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共1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會認5個生字,會寫4個字。
3、能在讀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預設: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坐井觀天》嗎?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像這樣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隱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給大家帶來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齊讀。
二、層層深入,引導初讀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漢語拼音,可以請教同桌同學。劃出帶拼音的生字詞。
2、自由認讀生字詞,糾正字音。
3、小老師教讀。
4、語文童子功:即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的意思。
5、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課題中每個字的意思并板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1、再讀課文
⑴指名說:揠苗助長會產生什么后果?
、朴蒙夏愕穆曇簟⒈砬榛騽幼髯x出枯死的意思。
2、這人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邊朗讀邊感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讀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實長高了嗎?可這人覺得呢?他此時心情怎樣?
、抢斫饨辜,說說近義詞。
⑷齊讀這個人自言自語說的話。
3、他這么說,有沒有這么做?想了個什么辦法?你從哪個詞發現他想了很長時間?有感情地讀一讀。
4、你發現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長時間?累嗎?你從哪個詞知道?理解筋疲力盡并感悟。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它的意思。
5、這么累,他認為值嗎?你從哪知道?
出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抛杂勺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費、一大截。
、怯蒙下曇簟⒈砬榛騽幼鬟呑x邊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饶阏J為值嗎?為什么?
6、看圖講講這個故事。
7、此時此刻,你想對這個人說些什么?
8、讀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維,深度挖掘
1、小結寓意。
2、說一說你身邊有哪些這樣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說。
3、播放課件:斷骨增高手術造成癱瘓的相關資料和圖片。
、胖该x一讀相關資料
⑵結合今天學過的揠苗助長,你有什么體會想說一說。
4、小結: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習中做事千萬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長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五、指導生字書寫
評析:
1、自主合作學習生字。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提倡個性朗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看圖、表演,讓學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句子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再將自己的切身體驗表現在自己的朗讀中。
3、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為此,在完成好本課基本任務的前提下,我適時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尋找、關注身邊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現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即:斷骨增高手術帶來的危險性。讓學生在理解揠苗助長的寓意的基礎上學會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貴,知道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它自己的力量。從而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生命。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的一員。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揠苗助長多媒體教學課件。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生1:寓言就故事。
生2寓言就是成語小故事。
師:對,寓言就是一個小故事,但是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
2、咱班的同學課前都準備的不錯,為了獎勵大家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長”。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揠”是提手旁,“助”是“幫助”的助。
3、“揠苗助長”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放課件)
4、故事聽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嗎?(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長叫(拔苗助長)。這個農夫想讓禾苗快點長高,就(拔禾苗)幫助禾苗生長。可結果禾苗卻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讀讀這個故事?(想)。
二、初讀認字
1、把課本輕輕的翻倒122頁。注意,讀書時一定要把字音讀準確,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開始)
2、認讀生字
大家的辦法可真多。有了這些同學的好主意,我們一定能把這些生字寶寶牢牢記住的。
。4)下面我點一個,你們就讀一個,比比誰看得準,讀的正確。開始了(搶讀)(重點指讀錯誤的。)
3、認讀生詞
⑴生字會了,瞧,詞寶寶出來了,你們能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嗎?這樣先和同桌讀讀吧。(同桌互讀)
、普l先來,你來第一組(指名自由組詞,)(非常正確)第二組你來。(不錯)
、青,詞寶寶也認的差不多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開火車的游戲,小火車開起來,小火車從哪里開?(生:這里開,這里開)
4、生字回文
字詞我們都認識了,一起把他們送回課文中吧,相信這一次,一定能讀得很流利。開始吧。
三、熟讀課文
1、讀了這一遍相信大家知道揠苗是什么意思了吧?
對,揠苗就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大家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圖畫,圖畫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呢?請大家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關句子。
讓生起來回答。
是啊,這個種田人他覺得禾苗長得太慢了。
師:那大家從課文中那些地方看出他覺得禾苗長得太慢?
巴望、天天到田邊看、焦急、轉來轉去、自然自語
師:大家知道巴望是什么意思嗎?
生:盼望。
師:比盼望程度更深一點兒。
生:十分盼望。
師:從巴望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指生說。(焦急、著急)
師:他巴望禾苗長得快些,所以他怎么做的呢?
生: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
出示句子。
1、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2、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師:這兩個句子相同嗎?自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同桌相互說一主這兩個句子意思有什么不一樣?
先學生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生:不相同。第二句是因為禾苗長得慢沒有看出長高來,第一句是肯定禾苗沒有長高。
師:是啊,那個人巴望禾苗長高,他一點兒也沒有看出禾苗的生長。想象一下,他在田邊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1:他可能在自言自語的說:我的禾苗快長啊,快長!
生2:他會想,我的禾苗怎么不長?我要想辦法讓它快點長!
師:你真是一個焦急的.農夫!文中是怎么寫的呢?誰能起來讀讀。
師:誰能起來讀出這個人焦急的心情。
師:大家還從哪看出他很焦急?
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
師:你看這個農夫焦急的轉來轉去,誰還想來試試讀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轉來轉去,但還不夠焦急。(如果讀得好,真是個急性子的農夫。┱l再來讀?(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語能這么讀嗎?想一想應該怎么讀呢?誰來讀(你不但讀出了焦急,我還感覺到你在那兒想呢。┱l能來模仿他的樣子也來讀讀這句話。瞧農夫著急的樣子。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讀出累
師:他想啊想啊,農夫想出辦法了嗎?大家默讀第二段,用橫線線劃出農夫的辦法。
師:終于有一天,著急的老農想出了辦法。走,去看看!
(出示老農拔苗的圖片)
師:誰來說一說,他在干什么?
指生說。
師:是!老農正弓著背、彎著腰抜禾苗!課文中是怎么說的,讀讀二三段,找一找(出示二三段幻燈片)
生快速讀文。指生讀句子。出示這個句子,齊讀。
師:那么,哪位同學想上臺來表演一下?
指生表演。(在小演員干累了,想休息時,師不停地督促其快點干。
師采訪“老農”:看來老農真的要堅持不住了!老伯啊,您這樣一棵一課的拔,感覺怎么樣?(累死了)我看你都出汗了,好,快去休息休息吧!(掌聲雷動)
師:這位老農累得可真不輕!再讀讀課文,看,還從哪些詞語看出老農很累?(筋疲力盡、喘氣、累壞了)
師:大家想想一下,這位老農拔了半天的禾苗,此時正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
師:老農這么累,可他的心情怎么樣?(高興)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指生讀句子。(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師:長高了多少?(一大截)難怪他會這么樂呢!好,誰來帶著體會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指生有感情讀。
師:農夫把小禾苗拔高了,小禾苗高興嗎?它會說什么呢?假如你就是小禾苗,你會說什么?
生1:請不要拔我啊,拔了我會死掉的!
生2:不要拔我啊,我是慢慢長的,你想讓我快快長的話,就給我施肥點肥吧!
師:多會想象呀!而此時農夫知道嗎?(生:不知道)是呀!他正高興,正得意著呢!誰能帶著高興的語氣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你讀出了高興,誰來一邊喘氣一邊高興的讀讀,(來讀吧,好一點的學生上堂表演)。
他認為他的辦法很好,還非常得意呢。
。ㄕl一邊喘氣一邊得意地讀,你也上來讀:“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保┣七@農夫又累又得意的樣子。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師讀前邊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生接——
你看農夫得意洋洋的樣子,結果怎樣呢?誰來讀讀最后一段
農夫花了那么大的力氣?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
四、說出寓意
1、揭示故事結果
現在我就是這個農夫,你們就是被我一棵一棵拔高了的禾苗,小禾苗們,你們想說什么?
生:哎呀,疼死我啦,趕快把我放到土里去吧。
師:這棵小禾苗在傷心的哭呢!
生:笨農夫,你花了這么大的力氣把我們拔起來,你會后悔的呀!再過幾個月我們就可以豐收啦。
師:這顆小禾苗在氣憤地說。
生:你不應該把我們拔起來,應該讓我們慢慢長高。
師:那我可等不及了,我想讓你們快點長高,我應該怎樣做呀?
。菜⑹┓省⒊、還要慢慢地等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收獲),你們說的這些,就是禾苗生長的規律。不僅是種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規律辦事,不能急于求成。
大家來看看不同植物的生長規律(出示南瓜、草莓、蘋果的生長圖)
。ò鍟凑找幝赊k事不能急于求成)這就是揠苗助長告訴我們的道理。像揠苗助長這樣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大道理的文章就叫做寓言,板書寓言,其實在閱讀課上,我們也讀多好多這樣的故事呢,像坐井觀天,狐假虎威,畫蛇添足、龜兔賽跑等4、在生活中像揠苗助長不按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有的病人,想病快點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藥,反而病更重)你能說出哪些?像父母希望孩子聰明,就拼命的給學生買營養品,可學生不但沒有聰明,反而越來越肥胖,小小年紀就得了肥胖癥等,我們以后做事可千萬不能急于求成。
五、寫字
師:我們寫字也一樣,要從小打好基礎,才能寫出漂亮的字。下面來展示一下吧?磿@四個字哪個最難寫?仔細觀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生:你們覺得那個最難寫,指導“費”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弓”字要寫的扁一點,再寫撇、豎。焦的書寫位置,望和算自己寫,注意算中間是目,要用眼睛認真看。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3
【教材分析】
《拔苗助長》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主要是講一個種田人為了讓禾苗長得快一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全枯死了的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違背規律,就要受到懲罰。
【教學理念】
葉瀾教授指出:“只有關注學生的潛在性,才會促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在這里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說、去演、去感悟、去體驗,讓學生的思維盡情地拓展。在輕松、愉悅的朗讀、說話、表演中,挖掘他們的潛能,挖掘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類似“拔苗助長”的現象,從而使學生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教學目標】
1、學習隨文識字的方法,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能抓住重點詞來朗讀并從中初步理解寓意。
3、能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4、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能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預習生字、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題目:揠苗助長)
2、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自讀課文,試講故事:
過渡:這是一則寓言故事,那課文肯定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那文中給我們帶來了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等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大伙聽,讓老師看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
1、學生自讀課文,讀好的同學可以先試著自己講一講。
2、指明學生講故事,師生互評。(對發言的同學及時鼓勵和表揚)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1、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
2、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
3、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第二自然段:
過渡: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讓我們一起去田里看看他拔苗的`情景吧!
1、出示插圖: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把這幅圖描述給大伙兒聽聽嗎?
2、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介紹的,誰來給大家讀讀第二段?(指名讀)
3、讀著讀著,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呢?(讓學生暢所欲言)
4、理解“終于”、 “一直”、“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如“筋疲力盡”是什么樣子的,誰能用動作表現出來?
5、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讓學生邊讀邊做動作。(個別讀)
6、學生相互評價朗讀情況。之后,全班齊讀。
第三自然段:
過渡:農夫拔啊拔,總算把田里的禾苗拔好了,而且看上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此時他的心情又如何呢?是呀,他興高采烈地跑回家要告訴他的老婆和兒子了。
1、農夫會對他家人說些什么呢?(指名學生演讀農夫的話)
2、想想農夫說這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指導學生讀出又疲憊又高興的感覺。(自由讀——師生配
合讀——齊讀)
第四自然段:
1、禾苗是長高了一大截,但是,小朋友們,你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嗎?
2、出示禾苗枯死的畫面。
四、演演說說,其樂無窮:
導語:是啊,禾苗枯死了。這一棵棵傷心的禾苗一定會有好多話要對農夫說吧?農夫看著滿地枯死的禾苗,也會有很多感嘆吧?
1、一個學生演農夫,其余學生演禾苗,老師當旁白,邊演邊說。
2、師生互評:你覺得剛才誰演的或說的比較好,好在哪兒?
五、小結寓意,盡收腦海:
導語:學了這則寓言,你們肯定有不少收獲吧!能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1、學生自由暢談,師給以鼓勵。
2、教師小結: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只會讓我們誤了大事。
六、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啟發學生思考: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些“揠苗助長”的現象?
今后應該怎么做?(結合實際生活,引發學生討論,教師及時點撥,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讀“寓、焦、喘、截”4個生字,會書寫“焦、費、望、算”4個生字,理解“巴望、筋疲力盡”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研讀中明白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體會文中描寫人物言行、心理活動的語言。
2、教學難點:如何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總結出寓意。
三、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
1、課件出示:坐井觀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劍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故事“揠苗助長”。(板書:揠苗助長)
3、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讀正確,還要想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請4位學生分段讀,隨機教學生字:焦急、喘氣、一大截,還有一些學生讀錯的詞。
3、理解故事的內容:課件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想讓禾苗,就把禾苗,結果。
4、理解“揠”、“助”的意思。
5、理解題目的意思:拔禾苗幫助它長高
(三)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探究原因,體會心急
1、課件出示圖片:這個老爺爺在田邊干什么呀?他心情怎么樣?……
把第一段分成三句,逐句教學,并指導朗讀
親歷“揠苗”,明白道理
過渡:心里急就得想辦法呀,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陣,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想知道的小朋友們趕快去讀讀課文第二段。
1、他想了一個什么辦法?他怎么拔的`?
2、拔得他怎么樣了?
。ò蔚盟钇AΡM、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上氣接不上下氣……)
隨機指導朗讀
3、第三段: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A、他拔苗累得筋疲力盡,但他心情怎么樣呀?(看圖)為什么呀?你能試著讀一讀嗎?(指名讀)
B、隨機理解詞語:喘氣、一大截。
C、自由讀,邊讀邊做上動作。
。ㄗx中理解:沒白費)
他這樣做有用嗎?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4、可老爺爺他不明白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你能告訴他嗎?
交流中點明寓意:做事不能違反事物發展規律,不能操之過急。
了解“寓言”。
說說生活當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事情。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哪些要提醒的,要小朋友注意的?)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教育學生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
3、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并口頭聯系實際學習、生活談感想。
教學難點:
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講出寓意,并口頭聯系實際學習、生活談感想。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
板書課題:揠苗助長
齊讀課題。
2、這則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樣都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ā稗朊缰L”是拔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二、講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思考:(1)這個故事中講的是怎樣一個人?(2)他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指名回答。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用拔苗助長的方法幫助禾苗長高,結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學第一自然段。
、胖该x
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
⑵從哪些詞語看出種田人很焦急?用橫線劃出來。
指名回答。
板書:巴望 好像 焦急
、恰鞍屯笔鞘裁匆馑?(盼望)
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為了說明他當時心情十分焦急。)
、鹊谝蛔匀欢沃v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也就是講清了“拔苗助長” 這件事的起因。
板書:起因。
⑸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種田人焦急地想幫禾苗長高。)
、首x的.時候要體會種田人什么樣的心情?(焦急)
指名讀,齊讀。
3、 教學第二、三自然段
(1)種田人一心想幫禾苗長高,他想出辦法了嗎?讓我們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沒有想出辦法?(有)
哪個詞語說明他好不容易想出辦法?(終于)板書:終于
他想出了什么辦法?(拔苗助長)
他有沒有考慮一下這個辦法好不好?(沒有)
從哪個詞語看出他沒考慮?(急忙)板書:急忙。
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長的辦法,而沒有想出別的辦法?
四人小組討論。
。ㄒ驗樗幌胱尯堂玳L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時間?(“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
“筋疲力盡”說明了什么?板書:筋疲力盡
(“筋疲力盡”說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費了很大的勁。)
。3)他干得“筋疲力盡”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覺如何?(很得意,自認為力氣沒白費。)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總算”)板書:總算
指名讀種田人說的話。
。4)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學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兒子到田里一看,發現什么?
。ê堂缍伎菟懒恕#┌鍟汉堂缍伎菟懒
。2)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
。ò蚊缰L會傷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齊讀四自然段
5、四人小組討論:種田人錯在哪里?
小結:禾苗是不能拔高的,違背了它的生長規律。
板書 :急于求成
違背規律
6、朗讀課文
三、聯系實際談寓意。
1、學習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讓學生各抒己見,從各個方面來圍繞課文內容談。
2、請你舉一舉生活、學習中的例子來說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若舉不出,則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師叫我背誦一篇課文。我沒有先理解就急著背課文,結果花了很多的時間也沒有背下來。
。2)有一天上午放學,我餓著肚子回家,發現媽媽還沒回來,就炒冷飯吃。我把煤氣灶的火開得太大,結果把飯燒焦。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寓言《揠苗助長》,同學們從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種田人一樣犯同樣的錯誤。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練習冊練習一。
板書設計: ya 揠苗助長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經 過: 終于 急忙 違背規律 拔 筋疲力盡 總算 急于求成 結 果: 枯死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6
一、教材簡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紀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揠苗助長》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寓意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設計意圖: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力求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創造性。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力啟發學生自讀、自悟……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課堂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閱讀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不斷創新,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共同享受的樂園。
因為本課是一則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于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精讀課文,讀懂故事內容。
難點:在讀中悟出寓意,明白不顧事物的發展,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的道理。從這個故事中汲取經驗教訓,達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導入。
1、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吧!
2、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嗎?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老師結合動畫,范讀故事。
2、學生了解故事后,講解題意。
“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長”又是什么意思?
3、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要求: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檢查字詞。
5、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在不明白的地方標上“?”
7、檢查讀書效果。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小節。
農夫為什么要揠苗呢?
(1)出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2)、
a、“巴望”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
b、句子比較:
c、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d、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3)你還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很焦急?
。4)指導感情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2、學習第二小節。最后,農夫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讓禾苗長高了?
。1)默讀:劃出體現農夫這個辦法的句子。
(2)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2)對于農夫的這個辦法,你們有什么看法?
。3)可是農夫卻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你從哪里看出農夫的這種心情。
(4)老農累得怎么樣?理解“筋疲力盡”的意思。
3、學習第三小節。
。1)盡管他累得筋疲力盡,但老農覺得自己什么沒白費?因為他覺得自己這份付出換來了什么?理解“費”的意思。
。3)此時此刻,農夫的心情是如何的?
。4)指導朗讀,讀出農夫高興的心情。
4、“揠苗助長”的結果怎樣?禾苗真的長高了嗎?學習第四小節。(板書:納悶枯死了)
四、真誠對話,點明寓意。
1、農夫浪費了時間和力氣,不但沒有幫助禾苗長高,反而把禾苗給害死了你覺得禾苗怎樣才不會死?
2、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成語、俗語都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一起來把它送給農夫,好嗎?(課件出示)
3、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農夫的兒子,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勸你的父親是嗎?
4、小結:這個莊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讓禾苗長得快些,這種做法違反了禾苗生長的規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長高,相反都枯死了,這是個錯誤的做法。
5、你周圍有《揠苗助長》中的農夫這樣的人嗎?如果你遇到了,你準備怎么做?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上的有關題目。
2、搜集幾則寓言,講給朋友或父母聽。
3、替農夫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禾苗長得快些?(可查閱有關科學資料)
六、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巴望長得快些
興致勃勃往上拔
納悶枯死了
不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反而把事情辦糟。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選擇教學《揠苗助長》這個內容對家長開課,考慮到這則寓言是家喻戶曉,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它講了古時候有個農夫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如果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在教學中,我分三大塊入手:
第一部分,從整體入手,了解大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知道故事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第二部分,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這是教學的重點。由于故事情節較為簡單,學生在理清課文的脈絡的基礎上,圍繞“農夫為什么揠苗”,“怎樣揠苗”,“揠苗的結果”三個問題,很快就了解了故事的'內容。教學中,通過抓重點詞句、多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再現故事場景的過程中,感受人物形象。如學生通過自讀,找到“巴望、焦急、天天”等詞語,經過感情朗讀,體會到了農夫盼望禾苗快點長高的焦急心情。又從“終于、急忙、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筋疲力盡、興致勃勃、沒有白費、一大截”等詞語中,感受到農夫雖然累,但很高興的心情……
第三部分,真誠對話,點明寓意。這是課文的難點所在。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求其能準確地揭示寓意,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先通過提問:“禾苗怎樣才不會死?”,來幫助學生知道農夫錯在哪;接著,出示一些相關的成語、俗語,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送給農夫;再讓學生以“農夫兒子的身份”給父親一些勸告;然后,,在此基礎上,再來提示寓意。到這時,我沒有結束,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的類似事例,學生們各抒己見,精彩紛呈的答案,充分說明了他們的巨大收獲。
綜觀整個課堂教學,我覺得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其一,雖然注意讓學生多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也許時間的關系,有點倉促,如果能多給點學生朗讀的時間,那他們體會的效果會更好。
其二,詞語的理解不夠到位,沒有深入細致的讓學生理解分析。在理解“筋疲力盡”的“盡”這個詞語的選項時,有很多的學生在“完”與“全部用出”這個注解之間混淆,在講清正確答案時,我覺得理由還是很牽強,學生應該理解得不太明白透徹。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7
作者:遼寧省遼陽市新陽小學袁麗麗轉貼自:遼寧省遼陽市新陽小學點擊數:158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五
教材分析:《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部的發展規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三課寓言兩則之《揠苗助長》
教學要求: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詞句,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這節課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寓言故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13課寓言兩則的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二、讀題,知題目,了解作者。
師;什么是寓言呢?誰來說說?
生:“寓”是寄托的意思!把浴笔窃,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皠t”是量詞,二則就是兩篇的意思。
師:《揠苗助長》這則寓言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一書。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國人(現山東省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
三、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一)自學要求: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標出自然段序號。
(2)理解文中的`詞語,可以同桌互相討論。
(二)自讀自悟:
1、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咱們試著演一演,怎么樣?想要演好這篇寓言,首先咱們就要揣摩一下文中這個人的動作語氣,把自己當作這個人,來,自己試著讀讀課文。
2、把你認為讀的最好的一段讀給小組的人聽聽,并說說自己為什么要這樣讀?
3、指名讀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讀得挺著急的,這個人為什么這樣著急?(巴望禾苗快點長高)巴望剛剛咱們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這一段中還有那些地方表現出他很希望?再讀讀看。(板書:巴望,著急)
b、指名答
。ㄌ焯,你能讀讀這一句嗎?)
。ê孟褚稽c兒也沒長高,到底長高了沒有?這個人為什么覺得一點也沒有長高呢?太著急了,讀)
(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誰再來讀?誰上來把這個人的著急演一演?
c、齊讀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這樣讀“筋疲力盡”呢?(這個人太累了)你為什么這樣筋疲力盡呀?(因為著急禾苗快點長,這個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這個人真太著急了,想出了這么個辦法。
b、雖然這么累,你看看他臉上的表情:高興著呢!怎么呢?(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心里高興)
c、咱們一起來讀讀
。3)第三自然段
a、你為什么這樣讀?(喘氣,很累)還有哪里可以看出這個人很累?看來
更多教案,論文,課件。試題盡在桃李園課件網
這個人累極了,你怎么還笑著讀呢?(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心里高興)所以,他雖然累壞了,但還說自己的力氣“總算”沒有白費!認為自己這么做對極了!
b、你能試著讀讀嗎?
。4)第四自然段
a、這么著急的結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著急了)
b、如果你是這個農民的鄰居,看到這幅情景,你想對他說什么?(禾苗要慢慢長,急著拔只會壞事)對,禾苗生長都有它一定的規律,要慢慢的長,如果咱們不依照他的生長規律,急于求成,就會壞事,這——就叫做“揠苗助長”。
c、在我們生活中,你見過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長”一樣急性子辦了壞事呢?(小組討論)
四、總結寓意。
讀了這則寓言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遼寧省遼陽市新陽小學袁麗麗]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8
作者:袁瓊英轉貼自:;點擊數:116
語文課,愛你沒商量——《揠苗助長》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慨嘆:孩子學了多年的語文,可語文水平依舊不能如人意!于是改革前沿的語文教師,盡顯其能,積極探索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途徑。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永遠是學習的第一任老師。借用布魯納的一句話:“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是否愛你的語文課,是否愛語文是語文學習成敗的關鍵。前一階段聽了我校一堂公開課《揠苗助長》內心感觸頗深,借此談談自己的感受。
聽課前,知道公開課內容是《揠苗助長》后,心里暗嘆:寓言故事能上出什么新意?勺哌M課堂,教師的開篇引語便像磁石一樣地吸引了我,使我為之一振,于是和學生一起享受了一堂趣味十足的語文課。
一、課前猜心里
師:馬上上課了,老師想施展一下看家本領:鉆進你心里!
(學生小眼睛好奇地看著老師)
師:看我猜。ò鍟┕!今天有人聽課!
。▽W生微微笑,回頭看看聽課老師,很興奮。)
師:(板書)唉!要到電教室就更好!
。▊別學生哈哈笑。)
師:看,猜到你心里去了。知道老師怎么想的嗎?(板書)哼!你們就想看動畫!
(許多學生羞澀地看老師。)
師:看有人心里又在想:(板書)咦!你怎么知道?
師:(板書)嘿!我有絕招!?快說!
。▽W生眼睛盯著老師,正等著老師教絕招呢!)
師:(板書)哈哈!不急!待會說!
猜學生的心里,挺有意思。一邊猜一邊板書出來更讓學生欣喜。課堂上學生一個個睜著明亮的眼睛盯著老師,那眼神充滿驚奇、充滿激動、充滿渴望!這一環節的設計可謂獨到、精心,它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令學生的心里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求。更可貴的是這一環節的設計為下面走進農夫的心里做了強有力的鋪墊!農夫為什么會做出揠苗助長的事,體會農夫的心里,了解農夫的想法最為關鍵。而對三年級學生來說,體會人物的心里卻是學習中的難點,教師的這一設計使學生后面的學習水到渠成,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意想不到的“揠”
師:揠苗助長這個故事是否見過?在哪見過?
生:(一生激動地說)我見過,以前在電視上見過,還有我這本書上有(生舉起一本課外書),名字叫拔苗助長,和揠苗助長是一樣的!
師:也就是說揠苗助長又叫——生齊:拔苗助長!(師在揠苗助長旁板書:拔苗助長)從這里你知道揠的意思是——生答:拔(師板書)
師:有個問題我想不通,“拔”那么簡單不用為什么要用“揠”呢?這個字多難寫呀!
生:用“揠”要告訴我們,他的意思是拔。
生:用“揠”告訴我們拔苗助長還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
……
師:同學們真會猜,對這個問題老師一直都想不明白,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查找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拔”指把物體連根拽!稗搿北硎境槌鲋参锏牟糠,不表示全部拔出。這樣一比較,我知道“拔苗助長”這個成語不夠準確,用“揠”才是最準確的。
語言文字是豐富而形象的,引導學生把握語言文字的內涵是建立在教師自身的深入體悟之上的,如果教師浮光掠影看文字,也就不可能達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字的目的。在這里教師就“揠”和“拔”的區別上能夠深入去思考,能夠有自己獨到的發現,獨特的鉆研,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感嘆。什么是鉆研教材,老師在這兒應該做了典范!教師不僅通過教學告訴學生“揠”和“拔”的區別,而且很科學的指出用“拔”代替“揠”是不恰當的,同時通過這一塊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教師對待知識的嚴謹認真的態度。這不也蘊含著端正學習態度的教育嗎?由此,我聯想到前段時間在揚中聽薛法根老師的一堂《爺爺的蘆笛》,薛老師在字詞教學中留給人的嚴謹認真的態度也一直震撼著我:“看老師寫兩個字,抬起手和老師一起寫,看認真,看仔細,寫在自己的心里!毖蠋煱攵紫律碜樱诤诎迳瞎すふ貢鴮憽@蠋熓菍W生的模仿對象,老師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都像這樣以嚴謹認真來對待知識,學生收獲的又豈止一二呀,況且兩個字中都蘊含著這么有意思的知識!教師正以自己的實際做法引導學生領悟:語文知識是可愛的。
三、走進農夫的心里
師:剛才有同學說,讀書要讀出感情,我很贊同。那么知道怎樣就能讀出感情嗎?就是要走進農夫的心里!
師:現在我就把我的絕招教給你們,那就是——察—言—觀—色!
師:現在我們就來找找,哪些詞可以讓我們察言觀色。讀一讀,畫一畫,好嗎?
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w交流,教師板書:巴望著十分焦急終于想出了辦法筋疲力盡)
師:靜靜的讀這些詞,想一想,這個農夫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師貼出相應的農夫表情圖)
生:我從巴望著猜想他的心里會想,苗啊苗啊,快快長吧!
生:我從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在想,苗啊苗啊,我已經陪你十幾天了,你怎么一點也沒有長呀,你真是急死我了!
生:我從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會想,我天天來看你,怎么看不到你長呀!
生:從終于想出了辦法,我猜出農夫心里想,哎呀!我把他們往上拔一截不就長高了嗎?
生;從筋疲力盡我猜想農夫心里想著,唉!真累呀!我都走不動路了!
……
這一版塊的教學,老師把“絕招”教給了學生,誰不想學絕招呢?看,老師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絕招,語言的絕招!這一“絕招”讓學生學會了透過語言文字去察言觀色,讓學生學會了透過詞語去猜測人物心里,讓學生學會了自己解讀語言文字。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老師的這一“絕招”中得到了訓練,語文水平在這一“絕招”中提升。
四、給主人公起名
師: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沒有名字呢?讀讀課文,思考一下,你想給他起個什么名字比較好?
。ㄉx思考,教師巡視。)
生:急性子!因為他是個非常想得到結果的人!
生:急于求成!他想讓他的禾苗在一瞬間長高!
生:雷厲風行!因為他一下子就想做得很快!
師:雷厲風行是講做事的作風,在這里還是急于求成比較恰當!
生:欲速則不達!
生:貪吃嘴!他想讓禾苗長得快些,早點吃到糧食。
生:不!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并非貪吃!
師:是呀他巴望禾苗長得快些有錯嗎?說他是貪吃嘴,這樣對待農夫可不公平!
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生:等不及!禾苗不可能一天長好,他等不及!
師:他的急有什么錯呢?他的急到底錯在哪?
生:農夫異想天開,想禾苗一夜長高!
生:他錯在方法上,他不知道禾苗的生長規律,所以鬧得禾苗都枯死了!
師:你們真能干,讀懂了課文,因為他急于求成,違反禾苗的生長規律,所以鬧得是竹籃打水——(生接)一場空!
“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沒有名字!讀讀課文,思考一下,你想給他起個什么名字比較好?”一語激起千層浪,給主人公起名,多么有意思的活動!于是學生根據故事內容便開始展示自己起名字的水平,一個個爭先恐后。不過要想起到點子上,就得讀懂課文,就得找準農夫的特點。這樣就激起了學生積極的閱讀思維,學生們就能非常投入地走進課文,去閱讀,去思考!這樣的教學想讓學生不喜歡也難!這樣的教學真是充分展示語文課的無窮魅力!
五、知音相遇
師:可是農夫想不通,怎么辦呢?我們來為他找個知音,勸勸他好嗎?你覺得前面我們認識的誰可以做他的知音呢?
生:鄭人!
師:好,讓我們把鄭人找來吧!
。▋缮锨鞍缪萼嵢撕娃r夫,教師敘述創設情境)
“鄭人”:哎!老兄!什么事讓你這么愁眉苦臉呀?
“農夫”:唉!真是倒霉呀!我辛苦勞動了一天,終于長高的禾苗竟然在一夜之間都枯死了,老天對我太不公平了!
“鄭人”:你是怎么讓它們長高的呀?
“農夫”:我把它們都往上拔高了一截呀,怎么會枯死呢?我實在想不明白。
“鄭人”:哎呀,老兄,禾苗生長得扎根土壤才行,你這樣做,它的根怎么往土里長呀,它當然會死了!
“農夫”:老兄,原來是這樣,扎根泥土越深才能長得越好呀!看我做的糊涂事喲!
……
認識農夫行為錯誤的原因,才能感悟寓言那深刻的寓意,這在學生來說也是最難體會的。教師此處的設計采用了曲徑通幽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中思索,讀懂故事,讀懂文本,加深了學生對寓言故事內涵的體悟。同時更讓學生享受了自我發現的樂趣。
整堂語文課,學生都學的饒有趣味。教師別出心裁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實踐,學會了讀懂人物心里,學會了把握語言文字,學會了感悟寓言的寓意。這樣的課堂學生學有趣味,學有所得。它必將會使語文教學更有效,必將得到學生的喜愛,也必將會使學生從心底發出感嘆:語文課,愛你沒商量!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9
一、情境導入
農夫看到禾苗好像一點也沒長高,他心里很著急,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蹦阌X得農夫都想出了什么辦法呢?(施肥,澆水)但是,農夫都覺得這太慢了,他想啊想,終于有一天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第二段,看看農夫想出的這個辦法怎么樣。
二、學習新課
第二段
1、生自讀課文(匯報:不好,因為……)
師:看來,農夫想出這個辦法真不怎么樣,但是他卻為了這個辦法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累的自己腰酸背痛,大汗淋漓,一點力氣都沒有了,文中有一個詞語也體現了這個意思,是什么?(筋疲力盡)你有過筋疲力盡的時候嗎?(造句)農夫累的這樣,可被他幫助的小禾苗會說什么?(想象)
2、小禾苗心里很著急,但農夫卻全然不知,他是怎么樣的心情呢?(默讀課文,劃一劃)從哪體會到的?
。ò鍟焊吲d。從“終于”“急忙”能體會到農夫急切、興奮的心情)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幻燈出示: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指名讀,齊讀)
3、師接讀: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處拔。
對比:把禾苗一棵棵往高處拔。你覺得那個好?為什么?(因為“一棵一棵”能體會出農夫拔苗時小心謹慎,費力氣)
師:農夫這樣的勞動真的很辛苦,所以他才累得筋疲力盡,盡管這樣,他還是毫無怨言,心里充滿了期待,自己讀一讀(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第三段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我仿佛看到農夫在炎炎烈日下美滋滋的拔著禾苗,你覺得農夫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后心里會想些什么?(禾苗越長越高,快點把這件開心的事告訴其他人)請同學讀一讀第三段,(并想想為什么這么讀)。
評價:你為什么這么讀?(自己說)你覺得還可以怎么讀?你來讀一讀?哪你就迫不及待的讀讀,高興地讀讀。(自讀,指名讀)*穿插評
第四段
現在農夫的.眼前一定是一片金黃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笑彎了腰,而別人家的禾苗才剛抽穗,可結果是怎樣呢?(齊讀第四段)
禾苗枯死了,農夫一定很失望。(板書:失望)
三、明理
1、兒子看見禾苗都枯死了,你覺得他會對農夫說什么呢?農夫的可憐就在于他不懂得這個道理,結果是一切的辛勞化成了泡影,空歡喜了一場。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板書:急于求成
我相信農夫明年一定不會再這樣種莊稼了。
2、僅僅這個農夫會犯這樣的錯誤嗎?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人呢?師生共同說說身邊的事。(自己嫌金魚長的慢喂致死,媽媽減肥減出毛病……都是在揠苗助長)。
四、認識“寓言”
簡單說,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通過淺顯易懂荒唐可笑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閱讀寓言故事的時候多想象背后蘊含的道理。并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0
一、概述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寓言兩則”中的第一節課,這節課的內容所需課時為二課時。
這是一則出自戰國時期得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做事情不可以急于求成,不能違背事物發展得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懲罰。本課是學生初次接觸寓言這種文體,所以承載著讓學生學會學習寓言方法得任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分析
該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夠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掌握寓言的學習方法。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2)在小組合作探究中自學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寓意。能夠與小組成員共同探討,提出不懂的問題。
。3)能夠通過表達、練筆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意見。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8———10歲的兒童,活潑好動,樂于參與。
2、本班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解能力不夠高,學習缺少毅力、目的性,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本節課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意識。
3、雖然是初次學習寓言故事,但是這種體裁的文章大多數同學都曾經接觸過,大多數同學已經具有良好的學習、探究習慣和能力、知識的儲備。
4、學生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能夠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自主識字。
5、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語文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因此語文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為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確自己的思想,并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本節課就是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掌握新知,在引導有感情的朗讀中明白寓意,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走入文本。
。2)讓學生在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中體驗和理解語文。
語文學習的基礎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經驗。語文教學要加強語文學習和情感體驗之間的聯系。只有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生才會深入的理解寓意。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供教師使用的資源:
生字帶注音、生詞、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和重點語句、想對農夫說的話、課上的小練筆以及課后作業的課件。
供學生使用的資源:教材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單元《寓言兩則》。讓我們一起跟老師來把課題寫一遍。
師:你能來把課題讀一讀嗎?
2、出示“寓”。教學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的'嗎?(什么是寓言?)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4、小節:寓言都很簡短有趣,又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揠苗助長》。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揠苗助長”。齊讀課題
二、初知課文,自學生字
。薄⑦@個題目是古人取的,你們知道它的意思嗎?請小朋友仔細聽這個故事。然后來回答。師范讀。
。、現在誰能說一說“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誰能連起來說說“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
明確: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長就是拔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3、自由讀文,小組合作學習本課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讀,領讀。
。2)課件出示生詞,齊讀。你都知道哪個詞的意思?說一說。
。3)知道寫字:焦、疲
師:這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這個人費了很大勁去拔禾苗,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還得從他種了禾苗后說起。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請小朋友自由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看看他種了禾苗后是怎樣的心情?(讀)
你體會到了農夫怎樣的心情?(焦急)
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來呢?
2、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3、談體會:你們是從哪兒看出他很急的呢?
4、你能為巴望找個意思相近的朋友嗎?(希望)。
5、小朋友們真會讀書。讀到“巴望”這個詞,你好象看到了農夫什么樣兒?
師小節:我們讀書就要這樣讀。讀著讀著好像看到了書中的人的樣兒,這就叫讀進書里去了。我們朗讀這一段時,就要邊讀邊想像他著急的樣兒。(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導朗讀第一段。)
6、自己再讀讀這一段,讀到哪兒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7、我們帶著這種感受再來齊讀這一小節。
過渡:心里著急就得想辦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陣,終于想到了一個好的辦法。是什么辦法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二小節,看看他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師:他想出了怎樣的辦法?
課件出示: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
談體會:
1、想出了辦法,按理說他應該是很輕松的,可是他還為什么筋疲力盡呢?他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樣了?
過渡:看著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農夫覺得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默讀就是不動唇,不發出聲音,放在心里讀。
五、學習第三段
課件出示: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有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1、你是從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他認為這個辦法好呢?
2、看來這個人真的累極了,可是他覺得這樣做值得嗎??
。、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長高了,心里自然很高興了。教學(截)
4、你們也能試著讀一讀嗎?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浚ㄕ垖W生評價)那你來讀讀看!
。、齊讀
六、明理
。薄⒑堂缯娴拈L高了一大截嗎?他的兒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會想什么呢?
。病⒄n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齊讀。
3、如果你就是農夫的兒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許多想法,想對爸爸說?回去會怎么開導你爸爸呢?
。础熜」潱簩Π,禾苗的生長也有它一定的規律,如果咱們不依照它的生長規律急于求成就會壞事,這————就叫做“揠苗助長”。(出示寓意)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急于求成。欲速則不達。
師總結:我們不光要明白這個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七、拓展
1、學了本課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農夫說,你想說什么?先指名自由表達,在出示課件: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于求成、殺雞取卵
2、根據屏幕上的提示寫一段話。
八、作業
我們身邊有類似于“揠苗助長”的人和事嗎?與家長交流。
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巴望——天天——焦急——筋疲力盡——枯死
寓意:遵守自然規律,不可急于求成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1
作者:鄧麗瓊轉貼自:湖北沙市實驗小學點擊數:377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盡。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律辦。
3、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寓言兩則》。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以前,我們也學過幾篇,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1、下面來學習另一則寓言《揠苗助長》,看它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板書課題,齊讀。
3、釋題:理解助、長、揠。
4、聽故事。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把字音讀準,不要多字少字;
。2)邊讀邊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檢查初讀情況,認讀生字。
3、請四個同學分別朗讀,其它同學思考三個問題,在書上劃下有關詞句。
。1)那個人為什么幫助禾苗長高?
。2)他是怎樣幫助禾苗長高的?
(3)幫助長高的結果怎樣?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個問題。
。2)理解:巴望。
(3)思考:為什么那個人覺得禾苗好象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4)還有哪個詞能看出他非常著急?
(5)指導朗讀,體會那個人著急、渴望的.心情。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二個問題。
。2)理解:筋疲力盡。
(3)指導朗讀,體會他高興的心情。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三個問題。
(2)禾苗為什么沒和長高,反而都枯死了?
(3)教師演示。
四、 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學生表演,再現課文。
2、揭示寓意:《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規律辦,否則就要把事情弄糟。
3、指名學生舉出生活中類似揠苗助長的事。
4、看板書,指導背誦。
板書:
揠苗助長
巴望長得快些--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都枯死了
湖北沙市實驗小學
鄧麗瓊
。╔X年荊州市小學語文優質課一等獎教案)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2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2.繼續訓練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讀懂詞句,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構思與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從朗讀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寓意。在朗讀方我采用了,多種朗讀方式,如分組、小組、同桌等多種形式,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很好的領會到寓意,另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去體會種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長高的那種迫切的心情,通過分析感悟理解本則寓言所蘊含的深刻寓意。在教學過程中,我所采取教學方式都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操作中朗讀理解感悟等目標均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特別是討論“巴望”能否換成“盼望”“希望”和理解“總算”等詞語時,學生們能很快達成共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初讀課文,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2、學習《揠苗助長》。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揠苗助長》一文,通過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1、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2、學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本課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3、帶著問題讀課文。
。1)寓言故事中的兩個人都是怎樣的人?
(2)他們做了些什么?結果怎樣?
4、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指正讀音。
"揠苗助長"的"長"是多音字,在這里應讀"zh3ng",不要讀成"ch2ng"。
"竄出"的"竄"應讀"cu4n"不要讀作,"cu1n"。
。2)出示卡片,讓學生看拼音讀詞。
。3)分析字形結構,識記生字。
"寓"上下結構,第7筆是"豎",第8筆是提。
"筋"上下結構,下面左邊是"月",右邊是力。
"鋤"左中右結構,中間"且"字,最后一筆變成提。
5、理解詞語。
。1)學生提出預習中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教師釋疑,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6、學習《揠苗助長》。
。1)讀題,知題意。
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目,解題意。從中知道寓言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則"是量詞,二則就是兩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一書。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國人(現山東省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
(3)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檢查自學。
《揠苗助長》這個故事中講的是怎樣一個人?
他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
①知人物:古時候一個種田人。
、谥楣潱悍N田人用拔苗助長的方法幫助禾苗長高。
、壑Y果:禾苗都枯死了。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從哪些詞語看出他很焦急?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第1自然段,標畫出有關詞句。
指名回答,讀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法幫它們長。"
"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說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邊去看",既反映了他時刻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又為他下面采取行動作了鋪墊。
"轉來轉去"、"自言自語"說明什么?
"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形象地描繪出他當時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樣子。"我得想個辦法幫助它們長。"這句話表明他下決心,要采取行動,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時這句話在第1自然段的結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指名讀第2自然段。
出示句子,抓重點詞,比較句意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經過討論,讓學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終于"一詞表明種田人費盡心思苦想了好幾天,到底想出了辦法。
"筋疲力盡"說明了什么?
"筋疲力盡"是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聯系課文內容種田人"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說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費了很大的勁。
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種田人做了這件事后,自我感覺怎樣?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種田人告訴兒子"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從"總算"一詞可以看出種田人自認為力氣沒白費,心里很得意。
指名讀種田人說的話,從中體會他得意的心情。
(5)細讀悟道理。
指名讀第3自然段,討論。
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種田人錯在哪里?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明白禾苗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人們希望它長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澆水,適時鋤草,滅蟲等辦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損傷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會枯死。這是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種田人違背了這個規律,想借助外力強求速成,結果把事情弄糟了,導致禾苗枯死。
學生口頭歸納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讓學生聯系實際,談體會。
你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做過違背規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分組或全班集體討論的辦法,讓學生聯系實際,理解寓意
總結學習方法:初讀知大意,讀題解題意,精讀解句意,細讀悟道理。
教后小記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不能很好的轉變,角色不能很好的轉變,教學設計不夠新穎,引導不夠好。如教學時,師問: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總結第一段的內容時,學生們啞口無言。所以教師只能唱獨角戲。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因為農夫看到禾苗沒長,所以┅┅”只有這樣的引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上課時,教師沒有給太多的學習空間給學生自主的學習,學生的思維都是圍繞教師來轉。因此在操作中有些前松后緊之感,時間掌握不夠好,自我感覺在挖掘寓意這一環節上還缺乏更進一步的拓展。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要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把每節課上得更精彩。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3
【自讀質疑環節】
生:老師,古代真有這樣的老農嗎?他叫啥?
師:你說呢?你覺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適呢?下面我們結合寓言內容給拔苗的老農取個名字。(學生當即找自己的學習伙伴討論,課堂氣氛活躍。)
生:老師,我覺得他應該叫“白費力”。您看,他頂著烈日,白白忙活了一個下午,結果禾苗都枯死了,氣力豈不白費了?
師:能結合課文來取名字,真不錯!看來,老農要好好謝謝你。
生:按理說,老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我覺得他連苦勞也沒有,辛辛苦苦種下的地就這樣白白糟蹋了,徒勞無功,所以我給他取名“吳功”。
師:挺有道理的。還有別的名字嗎?
生: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不是“賈聰明”嗎?
生:我給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顧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將禾苗拔高了一大截。
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禍!叫他“辛急”算了。
生:老師,我叫他“大傻”。我還編了個順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長不佳,盡將禾苗往高拔,還說氣力沒白花,結果禾苗都枯死。你說他,傻不傻?
……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拔苗的老農聽了大家給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嘆不如。
。ㄟM入精讀明理環節)
【評析】
“我為老農取個名”這一設計看似閑筆,實則不然!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鄙鲜銎瑪嗾腔谶@一理念展開的。教例以學生的.疑問為契機,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拔苗老農的名字。學生外引相關經驗,內聯課文內容,興致盎然。從課堂交流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從寓言內容出發,同時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將個體自身的相關語文經驗融入其中。于是,“白費力”、“吳功”、“賈聰明”、“胡涂”、“辛急”、“大傻”一個個富有想象力、充滿靈性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讓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贊嘆:“同學們可真聰明!”我們有什么理由抑制這一朵朵創新的小花呢?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以及一些新詞,會認“揠”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寓意。
教學重難點:體悟寓意
教具準備: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寓言”,齊讀,能說說你了解的寓言是怎樣的嗎?
小結:“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2、再出示“兩則”,齊讀“寓言兩則”,說說“寓言兩則”是什么意思?
3、這節課上,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則寓言。這個成語就是第一則寓言的題目。
。ò鍟恨朊缰L)指名讀,齊讀。[點明“揠”“長”的讀音]
二、學習寓言,體悟寓意。
1、檢查朗讀,了解故事。
、僦该4人各讀一小節
、谕瓿商羁
出示:宋國有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結果。
、坌〗Y完成板書(起因、經過、結果)(巴望、拔苗、枯死)
2、結合內容,理解成語。
現在,你能根據這一段話,說說成語“揠苗助長”的意思嗎?特別是先說說“揠”的意思。
3、精讀體悟,認識道理。
、龠^渡:但這只是成語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內涵,我們還得深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或輕讀,或默看,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讀,去體會,說說(出示: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夫很。)
、诮涣鲄R報,朗讀體悟。
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
★結合回答,扣住“巴望”,理解意思。
★指導朗讀,你們認為怎樣讀,才能讀出農夫焦急的心情呢?
★指名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農夫怎樣?仿佛還聽到他在說什么?
★齊讀
B、[很辛苦]出示第二自然段
★能說說你的理由嗎?結合回答:
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圖片),感受“棵數多”,體會辛苦。
扣住“一直”,感受“沒休息”,體會累。
扣住“筋疲力盡”,理解詞意,感受累,體會辛苦。
★指導朗讀:這次除了要讀好上面這些詞,還要邊讀邊想象農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讀出農夫的辛苦,筋疲力盡。先自由練讀,再分男女生讀。
C、[很開心]出示第三自然段
★誰先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你從哪個詞體會到農夫的開心?理解“興致勃勃”,說說意思相近的詞。
★指導朗讀。
第一步:指導看圖
第二步:想象農夫說話時的`動作、表情
第三步:指名賽讀
第四步:一起邊做動作邊讀
D、[很可憐]
結合前后文說說
E、[好愚蠢]
★根據回答,追問為什么說他傻?他傻在哪里?
★扣住關鍵詞,體悟道理。
“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其實禾苗在不在長?怎樣長?(板書:生長規律)
可農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長多少?(板書:急于求成)
結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板書:事情弄糟)
★把板書連起來說一段通順完整的話。
小故事學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覺被你們悟出來了。
★小結提煉:農夫的可憐就在于他不懂得這個道理,結果是一切的辛勞化成了泡影,空歡喜了一場。真是“急于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出示:假如你是農夫的鄰居,你會怎樣用這個道理來勸他?假如你是農夫的兒子,你知道父親犯了什么錯誤嗎?)讓學生任意挑選一個說說。
★揭示寓言:是啊,不僅僅是禾苗的生長規律不能違背,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都不能違背,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讀,齊讀。
★現在,你對成語“揠苗助長”有更深刻的理解嗎?它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言簡意概又意思相符的詞語?
(出示:急于求成、事與愿違、違背規律、欲速則不達)
★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揠苗助長”這樣愚蠢的事呢?
三、回歸整體,練習自述。
農夫后來后悔極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希望大家別學他那樣做傻事。
。▽W生練習:《“農夫”的自述》)
四、推薦讀物,指導寫字。
1、寓言雖然短小,卻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多讀寓言,學會思考,會讓人變得更加聰明。(推薦讀物)
2、指導寫字
、儆^察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
②說說你的書寫建議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優秀08-29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03-03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05-28
《揠苗助長》的教學設計06-01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15篇)03-05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15篇03-03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10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1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