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作文【優選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清明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
今天是清明節,因此,學校組織我們去看望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里安葬的抗日烈士們。
上午剛剛上完一堂課后,我們便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走向抗日航空紀念館。臨近中午,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這兒可真大!一共分為了四個展示廳。每個廳大約有300至400平方米。展示廳內,分別展示了一個個戰士們使用過的東西,和一些當年的飛機模型。1.2號展示廳的正前方,有一尊巨大的自由之神的雕像,雕像有3個頭和6只手,3個腳,看上去十分壯觀。我們先走進了一號廳。你進去一看,會看見一個飛行員頭盔,上面布滿了灰塵。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還粘著斑斑血跡。看了這一幕,我的心也不禁顫抖起來,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個個飛行員駕駛著戰鷹,奮勇殺敵,最后被地方打落墜海。到了默哀一分鐘時間,我們每個人都低下了頭,為抗日的航空烈士們默哀。在默哀的過程中,隊伍安靜無比,只有鳥鳴和風聲在我們耳邊回響?纱藭r的'鳥鳴也不再那么活潑,那么清脆了.....
烈士一個多么偉大的名字!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永遠記住你們,你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欲斷魂!辈恢挥X,又一年清明節到來了。一大早,爸爸媽媽帶我去給阿太掃墓。
記憶中,阿太是一個慈祥和藹的老太太,老人家很節省,每逢周未,爺爺都會帶上我去看望阿太。每次去爺爺都會給阿太買一大袋新鮮的菜,夠她吃上好幾天了。
阿太非常喜歡吃肉,她會把肉切成豆腐丁這么小,說是這樣可以多吃幾頓。一個眼老昏花的老太太,90歲高齡,居然還有這手藝,真讓我們刮目相看。吃肉的時候,阿太先吃一口飯,然后夾一小塊放入嘴里細嚼慢咽,慢慢閉上眼睛,她像要把肉里的精華吃出來才肯咽下去?粗⑻敲礉M足地享受著肉味,我有時候也會嘴饞得撈上一小塊放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完飯,爺爺會把沒吃完的湯湯羹羹倒掉,阿太總是連連指責爺爺浪費,她說:“魚頭營養好,別倒!肉越燉越爛,好消化……”
我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閃過一幕又一幕。時隔多年,阿太的音容笑貌依舊那么清晰。下山時,我回頭望著阿太的“家”,多想問她一句:阿太,你在天堂生活得好嗎?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那天,天灰蒙蒙的,我站在曾祖父的墳前,心里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聽著鳥兒那悲戚的叫聲,看著那已經開滿野花的墳頭,我的眼淚不由得大滴大滴的滴落下來;腥婚g,我的眼前出現了曾祖父那高大的身影。他滿臉皺紋,依然那么慈祥。我撲向他,可是哪里還有他老人家的影子,只有一座孤墳。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心中涌起曾祖父在世時的一件件往事。
從我懂事那時候起,曾祖父就一直很疼我。夏天的晚上,他一邊用扇子給我趕蚊子,一邊指著天上的星星教我數數。我學著他的樣子,胡亂的'指著天空數著:“一,二,三,四,五……”天上的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望著我們,好像羨慕我有這樣一位好曾祖父。漸漸地,我睡著了,于是,曾祖父輕輕地拍著,哼著小曲:“好寶寶,睡覺覺。”我在這溫柔聲中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上小學時,曾祖父對我的學習也很關心,每次我做作業時,他總要坐在我身邊,瞇著眼睛看著我寫字。有一次曾祖父給我說:“靚兒長大一定會考上好大學的。”從此我便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不辜負曾祖父對我的期望,考上大學,帶曾祖父去北京?墒蔷驮谀悄,曾祖父卻悄然離世了。我再也見不到那和藹可親的曾祖父了,他也和我去不了北京了。我也只能在那孤獨的墳頭來思念他了。
我想念你了,曾祖父。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感恩追思的時節。祭祀先人是清明永恒不變的主題,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燃一炷清香,獻一束鮮花,去追求那些永恒的懷戀。
父親默默把帶來的草紙點燃,火苗未起,煙已裊裊,有老爺老奶的墳前也點了紙錢。一時間二個墳壯頭間火苗飄忽,香煙彌漫。
輕煙隨風而去,淺灰色的紙灰隨風飄散到那條小路上,一時竟勾起我無窮的回憶,那是關于長眠地下的奶奶的……
小時候,家住在山上,父母很忙,有奶奶接送我上學。奶奶已經年近六十,兩鬢上也刻下深深的皺紋,她笑稱那是歲月的痕跡可是幼小的'我不懂得這些,漫長的山路不愿意自己走。抱怨時,奶奶就默默地蹲下身來,我就樂哈哈的爬到她的背上看著她氣喘吁吁的趴著山路,用衣袖擦去額頭上的汗,我感覺有些心寒了,悄悄地把臉探到前面,數她臉上的皺紋
可是太多了,我也數不清楚。那時,我覺得她付出的,做孫女的一定會加倍還給她。
可是,她的身體越來越弱,終究沒有等到我還她的那一天。她去世的時候,我哭得昏天黑地。走在那條路上的時候常常會幻想奶奶站在我的身邊,和我一起同行,可是,這樣的夢已經過去,奶奶啊,你伴隨我的還有我的人生之路。
墳頭野花,清明馬蘭,它們從黑魆魆的泥土里鉆出來,搖擺在透明的陽光里。它們是另一些時間的容器——它們小至難以盛完一個春天但是即使最微小的生命,也有不屈的記憶在花瓣葉脈間的綻放里記錄傳播。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痘茨献?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卑础稓q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的習俗仍很盛行。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得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得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得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得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得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得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得習俗是豐富有趣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作文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得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得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得節日。
記得那次清明節,我和姐姐去掃墓。經過十幾分得步行,我們終于到了老爺爺得墓前。我拿出水果和糕點放好,點燃香,拿在手上,深深得向老爺爺鞠了一躬,拜了幾拜,接著我就拿出紙錢,在老爺爺得墓前點了起來。爸爸在對老爺爺行完了中國禮儀之后,就拿出鞭炮點了起來,一會兒天空中,就傳來了“劈劈啪啪”得響聲,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后來我又在老爺爺得墓前默默許愿:“希望老爺爺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全家快樂幸福,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得傳統節日啊,我覺得那么得有意義。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使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先輩們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故事就告終了,剩下,就只有使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農諺?汕迕鞴澾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清明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新枝插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倍拍吝@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緬懷著誰?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8
在我的故鄉對清明節有這樣的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太子為了躲避禍害,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太子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跟隨著太子。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太子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太子,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他吃了。十九年后,太子回國做了君主。就是后來傳說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向想起了舊事,心中有愧,晉文公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背著老母躲進了山里。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想讓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第二年清明節這天,晉文公率眾臣到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山踏青。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9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發現家家戶戶都插著柳條在門柜上我問爸爸:“為什么家家戶戶都要把柳條插在門柜上!卑职謱ξ艺f,這是一種風俗習慣。在我們農村清明節除了插柳條還有踏青訪友,祭拜祖先,每年清明節人們都要從外地趕回來給祖先掃墓,那車來來往往,非常熱鬧。
“嘟嘟嘟……”爸爸的手機鈴聲想起來了,是爺爺打的,電話,他催我們快去給祖先掃墓,可外面的雨一直下個不停,我想要是晴天該有多好啊,還能去看看風景,豬豬蝴蝶,放風箏,那該多好啊。可是天下起了大雨,這時我想起了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笔前。迕鞴澫曼c小雨,能使萬物茂盛的生長,不一會兒大伯開著車帶爺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這時大雨漸漸變小了,我們上了車開了將近一個小時,終于到了目的地。
一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很多,爸爸說如果是晴天,堵車的.可能性非常大。我想:清明節大概是人們懷念祖先寄托哀思的日子,這雨水就像人們的心情很悲痛。爸爸指著一座墳墓對我說:“這里躺的是爸爸的爺爺和奶奶”。只見爸爸和大伯們忙著忙那的,一會兒工夫之前就燒著了,我們一個個像祖先叩拜表達對祖先的敬仰之情,雖然我的衣服被雨水弄濕了,但我一點兒也不在意,我決定好好學習,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0
天陰了,又是一年清明時。雖說放了小長假,可幾乎沒有人愿意外出游玩,整個世界都沉浸在壓抑的氣氛中。
清明的雨是悲的。綿綿細雨從天空中落下來,悄悄地打在樹枝上,又緩緩地滑落下去,悄無聲息,卻又是那么觸動人心。這雨時而大,時而小,時而猛,時而柔,它似乎是天空的眼淚,滴落在大地上,也滴落在人們心里。
清明的樹是悲的。大樹好似一個個巨人,靜靜地佇立在街道兩旁。一陣風吹過,它們一改往日的張牙舞爪,低垂著枝葉,一動不動,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車輛人群。大樹的枝干仿佛被掏空了,在陰天的襯托下,顯得有些空洞,不再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清明的人也是悲的。街道上,仍舊有不少人群。他們或拎著包去買菜;或拿著錢去買早點;或騎著自行車瞎轉悠。看起來是那么的平常,卻又是那么的凄涼。那些人無一不低著頭,想著各自的心事,快步朝家走去。不再有友好的交談;不再有爽朗的`笑聲;不再有輕快的腳步。更多的是憂愁,一種說不完,道不盡的憂愁。
此時,陰郁了好久的天空中終于下起了雨。那雨力量無比巨大,忍了許久的悲痛跟雨點一起噴薄而出。天空在哭泣,樹木在哭泣,世界在哭泣。我眼前濕潤了。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1
清明節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有機會出去玩,我很高興。
吃過飯,該走了吧,可是怎么媽媽那里還沒有動靜呢?原來媽媽忽然又牙痛了,還疼得很厲害,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買藥了,可是買回來的藥好像也沒起作用。爸爸說不能去玩了,要陪媽媽去看牙,還不能留我一個人在家,我們只有全家一起去醫院了。爸爸問了好幾間醫院都放假了,最后我們去了浦西的口腔醫院。
醫院的人倒不是許多,但是,媽媽的牙可能真的比較糟糕,年輕的醫生阿姨說急診沒有辦法處理,只是給媽媽開了一種止痛藥,叫媽媽周六或者周日一定再去看門診。媽媽也真夠可憐的,怪不得她那么堅持督促我刷牙、漱口呢。
出了醫院的門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我們站在路邊上,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去崇明島,但是沒好意思說出來,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和爸爸說,出來的時候吃的藥已經起作用了,這會兒牙已經不疼了,還有些時間,不然我們去石洞口碼頭看看吧。媽媽真好,我們終于可以上路了。我的心已經飛到了崇明島。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2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父親母親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和爺爺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于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后,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著風飄向遠方,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著比較艱苦的生活,生下父親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父親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父親去學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后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后來,失去母愛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著活的人。這份親情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于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么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不會變。不是嗎?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3
人間四月,芳菲中展開春的畫卷,也迎來了亦喜亦悲,亦是分離亦是團圓,百般情緒雜糅的清明節。
品
今年,我在奶奶家過清明節,早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青團和掛艾草。青團是艾草的汁液和著糯米做皮,細膩的甜豆沙作餡,外邊再刷上一層豬油,總閃著誘人的光澤,如一顆顆翡翠球,吃起來軟糯香甜,還不粘牙。小孩子們最喜歡,早就圍成一團,眼巴巴地看著中間那盤青團流口水了。而那艾草“劍”則是由年近九旬的太婆親手編制,要掛在大門的最上邊正合適。
祭
吃過青團,我們就帶著干糧去掃墓了。我們擺好供品,按輩分一個一個莊嚴肅穆地祭拜,奉上自己的一份香,看著精心疊的元寶在火光中消失,山中的杜鵑紅得也像是為人們哀悼。祭奠完祖先后,就要清掃一下墓地了。我們分頭行動,一面清除雜草,一面護理墓碑。大家忙得熱火朝天,直到了滿意為止。如此辛苦,只為讓祖輩在心中的另一頭舒適些,中國人的孝心在這里也可見一斑了。
游
下午風和日麗,萬物復蘇,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我和爸爸媽媽在掃墓后留在山上踏青,挖一顆鮮嫩的春筍,捉幾條小溪里的小魚,在金黃的海洋——油菜花田中尋找春的氣息,玩得不亦樂乎,我品嘗到了春天的氣息。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鼻迕鬟@個令人糾結的特殊節氣,讓我牢牢地記住了它。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4
傳統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傳統節日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傳統節日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傳統節日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傳統節日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傳統節日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5
清明節習俗是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節日。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春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景象,正是郊游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習慣。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小燈籠,似閃爍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說起清明,我又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20
清明節踏青清明節作文11-21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1-12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6篇)11-20
清明節作文05-12
清明節作文05-12
清明節哀作文01-27
清明節的作文05-26
清明節作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