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珍惜時間主題國旗下講話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20xx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為我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讓億萬觀眾嘆惋:“是啊,我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常把“珍惜時間”掛在嘴邊,可時間在我們的心里有地位嗎?甚至我們總會抱怨時間不夠用,但這真的怪時間嗎?表面上看來,時間好像很多,過了今天還有明天,過了這一刻還有下一秒,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時間仿佛永遠是這樣周而復始,沒有窮盡,但是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伴隨著你的心跳,不管你是在穿衣吃飯,還是玩耍睡覺,時間絕不停留,絕不增加。人們對待時間的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勤奮者抓緊時間,求知者利用時間,只有缺乏意志、毫無志向的人,才認為今天的事情沒完成,明天還可以繼續;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一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同學們,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會有的。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四川地震災區流傳著的感人故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家里很貧困,但是她很愛學習,常打著手電筒看書。地震發生后,清清和同學們被壓在下面,當這個女孩被救出時,她還在廢墟里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同學們,相比之下,身處安全一方的我們帶著父母的牽掛,在美麗的七中接受知識的熏陶,三餐無憂,我們的生活如此安逸舒適,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幸福的我們哪有理由聽不進去父母的勸告,受不了老師的批評?又哪有理由浪費時間,不認真學習?對我們來說,勤奮學習,這是我們成長的必修課,只爭朝夕,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新的一天開始了,看吧有同學爭分奪秒,早早到校;有同學卻把時間送給路旁的玩具鋪或是踩著鈴聲進教室,路上還慢悠悠的四處張望,毫無緊迫感;有的同學迎著晨光,伴著朝陽,大聲誦讀;有同學卻顯得無所事事,借打掃衛生拖延時間,仿佛能賴掉一個早讀也是好的;有的同學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有同學卻忙于聊天,擺弄桌洞的玩物;有的同學在作業和復習中,書寫自己的刻苦;有的同學身在教室、心卻迷失在那總也看不完的電視節目和打不玩的電腦游戲中
著名文學家魯迅把浪費別人的時間比作“謀財害命”,把浪費自己的時間比作“慢性自殺”。有人問魯迅為什么用“魯迅”作筆名,他說是取“墨魯”和“迅速”之意。他認為自己比較笨拙,只有更加勤勉,笨鳥先飛,才能在一定時間內,收到和別人一樣的效果,甚至超過別人。“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即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沒有人可以讓時間重來。在我們揮霍青春的時候,已經開啟了一扇通往灰色未來的大門;在我們深陷玩樂的時候,殊不知在未來我們也會陷于生活的水深火熱之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當熟悉的鈴聲又在耳畔響起、瑯瑯讀書聲又響遍七中校園的時候,同學們,別忘了“勤奮生智慧,勤奮造天才”,如果你也想成為第二代魯迅,那就讓我們從這一分鐘開始,勉勵自己,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將一方一寸的風景珍藏,向愚笨索取智慧,向平庸奪得天才,讓生命放射出燦爛而耀眼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