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經典[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作文 篇1
歲時節日由來已久,歲時源于古代歷法,節日源于古代季節氣候,簡單地說是由年月日與氣候變化相結合排定了節氣令。
與二十四節同時并行的節日,在我國主要表現在各季各月朔望之間。確定節日的標準之一是以月的朔望圓缺為記。所謂朔日,是各月之初一,又稱元日,正月的朔日,謂元旦,舊歷新年之始。元旦為一歲最早的節日。一年之始的正月元旦是古俗中大慶大祭的節日延續至今,雖改稱春節,但民間仍然習慣稱新年。
年,既是時間概念,也是記時單位。年節無凝起源于計時單位的年。人類在漫長的蒙昧時代,沒有時間的概念,過著山中無歷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需要,逐漸從天象和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了一套測定和計算時間的方法。
我們的祖先早在以采集和漁業為生的舊石器時代,就對寒暑來往的變化,月亮的圓缺,萬物生長和成熟的季節,逐漸有了一定的認識。到了新石器時代,中國進入了原始農業社會,人們為了掌握耕作時節、不誤農時,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根據星象循環的規律,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這對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收獲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結束了人們盲目度日的狀況,開始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
年的名稱出現較晚。根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曰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改歲稱招,周代才稱之為年(后來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也曾改年為載,唐肅宗三載公元758年,又改為年)。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發達而著稱于世界的國度,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從他們的遠祖棄的時候起,既好種樹麻菽,棄被人民推崇為農業的始祖,號稱后稷。到公劉之時,仍然務耕種,行地宜,所以,周民族是一個十分重視農業的民族。因此,年的時間概念最初就是根據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循環而逐步認識的`。在《說文解字》中,最早對年解釋是谷熟也!《谷梁傳》記載:五谷皆熟為年,五谷皆大熟為大有年。這里所謂有年指的是農業大豐收。在大有年的時候,人們一定要慶豐收。據記載,早在西周初年,人們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慶豐收活動。
在先秦時期,各地各代的歷法不一。西周時行周正,即以建子為歲首,(周歷的正月相當夏歷的十一月)。同時在豳國又行豳歷,豳歷的歲終是十月,即周歷的十二月;豳歷的歲首為一之日,即周歷的正月,夏歷的十一月。在《詩紀豳風七月》中,就記載了西周時期新舊歲交替時的風俗活動。一般庶民結束田間的農業勞動基本上已到了十月,進入冬季了。冬季室內是人的主要活動場所,人們常把向北的窗戶堵上,在室內生火,用煙熏鼠,準備過年。所謂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人們收得棗子,釀制美酒,慶豐收,敬老人。朋酒斯饗,日殺羔羊,臍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美酒犧牲,歡慶新年,成為一項隆重的慶祝活動。與這種人的歡慶活動相對的是對神的敬獻。在豐收之后,人們為感謝神的保佑而舉行酬神賽會。酬謝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飯、新谷釀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來年再獲得豐收。在《詩紀周頌》中保留著一首秋收后祭祀祖先時唱的樂歌《豐年》:今年糧食收獲多么多呀!糧倉是那么高大,用豐收的五谷釀成酒和醴來祭祀祖先妣和神靈,讓神靈的恩澤遍施人間。
周代的這種歡慶豐年和祭祀活動,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日子,因此還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節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獲后的慶祝以及冬季的來臨,這種天定日的祝豐活動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個基本的規律作為年節的雛形,為以后年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春節作文 篇2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聽到這首歌,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的民族——漢族,想起了漢族我有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們的一個節日——春節!
在春節里,大人們一早就起來了,他們開始分工,誰去買菜。誰去放鞭炮.誰去貼春聯.誰去做飯.而我們這群小孩,就等著收壓歲錢吃年夜飯了.小的時候,我見爸爸在貼“福”字,可他卻倒著貼,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問了爸爸,爸爸笑著回答:這代表著福到家.所以我得知了,我們有一個習俗——貼倒“福”!
在過大年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在一個時間左右放鞭炮,在這個時間整個村子都是鞭炮的聲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而我并不覺得這鞭炮的聲音刺耳,因為這時候整個村子都是喜氣洋洋的,然而,我的心里也十分喜悅。.這時我明白了,我們有一個習俗——放鞭炮!
“爸爸,爸爸,你在干嗎呢?”我見爸爸拿著兩張長長的紅色紙張,接著又把那兩張紙分別貼在了大門的左右兩邊.爸爸把指著那張紙跟我說:這是對聯,貼在門旁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新年新氣象。“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于是,我知道了,我們有一個習俗——貼對聯。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我和哥哥姐姐被爺爺奶奶叫我進來,一大桌的飯菜,看的我應接不暇.垂涎三尺.這時候,屋子里全是人,都在吃團圓,那天晚上,在外工作的人沒有什么萬不得已的事是絕對不會不回來吃團圓飯的.這個習俗,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吃團圓飯。
無論是五十六個民族的哪一個民族,在春節的時候,我相信每個民族的人都是希望那天可以見到自己所有的家人,和自己的家人團團圓圓,快樂樂!
春節作文 篇3
時間飛逝匆匆,轉眼間又過年了。不過這次我過了一個別樣的春節——鄉村春節。
過膩了城市里機械性的春節,眼看春節將近,我突然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今年去鄉下陪姥姥姥爺過年。知道我要來,姥姥姥爺很高興,很早就開始做各種準備。
出發了,當車剛剛開到姥姥姥爺住的那排時,就遠遠地看到姥姥姥爺站在門前朝我們揮手迎接我們了。姥姥笑呵呵地把我領進屋姥姥也在準備過年,冰箱里凍著包好的餃子,鍋里蒸著香噴噴的花椒肉。接著姥姥又像變魔術似的,從身后拿出一雙紅色的棉鞋,上面還繡著兩朵小花,可愛又素樸。姥姥和我說:“婧怡,這是姥姥給你親手做的,喜歡嗎?你那城里買的鞋雖然比這好看,但不如做的鞋舒服暖和,在這里,過年的時候每家的小姑娘都會弄一雙紅棉鞋穿,你快穿上試試。”我換上這雙新棉鞋,非常合腳,踩在地上軟軟的還暖暖的,最主要的是和我身上這些新衣服比起來這雙棉鞋似乎更有年的溫暖氣息,也更充斥著姥姥對我的關愛。在城里,估計很少能見到這種純手工做的棉鞋了。我立刻喜歡得不得了。
晚上,姥姥做了一桌好菜招待我,我們一邊看晚會,一邊吃,因為多了我的陪伴,也多了不少歡笑。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傳來了小孩子的歡笑聲,緊接著,幾個比我要小的男孩子一人拿著一個裝了許多糖的袋子走了進來,他們排成一排,恭恭敬敬地向姥姥姥爺鞠了一躬,說了一聲新年快樂,姥姥笑了笑,給每個人都抓了一把糖放在他們各自的袋子里。他們就笑呵呵的跑走了。他們走后,我一臉疑惑地看著姥姥。姥姥和我說:“在我們鄉下,春節晚上會有一些孩子,挨家挨戶的拜年,討糖吃,所以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就不會緊鎖了,就為了等這些孩子們。”這時外面放起了煙花。絢爛的煙花,為寂靜而黑暗的夜空披上了一件華麗的霓虹彩衣。
初一的早上我剛剛從睡夢中蘇醒過來,上著妝的姥姥姥爺,白底紅臉蛋還有濃重黑線著實把我嚇了一跳。姥姥姥爺見我醒了,并問我要不要去看他們的秧歌大會。我從未見過許多人在一起扭秧歌,秧歌大會我跟何時從未見過,既然有機會,當然要去見識一下了。
大會開始了,打鼓嗩吶的聲音頓時響起,許多老年人,臉上上著妝,穿著紅紅綠綠的`衣服,手中的扇子一搖一揮的,好似嚴冬里盛開的花朵,老年人們,踩著鼓點,擺出各種陣型,扭地步法也時而一遍,整齊劃一,還以動作,不出聲的情況下,表演了幾個故事,比如劉云打母,還是在高蹺上進行的,扭秧歌在這里也是扎根很深的民族文化,人人都露著笑臉。
城市雖然發達,但鄉村卻具有著城市沒要的這種傳統文化儀式城市里的禮物雖然貴,但似乎鄉村的那些親手做的東西,雖然樸素,但飽含親情,這次在姥姥這里,我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村年味!
【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我家的春節作文_春節作文04-23
春節的作文07-26
春節的作文03-14
春節的作文03-10
春節的作文03-11
春節的作文01-05
《春節》作文04-07
春節作文02-05
春節的作文【精選】07-09
[精選]春節的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