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集合[1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名人傳讀后感1
貝多芬是音樂的力量,是不會向任何人或命運低頭的。面對皇親國戚“背著手”“撞”了過去,不向他們示弱,表現了對他們不滿的態度。名人傳讀后感100字名人傳讀后感100字。他展示了自己的`生活和創作的準則,留下了強有力的音樂,在生命的最后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第一場雪三年級作文)
用傳記家的話說,貝多芬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的性情極為惡略,但他擁有鐵一般的意志,在失聰的精神打擊下,依然進行著創作,譜寫著心中的樂章。
名人傳讀后感2
這幾天我連夜讀書,終于把《名人傳》這本厚厚的書給讀完了。
在這本書中,最最最讓我感動的是貝多芬,因為在他17歲時失去了母親,這已經是夠大的悲痛了,可是老天還是不肯放過他,幾年后,他的耳朵又聾了,這又給了貝多芬沉重的打擊,但是,他一點也沒放棄,戰勝了自己身上的病痛。隨后,他寫出好幾部音樂作品,分別是:《D調彌撒曲》、《紀念巴赫的前奏曲》……
書中分別還介紹了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都有不幸的'童年,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通過自身刻苦努力,終于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書中三個人物的不平凡的經歷深深打動了我,他們的精神、學習態度是我學習的榜樣。
名人傳讀后感3
貝多芬他是一名音樂家,一名聾子音樂家他的作品十分好,讀到這時,我覺的十分奇怪,他的曲子為什么好?他是一個聾子,他聽不見聲音……可他的曲子為什么好?難道他的朋友用筆記告訴他的?
貝多芬讓我明白了,人啊,應當自強不息!不能生了什么大病就放棄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應當充滿勇氣與病魔斗爭。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就有再次獲得自由。貝多芬就是這樣創造了許多的曲子……
這就是我讀完名人傳《貝多芬傳》的讀后感!
名人傳讀后感4
《名人傳》描述了處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巨子托爾斯泰,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讓我們用心去貼近英雄的.偉大人格,感受他們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令我們啟示更多,獲得更多。
名人傳讀后感5
人們經常說:一本優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深刻的了解人生。”《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它們的主人公分別為音樂家、雕塑家、小說家,不過雖然他們的'職業和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做出的努力。
名人傳讀后感6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名人傳讀后感7
我讀了名人傳深深的被其中的貝多芬所感染了。
一個雙耳失明的音樂家能算是真正的音樂家嗎?在別人看來絕對不是。可是那個音樂家就是家喻戶曉得貝多芬,一個頑強的斗士。一個外表矮小臃腫,外表結實。生著一副運動員的骨骼的偉大。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國平民家庭,很早就顯得自己的`音樂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來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的了進步,但是他的童年以及青少年并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用千險重重來形容,可就是這樣的一代偉人,超越了自己,完成了一部部神曲。
我希望今后能向貝多芬那樣頑強不屈,創造出最完美的自己。
名人傳讀后感8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后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于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名人傳讀后感9
其中貝多芬的事跡令我印象尤為深刻。
1819年,貝多芬在維也納市政府說過,“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出生在科隆附近的蓬恩,一所破舊屋子的閣樓上。母親是女仆,改嫁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被繼父逼學鋼琴,曾幾乎被繁重的工作壓死;年少時就得操心,1787年,他喪失了他的母愛,17歲,做了一家之主,負著家庭重責;
貝多芬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不朽的傳奇人物,還因為他為人類創作音樂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名人傳讀后感10
實際上縱觀全書,在三位著名人物的傳記描畫中,都不時透漏出了這些個著名人物的欠缺,貝多芬脾性的急躁,米開朗琪羅的缺乏力氣和優柔寡斷,列夫·托爾斯泰古板執著和封建。實際上《著名人物傳》也奉告了許多人,英雄和著名人物并非沒有弱項,也并非就完美,畢竟它們是人,而不是神,不過這并無缺于它們所做出的偉大的事業。
凄慘的命數和嚴肅的考驗不止來到在平常的人的身上,一樣也來到在著名人物的身上。當我們受到艱難困苦的.時刻,應當想到這些個勉強承受并打敗苦痛的楷模,不再怨天尤人,況且堅定自個兒的崇奉。
名人傳讀后感11
讀了《名人傳》這本書,我突然想到生活中也有像他們一樣堅強的人,卻也存在著許多不敢面對小困難,小挫折的.人。我不禁一時錯亂,不知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心底竟有些害怕起來,現在這么多小的磨難都不敢面對,不敢解決,那么當面臨真正的磨難時,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就像我平時做數學題時一樣,總是遇到難題就躲避;讀英語閱讀時,有單詞不懂或者不會讀就跳過:又或像在遇到緊急狀況時,會頭腦大亂,不知所措一樣。如果這些困難都不去解決,不去面對,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很容易被災難打倒,再也爬不起來。
因此,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勇氣,意志力去面對以前部敢面對的人或事,在這之后,你或許會發現:你真的長大了。
名人傳讀后感12
羅曼羅蘭是法國20世紀有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讀了他的'《名人傳》,我深有感觸。
我要謝謝這本書的作者,把偉人的故事講給我們聽,謝謝他用這種方式鼓勵我們。而我也記住了書中的一句話:一個在痛苦中激發天才的英雄,一個賦予巖石生命的英雄,一個打破寧靜生活以安撫心靈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中國著名文學家魯迅為了讓中國走上共產主義的道路,并讓中國人民振作起來,他先后寫下了《藥》、《吶喊》等諷刺小說;他不顧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的血腥鎮壓,堅持參加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成為中國革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要記住:只有自由和獨立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
名人傳讀后感13
《名人傳》讀后感《名人傳》描述了處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是位偉大藝術家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他們是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朗琪羅,俄國文壇巨人托爾斯。文中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憂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讓我們用心去貼近英雄的偉大人格,感受他們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令我們啟示更多,獲得更多。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一句中國的古訓:古今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
名人傳讀后感14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卡普雷塞。他是一位文藝復興巨匠,他的作品十分完美。
雖然他是一位偉大的巨匠,但他的生活是很悲慘的,那年他回到了羅馬,剛回到羅馬,尤里烏斯二世就交給他了一件極其困難的任務。過了幾個月他開始了這項工程,但是家族上一直再糾纏,全家都很隨便的使用他得到的錢,拼命的.用。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米開朗琪羅還是完成了作品。
米開朗琪羅為了自己的事業,不怕任何的困難,雖然他任人擺布,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他人,但是他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名人傳讀后感15
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名人傳》內容講述三位名人,我最欣賞。敬佩的的是藝術家米開朗琪羅,他一生孤獨,只有一些瘋子朋友,家畜,助手,這些伙伴。
雖然他很孤獨,但他堅持雕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米開朗琪羅很討厭勝利,我覺得他像但丁伏在第八層地獄的火炕旁邊一樣,或站在墯落的.深淵的旁邊,充滿·厭惡。
【名人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人傳》有感04-29
名人傳記讀后感03-31
名人傳的讀后感01-04
《名人傳》讀后感06-10
名人傳讀后感09-21
《名人傳記》讀后感02-23
《名人傳》讀后感02-15
《名人傳》的讀后感02-09
[精選]名人傳讀后感07-04
《名人傳》讀后感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