的小水滴,四處亂飛。我一手拿著一個,高興的跳起舞來,還不停地在空中寫著“元宵節快樂”這幾個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有幾只小狗也被這美麗的場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樣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著美麗的煙花。
這個元宵節我們可是鬧得夠開心的,這一天,我可真高興啊!
元宵節作文9
每年正月十五是中邦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異常暖鬧。
對于元宵節官間有一個漂亮的傳說,在很久良久以前,人們誤宰了一只迷路的神鳥,玉帝曉得后,十分賭氣,于是下令:在正月十五那天,派天卒天將到人間抬火,覆滅人間所有財產。玉帝的小父兒心腸無比仁慈,知講這個新聞后,非常擔憂,于是,她冒著生命危險把這件事告知了人們,人們著急萬分,紛紜探討著怎么辦,這是,有一位老者站伏來說:“大家不要慌,我們只有在正月十五那天,大野把家里掛謙紅燈籠,穿上紅色的衣服,再焚置煙火,這樣玉帝就會以為世間已經著火,就不會鳴天兵天未來縱火了。只要這樣,大家就能夠保住各從的性命財產。”果然,在正月十五那天,玉帝正籌備讓天兵天將到人間去放火,,滅絕人間,可抬頭一看,人間到處皆紅艷艷的,像著了火一樣。玉帝認為人間未經著火了,就不再讓人去放火。因而,我們保住了生命和財產,為了留念這次成功,人們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替“元宵節”。
在元宵節的晚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干佳多湯圓,有甜的,有咸的,有餡的,沒餡的……大家圍在一起,邊吃著厚味的湯圓,邊討論著怎么過一個空虛快活的元宵節。
吃惡湯圓爾們就往了城隍廟。城隍廟的廣場上三三兩兩,熱烈不凡。路邊上有很多小商小販,他們有的大聲吆喝著,有的'跟瞅客討價討價,還有的拿著各種各樣的離奇的玩具逗引著功返的小孩。。。。。。
來到城隍廟里點,只見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燈,你望,有兔子燈活躍可惡;有老虎燈,氣勢CC;還有巨龍燈,直沖云壤。多種多樣,花燈不僅種類多,而且惟妙惟肖,還五彩繽紛,有白色的、紅色的、還有彩色的……交著咱們又去到了鄉隍廟的院子面,只睹樹上掛著一個個燈謎,路己瞅著這些燈謎想了半地盼望能猜沒多少個燈謎。
歸到了家,一入小區就聽到煙花爆竹聲,于是我趕快從家里拿出了煙花,也開端放煙花。我拿訖甩炮使勁去地上一仍,只見甩炮就變成了幾片紅紙,爸爸對我說:“小時候在城下也只有這一天我們會從家里搬出良多柴草放火焚燒,這一天是我們玩火,家長也不會罵我們的,說這樣可以辟邪。”
實愿望下次元宵節鈍點來到,那時候,我們就可以持續放煙花了。
元宵節作文10
元宵到,真熱鬧,大街小巷好熱鬧。賞花燈,吃元宵團團圓圓真美好。許個愿,求平安,全家幸福甜蜜蜜。元宵節,真熱鬧,同窗游玩齊歡笑,手拉手,圍個圏,我們的友誼長久久。元宵節,真喜慶,我們的生活真幸福。
泉州被評為首個亞文化之都,于是我們校領導決定為了弘揚民族文化特定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歡歡喜喜鬧元宵”的元宵游園活動。
校門前,拱門立;走廊上,彩燈掛;小吃店,人流滿;喜氣洋洋滿學校。歡快的樂曲似信號彈劃過天空,示意著踩街活動開始。一個個干凈的額頭,甜美的笑容,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低年級的同學提著精心挑選的各色各狀造型的花燈,合著音樂的節拍,邁著相同的步履。那一盞盞花燈猶如在漆黑夜晚的浩瀚大海上的指明燈,帶領著我們這群有著對未來美好憧憬的學生在人生的旅途上暢通無阻的前行。
古老的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之一,是古閩越族舞蹈之遺存,民間文化的活化石。看,三年三班的同學,穿著統一整潔的校服,在草操場上精心的表演。拍拍手,拍拍胸,拍拍腿,擊掌轉圈,簡明的舞步是民族文化的見證。
走廊上高高地著我們絞盡腦汁、艱辛、精心制作的燈籠。比如有乖巧可愛的小白兔;有活靈活現的生肖燈;有奔騰的.駿馬;甚至有能唱能轉的走馬燈。
空氣中飄著濃濃的香氣,不用想當然是我們班的元宵圓的香味啦!“我擠——我擠,嘿,竟然擠不進!”你肯定覺得奇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是由于在我班的攤點周圍有著“人山人海”,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著,差點連桌椅都被掀翻了。維持秩序的保安被前來的買家擠到了“十萬八千里”,喊聲則好像一塊小石片跌進了奔騰喧囂的大河。收錢的同學,被搞得暈頭轉向。老師呢?直喘粗氣,汗流浹背。來買東西的同學,手拽著dollar,大喊大叫:給我,給我……買到湯圓的同學,臉上溢知足、快樂,邊吃著絲滑順口的元宵圓一邊退出重重包圍。當聽到元宵圓買完了,個個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心情一下子從天空跌落谷底,有的甚至淚珠在眼眶里打滾,賴著不做了。“沒想到,一顆小小的元宵圓竟有如此的名氣!唉。”
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是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
元宵節作文11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燈輝映、人山人海!”
又是一年元宵樂,依然十里彩燈輝!一年過得真是快,回頭看看,好像剛過了09年的元宵節,馬上又到了今年的元宵節一樣啊!年年元宵節都少不了一項傳統的慶祝活動,那就是——觀花燈!鬧元宵、觀花燈成了中國人的一個習慣。盡情想象,今年的花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還沒到目的地,就看到了在路邊停著長長的車隊,我猜想,來觀花燈的人一定很多。果然,很快就聽到了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元宵燈會正在舉行開幕儀式。我迫不及待地擠進人群里,九級村的鑼鼓隊正在熱情洋溢地表演,他們頭扎紅頭巾,身著演出服,用鑼鼓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節日的慶祝!
我太心急,還沒看完鑼鼓表演就沖進了植物園。“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進門的花燈,用這一句話來說真是太恰當了,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不遠萬里從各地趕來,難到你不高興嗎?順著摩肩擦踵的人群往前面走了一小段路,路的兩邊兩條栩栩如生的龍燈,中間有一只老虎,可真是一派“生龍活虎,龍騰虎躍”的景象啊!路邊的樹上掛滿了星星一樣的彩燈,到處都是火樹銀花。
走到一個地球的花燈前,地球的上面是神舟七號宇航員正在出艙行走。我搞笑地跟媽媽說:“喂!你仔細看看,這個宇航員的身體可比神七的出艙門大得多!而且,這地球也太小了,我就比它大!”引來大家的一陣笑聲。
看著看著,不知不覺看完了所有花燈,回家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支奇怪的隊伍,他們好幾個人推著大鼓,排著整齊的隊伍。爸爸把車開得近一點兒,沒想到,竟然是元宵節觀燈開幕式上的那支鑼鼓隊!我一下子明白了,他們表演完節目之后,便收拾行李,推著沉重的大鼓,馬不停蹄地往回趕。因為鼓太大了,他們只好幾個人一起推著鼓走,速度很慢,所以我們看完了花燈開著車回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了,卻在路上碰上了他們。
我突然有一種感動,人們能高高興興地觀花燈過元宵節,正是因為有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地奉獻啊!
元宵節作文12
一個長長地紅線,猛然間拔地而起,劃過天空,像是風箏的線,在夜空的籠罩下,顯得格外的明顯,又顯得迫不及待;就像是頑皮的孩子,突然脫離了父母的管束,而任性地嬉戲;并沒有在空中做任何的停留,就點亮了夜空,讓圓月為之失色,也讓圓月暫時失去了所有的光芒,而它卻展現著自己所有的光彩;在瞬間,展開自己明亮的笑臉,就像是一棵看不見的樹,一棵無形的樹,讓它們纏繞著,圍著樹干發出它們的爛漫,也讓它們顯得天真。
樹,是鐵樹開花?我不知道,但是它所開的的花,明亮又閃爍;花瓣在空中四下分散,不可遏制地發出耀眼的光彩,讓人驚訝。或者,是銀色,火樹銀花?或者是紅色的,如一朵盛開而又奔赴的紅玫瑰;或者,是黃色的,如從九天飛落而下的金泉,在四下飛濺;或者是紫色,是紫羅蘭的花兒,在無聲地露出了笑臉。——遠處的禮花,就這樣無聲地燃放。
望著夜空,卻發現有幾顆星,靜靜地墮落在人間;有紅色的,有藍色的,也有黃色的,等等;它們飛得很慢,如散步的老人,一邊思考,一邊踱著步子;就這樣劃過天空,向我飛來。哦,我有些糊涂,這是什么?心底忍不住暗暗地詢問者;而這些星星,不斷增加著,不斷飛著,不斷朝著我。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想起,這些星星,是放飛的孔明燈。
樹,在燈光中晃動著,還是燈在樹上炫耀?不斷變幻著自己的顏色,不斷閃現著自己的魅力,不斷展現著自己的光彩,令人目不暇接。
現在,這里,是燈的世界,是燈的海洋,是燈的天堂。
紅色,像點燃的火焰,形成了樹的形狀;或者是春天來了,樹,綠了;或者,是紫荊花開,很適時地出現著高貴和雅致。本以為樹的顏色,已經是固定了,但是卻有看到忽而變化著,成了其它的`顏色。
看不見盡頭的樹,看不見盡頭的燈,站在街的兩旁,使夜空點亮了璀璨的希望。
人們擁擠著,笑著,點點指指地看著燈。隨著燈,到處走動著。大人是這里的配角,而孩子們才說這里的真正的主角。歡聲笑語,足以影響整個夜空的情緒。
風,在飄著,可以聽到它的吼聲,卻被人們笑聲湮沒。這個時候,我漫步燈光下,偶爾會不自覺地想到,是人在賞燈,還是燈在看人?
元宵節作文13
中國具有傳統美德的春節,是在每年最后的一個晚上開始的。而你知道嗎?繼新年之后的第二個節日是什么?那就是元宵節了。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便開始鬧元宵了,到十六這天基本結束,大紅火三天。于是,各種娛樂的民俗活動就紅火起來了,因此,人們也叫十五鬧紅火。諸如,我們當地的踩高蹺,扭秧歌,舞龍燈,猜燈謎,二小拉車車……
元宵節這一天早晨,我們一家人早早起了床,準備出去看大街上的扭秧歌,猜燈謎等節目。二姐想在城里看,而我呢?卻想回村看。經過我們的一番討論后,決定先回村看再回城看,這樣鄉下城鎮兩不誤。這可把我高興壞了。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哼著小曲,坐著小車回到了奶奶家。一進村口,我就看見了一排扭秧歌的人從車子旁扭過來。我們把車停回奶奶院里,便來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來人往,都站在四周看扭秧歌舞,中間空著一個大場子,扭秧歌舞的人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扭得非常帶勁。音樂也是現代歌曲,那些扭的人踏著節拍,翩翩起舞。音樂不僅陶醉了扭秧歌舞的,就連旁觀的人沉浸在其中。秧歌扭完之后,接著便是舞龍燈,你應該知道舞龍燈是怎么表演吧,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由我來和你解釋吧!舞龍燈表演的是一個人在前面撐著龍頭,一個人在后面撐著尾巴,兩個人在許多柱子之間靈活的跳來跳去,穿來穿去,真如游龍,舞龍的`人還不時做出高難度動作,看得人心驚膽戰的,不過還是很刺激。
而我還是喜歡猜謎燈,說句實話,我想表現表現我的小聰明。來到燈迷場地,哇,各種各樣的燈籠上面都掛著字條謎語。這里聚集著不少的人,好多人在猜字迷,吵吵鬧鬧,大人小孩激動不已。有的人在查手機,有的人在翻書,有的人緊鎖著眉頭在思考,他們想出來之后蹬蹦蹦跳跳的來到了領獎臺,換獎之后就繼續高高興興的猜下一個字謎。而沒有猜出來的人,也不灰心,也不失望,跑過去高高興興的繼續去猜下一個。我和姐姐猜了幾個,也沒去領獎臺領獎,只是姐弟倆互相逗著樂。
當然,關于元宵節有趣的事情在農村還有很多很多,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我感覺到農村人享受著元宵節的歡樂、溫馨與祝福。
我們還是按照約定,趕著回了城里。
元宵節作文14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會做湯圓,當然,我們也不例外。
元宵節一到,媽媽就連忙去準備做元宵的食材。我約了幾個小伙伴聚在我家,一起嘗試著去體驗一下湯圓是如何做成的。
媽媽先將做元宵用的食材和器具為我們準備好,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大碗中,加水混合均勻。又叫來沈琳佳的奶奶給我們做“技術顧問”。現在萬事俱備了,我和小伙伴們在一旁躍躍欲試。要做的湯圓分兩種,一種是水晶湯圓,一種是豆沙湯圓。水晶湯圓是用紅薯粉做的.,模樣晶瑩剔透,小巧玲瓏,但也正因為比較小巧,一不小心餡子就會露在外面,做起來有一定難度;豆沙湯圓雖然沒有水晶湯圓好看,但勝在做起來簡單方便。沈琳佳想挑戰一下自己,選擇做水晶湯圓,我和剩下的小伙伴則選擇做豆沙湯圓。
奶奶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團,我們也時不時地幫幫忙。緊接著,奶奶做了一遍示范給我們看,就讓我們自己做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面團撕下一小塊,搓成球狀,隨后,把面團的中心往下壓,捏成像碗一樣的形狀,中間放好豆沙,再把它包起來,揉成球狀。可是,我不是餡放的太多,就是面團沒捏好。看看旁邊的陳宇涵,都做了好幾個了。再看看自己做的“歪瓜裂棗”,我在一旁急的抓耳撓腮,有些氣餒。奶奶見狀,笑著說:“別著急,慢慢來,按照我教你的做,一定可以的!”聽了奶奶的鼓勵,我決定振作起來。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看著自己做的圓鼓鼓、胖乎乎的湯圓,我心里甜滋滋的。
媽媽把我們做好的湯圓下進鍋里,我和小伙伴們湊在廚房里,看著我們精心制作的湯圓在沸水里翻滾。
不知不覺中,夜幕低垂了下來,籠罩著萬家燈火,遠處隱隱聽到煙花迸放的聲音。我們分享著親手做的元宵,心中甜甜暖暖的。
這次元宵節,我不僅學會了做元宵,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太著急毛躁,要慢慢來。奶奶的話我會記在心里,這個元宵節也成為了我美好的回憶。
元宵節作文15
今天是個好日子呀!好日子!就是元宵節了!我開心極了!想起以前,那一次有趣的元宵節我的心就會“撲通,撲通”的跳著,這一次又是一個怎樣的元宵節呢?
我來到樓下,自信極了,這一次我一點可以破我姐姐的記錄!我也可以算是一個“老”手了,只見彩紙上寫道(打一草藥名)有的是(打一電影名)我對草藥可一點也不了解呀!我也不經常看電影呀,我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的回到家里,“只好等到明年了!”我悶悶不樂的走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溜走了,悄悄地,到了晚上,我抬頭一看,只見幾時不見的月亮姐姐變胖了不少,嘴巴肥嘟嘟的,身上的那件雪白的毛衣呀也變得緊緊的了,真美呀!我們開著小汽車來到了飯店,只見不遠處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在不停的移動,不,仔細一看發現那是一盞明亮的'孔明燈,閃爍著光芒,在漆黑的夜空給予自身的光明,時而高,時而低,“孔明燈為什么會飛呢?”我抓了抓腦瓜,望著天空,叫住了正要吃飯的爸爸,“是應為爛燒空氣呀!”爸爸嘴不離飯,邊吃邊說,我眼睛睜的大大的,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是不是像熱氣球一樣?”“對啊!”爸爸簡略的說了句,原來如此,當我還沉浸在漂亮的孔明當中時,只見噴泉射出有兩樓那么高的水柱時還不停的變換著顏色——火紅,金黃,墨綠,海藍……水不停的上升,剎那間,又降下來,突然升上去,忽高忽低,令人捉摸不透其中的順序,在月亮姐姐的襯托下,一副喜氣洋洋的節日氣象,好像有人為了過節特地安排的。“一盞,兩盞,三盞……”
原來,大家都來啦,都被這景色迷住了,來到路邊,到處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別人手上拿著格式的燈——雪白的小白兔燈籠,胖乎乎的小豬燈籠,高大的牛燈籠……數不勝數,街上的東西令人琳瑯滿目,一望看不到邊,街上行人有說有笑,成群結隊,五六一大群,三四個一小群,隱約能見別人在小店里喝湯圓,馬路封住了,那兒都是掛著笑臉的大人和小孩,不時冒出幾個慈祥的老人……
這令人感到溫馨和氣的元宵,與眾不同,煥然一新的元宵節真有趣!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作文元宵節08-11
元宵節的作文08-10
元宵節節的作文01-15
元宵節日作文02-05
元宵節作文06-16
元宵節日作文10-25
元宵節作文06-17
元宵節作文07-04
元宵節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