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實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農歷大年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我問媽媽:“春節有哪些風俗呢?”媽媽說:“中國有許多風俗,象貼春聯、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拜年等習俗至今仍然盛行。”
春節我到姥姥家去坐客,因為路程遙遠,我們乘上了公交車,一上車,我發現人很多,只好緊緊地拉住媽媽,這時,身旁一個叔叔對我說:“小朋友,我就要下車了,你坐吧!”我對叔叔說:“謝謝。”這時,又上來了一個小男孩,我對他說:“我們一起坐吧!”這時,媽媽和那位叔叔都向我笑了。
汽車到站了,姥姥家到了,一進門,舅公在門口剖魚,我忙說:“舅公新年好!”舅公笑了。咦,姥姥在哪里?我跑到廚房,姥姥和舅婆在忙碌,我連忙有禮貌地向她們問好,她們對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吃飯了,我一起幫忙分碗筷,讓長輩們先入席,然后我再入座,大家夸我像個小大人。
飯后,表弟們都出去玩了,我看見他們在馬路邊放鞭炮嚇行人,還把點燃的鞭炮扔進水中取樂,我這個大哥哥急忙上前阻止,告訴他們這樣放鞭炮危險又污染環境,他們聽了我的話就到空曠的地方去玩了。過了一會兒,長輩們還分別送給我一些壓歲錢,還有他們的'祝福。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只有每個人的禮儀從我做起,整個社會才會變得和諧文明。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華民族有很多很多的傳統文化和,如:剪紙藝術、陶瓷藝術,傳統節日和國畫等。
我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因為春節可以放鞭炮、貼對聯、吃年夜飯、發壓歲錢、辭舊迎新。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么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里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現在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里,住著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襲擊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它每年到人間,都要吃一個人,所以,百姓們經常為“年”愁眉苦臉。村民知道會來怪物,就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樣,年獸都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有無能為力。
第二年,人們紛紛收拾東西準備去城里過完年在回來,這是,一位仙人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獸害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賣來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獸又來了它一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就逃跑了。從此村子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以后每當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想知道更多的傳統知識嗎?如果想的話,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愿這棵枝繁葉茂的傳統文化大樹可以繼續被我們的后代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有臉譜。剪紙。中國結。刺繡。人偶。武術……
我國的節日文化相當豐富,其中,春節是我國的第一大傳統節日。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年”,到了那一天,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大街上到處都是買年貨的,到處都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氣氛。
到了臘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忙著貼紅色的對聯,威武的門神,還有門上要貼倒福字,意思是福到我家了,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出門在外的.人也都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餃子。一家人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晚上還要熬夜,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五。四。三。二。一那一刻,就聽到到處都是放鞭炮的聲音,這是人們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人們都要穿上新衣服去長輩家拜年,還要收壓歲錢,這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大年初二要走親訪友,直到正月十五看舞獅舞龍,就預示著過完年了。這就是春節的風俗習慣。
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文化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哦!下次我再給你們慢慢講……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回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的內容豐富多彩。花草樹木,魚蟲鳥獸,各種風景等。大家熟悉而又熱愛的景物一向是剪紙的題材。每次過年或是喜事臨門,大家都要剪些“喜”或“福”字等祝賀。
剪紙還有一些神話故事呢。看“盤古開天地”,我們的老祖宗盤古,他用頭頂著天,用腳蹬著地。最重要還是盤古勇于獻身的`精神。看看這“女媧造人”,以前世上沒有人,女媧用她那靈敏的雙手做起了一個個泥人,一個個泥人變成真人,創造了人類。再看看這“后羿射日”,那后羿舉起大炮般的弓箭向那十個太陽其中的九個射去。
剪紙不但有神話故事,而且還有民間故事呢,如“老鼠嫁女”,小老鼠抬著大花轎,大花貓在一旁羨慕得不得了。原來故事是這樣的:鼠爸爸想給女兒找個好女婿。鼠媽媽說太陽最棒,太陽說云最棒,云說風最棒,風說墻最棒,墻說老鼠最棒。
最后小老鼠終于嫁了鼠新郎。
剪紙藝術必將世代流傳。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中韓端午節相爭韓國最終申遺成功后,舉國感到忿忿不平,國人們紛紛指責韓國卑鄙,無恥,抄襲中國申遺項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國人能夠反思自身呢?與其說是韓國搶走中國的端午節,不如說是國人自己扔掉它罷了。
其實,韓國申報成功并非是壞事,恰恰相反,還是件好事。何解?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么沖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是的,正是因為這次事件,讓那些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國人們打響了警鐘;給以那在背后罵罵咧咧,指責韓國過錯的無知國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件事件進行深刻反思。
時常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見被歲月給塵封,被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所掩蓋的傳統建筑,傳統文藝,甚至傳統習俗。面對燈紅酒綠,層樓疊榭的摩天大樓,誰會甘愿住在那破舊,老土的四合院,窯洞,吊腳樓,過著原始土著民般的生活呢?誰還會對那傳統的造物技術——簡單粗糙的物件和純手工高強度勞力而放棄學習更先進的機械制造技術從而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在眼球經濟,泡沫經濟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保留住中國的國粹——京劇。。。。。。少之又少罷了。
今天,大多數80后,90后,00后不過傳統節日而喜歡過洋節。在一次小學生問卷調查中,有專門"按重視程度,給傳統節日"排序的題目,結果幾乎所有學生都填寫了"春節、中秋、清明、端午"的順序,端午竟成為孩子們眼里最不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相比,學生們更愿意過圣誕節等洋節。"我最喜歡過圣誕節了,能收禮物和賀卡,大家還能一起玩,很開心。端午節就很平淡了,唯一盼頭就是放假,就連吃粽子也是平時就能吃到。"某小學生回答說。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過圣誕節,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過于單調和嚴肅,都不如圣誕節般輕松有趣、充滿幻想。
而當問到屈原是哪國人,是干什么的,學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離奇搞怪。而在幾十年前,即使目不識丁的老人們都能謹記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對國家君王的忠貞,還有每年的劃龍舟是為了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包粽子扔進河里這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后,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后演變為吃粽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節竟成為學生眼里最不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粽子竟是大多數學生們的.唯一項目,端午節難道就將成為粽子節了嗎?最后只能用吃粽子來茍且地維持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嗎?
為何我們就不能夠直視韓國申遺成功背后的默默付出呢?其實韓國端午節跟我國的端午節大相徑庭,甚至起源和各種項目都無一相同。我們輸就輸在沒有象韓國一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何其相似,與當今被我們罵罵咧咧的政府官員那樣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說的冠冕堂皇,而實際做的卻不盡如人意,其實我們又好到哪兒去呢?
不要讓眼淚成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同樣,不要讓傳統文化過了許多年后只能成為我們腦海里僅存的模糊的記憶啊。韓國申遺端午節成功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們罵罵咧咧之后逐漸淡忘,消失。我們應該進行深刻反思,畢竟這件事不僅折射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還反映深藏在我們骨子里對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媚外的劣根品性。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4-11
弘揚傳統文化的作文04-20
傳統文化優秀作文04-16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05-14
傳統文化話題作文07-01
讓傳統文化回家作文11-07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