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作文【合集】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藝術的作文 篇1
由于興趣,我中學從弦樂社團進入了現代舞社,剛一進社團便被安排承擔幾個節目的演出任務。離演出只有一個月,用間周一次的兩節社團課排練節目,時間遠遠不夠,社長只好把目光釘在每天中午那短短的四十分鐘的午休時間。
排練的那段時間的中午,一放學我三步并兩步沖出教室,氣喘吁吁地跑回家,不要說沒吃出飯菜的'滋味,有時就連吃的啥菜都不知,飯菜就被倒進了胃里,緊接著就是三步并一步地上樓下樓,匆匆直奔舞蹈室。那時正值酷暑,舞蹈室又沒空調,盡管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也根本顧不上休息一下,立馬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之中。高強度的訓練使每個人大汗淋淋,學姐們蓬松的頭發被汗水浸成數綹,學長們花花綠綠的衣服被汗水濕得由淺變深。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節目,所以時常錯位排練,這樣,原本有著幾分鐘的空隙可以稍加休息,但每個人都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都咬著牙,用這短短的幾分鐘,規范自己的每一個動作,糾正自己的的每一個表情。有時一個動作甚至要堅持十分鐘。
如果遇到校舞蹈隊征用教室,我們不得不另找地方。因為廁所洗手池旁有鏡子,有時我們便在廁所外排練,廁所的氣味時不時沖擊們的嗅覺不說,尿液中的氨分子還會打擾我們的視覺,讓我們只能半睜著眼睛排練。盡管如此,沒有一個人抱怨排練環境的惡劣,沒有一個人因為外界干擾而使動作走樣。有時,露天的玻璃門前的臺階也成了我們的舞蹈室,頭上,驕陽似火,想把萬物燒成灰燼,腳下,被太陽炙烤得滾燙的水泥地想把我們體內的水分抽干,將我們炸成一個個肉干。
一次排練時,同學做地板單手倒立沒控制好力量,失去了平衡,將手腕拉傷,我們都勸他休息,但見他匆匆跑向醫務室,將傷情簡單處理后又回到了隊伍,繼續練習。只見他咬著牙,一聲不吭,豆大的汗珠布滿了他的額頭,累得通紅的臉上看得出他痛苦的表情。他硬撐著。堅持著。他說:另選他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甚至取消節目。我們沒有被嚇到,仍然以超人的意志客服一個個困苦,跨過一道道難關。
藝術的作文 篇2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單一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信仰。但是彼此之間又并不孤立,每個人周圍都有朋友、家人。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才能和諧便是讓生活成為一門藝術的根源。
把自己當成別人是藝術生活的敲門磚。無疑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私欲,學習與人相處,便是學習如何平衡個人私欲與他人利益之間的比例。有人說過,大多數的爭吵的根本原因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當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怒瞪著的眼睛或許會立即黯然失神,拔高的嗓門或許會頓時啞然無語;因為我們會發現,對方的見解和觀點同樣情有可原,并不像先前聽起來的那么無理取鬧。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只有站在多種角度,用辨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我們才能做出最公正的判斷。
把別人當成自己是藝術生活的墊腳石。電視里常常報道愛心人士為貧困山區捐款的感人事跡。而我們該做的,并不該只是在一旁拍手稱好,而是應該由人及己,把別人當作自己的榜樣,樂于行善。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是快樂的。為自己樹立生活榜樣,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滋養,并在實際行動中得以延續,也正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
把自己當作自己是藝術生活的標尺。每個人都會有夢想,而夢想也正是每個人努力拼搏奮斗的動力。志向遠大固然是好事,但切記不可好高騖遠;而應該切合實際。生活中,有歡樂,也會有悲傷。當夢想的`希望落空,失意難過也在所難免。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失敗。把自己當作自己,各個階段的能力總有極限,但不必太過逞強;只要心中的信念不滅,每個人都能不斷地突破極限,正所謂:“能力有限,潛力無限。”與此同時,我們也更要懂得,“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的道理。惟有如此,我們才能順利地度過每個難關,迎接新的挑戰!
生活是一門藝術,它不只是吃飽穿暖,還有精神層面上的不斷修煉與成長;每次風風雨雨,總能不斷催促著我們慢慢蛻變快快堅強;這是一種超然,也是一種禪。而當我們學會了生活的藝術,那么愉快的心情也自然會與我們永遠相伴相隨!
藝術的作文 篇3
是誰給世界添加了一份美麗呢?當然是藝術。
今天上午我們在三樓看了許多藝術品,當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我立刻驚呆了,有的是畫出來的,有的是用豆子拼的,有的是用牙簽拼的,還有的使用瓶蓋拼的`。
我感到很好奇,我就左走走,右走走,看的我都入迷了。走著走著就到了人物畫的部分了,有一幅畫的很好,很逼真。那幅畫里的人手持一把劍,讓我幻想到要戰斗似的。
再往東走,可以看到用牙簽做的畫,做的很好,有一個小船,還有一個藍精靈……
再往東走一走,就看到了一幅用豆子做的畫,那是我最能感到藝術的,那時一只雄鷹,畫中好像是展翅翱翔的動作。當然,我認為的藝術并沒這么簡單,從畫中如果細心的話,就可以看見四個字,“雄鷹翱翔”。
往后看,可以看到用廢紙做的一棵大樹,那棵樹很大,樹枝也很粗,每根樹枝上都掛著一幅畫。用廢紙也能做成一棵大樹,真是太有藝術了。
……
有了藝術才會讓世界美麗,才會讓生活變的不那么單調。讓我們一起來體驗藝術吧!
藝術的作文 篇4
上海植物園舉辦盆景展覽,我慕名而去。 走進展覽大廳,那各式各樣的盆景簡直使人目不暇接。不必說墨綠的羅漢松被修剪得多彩多姿,也不必說青翠的爬山虎纏繞著山石盤旋而上,單說山水盆景就使人流連忘返。 看于這兒是“花果山”,滿山嶙峋的山石就像千百只小猴在戲耍。那兒陡峭的山崖多險呀,這就是有名的華山。還有西湖的水、桂林的山……每一盆盆景都有一種美好、精致的造型,給人以無窮的遐想,真像一首首無聲的詩。 “壺山腳下”就充滿著詩意。壺山,峰巒起伏,山坡上翠綠一片,零星地點綴著繽紛的野花。一條千級小路若隱若現,通往山頂。
遙想當年李白喝醉了酒,就睡倒在這風光綺麗的壺山腳下。山下千奇百怪的巖石搭成一個小山洞,洞口有一塊平滑的石板,李白就睡在上面,清澈的溪水從他腳下流過。這么美的景致,怎能不激起詩人豪放的詩情呢? “沙漠駝鈴”仿佛把我們帶到漫漫沙流的新疆大沙漠。在一望無際的沙海中,一隊駱駝遠涉而行,古人騎著它們把中國的絲綢傳到西方,這兒的一座古城遺址也許就是絲綢之路上的歇腳點。如今它被彌漫的黃沙所籠罩,只微露出斷墻殘壁,整座城幾乎埋沒在沙堆中I而在盆景里,那漫無人煙的沙漠依然存在著旺盛的生命力:一叢叢低矮的耐旱植物—仙人掌、仙人球開滿了紅的、黃的花兒;兩只駱駝悠閑自在地走著,細長的脖子上掛著鈴檔,似乎還傳來了“叮當叮當”有節奏的音響,給沉寂的沙漠增添了歡樂。
最傳神的是“八仙朝拜觀音”,高低不等的八根小石柱竟是八仙!那最矮的大概是何仙姑,站在石頭上的.也許是呂洞賓……站得最高的當然是觀音,威嚴而毫無表情,旁邊筆直沖天的松樹映襯著。八個神仙都被刻活了,真是獨具匠心。 看到這兒,你也許很驚訝,這樣一些亂石怎么有如此美妙的詩的意境?其實這不足為奇,我們的藝術家就是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再現祖國的壯麗河山、古老文化,用滿腔熱情贊美偉大的祖國。
藝術的作文 篇5
藝術發現是文藝理論中的術語,是指作家在社會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礎上,依據自己認識和評價生活的思想原則和審美趨向,對外在事物進行觀察和審視時所得到的獨特感知。藝術發現對于寫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決定了作品的獨創性,可以說沒有藝術發現就沒有富有特色的作品。雖然學生寫作文與作家的創作具有很大區別,然而要想寫出新穎而深刻的文章,沒有獨特的藝術發現也是不行的。尤其在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的過程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藝術發現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獨創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藝術發現的訓練,不僅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一、藝術發現的一般心理特征。
藝術發現的心理特征一般來說具有以下四個方面:
1.藝術發現是作者心靈的驀然領悟。將要進行寫作時,作者的整個心思都放在相關的事物上,經過一番思索,突然發現了事物身上別具意味的東西。這種領悟是在作者長久凝視相關事物后的一個深刻的心得體會,此時他的內心深處往往會涌起一種發現“新大陸”般的喜悅之情。
2.藝術發現是作者獨特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結合,體現了潛意識的心理內容。有人把智慧分為“可以言說”與“不可言說”兩種類型,而心理分析學家更是對潛意識的重要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深信不疑。藝術發現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只是發現結果,它極其富有個體特征,可以說是作者心靈深處觀察事物獨特性的外化。
3.藝術發現是外在事物的特點與個人內心體驗的契合。大作家之所以能夠寫出感人至深的作品,并不是因為他見識的'、看到的事物與一般人所見的不同,而是由于他們觀察事物時的心情與一般人不同,看事物的眼光不同。他個人的獨特的審美體驗與所見之物更容易交融在一起,容易與事物產生共鳴,使外在事物“皆著我之色彩”。
4.藝術發現不是改變原事物的特點,而是賦予原事物一種新的內涵。這種新內涵往往是對原事物一般特征的升華,是作者審美眼光和審美體驗在相關事物身上的凝固。例如,竹子不過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而已,但鄭板橋卻審視它“我自不開花,免招蜂與蝶”的特點,賦予了竹子高潔、不媚俗的品格。竹子本身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但是經過鄭板橋的藝術發現,它卻多了一種新的內涵。
二、藝術發現訓練常用的方法。
藝術發現雖然具有很強的個體色彩,但也并非無跡可尋,結合藝術發現的心理特征和教學實踐,筆者自己總結了兩種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
1.特點列舉法。
初步訓練可以采取這種方法。訓練時教師給學生提供某種事物,讓學生將它的特點盡可能多地列舉出來。乍一看你會以為這很簡單,其實不然,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說出某個事物的名稱,卻常常很難全面地描述它的特點。藝術發現產生的基礎正是事物的某一個特點與人的心靈產生了共鳴,所以不善于觀察、描述、總結事物特點的人往往很難從事物身上有所發現,只有加強列舉特點的訓練,才可能提高學生“頓悟”現象出現的概率。另外,從思維活動的角度講,列舉事物特點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它可以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視角觀察事物的意識,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
2.陌生化訓練法。
藝術發現的前提條件是作者對事物感興趣,能夠有意識地去注意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于很多事物已經“熟視無睹”了,對它們只有機械化的認識,總是不自覺地用固有的眼光看待它們。要想從一個熟悉的事物身上發現一點“新”的東西,就必須把它當做一個陌生的事物來觀察,惟此才可能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發現事物身上被我們固有眼光所遮蔽的內涵。在訓練的時候,教師應要求學生說出自己重新審視事物后的新認識,并引導學生去發現事物本身所蘊涵的思想、哲理。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例如,有一次我以學生最常見的事物——黑板擦為對象,讓學生列舉它的特點,對它進行重新審視并圍繞黑板擦的特點深入思索。結果有些學生有了比較新穎、深刻的藝術發現。有一個學生在隨后的作文中寫道:“黑板擦和我們一樣,既有堅強的一面,也有軟弱的一面。在一天天的工作中,它不斷在自己的陣地上磨損自己軟弱的一面,直到生命結束的剎那……”其中洋溢著對高尚人格的執著追求,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三、藝術發現訓練的評價原則。
作文教學中的藝術發現訓練應本著個體性原則。有人在討論新課程改革內容的時候說,要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并不是要讓學生去發明什么前所未有的東西,而是要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具有創新的精神。這是很中肯的評論。在作文教學中進行藝術發現的訓練也是這樣,不是要讓學生有什么一鳴驚人的偉大發現,而是使其掌握一種發掘題材深意的方法,所以老師在評價學生的發現成果時,不能根據自己的閱歷、知識體系或者比較權威的觀點來評定其質量的優劣,而要本著個體性的原則來看待學生藝術發現的價值。個體性的評價原則要求教師善于找到學生寫作的“亮點”,圈之、點之、贊美之,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強化他們進行藝術發現的愿望,逐步使他們在審題時形成藝術發現的自覺行為,這才是訓練的深層目的。
藝術的作文 篇6
藝術——人們瑣碎生活中的超脫,黑暗煙塵中的一股清流。在那些曠野巨作之后,又藏著怎樣的心。
跨入那并不高的門檻,迎面而來的是隱隱約約笑意,仿佛笑也是一種味道,雕像擺在不大的'博物館中,幾經歲月的洗禮,盡顯出凝重華貴。奇怪的是,雕像并沒有被禁錮在玻璃柜中,而是直接裸露在橘色的投影燈光下,泛出道道光景,若黯淡的夕陽般肅靜,一個戴面紗的女人,翩似驚鴻,婉如游龍。而在這美艷動人的外表下,卻看不到彷徨與流離,相反,她的心卻如“照人冰雪自天真”般純凈。我不知道創造她是怎樣一個人,但我已經看到了那個藝術家的影子,這就足夠了。
我不知道自己生澀的筆,是否能勾勒出她的嫣然輕笑,或是淺盞凝然,亦不知道是否能拂開歷史的迷霧,望見她那顆至真至純的心。
理解,即價值?或許也并非如此吧。我想到了《蒙拉麗莎》,她一笑,就是永恒,而又何嘗有人知曉她為何而笑?
抬起頭,我看著眼前,這些雕像中雕刻的多是凡人,他們或許沒有驚人的美麗,亦或許沒有精細的雕琢與修飾,卻在不經意間將藝術詮釋。這一切是這樣美好純真,卻又質樸無華,雕像已在我的心中永生,在每個人心中永生。可能正是因為共鳴,我們才會為藝術所感動。
人生只不過是一場絢爛花事罷了,要理解藝術何談容易!即使懵懵懂懂,但我知道,我曾被雕像感動。這已經足夠足夠了。
爸爸媽媽常說:“有些事,長大就會明白。”但有些事,永遠也不需要明白,只沉浸在其中,即可。
【藝術的作文】相關文章:
藝術的作文12-10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3
藝術的作文[經典]08-17
藝術作文08-06
藝術的作文[精選]08-07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藝術的作文(經典)08-10
藝術作文[精選]08-09
(精選)藝術的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