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偉人的事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很是熟悉吧,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偉人的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偉人的事跡1
大家知道這個五彩的世界最純真的愛是什么嗎?讓我來告訴大家吧。它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母愛。那,這偉大的母愛是誰創造的呢?她就是舉世聞名,人人皆知的母親。
母愛,如同一支支蠟燭,為我們照亮了漆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避免被那可惡的困難絆倒;母愛,如同無垠的大海,讓我們在這波翻浪涌的'知識海洋中學會堅持、拼搏與努力;母愛,孩子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孩子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母親,一個偉大的稱謂。母親,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前程;母親,就像燃燒的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母親,就像一根教鞭,驅使著我們前進;母親,就像一片廣闊湛藍的天空,讓我們自由翱翔。撲進母親的懷抱,讓母親撫摸你……
偉大的母親與母愛,為這個美麗世界中的孩子增添了一份快樂。母親,我們愛你!
偉人的事跡2
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
明代旅游家徐霞客,幼年便勤奮好學,博覽圖地志。由于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旅行,從22歲開始出游,前后經過32年,足跡北至燕晉,南達云貴和兩廣,名山大川幾乎沒有不到過的。在游歷之時,他嘗盡了千辛萬苦,星月寒星之下,他露宿過;嚴格酷暑,他都未間斷過;忍饑挨餓的境況,他常碰到。他常常拿著一根幾尺長的'鐵棍,去登山,去探尋險境。城墻邊,枯樹下,點燃一堆柴草,借著火光就寫他的游記。終于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
偉人的事跡3
毛澤東是誰?他做了些什么?他代表了什么?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怎樣的人?
毛澤東,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的雄才大略!名曰澤東啊!他是想拯救當時處于被統治的,貧窮的,落后的中國嗎?他是想讓中華人民從饑餓中,從痛苦中,從壓迫中解放嗎?他是這樣想的嗎? 他在求學階段就心懷大志,對當時的社會頗為不滿,他認為社會應該變革,應該走向富裕.所以才有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與志向!所以才有了“懼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不羈與成功!
在戰爭中,他沉著冷靜,指揮作戰.紅軍因他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中國因他才迎來了光明與希望,中國人因他才有了尊嚴與未來!這樣一個人,是一個引領中國走向富強的`人,是一個偉人啊! 在新中國的建設中,他似乎無法自由的發揮,以至于在他光輝的歷史中留下了一個永遠的,無法遮蓋的污點.可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偉人也是允許失敗的,但這并不能磨滅他在中國歷史上所留下的光輝足跡,這樣一個污點似乎將他從神的名義中拉了回來,使他與我們接近,也使我們意識到他也是人。
我欽佩他,敬仰他,因他帶著他所擁有的豪情與志向給了我們自由的生活,因他所具有的心胸與見識給了中國人在國際的自信與骨氣。
我眼中的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普通卻又偉大的人。
偉人的事跡4
愛因斯坦是一個美籍猶太人,出生于1879年,地點在德國烏爾姆市,在1900年的時候入了瑞士國籍,其在物理學方面有著非凡的成就,并且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愛因斯坦的事跡有許多都是流傳比較廣泛的。
1905年,在愛因斯坦26歲的時候,這一年他提出了三大理論,對物理學史來說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那就是光量子假說,他也就是憑借這一假說,獲得了1921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他提出狹義相對論以及布朗運動的統計性解釋,并且他做了相應的`驗證性實驗,讓當時許多不相信原子是真實存在的知名科學家改變了觀點。
狹義相對論建立以后,愛因斯坦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希望把相對論的原理更進一步的推廣到另一個領域即非慣性系,并在1907年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等效原理。從此以后,他向著廣義相對論進軍。終于在1926年的時候,愛因斯坦經過11年的研究,又創立了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雛形,在今后一段日子中,他做的都是對這個理論的完善工作并且進行一些具體的計算,還將這一理論運用到了宇宙學的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愛因斯坦開創了宇宙學。
愛因斯坦一生中的事跡有不少,在各個領域像社會、政治、教育以及戰爭與和平方面都有所涉獵,并且發表了許多文章,其中有些觀點是非常深刻的,例如在《為什么要社會主義》這篇文章中,他就對社會主義體制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其有著滑向專制的危險。愛因斯坦的事跡對于我們了解這個人有著極大的作用。
偉人的事跡5
化學家李比希實現諾言
著名化學家李比希小學時,有一天,校長問他:“你將來打算干什么呢?”他響亮地回答說:“我想當一個化學家!痹捯魟偮,全班同學哄堂大笑。然而,就是這個被人取笑的孩子,堅持不懈地向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終于成了著名的化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偉人的事跡6
是誰,指點江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誰,浴血奮戰,帶著中國走向勝利;是誰,勤奮學習,為中國創造奇跡!他、一個振興中華的世紀偉人;他、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軍事家……他用自己畢生的心血,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今天的輝煌。他這一生獲得了許多成就,說也說不完,他就是我們的主席毛澤東。
提到毛澤東,我心中感慨萬千。今天聽了老師的介紹,我知道他是一個孜孜不倦,勤奮好學的人。事情是這樣的:毛澤東特別喜歡讀書,他每天都早早地起來讀書,到了晚上也不睡,都大半夜了還沉浸在書的海洋。母親怕他累壞了,就督促他睡覺,毛澤東怕母親擔心,便把黑色的紙粘到窗子上,讓母親看不到燈光。他讀書讀的廢寢忘食,整個人沉浸在書中。每當他讀完一本書,他都會在書的后面寫上自己的觀點,并記得所有的'好詞好句好段。這僅僅不夠,在毛主席的臥室里、工作室里到處都是書,甚至在大床上,衣柜里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書。長征時期,他也帶著書。無論多么亂的場面,他都能鎮定自如,臨危不懼。只要有一丁點兒的時間,他也會靜下來讀書。一直到他當上主席,他還是每天在書海中度過,沒有一天不在學習,生病住院時,躺在病床上也在讀書;吃飯,睡覺時甚至在夢鄉中也在讀書。征戰沙場的空余時間也在讀書。毛主席一天也離不開書,書就是他形影不離的好伙伴,良師益友。他真是讓我敬佩不已!
你是一個偉大的詩人,能超邁千古;你是一個用兵如神的大軍事家,能力下宏偉功績,帶著中國走向成功。你是一個哲學家、書法家、史學家、政治家等。你就是華夏兒女的榜樣,中國人民的榜樣!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應該牢記毛主席的話,不忘他的教誨,成為一個有素養有本領愛學習的祖國花朵!向毛主席學習:與書為伴,與書同行!
偉人的事跡7
法國總統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身于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瀟灑地穿梭。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總統,而是我務必成為總統。”
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以后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他哭過,泄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之后,他透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結業后,又與校友一齊做生意。在生意場上打拼了10年后,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
198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市長。20xx年5月,在法國總統大選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總統。他也最后圓了心中的總統夢。
分析:當一個人用“我務必怎樣”來承諾自己的理想時,他的心中就必須蓄積了巨大的`動力和必勝的信念。而這種動力和信念也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適用話題:尊嚴、改變、困境
偉人的事跡8
唐中宗李顯他自己是皇帝,父親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兒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更要命的是他媽也是皇帝圣神皇帝武則天。
于是歷史給了他一個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那么,位炮制出“六味地黃丸”的創新型皇帝是如何走上創研新藥、造福人民的科學之路的捏?
眾所周知,大唐是一個偉大開放的年代。唐王朝的第二任掌門人唐太宗李世民老年時,把一位號稱“武媚”的十四歲美女納為才人(嬪妃的一種名號)。十四歲,還屬幼女,這事兒要是換了現在,那可是重罪!他老人家非得坐上幾年牢不可。老李過世后,他兒子小李唐高宗李治不但繼承了他老子的江山,也繼承了他老子的女人武媚。
經歷了兩任皇帝的武則天,把唐高宗李治擺弄得神魂顛倒。在李治晚年,武則天已經能和他老公李治一起“垂簾聽政”了。李治死后,他的兒子、唐太宗的孫子、創新型皇帝登李顯終于登上歷史舞臺了,號稱唐中宗。李顯只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三子,本來皇帝的寶座是輪不到他的。但他的兩個親哥哥李弘和李賢都被武則天殺了;⒍旧胁皇匙樱鋭t天卻連續殺了三個兒女,正如現代京劇《沙家浜》里所唱的:“這個女人不簡單”。
俗話說的好,好事總是多磨,李顯只做了兩個月的皇帝,屁股都還沒捂熱,就被他老媽武則天趕到湖北房山神農架去當“野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四弟唐睿宗李旦。這個李旦同樣沒坐多久的皇帝寶座,武則天正式撇開兒子,自立為皇帝,而這也正為李顯“六位帝皇丸”的'創造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在爭議聲中漸漸老去,李顯又被他老媽武則天記起了。當他老媽派去召他回來當太子的隊伍到達神農架時,李顯以為是老媽派來殺他的,嚇得差點上吊自殺。還好沒自殺成,不然,六味地黃丸的偉大工程將會半途而廢。在大唐忠臣們的努力下,李顯第二次登上皇位,仍稱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由于六味地黃丸還未研究成功,沒有補藥可吃,性格和身子骨都比較孱弱,竟然被曾經在神農架大山里相濡以沫的老婆和女兒毒死(真的是有什么樣的婆婆就有什么樣的兒媳婦)!他的兒子李重俊在老爸被毒死后,繼位皇帝,挑起他老爸未竟的事業,繼續著六位帝皇丸的研究工作。不幸的是,李重俊的堂兄妹,他四叔李旦、也就是曾經的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女兒太平公主,在殺了三嬸、也就是李重俊的老媽后,又把無依無靠的孤兒李重俊拉下皇位。李旦和他三哥一樣,第二次登上皇位,仍叫唐睿宗。接下來順理成章了,李旦晚年“被主動”退位,李隆基繼位,史稱唐明皇或是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了!
偉人的事跡9
這幾天我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它主要講了中國和外國名人的故事。我最喜歡的人是萊特兄弟,哥哥是威爾伯,弟弟是奧威爾。有一年圣誕節,父親給他們兩個買了一個飛螺旋玩具這樣奇怪的玩具有一個特點,就是上緊了橡皮筋后就可以飛起來,這引起了萊特兄弟的注意力,于是他們把這個玩具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打算長大也造一臺可以帶人們飛上天空的機器。他們不停地努力,x99年8月萊特兄弟制造出了他們的第一架飛機——一架雙翼風箏是飛機,他們又不斷努力,在xx年制造出了第一架滑翔機,第二年萊特兄弟開始考慮飛機的動力問題,他們想到了汽車的`發動機,于是他們就自己做了一個發動機,并經過多次的試驗把它安裝到了飛機上,并給飛機裝上了螺旋槳。
xx年,他們終于做成了一架帶有螺旋槳和發動機的飛機,萊特兄弟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了威爾伯先飛威爾伯沒費多久就掉了下來,他們倆找到了問題:原來是齊妃的時候出了問題然后輪到了奧威爾試飛,他一下飛了三米多高,然后又穩穩地著陸了。終于,人類的第一架飛機誕生了!我知道了這些名人都是熱愛讀書的,所以我們也要好好學習。讀書。
偉人的事跡10
日積月累終成偉業
革命導師馬克思,為寫《資本論》,閱讀了1500多種書,在書中引用了十幾個學科、數百個作者的觀點,留下了一百多本讀書筆記。列寧在《列寧全集》中引用自已看過的.書竟達1.6萬多冊。他在研究帝國主義專題時,讀了148本書、49種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寫下60多萬字的札記。
偉人的事跡11
劉胡蘭,一個讓我們永遠銘記的名字,一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英雄,為革命事業、為人民的解放她英勇的與敵人斗爭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雖然我們生在不同的時代,我也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我從劉胡蘭姐姐的事跡中感受到了一種精神,那就是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正義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激勵著我珍惜生活,滿懷信心去戰勝一切困難。
劉胡蘭姐姐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汶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中農家庭中,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在艱苦的成長過程中,她養成了倔強的性格。10歲的時候她參加了兒童團。1945年10月,她又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到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在1946年秋天的`時候,國民黨進攻解放區,很多干部轉移了,但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1947年1月12日,國民黨軍隊突然襲擊了云周村,劉胡蘭被捕了。被捕后,無論敵人怎樣威逼利誘,劉胡蘭都不為所動,最后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她犧牲時還不滿15歲。
15歲的年紀多么年輕啊,我今年12歲,和我相比她只比我大了3歲。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吃穿不用愁,有家人的疼愛和呵護,有良好的環境讓我們學習和成長,而這些都是千千萬萬像劉胡蘭姐姐一樣的革命英雄用鮮血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生活,好好學習,努力生活。我也時刻會用劉胡蘭姐姐的精神鞭策我自己,遇到困難不放棄,努力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來回報那些為曾經為祖國解放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做出貢獻的偉大英雄。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是毛澤東爺爺為紀念劉胡蘭姐姐而寫的,以緬懷她的一生。古話說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們應該像劉胡蘭姐姐一樣,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讓自己活得更加充實而精彩。
偉人的事跡12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制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并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于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后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制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里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這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偉人的事跡13
1937年10月25日,時為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的劉伯承獲悉日軍二十師團的迂回部隊向平定縣城開進,其運送軍械彈藥糧草的輜重部隊約千余人在測魚鎮宿營。測魚鎮東部的七亙村一帶地形復雜,道路彎曲,正太公路由此通過。劉伯承判斷,測魚鎮之敵第二天必定經七亙村向平定縣城運送軍用物資,即令三八六旅三營利用七亙村一帶的有利地形,力求打一次漂亮的伏擊戰,殲擊敵軍,奪其輜重,切斷二十師團的后方補給線。
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聽說八路軍要在七亙村伏擊裝備精良、不可一世的侵華日軍,非常懷疑。認為國民黨的數萬正規大軍都不能阻擋日軍入侵山西,八路軍又怎么能與日軍相匹敵呢?劉伯承要用七亙村伏擊戰的勝利,治一治國民黨軍隊的.“恐日癥”。
10月26日拂曉,天剛蒙蒙亮,駐扎在測魚鎮的日軍輜重部隊,在200余名步兵的掩護下,沿公路大搖大擺地向平定方向開進。9點鐘左右,日軍先頭部隊進入了三營的火力范圍,三營戰士把這股敵人放了過去,其他敵人看到先頭部隊部隊平安無事,即緊隨其向前運動。當敵輜重部隊進入三營的伏擊圈時,三營抓住戰機,向其發起突然攻擊,以猛烈的機槍、手榴彈火力大量殺傷敵人。頓時,槍炮聲、喊殺聲連成一片,直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暈頭轉向。隨即,八路軍戰士個個像猛虎下山,向敵群沖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使敵人的隊形大亂。敵人前后被三營的火力和沖入敵陣的戰士所截,左右被道路兩側的地形所阻,兵力無法展開,火力不能發揮,掩護部隊也發揮不了作用,被八路軍戰士打得死的死、傷的傷,完全失去了指揮和抵抗能力。后尾掩護的少數兵力見大勢已去,懼怕被殲,丟下物資和其他人員,狼狽地向測魚鎮方向回竄。
這次戰斗,激戰兩個多小時,斃敵300余人,繳獲騾馬300多匹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勝利。
敵運輸部隊被八路軍殲滅后,日軍運送軍用物資的計劃落空,前方急如星火,后方亦如熱鍋上的螞蟻。日軍依據用兵“不得遵!钡牡览,認為八路軍伏擊勝利后,一定會轉移別處,絕不再再在七亙村設伏。所以,一面組織部隊到七亙村收集、搬運尸體,一面調整力量,準備繼續從七亙村一帶通過,向平定方向運送軍用物資。
劉伯承神機妙算,準確判斷敵人運送軍用物資未成,前方彈藥糧草告急,一定會千方百計再次運送。且向平定前方機動沒有道路繞行,七亙村是再次運送物資的必經之路。另外,劉伯承抓住敵人用兵教條的心理,對“不得遵!钡挠帽,反其道而用之,大膽決定再次在七亙村設伏。為了進一步迷惑日軍,誘騙其上當,劉伯承又使用了疑兵之計。當日軍派重兵來七亙村實施報復時,他讓第三八六旅主力佯裝慌忙敗退,制造八路軍已被驅走的假象。第三八六旅主力在附近山里繞行一圈,乘夜又秘密返回到七亙村設置伏擊陣地,主攻任務仍由第三營擔負,不過伏擊地點由村東移到了村西。
28日上午,敵人由測魚鎮出動,沿原路向平定方向開進。這次,敵人吸取上次遭伏擊的教訓,以100余名騎兵開道偵察,300余名步兵殿后掩護,輜重部隊擺在中間,相信可以萬無一失。敵先頭部隊接近七亙村后,其偵察分隊進行了嚴密搜索。三八六旅三營的戰士沉著鎮靜,嚴密偽裝不動聲色,以致敵人走到跟前都沒有被發現。在敵人確信沒有伏兵,其先頭部隊的騎兵才搖搖晃晃地通過八路軍的伏擊地區。待敵輜重部隊進入伏擊圈后,三營指揮員一聲令下,埋伏在七亙村西側的戰士,對敵發起了猛烈襲擊。隨后,戰士們又沖入敵群,與敵人展開了面對面的搏斗。激戰到黃昏,又斃敵100余名,繳獲騾馬數十匹,余敵向平定方向逃竄。
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劉伯承指揮八路軍部隊,采用“重疊的設伏”戰術,在七亙村連續兩次伏擊日軍的輜重部隊,斃敵400余人,繳獲騾馬近400匹及大批軍用物資,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侵華日軍嘗到了八路軍的厲害。
七亙村伏擊戰斗結束后,劉伯承將繳獲的日軍戰馬、軍刀、大衣等戰利品,拿出一部分送給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讓他看看八路軍是怎樣戰勝侵華日軍的。衛立煌親自點驗過目,對劉伯承率領八路軍戰士對日軍作戰取得的輝煌戰績,敬佩不已,稱七亙村伏擊戰是大膽巧妙用兵的奇跡,不得不承認:“還是八路軍的機動靈活的戰術好,接連打了好幾個大勝仗”。
偉人的事跡14
愛因斯坦晚年犯了一個大錯誤,雖然青年時期的愛因斯坦在民眾中是權威的化身,但他晚年曾經妄想把神學和自然科學結合起來,說到底還是由于他對自然科學沒有抱以完全的信任,因為愛因斯坦出生的環境,正好是宗教改革剛剛過去的那段時間,在中下層民眾心中,傳統宗教封建神學仍然占有相當的社會基礎。
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誤,后來飽受世人詬病,因為之后的科學研究證明,雖然他的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存在一定的疏漏,但這并不是神學可以彌補的.,只是因為他的計算方法出了問題,很快就有杰出的科學家彌補了它的漏洞,也批判了他對于神學的盲目狂熱相信。
其實任何人都會犯錯誤,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對于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誤后人理應寬容對待,畢竟愛因斯坦已經為全人類做出太多的貢獻,他為人們帶來了第一絲光明,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相當的基礎,為之后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帶來了改變。
很多人因為愛因斯坦晚年的錯誤而否定了愛因斯坦之前的成就,這種說法是極其荒謬可笑的,愛因斯坦的青年時期聲名赫赫,雖然當時愛因斯坦提出理論非常超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科學家選擇追隨愛因斯坦,事實證明,愛因斯坦之前研究的理論都是正確的,完全可以被應用到人類的發展進程中,這些理論即使放到現在也是毫不過時的。
偉人的事跡15
歲月,像風,帶走了人的青春;歲月,像刀,銘刻了英勇事跡。人生老病死是鐵打的事實,不可以改變。但是戰爭是可以改變的。偏偏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偏偏帝國主義野心太大,造成了中國史上一大笑料。
抗日戰爭,有多少兒女血欲沙場?他們為中國獻出了生命,為中國贏得了勝利。劉胡蘭,是一個堅強的'革命者,她的故事,家喻戶曉。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劉胡蘭原名劉富蘭,意思是想讓劉胡蘭給這個家庭帶來富裕。而事與愿違,劉胡蘭四歲時生母去世了,這個家也因此便變得更沒有生氣。1946年6月,劉胡蘭加入共產黨。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不想連累鄉親們英勇被捕。她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不說出黨的秘密,被殺死在敵人的刀下。劉胡蘭,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就這樣犧牲了。雖然劉胡蘭犧牲了,但她的高貴品格、革命氣節、英雄創舉卻鑄造了光照千年激勵后人的“胡蘭精神”。難怪毛澤東說劉胡蘭“生的光榮,死的偉大”。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當我今天捧著《紅色少年故事》時,細細品讀劉胡蘭,我發現一個革命者的路是多么不好走。我們小朋友都過上好生活,不憂衣食,沒有危險,不用再槍彈雨林里生活。但是,很多人卻不珍惜,認為這是父母應該的。父母讓他做一些家務,他就認為父母不愛他,就發火、撒嬌。直到父母發起火來,他才嘟著嘴去干活。
想想劉胡蘭,處境多么危險,家中貧窮,如果父親倒下,這個家就完了;如果被鬼子捉住,就沒活路了。但她卻在苦難中選擇共產黨,寧死不屈。朋友們,雖然我們現在生活過好了,但是對國家那顆心卻沒有因此變得更強。如果你愛國,就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吧!不要以為這更愛國沒有關系,沒準你小時候懂苦,長大能忍辱負重成為人才呢!
【偉人的事跡】相關文章:
偉人的事跡10-07
偉人的事跡作文11-06
中國偉人的事跡05-07
偉人的事跡(15篇)10-07
偉人的事跡15篇02-21
偉人事跡的心得02-23
關于偉人的事跡02-21
偉人的事跡(通用21篇)02-01
偉人的名人事跡作文11-06
紅色文化偉人事跡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