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雪莉的孤兒在她身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在我每次讀書時,看書總是一目十行,有時還不想看書,是安妮讓我對讀書的習慣有所改變。
安妮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還很會說話。再一次一次的困難中,都能自己解決。就說安妮不能和戴安娜玩的那件事吧!
安妮是一個無依無靠地孤兒,她瘦得皮包骨頭,臉上長著雀斑,頭發也是很可笑的紅顏色,但她很幸運地被馬莉拉和馬修兄妹所收養。一個十一歲的女孩。一頭紅發,一臉雀斑。她的父母因染病死去。就這樣的一個女孩,對生活從不悲觀。后來,她被綠山墻的一老兄妹馬修、馬瑞拉收養。她的嘴巴一刻也閑不下來,總愛現入無邊無際的幻想之中。馬修很喜歡安妮的性格,因為她愛幻想愛說話,對一切事物都很喜愛,當她被帶到綠山墻的時候,她卻被馬莉拉的態度所刺傷,我能體會出來安妮是一個很敏感的女孩,她又有和我一樣的暴躁的脾氣。
馬修很喜歡聽安妮說話,安妮講話啰喱啰嗦,馬修就喜歡這樣的`女孩子,而馬莉拉先前對她的態度不太好,可過了一陣馬莉拉一有點喜歡啰哩啰嗦的安妮了。
安妮盡管出身凄涼,但她常常自己溫暖地幻想,把一切都不愉快都拋在一邊,她想象自己是一個高貴、漂亮、典雅的女孩,她常常幻想著,綠山墻是自己的花園,自己是一個美麗的公主。不僅如此,她還非常有愛心,在馬修去世后,馬莉拉準備把綠山墻賣掉還債,安妮阻止了她,安妮為了保住綠山墻就退了學,并且留了下來和馬莉拉一起生活。
這本書描寫的風景很美,我讀著讀著好像也進入了綠山墻,和安妮一起感受她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說為什么安妮拒絕拿獎學金呢,原來是因為不想離開養育她的馬修和瑪麗拉,要是我呀,肯定會去拿了獎學金,然后再回來陪媽媽。
怪不得連馬克吐溫都說:“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最令人感到和喜愛的兒童形像!
我有時會發現,故事中的安妮,就在我的身邊。雖然她不斷闖禍,但她始終保持著一顆感恩的心,從生活中發現樂趣。
讀讀這個故事,相信你一定可以交上這個朋友!我喜歡安妮!我要學習安妮!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2
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我站在窗邊,靜靜地看著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心依然沉浸在那部名著——《綠山墻的安妮》之中。
這個故事發生在亞芬里。馬修和馬瑞拉想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來干農活。可是中途南希把話傳錯了,斯潘塞太太帶回一個女孩,名叫安妮。馬修和馬瑞拉收留了她。安妮的到來給綠山墻增添了不少生機。她在學校交了不少好朋友,并獲得了學業上的極大成功。安妮最終為了馬瑞拉放棄了學業,當了一名教師,在亞芬里教書。
馬修和馬瑞拉沒有因為安妮是一個女孩就不收留她。在馬瑞拉去找潘塞太太問清為什么帶來的是一個女孩的時候,正好碰見了彼特太太,她想收養一個女孩來看孩子,正好看中了安妮。馬瑞拉得知彼特太太的刻薄,便毅然留下了安妮。馬瑞拉真是善良,為了不讓安妮受到她的虐待,同意收養安妮,決定給她一個溫馨的家。
她的同情心深深打動了我,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馬瑞拉一樣善良,那么世界也會因此變得和平。這讓我想到了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創始人蔡特金,她從小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她為了讓小報童吃得上飯,一下買光所有報紙。印度圣雄甘地有一次乘火車,上車時由于擁擠,他的一只鞋子掉到了鐵軌旁,此時火車已經開動,鞋子無法撿回,他把另一只鞋子脫下,扔掉了路旁。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要脫下另一只鞋子。他說:“這樣一來看到鞋子的窮人就可以得到一雙鞋子了。”善良能使一個人變得美麗,變得純潔。別人遇到困難就應該第一時間去全力幫助。
安妮最終考上了大學,可是她為了馬瑞拉的'身體,放棄學業,做了一名小學教師。不管怎么樣,自己的家人才是第一位的。是他們給了你生命,是他們讓你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親情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家人之間應該要互相幫助,就像安妮一樣,為了家人肯放棄自己的事業和成就,我們要好好孝敬父母,少讓他們操心。
我在生活中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看到朋友有困難不去伸出援助之手,有時還因為一點小事與父母鬧不和,吵架。太過于依賴他們。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要樂于助人,孝敬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要以安妮和馬瑞拉為榜樣,學習馬瑞拉的善良和安妮的孝順,感恩世界上每一個好心人。做一個善良,懂得孝敬父母的人。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3
今天,我買了一本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這本書內容十分精彩。我非常喜歡書中的小主人公安妮。安妮是一個天真、活潑、善良的小女孩。她雖然長得不漂亮,但她頑皮又倔強還不拘小節,做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我一下子就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孤兒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講的是:在愛德華王子島上,有一對老兄妹,一個叫馬修,一個叫馬利亞。他們倆一起生活在大森林里,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馬修和馬利亞都已經很老了,干不動活了,便想收養一個小男孩幫自己干干活。可誰知,鬼使神差,他們卻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名叫安妮。安妮活潑可愛,好動,不拘小節,還有一點點的任性與倔強。她有一頭棕色的頭發,兩頰上布滿了雀斑。只有一雙大眼睛,給整個身體增添了一絲活潑。安妮有著夸張的言辭和豐富的想象,任何事物在安妮的眼里,都顯得妙趣橫生,她還為此干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可愛的安妮竟然把藥粉當成了調料灑在了為招待老師而做的蛋糕上,引得大家哭笑不得。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讓馬修兄妹,深深地喜歡上了安妮。在馬修兄妹的細心培養下,小安妮學業有成,竟然可以用獎學金去上她夢寐以求的大學。然而,令我沒想到的.是,正在這時馬修去世了,馬利亞又生了病,安妮為了照顧年老體弱的馬利亞,竟然放棄了上大學機會,留在綠山墻當一名教師,陪她深愛的馬利亞生活。
作者清新細膩的表現手法,使我深深著迷,更使我一開始讀,就舍不得放下這本書。我同情安妮的遭遇,但也敬佩她能在逆境中頑強的生長,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以樂觀的生活態度,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安妮用她的真誠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大家都像她一樣樂觀向上。
我與安妮的生活情況距之千里。我是一個在蜜罐里成長起來的女孩,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家庭條件也不錯,而安妮只是一個孤兒,什么也沒有,但她的恒心與樂觀積極地生活態度,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一定要向安妮學習,成為一個樂觀積極,人人喜歡的女孩!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4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綠山墻的安妮》,看完之后,讓我懂得了不少的道理。
這本書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馬利所寫,主要講了有一對兄妹倆——馬修和瑪麗拉,想在孤兒院里收養一個男孩兒,但是陰差陽錯,送來了一個身體瘦弱、滿臉雀斑、紅頭發、愛嘰嘰喳喳說話的小女孩安妮。經過了幾天的相處,馬修和瑪麗拉覺得安妮很可憐,決定收養她。在后來一段時間,人們都發現安妮其實是一個有浪漫詩意的女孩,她愛生活、愛讀書、愛幻想,渾身散發著富有靈氣的生命活力。她那種品質融化了每一個人的心,讓整個小鎮充滿活力與生機,她自己也交到了許多要好的朋友。當然,安妮也會犯一些大錯,但是,她在這些錯誤中慢慢地懂得了道理,一天天長大,最后成為了一個知恩圖報、樂觀堅強、勤奮好學的大姑娘,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文學獎學金,前途一片光明。可突然馬修因為心臟病離世,瑪麗拉眼睛快要失明,她決定賣掉綠山墻維持生活。于是,安妮為了綠山墻和瑪麗拉,竟然放棄了那筆獎學金,不在上大學,去當老師,同時照顧年弱的瑪麗拉。
讀完了書,我的心里一陣陣欣慰,安妮面對了生活種種的困難,在黑暗里走了出來,面對明亮、溫暖的太陽!這本書告訴我,要熱愛生活的一切事情,不管什么事,都要積極地去面對;要告訴我,在缺乏關愛與條件的情況下堅強的走出來;要告訴我,插上夢想和理想的翅膀,去實現你未來的一個個夢想,盡管沒有成功,但也收獲了一半的喜悅;要告訴我,要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來充實自己,要用無盡的想象滋潤枯燥的生活,像安妮一樣。在這本書里,有一句瑪麗拉教導安妮的話讓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容貌的美麗不是真正的美,善良的心靈和得體的`舉止才是最美的。”我一定要記住這些話。
想到這里,我一下子聯想到了自己,我不是和安妮一個樣么?我也特別愛幻想,我也犯過或大或小的錯誤,我也愛擁抱大自然,熱愛一切生活。學習起來,也和安妮一個樣,和班上學習好的同學競爭,把一件事弄清楚才能睡覺……
我覺得我的榜樣就是安妮,我希望她能一直陪伴我,能在困難的時候告訴我方法,能在做錯事時告訴我道理,我一生從不會忘記她!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5
安妮是幸運的,如果說她生命的前11年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挫敗源自于本性樂觀、活潑好動、富于幻想,那么后來她成長為人見人愛、懂得感恩的綠山墻主人,她的成長和蛻變離不開家長、老師、同伴的愛與關懷。
來到綠山墻后,她豐富離奇的想象、稍顯暴躁的脾氣及其愛美之心,給自己惹來一個又一個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但是綠山墻周圍的人用最淳樸的愛和關懷讓她不斷認識并改正錯誤。特別是瑪莉拉對安妮的宗教教育,她教安妮養成每天做禱告的習慣,通過禱告,安妮學會感恩、自省、表達,并為實現自己的愿望而努力。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妮休學時瑪莉拉的處理方式。
安妮上學時因為吉爾伯特嘲笑她、菲利普先生的不公正對待而決定休學,當安妮告訴瑪莉拉她不再去學校時,瑪莉拉無比驚訝,她試著勸安妮,當她看到安妮“不屈的固執神氣”時,她明白講道理沒用。她讓安妮發泄情緒,自己則不動聲色地去找有十個孩子的鄰居雷切爾太太取經。
不得不說,雷切爾太太是個睿智的媽媽。她對瑪莉拉說:“要是我的話就不跟她提學校了,如果安妮自己提出來,一定是對的。一個星期左右她就冷靜了,自己就想回學校去。你現在把她逼到學校去,天知道她會有什么古怪的想法,發什么脾氣呢。要是鬧出更大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呢?越淡處理越好!”
瑪莉拉聽從了雷切爾太太的建議,不再對安妮提及上學的事情。安妮在家學習、做家務,每天放學等著小伙伴戴安娜回來玩耍。一切都那么平淡又美好。好景不長,戴安娜受邀來安妮家喝下午茶,誤喝了葡萄酒,醉醺醺地回家。戴安娜媽媽責怪安妮的魯莽,不再允許戴安娜和安妮來往,為此安妮很傷心,終于在離校一周后的周一決定返校,而返校的理由是“不讓最親愛的朋友被無情地從身邊拉開”。
在安妮休學這件事情上,我真的'特別佩服雷切爾的淡定以及瑪莉拉不安下的平靜。我不知道,如果哪天我的孩子因為在校受了委屈不愿意上學,我是否有瑪莉拉的智慧——接受孩子一切真實的想法。
在大家的關愛中,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然而,伴隨著她的成長而來的,是馬修的猝然離世、馬莉拉的日漸衰老與眼疾加劇,面對綠山墻的搖搖欲墜,安妮放棄了幾年奮斗得來的上大學的機會,選擇回安維利主日學校當老師,陪伴幾年來給予她家庭溫暖的瑪莉拉,擔負起綠山墻主人的使命。她在愛與關懷下長大,又在重要時刻關懷著愛她的人。這一刻,安妮長大了,她的形象更鮮活生動了。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
一本好的書,將會改變你一生的道路;一本好的書,可以安撫你內心的焦躁;一本好的書,能夠讓你發現,周圍的事物,是多么的美好。閱讀了這么多的書,卻唯有《綠山墻的安妮》深深的影響著我。
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淘氣,卻無不是父母的寶貝。小時候,我們都很淘氣,到處闖禍,給父母惹來不少麻煩。但他們并沒有過多的責罰我們,而是替我們承擔責任。安妮也是這樣,無時不刻都有鬼點子冒出來,而且每次都會闖禍,都是馬修兩兄妹承擔了責任。這和兒時的我們,不是很相似嗎?安妮呢,在每次犯錯之后,他都會改正自己的缺點,以至于到后來,他就很少犯錯誤了。那時,安妮也長大了。
我們就像那頑皮的安妮,總是喜歡犯錯。但讓我改正的,不是那嚴厲的懲罰或者不可想象的結果,而是親人們的理解和那慈祥的'眼神。我們在這樣的關心下長大,漸漸的知道了這份愛的珍貴。那么是否能夠做到在對待他人的錯誤時,也以親人的慈祥去給予他鼓勵呢?我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應該是去譴責,去責罵他人,而是盡可能的去給予他鼓勵,寬容。可能,你的寬容,也會改變他的的一生。
安妮為了親人,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這才得以換保住了自己兒時的樂園。有失,有得。那我們呢?我們可以做到以親人為第一位嗎?有,但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從小時候的頑皮,發展到了現在的叛逆。開始對父母冷言冷語。那一次次的傷害,一句句冷漠的話,甚至對他們不聞不問,深深的刺痛了家人。
安妮可以為他的養父母而放棄自己的理想,我們卻對自己親生父母置之不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他們,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有多么的黑暗啊。難道就忘了小時候那般細致的照顧嗎?難道就忘了在你困苦時,是誰幫助你走過的?難道就一點懺悔之心都沒有嗎?為什么不問問自己,配做子女嗎?我們應該感激這份情,珍惜這份愛,而不是去破壞。我們長大了,應該學會承擔,不能再讓父母操勞,更不是覺得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空間而厭倦他們的一片深情。能夠承擔,這才是長大。
闖蕩累了,就多回來陪陪父母,陪陪伴隨你一生的親人。其實,我們長大了以后,就很少再有時間,可以像從前那樣,依偎在他們的懷中了。是否會想起,在斜陽下,那頑皮的孩子,拉著親人的手,一直,一直走下去?
我們長大了,就應該懂得回報。這時候,我們應當的就是那個慈祥的親人,去關心自己的家人們,給予他們當初給我們的慈祥。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7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它的內容非常精彩,讓我感受很深。
這本書講的是加拿大一座海島上的老兄妹馬修和瑪瑞拉收養小女孩安妮的故事,安妮生活的環境完完全全是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景,令我十分向往。
書中描寫了美麗的紫羅蘭山谷,兩旁種滿櫻花的大道,小溪上的橋和金色的.楓樹林,在讀到這些有風景描寫的片段時,我會身臨其境地感到置身于十九世紀的村莊里,遠遠甩開了現實的生活。
書中安妮的想象力豐富得令我佩服。她把雪白的櫻桃樹想象成“穿著婚紗的新娘”;把夜晚黑漆漆的樺樹林想象成“鬧鬼的森林”。有時作者寫到某個精彩的片斷或恐怖的地方時,我的心都會跟著忽起忽落。
故事的前半部分都講的是浪漫寧靜田園生活,可到了后半部分,作者突然筆鋒一轉,讓安妮悠閑散慢的生活變成了刺激緊張的學習。安妮似乎也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從前說不完的話和豐富想象力變成了少言寡語和成績的優異。最后,安妮進入了全鎮最好的學院,以考試第一名得到了艾普林獎學金。
畢業后安妮回到家鄉,發現從小長大的家因兄妹二人照顧不了要被賣掉。為了極力挽留自己的家,安妮放棄了在未來的大學讀書,而去另一個小鎮當教師來維持生活。在整個過程中安妮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界,感染了周圍許多人。
我覺得,如果這本書沒有后半部分,恐怕就不會成為世界名著,也不會讓人感受那樣深刻了。
書中穿插了許多精彩的描寫,如“院子里一片蔥綠,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側栽著樹,另一側排立著整齊的白楊。美麗的薔薇花開滿側,像一個個精靈在綠意中舞動。”又如“天空中,已經有星星如珍珠般閃著光。此起彼伏的雪丘間,回響著雪橇的鈴聲,似編鐘一般銳耳。”……還有非常多優美的句子,每句都可以使人不知不覺沉浸在浪漫的遐想里。
《綠山墻的安妮》主要描寫了快樂的田園生活,不過也少不了后面蜿蜒曲折的故事和精彩詞句的點綴。但最不可缺少的,是我悟出的道理——要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8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她有著紅紅的長頭發,是一個想象力非常豐富的小姑娘,從小在孤兒院。
綠山墻的主人,馬修和瑪麗拉兄妹原本想收養一個男孩,卻被安妮可愛的性格所吸引,并把她收養了。因為安妮的到來,整個綠上墻變得歡樂無比,充滿了活力。
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安妮雖然是個孤兒,但是她并不像其他孤兒那樣憂郁。相反,她很快樂,而且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在她的世界里,因為有夢想,每天都過的很愉快。她會給她身邊每一件物品取上一個獨特的名字,會把自己的想象運用到現實中來,她自信,勇敢,善良。在她身上,人世間許許多多的美好品質都能發現,她真是一個品質富翁啊!
這也讓我想到了另一本《三毛流浪記》里面的三毛,他和安妮一樣,堅強,勇敢,樂觀,樂于助人,他們身上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
讀完這本書,也同樣讓我有深切的體會 ,就是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有爸爸媽媽家人老師的疼愛,有社會的關心 ,我們更應該堅強,勇敢,獨立樂觀的好好學習,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今天我終于快馬加鞭的看完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厚厚的書,當看完了這本書的時候,我閉上眼睛,吞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
安妮是個身世凄涼的小女孩,出生不久,父母雙亡,好心的鄰居把她撫養到六歲,她開始到一戶人家看孩子,后來又被送到了孤兒院。是住在綠山墻農舍的馬修和瑪瑞拉收養了她。安妮天性活潑開朗,她的天真和愛幻想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又因為善良和直率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因為照顧生病的瑪瑞拉,只好放棄學業,留在家鄉當小學教師。
安妮之所以每天都這么快樂是因為她有一個很多人都沒有的美好品質——樂觀。就拿大家都很了解的海倫凱勒來說吧,她在很小的時候就雙目失明,但是她并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樂觀的面對命運帶給她的各種挫折,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如果換做別人,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海倫凱勒那樣樂觀的,他們可能一生都活在雙目失明的陰影下,永遠都走不出那陰影!
所以,一味抱怨的悲觀者,看到的總是灰暗的一面,即使到春天的花園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斷的殘枝,墻角的垃圾;而樂觀者看到的卻是姹紫嫣紅的鮮花,飛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里到處都是春天!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9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寫兒童的小說。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馬利的代表作,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陽光燦爛、甜美可愛的小主人公——安妮的藝術形象,這個形象令我難以忘懷!
故事是這樣的:在愛德華王子島上生活著一對兄妹馬修與瑪瑞拉,他們本想從孤兒院里領養一個男孩做幫手,卻因為同情鬼使神差地收養了一個名叫安妮的女孩兒,安妮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熱愛生活,富有想象。在她的世界里,溪水在歡笑,玫瑰會說話,小樹也成為戴著美麗面紗的新娘,連她自己的影子和回聲都是能說話的知心朋友。她喜歡給美好的.事物起美麗的名字,喜歡探尋所有未知的世界。自從安妮·雪莉來到綠山墻農舍以來就不斷地犯錯誤,但每件錯事都讓她改掉了一種嚴重的缺點。在安妮亂動養母的紫晶胸針那件事中她改掉了亂摸亂碰不屬于自己東西的毛病;在請朋友吃茶點把應當涂抹的果醬涂成了鎮痛劑幫安妮改掉了在烹飪上的粗心大意;在隨便購買小販攤上的染發劑來染頭發的事上為她甩去了過多的虛榮心……
于是我也想起了我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有一次做作業時,明明橡皮擦就在手上可找了半天;記得一次,美術課要用的顏料我在前一天就開始準備了,可當我準備好材料時卻發現我沒有把毛筆放入,找來找去才發現原來被自己丟在筆盒里了。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在訴說著安妮的一句話:在錯誤中成長。是啊,我要改正這個毛病,不再次犯這個錯誤,讓自己成長起來。
她的相貌并不美貌,一頭紅色的頭發,面頰上生滿了雀斑,脾氣也不好,可是上天對她是公平的,一次次起伏不平的事件不僅改變了安妮內心,使她更堅強,也改變了她的性格,不再亂發脾氣。隨著時光流逝,安妮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成熟,可活潑可愛的本性依然存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樂觀的去面對,把快樂帶給別人,同時自己也獲得快樂。盡管童年是過得并不充滿富裕,但在安妮的改變下,變得多姿多彩。 安妮的善良和直率使她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因而生活快樂充實、生氣蓬勃。
讀了《綠山墻的安妮》,我懂得了:不論如何,決不放棄。幸福是靠自己去創造的。每個人都擁有獲得幸福的權利,同時,每個人都有創造幸福的能力。讓我們向安妮那樣,樂觀向上,用積極的心態微笑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越過一個又一個障礙,沖破一個又一個難關,在錯誤中成長,朝著我們美好的夢想奮進吧!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0
我一直認同綠山墻的那個小女孩是我們的朋友,可隨著整本書閱讀的不斷推進,我更覺得安妮,是一位醫生,是一位治時代之病的醫生。當今時代下,軟弱悲觀,生活枯燥,虛偽圓滑成了普遍現象。而安妮,卻具有與之相反的高尚品質,讓其人格魅力在21世紀中不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
樂觀與堅強是我對安妮的第一印象。這兩樣品質是現代小說與影視普遍具備的主角光環,故看到安妮的遭遇時,許多人會覺得并無新意。但細想,安妮在經歷種種痛苦時,她是一個小孩子,可她越過的生離死別卻可與年過六旬的老人相比,而在書中,她因此的悲觀抱怨卻寥寥無幾。她是麻木了嗎?我覺得并不是。她的每一個微笑都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也為了讓他人快樂。她不想讓自己困于過去,更不想讓身邊的人被自己的過去所困。反觀教育盛行的現在,許多學生因考得不好而帶有的情緒,而做出的傷害自己的事,無不使自己痛苦,更使身邊的人痛苦。讀安妮,更讓我明白樂觀堅強的力量。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句羅丹的名句聽的小學生都煩了,可21世紀,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時代的不斷奔跑,人們依舊無暇停步去發現美。而安妮,正是有一雙那樣的眼睛,深藏于其中的想象力,讓涓涓細流,在她眼中似星辰大海。正是想象力,讓她的人格魅力更加豐滿,讓她的生活更與人際關系更加美好。與此同時,想象力也讓她更加樂觀,而樂觀,又促進了她的`想象力。故安妮的魅力,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說起我最贊賞的,是安妮的天真直率,愛憎分明。時代發展下,基于種種原因,許許多多的人戴上了虛偽的面具。反駁林德太太,暴打吉爾伯特,安妮擁有了一個女孩少有的直率勇敢。這些行為,均給安妮帶來了煩惱,可安妮卻從未丟掉那種本真。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覺得安妮是一個煩人的熊孩子,煩于她怎么有這么多的話,可到后來,我也如瑪麗拉般,喜于聽其喋喋不休。我也不清楚為什么,或許在不覺間,我早已被她的直率天真牽進了另一個世界。反觀現在,別說是成人,孩子的天真直率也被社會消磨得所剩無幾。如何重拾可愛天真,依舊值得深思。談起真實,真正打動人的是作者筆下的安妮并不是完人,她也具有很多無傷大雅的小缺點,讓我感覺她離讀者更加親近。
我覺得,蒙哥馬利真正值得贊賞的地方在于此書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其符合時代潮流的意義,而其中的精神,而那個小女孩的微笑,更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綠山墻的安妮》,生動的內容,感人至深的情節一下子吸引了我,我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綠山墻的安妮》主要講了一個叫安妮的小女孩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安妮是個孤兒,從小被人領養,性格膽小孤僻,自上學開始,歷經坎坷,奮發自勵,從沒有朋友到懂得友情,從學習欠佳到成績優異,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
安妮的經歷深深打動了我,這雖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對我的教育卻是深刻的。我雖然沒有安妮坎坷的生活經歷,但我的個性有點像小時候的安妮。愛面子、膽小、不自信,記得,從上學時開始,我就立志做一名三好學生,但是,直到現在為止,每個學期的三好學生評選都沒有我的份,我非常的沮喪,一個人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沒有評上三好學生,主要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穩定,起伏大,而造成學習成績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的個性,因為愛面子,所以不敢舉手發言,怕說錯了讓同學看不起;因為膽小,遇到不懂得問題就不敢問老師,不敢向同學請教;因為不自信,所以不敢拓展學習思路,學習成績始終不能上一個臺階。唉!我的這些個性,不是很像書中安妮小的時候嗎?
親身的經歷使我有了更深的體會,讀了《綠山墻的安妮》就好像喝了一杯清醒劑,深深地感到安妮才是我學習的榜樣。
安妮的成長經歷對我的生活和學習會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首先,一個人要自尊、自強,安妮雖然是個孤兒,但她不自暴自棄,而是勇敢面對現實,主動與人溝通、交流,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許多朋友。我平時比較膽小,不大敢和別人溝通,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讀了安妮的故事使我明白了應當怎樣樹立自信,怎樣與人交流,從而變成一個活潑、開朗、有愛心的孩子。其次,要實現夢想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安妮從一個膽小怕事的孤兒,通過自身的努力,終于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優秀教師。我屢次沒有評上三好學生,一度非常傷心和難過,安妮的經歷告訴我天上不會掉下餡餅,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不經過艱苦的努力,就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從現在開始,我要像安妮學習,努力克服愛面子、膽小、不自信等壞毛病,我想只要認真付出,就一定會有結果,因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不懈的追求,三好學生的夢想,我應當可以實現。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2
一天晚上,我正在吃著栗子,無意間,我從書架上抽出了一本嶄新的,還沒有開封過的《綠山墻的安妮》。我十分好奇,用剪刀把包裝紙剪開,讀到第二頁,這本書就把我深深的迷住了,甚至無法自拔……愛的故事從這里說起:住在愛德華島綠山墻農舍的馬修和瑪麗拉兩兄妹想從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兒,幫著馬修干農活兒。卻陰差陽錯地領養了一個臉上長著雀斑,紅發女孩——安妮·雪莉。瑪麗拉一心想把安妮送回孤兒院去,對她疾言厲色;但馬修不忍心,十分關心安妮,最后安妮用真誠的語言感動了兩兄妹。安妮愛幻想,櫻花是她的白雪皇后;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頑皮的她又闖下了許多大禍,在好朋友黛安娜奶奶的床上跳來跳去,不知奶奶就躺在床上。但她很堅定、執著,她可以堅持不為自己的失言給冒犯自己的琳達夫人道歉,卻又可以為了朋友黛安娜向瑟芬姑婆解釋關于“跳床風波”的事。安妮有一顆愛的心,考上大學后,馬修去世了,瑪麗拉的眼睛不好,安妮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照顧瑪麗拉。
所謂,綠山墻之愛就是如此!親情、友情勝于一切!
當我合上書時,心中不禁有了感悟。上天讓安妮失去了父母,卻泯滅不了安妮那顆充滿了童貞的心。不管再多的困難,安妮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即使是養孩子、失去父母,這些原本并不是安妮這樣幼小的孩子所要承受,可是她卻承受過來了。即使再痛苦,可在她那顆小小的心中,只盼望有個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切。她熱愛大自然,親近溪流、大樹、雨露……所以,她執著地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個大自然是美好的。她天真、活潑、聰明、頑皮、善言又倔強。安妮讓我覺得哪怕是一個長得丑陋的人,她也會覺得,這個世界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只要有愛,任何風風雨雨都能挺過去,任何困難就能解決,要笑著面對一切,要用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安妮讓綠山墻充滿了愛,她會感恩,寧愿放棄自己的一生,也要照顧瑪麗拉;為了友愛,她愿意向瑟芬姑媽道歉。這一切都緣于一個“愛”字!
《綠山墻的安妮》帶給我愛的人生啟迪:只要有愛,就會有方向。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3
我在收藏群書的書店里買書時,一眼看中了這本《綠山墻的安妮》。當我翻開它時,就立刻感到了它的不同。
在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會在冰雪的覆蓋下歡笑;玫瑰可以給她講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是可以訴說心事的知心朋友。她從小失去父母,生活在綠山墻的馬修和瑪麗娜在她十一歲時收養了她。她就是安·雪莉————安妮,一個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想象的女孩。
安妮被布來多·利伐,諾伐·斯考西孤兒院的史賓塞太太錯誤的帶到了艾凡利。自從來到綠山墻后,安妮屢次出錯、出糗,治好了她之前的大缺點:紫水晶事件治好了他玩別人東西的壞習慣;為森林取名為“魔鬼的森林”,讓她知道不能任意驅使想象力;加入了止痛藥的`松餅,治好了她烹飪時的吊兒郎當;把頭發染成綠色的事,治好了她的虛榮心;差一點淹死的事,讓她感到不能有太多的浪漫思想。
經過這一次次出錯、出糗,讓安妮在綠山墻長達5年的時光里,從那個滿腦子想象、愛饒舌的小女孩,成長為乖巧、懂事、嫻靜的大姑娘,但一次次的悲傷、痛苦也隨之而來:馬修之死、瑪麗娜的眼睛快要失明、綠山墻面臨要被賣掉的威脅。她為了保住綠山墻,放棄了在雷蒙學院讀書的機會,放棄了了皇后學院的獎學金,放棄了遠走高飛的機會,到卡摩迪任教,為瑪麗娜盡心盡力,因為世界上沒有比馬麗娜和安妮更愛綠山墻了。
自從安妮從皇后學院回來的那天起,她的世界被隱蔽了。雖然自己腳下的路很狹窄,但是,安妮堅信,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有一天,會開出寧靜的幸福之花的。
“一個故事之所以人間皆知,是因為它包含著永不泯滅的人性;一段歷史之所以千古流傳,是因為其蘊含著不朽的精神傳奇;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享譽中外,是因為他時時奏響著真與美的旋律。當它們會聚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間最圣神的文學殿堂。暢游其間,我們將跟全世界人們在一起,欣賞美麗、感悟真諦,與他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這段寫在書末的話,無疑是概括了所有聞名世界的好書的內涵,更加具體的寫出了安·雪莉純潔無暇的心靈。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4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觸動人心的好書————《綠山墻的安妮》
安妮·雪莉是一個滿頭紅發,臉上長滿雀斑的孤兒。她父親叫作沃爾特·雪莉,她的母親叫作巴莎雪莉。是當地的中學老師,在安妮三個月大時,她的父母死于一場熱病,為此,安妮便成了一個孤苦伶仃、凄涼無助的孤兒。
后來,安妮被托馬斯太太收養了。由于托馬斯太太很窮,又從波林布羅克搬到馬里維爾,托馬斯先生又被車軋死了,安妮就離開了她。不久,安妮被哈蒙德太太收養了,之后,又被斯潘塞收養了。
最后,被馬修和馬瑞拉收養了。生活在綠山墻旁。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她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把“松柏”想象成“賞金獵人”;把“天竺葵”想象成“邦妮”;把“櫻桃樹”想象成“白雪皇后”。把自己……她說過“如果我的世界里沒有了幻想,那我寧愿死去!”
啊——她那種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使我無比敬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相同的孤兒,他們并沒有傷心地倒下,而是堅強地爬起來,往未來的方向沖。他們雖然被人嘲笑,也不放棄,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他們,他們也要得到別人的喜愛。
生活中只要有樂觀,幻想美好的明天,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生活也很樂觀,那時,它便將你帶出了困境。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去醫院看病,其中一個人身患絕癥,另一個人什么毛病都沒有。然而,醫生不小心把他們兩個的診斷書弄混了,身患絕癥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什么毛病都沒有,于是整個人都快樂起來,歡天喜地的'回家了。那個本身什么毛病都沒有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患了絕癥,從此整個人都變得憂郁,對生活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一年后,那個本來身患絕癥的病人,因為自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總是樂觀的面對世界,于是絕癥痊愈了。而那個本來沒有毛病的人,因為自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總是很悲觀的去想事情,最后在憂郁中死去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出,生活中不應該又過多的失望和悲觀,應該像安妮那樣用心體會這美麗的世界。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當我們生活是黑色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七彩的彩虹;當我們生活在黑暗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頭頂的陽光;當我們生活在悲痛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微笑;用樂觀去面對世界,生活總有一天會充滿了陽光和快樂!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15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這個學期讀了《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擁有一頭紅色的長發、一雙大大的眼睛、一張長滿雀斑的小臉,但充滿幻想、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安妮雪莉。
安妮從小失去父母,生活在孤兒院里,后來被馬修收養。從此,安妮開始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磨練。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安妮的勤奮以及對學習的不懈努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想到自己消極悲觀的一面,我覺得自愧不如。我常常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選擇放棄,就是這種動不動就放棄的態度,是我離成功越來越遠。可安妮為了讓自己的'成績提高,連最不喜歡的幾何也要努力把它學好。我要向安妮學習,遇到困難不放棄,要想辦法解決困難。
通過讀《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我懂得應該積極地面對每一件事,不能輕易被困難擊敗。
林怡汐
我輕輕合上《綠山墻的安妮》,把它放在我的枕邊。那個火紅頭發、墨綠眼睛、滿臉雀斑的小女孩蹦跳著出現在我的腦海。她是這樣的活潑開朗,又是這樣的樂觀。這個小姑娘就是加拿大著名作家蒙哥馬利筆下的紅發安妮。我被她那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動著。
故事講述的是馬修、馬瑞拉兩兄妹經營著那小小的綠山墻農舍,一次陰差陽錯的機會他們收養了孤兒安妮。他們一路陪伴著安妮成長,在她成功考入女王學院并獲得獎學金時,馬修去世了,馬瑞拉的眼睛也面臨著失明的危險。安妮放棄了獎學金。這時吉爾伯特幫助了她,她在家鄉教書,留在了農舍。
其中,讓我觸動最深的是安妮的樂觀。她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她和一些女孩受邀去戴安娜家舉行茶會。她們在花園里玩“敢不敢”的惡作劇游戲。安妮因為好勝心強,非要爬到黛安娜家廚房的屋脊上,結果從上面摔了下來。回到家里,馬瑞拉非常擔心安妮的腳,但安妮很樂觀地說:“只有在這種時候,你才能發現自己有多少個朋友。”不論發生什么,我們都應該像安妮一樣保持樂觀的態度,多去看事情美好的一面,不要被悲觀的一面打敗,積極地去面對困難和挫折。這樣我們一定會有辦法渡過難關。
這本書中的每個情節無不令我動容,安妮的勇敢、堅強、善良令我感動,她給了我最大的啟示——要用積極的心態,微笑著面對一切,越過障礙,沖破難關,為我們的理想而奮斗!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相關文章:
綠山墻的安妮作文04-30
綠山墻的安妮閱讀感想03-13
《綠山墻安妮》讀書筆記04-01
《綠山墻的安妮》的讀書筆記11-03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10-21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01-27
綠山墻安妮讀書筆記11-10
綠山墻的安妮寒假讀書筆記06-19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范文04-20
[熱門]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