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有感(實用)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為主人公的日記集。這些日記描述了父愛、母愛、老師的愛,以及同學之間的友愛、關愛。雖然這些愛各有不同,但表達的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體會到愛。但是,在安利柯的日記里,對愛的表達就更清晰、更能打動人。他告訴我們愛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
用心讀完這本書后,我明白了愛能幫助很多人。每一個人,只需要付出一點點的愛,別人就可能會感受到無比的溫暖和美好。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愛的表達方式,如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等;我還學會了應該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友好待人。總之,我們都要把自己的愛給予他人、幫助他人。
在安利柯的日記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甘倫的俠義行為,深得朋友的愛戴;戴洛西更是一位深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那格雖然身體瘦弱、背部彎駝,但他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就灰心氣餒、自暴自棄;還有柯禮智強烈的愛國精神。這些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都顯得那么的偉大。他們的愛令我十分感動,同時他們的優秀品質也令我分外地敬佩。
最讓我感動的是萬里尋母那一篇。故事講述了主人公馬珥珂知道他的母親生病后,十分擔心。他馬上從熱那亞趕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他長途跋涉來到這個城市后,才知道母親又去了科特淮。他又繼續趕路,等他找到科特淮時,又打聽到母親搬去了吐庫曼,最后他終于在吐庫曼找到了他的母親。在找母親的日子里,馬珥珂受了不少苦,甚至還發了一次高燒。這一路上,雖然路途遙遠,但他遇到了許多好心人的熱情幫助。這些都是因為他的一句話感動了大家:“找不到媽媽,我絕不罷休!”最后,因為他的不懈努力,使得媽媽從病痛中慚慚地恢復了過來。是勇敢陪著馬珥珂一路前行,是他的愛讓媽媽得以康復。
《愛的教育》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會讓我們感動,在以后的教學和生活中,我們要用愛去面對所有的人和事。無論在教學中學生是有多么調皮搗蛋,我們作為教師,都要用愛去包容它理解他,感化他,尋找問題的原因,不要不問緣由就批評他,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愛,讓學生充分信任老師,將學校當做孩子的第二個家庭。
【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有感10-05
愛的教育有感03-05
讀《愛的教育》體會07-05
讀愛的教育有感01-23
讀《愛的教育》有感05-14
《愛的教育》讀有感08-20
讀愛的教育有感09-02
讀 《愛的教育》有感05-25
讀《愛的教育》有感10-08
(精選)讀愛的教育有感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