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作文1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后,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爸爸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了,看那上面盤延著的不正是四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著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美線條,一會兒又成了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了,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再看那邊,一朵巨大的蓮花映襯著夜幕綻放了。看那瑩瑩寶光灑向大地,再映襯著皎潔的圓月,呀!是多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仙子呀!看它那嬌嫩的花瓣層層疊疊,花骨朵在內若隱若現,一開一合的,就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般惹人憐愛。可那高貴的氣質卻更動人三分。再看,那“寶塔”上的歲寒三友,亦真亦假,仿佛那松在漫雪盡下,唯它留一片青;好像那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好像那竹,青翠如它,生命如它。
煙花放起來了,從一面,接著從兩面,再接著從四面八方,它渲染著天空中的繁星,也渲染著人們心中的美好。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2
正月十五,我和弟弟一早就來到天印廣場,參加了七彩周末組織的“元宵節樂翻天”活動。活動豐富多彩,即緊張又精彩,讓我們在笑聲中渡過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包元宵,雖然我很喜歡吃元宵,但包元宵還是第一次。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手忙腳亂的開始了。揉面是很難,我們水不是放多就是放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總算揉出了面團。由于元宵餡是豆沙的,我們沒有經驗,豆沙老是會流出來,揉成的元宵成了一個個白加黑的“斑馬元宵”。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緊張刺激的“猜燈謎”,只見一個女老師拿著印有謎語的紙,后面兩個男老師捧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向我們走來,頓時,同學們就里一層外一層把老師“包圍”起來。老師提高嗓音說:“大家認真聽題,猜出答案的有獎品!”……….“我知道!”“我知道!”老師不斷的出著謎面,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包圍圈”在不斷的縮小,不斷有人領到了花燈,而我卻一個都沒回答成功,急的.我汗都快出來了。這時候,好朋友陳婉舟也猜對了一道謎語,我就更加著急了,心想:看來沒機會了,這個活動我就放棄吧。突然我聽到老師在說:“引蛇出洞,打一英文字母。”我一驚,這題我前幾天剛剛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我大聲叫到:“是Q!是Q!”“回答正確,去領燈吧!”我興奮地加入了欣賞花燈的一族。
最后一個活動是“溜冰”,這可是我第一次溜真冰,有了溜旱冰的基礎,真冰也難不倒我,我好好過了把過癮。
活動這么快就結束了,這可真是個快樂有趣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3
今天是傳統的元宵佳節,晚上,我正在桌前寫老師布置的作業,爸爸在網上看新聞,媽媽在作飯,妹妹高興的看著電視。
到了我快寫完作業的時候,聽見媽媽在叫:“吃飯了”。我們都走到吃飯的桌子周圍坐下。桌子上早已白滿了豐盛的美味,桌子的中央 媽媽正端下一大盆熱氣騰騰的湯圓。個個都像是晶瑩的大珍珠似的,好不誘人。 我們一家人每人都盛了一碗,津津有味的吃著,還品嘗了其他的美味佳肴。
吃完豐盛的晚餐,我回房間繼續寫作業。妹妹卻鬧著要求爸爸帶她出去玩。不一會兒,他們又回來了,我聽見爸爸在大聲的喊:“翰晨,快出來看煙花,好壯觀哦......”我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媽媽也跟了來。
走到大街上,我們看見空中到處都在此起彼伏的燃放著煙花,有的像金黃的菊花,有的像雪白的牡丹,有的像火紅的'玫瑰......
我和妹妹抬頭遠望著天空,只見天空中懸掛著無數只閃閃發亮的紅燈籠,裝扮著夜晚的星空。一次次燃放的煙花,讓漆黑的夜空美麗燦爛。一聲聲隆隆的轟鳴,讓節日的氣憤熱鬧非凡。當我們走到沿河大道的新橋頭,在燃放煙花的河邊,看見許多的人在放飛著許愿燈,等到它們陸續,緩緩的上升后,就變得越來越遠。如同滿天耀眼星星。噢!此刻才恍然明白,之前遠遠看見滿天的紅燈籠,卻原來是人們放飛的許愿燈呀!
今年的元宵節實在是比去年還要喜慶熱鬧啊!
元宵節作文4
元宵節有很多很有趣的活動,放許愿燈、吃元宵,屬于這個節日的活動一結束,就表示過年也告一段落,大家要乖乖的工作和上學,期待明年新年的到來了。
我編了一個關于元宵節的傳說,大家聽聽看,我是不是很會說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中有一個地方,名叫元宵島的地方,他們跟我們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的愛吃湯圓,不管早、中、晚餐都要吃湯圓,有趣的是,那里的湯圓都是飄在半空中,想吃多少都有,吃到你撐死為止。
有一天,有兩個小朋友阿元和阿宵,突然靈機一動,把要給國王的湯圓,拿去油炸,沒想到國王吃了后,居然說很好吃。
從今以后,人民都變成吃炸湯圓,并且紀念阿元和阿宵,所以把他們掛掉的'那天取名為元宵。
你吃過炸湯圓嗎?試試看吧!那是阿元和阿宵發明的美食哦!
春節到了,中國人有什么習俗呢?我們家可是先大掃除、貼春聯、吃年夜飯、說好話領紅包,最后當然是放鞭炮了。
初三那天,我們到海洋博物館玩。一進門口幾只假的鯨魚出現在我眼前,旁邊有游泳池,許多人嘻嘻哈哈的玩著、笑著。進到壯觀的門口,只見人擠人的景象,就像菜市場一樣。首先先看到的是鯊魚,那兇猛的眼神,彷佛是海里的狩獵者。再來是獅子魚,那銳利的牙齒,就像獅子一樣,怪不得它的名字叫獅子魚。
走進海洋隧道,各式各樣的魚群在我身邊晃來晃去,就像在海里漫步一樣。到了試摸區,海星、螃蟹、貝殼……,大家都不亦樂乎的拿起,真是好玩。
元宵節作文5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各民族的節日風俗不一樣,我們家鄉過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這天的活動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特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得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這天人們都要走到戶外,到處游玩,親戚們也一起去游玩。聽他們說,游完了以后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當然不會生病。
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鐘時,廣場已經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里尋找好的位置。7點了,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禮花的火星掉到水面上,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得歡呼起來。突然,又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接著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元宵節作文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后的又一個傳統節日。
元宵節始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元宵節燈籠始于東漢和明朝皇帝。明帝倡導佛教。據說佛教僧侶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個月的第十五天觀察佛像并點燃燈來拜佛。那天晚上,他們命令皇宮和寺廟里的燈要點亮,以此來拜佛,讓貴族和老百姓都要掛燈。后來,這個佛教儀式節日逐漸成為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就節日的長度而言,漢朝只有一天,唐朝有三天,宋朝有五天。在明朝,燈在每月的第八天點亮,直到第一個月的第十七天晚上,燈才熄滅,持續十天。
時間在流逝,但是許多元宵節的民俗仍然非常流行。例如,舞龍、舞獅、劃船、踩高蹺、秧歌、猜燈謎、煙火和其他活動為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元宵節還有包裝元宵的習俗。今天,我很幸運能和父母一起去奶奶家。我碰巧遇見奶奶在包元宵。我向奶奶學習。奶奶先用開水混合糯米粉,然后不斷用力摩擦面粉,面粉像橡皮泥一樣堅韌。然后她把面粉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部拉出面團,揉成一個圓球,然后在中間挖一個洞。兩只手合作把洞擦得越來越大。將準備好的`豆醬餡放入孔中,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揉捏,然后密封孔,最后,將完成的元宵放在她手中,用雙手輕輕地將元宵揉圓,這樣就做了一個元宵。看到祖母包元宵,我的手不禁發癢,卷起袖子。盡管我包的餃子很小,大小不一,形狀怪異,但還是受到了祖母的稱贊。
元宵節作文7
把糯米粉揉成面團,搓成圓球球。這是在做什么?湯圓?No!這是元宵!
三月六日下午,我們班開展了做元宵活動,雖然元宵節已經過去,但我們還是興趣濃濃。
“叮鈴鈴!”一陣上課鈴讓我們像吃了興奮劑一般,雙眼放光,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老師來了,她把我們帶來的糯米粉倒在大盆子里,再加上水,便和起面來。老師和好面后,給我們每組分了個大面團,讓我們開始做元宵。看著那面團,我不禁“哼哼”兩聲,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一定難不倒我!想著,我便挽起衣袖,捏了一個小面團,放在手心,揉了起來。不一會,我便把那面團揉成了圓球球,在雙手合并,稍用勁一壓,圓球球就變成了圓餅,接著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餡,把口子捏合,最后再柔成原本的球球,就大功告成啦!
這第一個元宵做的.很成功,這讓我有點得意忘形,在做第二個元宵時,我又按照經驗做,可不料,陷竟放多了,可我當時卻沒發現。“啊!”我大叫。在最后一步時,我一揉,餡竟然“跑”出來了,這讓我的元宵變得“蓬頭垢面”。都怪我的小驕傲,讓我毀了一個元宵!
吸取了上一個元宵的教訓,我后面做的元宵,越來越有“元宵樣”。
經過一節課的不斷努力,我們終于吃到了自己做的元宵。看著那“白白胖胖”的元宵,我都有點舍不得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吃!有勺子舀起一個元宵,送進嘴里。咀嚼過后,我不禁揚起嘴角,說了一句:“太好吃了!”是真的好吃,是真的甜,簡直甜到心里去了!
是啊,自己親力親為的元宵,怎能不好吃呢?怎能不甜呢?
元宵節作文8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她擁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國慶節、兒童節......但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元宵節。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這首詩寫的就是元宵,元宵也叫湯圓。去年元宵那天,我不再像往常一樣猜著有趣的燈謎,而是和媽媽一起包湯圓,你別看湯圓小小的,而且吃起來甜而不膩,但做起來還挺難的。只見媽媽從面團上揪下一塊小面團,裹上面粉,把它揉成一個小圓球,再按扁,加入芝麻粉和糖,再把它恢復原樣,嘿!一個湯圓就完成了。
看著媽媽熟練地做出了一個個湯圓,我心動了,洗了洗手,學媽媽的方法做了起來,可我做得湯圓要么就是大了,要么是餡少了,沒有一個成品,還浪費了許多餡。媽媽看見了,手把手地教我,就這樣,我做的第一個完美湯圓誕生了,我高興得幾乎跳起來。
接著,媽媽把湯圓倒入裝有沸水的'鍋里,站在一旁的我更是迫不及待,口水直流,媽媽看見了,擦了擦我的嘴角說:“小饞貓,別急,馬上就出鍋了。”圓潤剔透的湯圓終于好了,我們一家人吃著甜蜜蜜的湯圓,心里面也甜絲絲的,整個屋子被溫馨包圍。
聽說湯圓象征著吉祥如意,團團圓圓,愿這份幸福永遠伴隨著我們。
元宵節作文9
元宵節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里大家都會看燈,猜燈謎。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博物館猜燈謎,那里的燈謎有很多:
1此日三通人匯聚(打一字)——春2狗有狗語(打一字)——獄
3。高音先奏低音隨(打一節氣名)——立春
4。桃李滿天下(打一四字成語)——花花世界
5。設立邊防哨所(打一三字北京地名)——大柵欄
6。相煎何太急(打一二字時尚稱謂)——酷哥
7。懷佳人兮不能忘(打一新聞圈時尚稱謂)——美女記者
8。 紅男綠女白叟黃童(打一特定人群的稱謂)——彩民
9。照相為啥喊茄子(打一四字電腦用語)——控制面板
10。 息疫方殊慶,豐年已報祥(打一犬種名)——巴吉度、雪納瑞……
在晚上8點時,我們去看了燈會,那里有各種各樣的花燈:有《主題燈》、《金鼠送財燈》、《萬象更新燈》、《金牛奮蹄燈》、《五福迎新燈》,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五福迎新燈》,它象征了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迎奧運”構建和諧,鼠年吉祥。還有《金鳳展翅燈》,它象征了將傳說中的鳳凰通過光搖影動,針刺裱糊,用燈彩的形式表現出來,金色鳳頭,光耀四射,象征金融事業的燦爛輝煌。《瓜果飄香燈》黃灣鎮是浙江省“果品產業強鎮”,每逢收獲的季節,瓜果成熟的香甜氣息就會在整個黃灣鎮彌漫開來。
今天我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在這個元宵節里,我既增長了知識,又很快樂!
元宵節作文10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三門也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文化民俗巡演。
晚上,我在外婆家早早地吃地糟羹,來到路口,選了一個有利于看演出的位置。
大概晚上八點鐘,文藝流行隊伍來到了我所在的街口。第一個出場的是獅子,獅子是開路的`,兒子張牙舞爪地把行人嚇了回去,這樣好給后面的隊伍讓路。第二個出場的是古人的造型,有楊家將、楊家女將、還珠格格。第三個出場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楊家板龍,在楊家板龍前面是一聲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證書。媽媽說:“鄭涵,你知道嗎?20xx年,《楊家板龍》以414米的長度鋒利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
我看見楊家板龍龍頭是是用強光手電裝進去的,龍須是用霓虹燈纏繞起來的,整個龍頭是五顏六色的。楊家板龍的制作與一般龍燈不同--它是將龍身固定在約2米長、0。3米寬的木板上,用竹篾做成龍頭、龍身、龍尾的骨架,外面糊以彩紙或裹上花布,飾以龍形。每段點燃2-3支蠟燭。一到晚上,巨龍通體透亮,流光溢彩。阿姨說:“這次龍燈有220節,總長500多米,突破了吉尼斯紀錄,20xx年的時候有208節。”阿姨還說,這條龍很重,需要600-800個壯漢共同托舉才行。
這美輪美奐的龍燈,真是我們的一場視覺盛宴啊!
元宵節作文11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習慣,然后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的漢族。
漢族——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然后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這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的傳統節日尤其讓我縈繞于心。元宵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的大節,然后有著兩千余年的歷史,它在當今中國仍然相當盛行。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合家團聚吃元宵,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在端上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大家開心的笑著,多溫馨的場面,讓人難以忘懷。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在每屆元宵前后,無論鄉村還是市鎮,人們都要張燈結彩,觀燈游賞,煙火當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燈,那時可謂是萬家燈火連成一片,壯觀而美麗。當代元宵節除燈火之外,更為突出的活動是各種社火,比如舞獅子、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節,正能夠算是中國的狂歡節。
但完美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流逝得那么快,眨眼間,正月十五就這樣過去了。然后一如既往,時間沒有停留在這一刻。孩子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該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著下一個元宵節,下一個更熱鬧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2
正月十五元宵節,早上,我看見姥姥揉面團嫻熟的翻過來,掉過去,立起來,橫過去。抻、拉、壓、拽,為所欲為。還時不時的讓我按住盆,倒下開水,面粉成型了。姥姥開始做湯圓了,她先取出一小塊面粉團,在中間開個小洞,雙手有節奏的將一個小洞變成一個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將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沒了,我認真地學習著,一眨眼功夫,二十個湯圓可以放入鍋里了。湯圓在沸水中翻滾著,再慢慢浮上來。湯圓好了,我盛了一碗,剛吃一個,一種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開來,好吃極了!
晚上,我們一家去公園,那有燃燈的、踩高蹺的和舞獅燈子的,各處都充滿著快樂的氣氛。不知誰說一句:“看這邊的花燈多漂亮啊!”我們順著聲音望去,哇!花燈的顏色各種各樣,有黃的,粉的,綠的,藍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極了!這邊還有猜謎大會呢!我也擠了進去,還猜中了兩條燈謎呢!
對了,說到這里,大家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農歷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節日文化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于漢代,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有又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天了解到這么多知識,我很高興,我希望下次還過這么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3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首詩寫的就是元宵節的場景,元宵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有賞月、猜燈謎、逛廟會、吃元宵等等習俗。
記得去年元宵節前一天,我就已經高興得不得了,心想:又要過元宵節了,又可以吃湯圓了!到了元宵節的那天,媽媽給我們買回來了一盒湯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那五顏六色的湯圓就像一顆顆閃閃發亮的圓球。
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湯圓是五顏六色的呀?媽媽說:那是因為湯圓的餡不同,所以顏色就不一樣。我又問:媽媽,黃色的是什么餡的呀?是流沙的。媽媽回答說。那紫色的呢?我一邊指著一個紫色的湯圓一邊問。紫色是紫薯的。真是神奇,這么多種材料都可以為湯圓增色。
看著我垂涎欲滴的模樣,善解人意的媽媽笑著說:我們一起來煮湯圓吧!我立刻響應,拿起湯圓直奔廚房,媽媽先煮上水,水開后便把湯圓逐一放進鍋里。
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鍋,一分一秒都覺得無比漫長,一會兒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冒氣了!媽媽又先后添加三次小半碗冷水進去,這下,五彩圓球全部浮起來了,呀,真香啊!好想一口把湯圓吃進肚子里,唉,不知道湯圓有沒有熟呢?想到這里,我就問媽媽湯圓熟了沒有,媽媽說:你自己來判斷一下,沉下去的就是沒煮熟的,浮上來的就是煮熟了的`。我看了看鍋里,只見所有的湯圓都浮起來了,開心地說:媽媽,已經熟了。媽媽說:答對啦!媽媽把湯圓小心撈起來,平均分到我們的碗里,那一個個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條條小魚一樣游了起來,煞是壯觀。
把碗端到桌子上,我就先嘗了一口,啊,真好吃!湯圓甜甜的,軟軟的,這味道讓我久久難忘,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和爸爸媽媽、弟弟在一起過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4
春節的歡鬧悄然逝去,轉眼間火紅的元宵又即將來到。
我趴在光線淡暗的小書桌上,翻弄著那幾張五顔六色被我疊得皺巴巴的卻一道也答不上來的燈謎小紙條。
媽媽在亂七糟八的`廚房里倒騰著,半透明的玻璃門關得嚴嚴實實。我知道,她在弄那糯米粉,做元宵。我走進了廚房,幫著媽媽忙碌起來。
右手抄起了一袋“老北京”湯圓粉,輕輕地撒了進去,像一盤細白的散沙悄無聲息地擴散開來到米盆的角落。
撒進去后,再倒上清泉似的溫開水,糯米粉隨著溫開水有節奏地調配得十分均勻。漸漸地糯米和水融為一體,我用手腕和手掌不斷地按壓著糯米團,/將碗里殘留的糯米粘下來。一拉一扯,有彈性的糯米漸漸成為了一個大大的雪白糯米團。
從冰箱里取出赤紅色細小的酥麻。酥麻中再放入紅糖和白砂糖混合,成為香甜酥脆的酥麻餡兒。
再取出大拇指大的糯米團,在中間放呈小拇指大小的酥麻餡兒,再包裹起來不要露出一丁點兒來。慢慢搓成了一個甜美的小圓球。
放入煮鍋里的湯圓冒著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泡泡。升騰的熱氣像一層厚厚的白罩住了整個煮鍋。一大股熱氣飄上空中漸漸形成一縷輕煙,慢慢消散。
煮好的元宵像一個個粉嘟嘟的小臉蛋冒著熱氣,品一品,外軟內酥,香甜脆酥,仍有糯香……
元宵節作文15
天臺山,我的老家,坐落在浙江一個山清水秀佛宗道元的小盆地。我們這里有一個和別處不大一樣的元宵節哦。正月十五是大家歡樂慶元宵的一天,然而我的家鄉,悄悄的提前一天就慶祝了起來呢。所以正月十四是屬于我們天臺人自己的元宵節。一定要說的是,十四這一天,我們要吃一種叫“糊辣沸”的美食。
聽家里的老人們說:很久以前,戰爭年代有一位大將軍在對抗敵人的時候剛好到元宵節,害怕作戰計劃被敵人發現,所以把元宵節提前了一天,從而消滅了敵人。那年的`元宵節軍隊里糧食不夠又不可以向民間窮苦的老百姓借糧食,將軍就帶領士兵把糧食磨成粉,加水熬成糊狀,再加入各種蔬菜和肉類就熬成了美味的“糊辣沸”。
今天的元宵節,奶奶一大早就準備好了晚上要制作“糊辣沸”的食材。奶奶把這些食材切成一粒一粒的,我好奇的問:奶奶把這些年糕和土豆都切成這么小塊干嘛呀?奶奶說:小粒小塊的才能做糊辣沸呀。哦!原來制作“糊辣沸”的精髓就是把所有食材切成一些小粒,顆顆才能入味呀!
爺爺說吃過了這碗“糊辣沸”過了元宵,這個年就算過完了,今年雖然沒有絢麗的煙花和彩燈,可是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佳肴,笑著聊著……真是開心極了。(結尾呼應,點明主題。)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描寫元宵節的作文02-21
元宵節作文06-16
元宵節的作文08-10
作文元宵節08-11
元宵節節的作文01-15
元宵節日作文05-25
元宵節日作文02-05
元宵節作文07-09
元宵節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