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元宵節作文大全【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有一座始建于明朝弘治丁巳?1497 年的龍泉古寺。自龍泉寺建成后,附近的村民每年都要舉辦元宵節的龍泉盛會,壩子中的關索戲、龍燈、獅子、花燈、打秧佬、般打等古老的文藝表演都要在山上表演。龍泉盛會期間,立在龍泉寺大門外的兩炷大香可稱得上“世界之最”。大香高6米,頂口最大直徑為1.3米,底部直徑為0.33米。兩炷大香如倒錐形插在專門用青石打制的香座上。由于制好的大香彩繪得五彩繽紛,又高又粗,遠遠望去,猶似兩座倒立的彩塔,蔚為壯觀。
大香的制作要經過幾十個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其做法是:先選一棵碗口粗、6米長的樹干為支撐,除留出約一米長的干做插香用外,用篾圈按圓錐形往上編扎,并每隔一米左右用橫木做一十字架將樹干固定于中心,同時也為在香內裝香面的人好上下,兩炷香的`骨架編扎完后,表面用白紙糊好,由民間藝人繪圖、扎花或貼上民間繪圖。香面要待兩炷香在龍泉寺門外豎立起來后再裝,因為大香是在新街編扎,新街離龍泉寺還有近三公里的山路,若在山下就裝香面,送上山時就抬不動。并且送大香時還要舉行隆重的送大香儀式才能起抬,從新街起抬送大香的日子為正月十五日,兩炷香一炷在前,一炷壓后。抬大香是用木架支撐,每炷香由四人抬,還有四人用拉繩在四周平衡。這天,送大香時關索戲、龍燈、獅子、花燈、打秧佬、般打等文藝隊伍開始表演,鑼鼓聲、鞭炮聲、龍舞、獅舞、花燈的崴步,關索戲、般打的表演,包括穿紅戴綠送香的群眾約兩三千人的隊伍,塞滿行進的大道,長達一公里多,氣氛相當熱烈,大香一直要送到龍泉寺大門外。待兩炷大香插入堅硬的青石香座豎穩后才息鼓、停舞。繼后,選派十幾名青年抬上竹梯,分別爬上兩炷香的頂口,鉆入香內,裝填已準備好的香面。香面為一層細鋸木,一層柏枝面,一層碎樹葉、一層薄細砂?主要防止燃明火 。按此順序將兩炷香裝填到頂口。中午開始點香。由青年人從梯子爬上大香,把點燃的小香插入頂口香面上,大香隨著燃起來。這時廣場上的演出開始進行,這天也即是盛會的高潮。這兩炷香一直要燃一個月,每天有四方八面的群眾不斷來參拜慶賀。大香燃完也正是當地備耕春耕開始,故而據傳,龍泉寺盛會點大香是為了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現在已變為當地群眾以娛樂為主的民俗活動,并且這一民俗活動一直相沿至今。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鬧元宵,團團圓圓吃湯圓。”這在我的家鄉是元宵節的習俗。在這熱鬧的一天中,我們會吃湯圓、迎燈等,在這天里,我們會體會到“鬧”元宵。
在元宵節這天,人們會做湯圓,湯圓象征團圓美滿,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先把糯米粉用開水燙好,再和好面團后醒發一小時,再準備好自己喜歡的餡,接著把糯米面團分成一部分一部分摁扁,放入餡料,捏好,去掉多余部分的面團,弄成一個個的小圓形。最后把它們都放進鍋中煮熟。
等家里人回來后,把湯圓盛在碗上,每人一碗。我一聞,“哇,好香啊!”我叫到。剛會說“嬰語”的小孩子,會幫忙做家務的大孩子,白發蒼蒼的老孩子,只要提到湯圓,誰不想馬上吃一口呢。我大叫道:“哈哈哈,我要吃三碗,你們自己分配剩下的。”我一口吃下去,忍不住想吃第二口、第三口……吃完后,我的肚子變成了一塊大石頭,重得我一步也走不了了。這種感覺像是石頭壓在一張紙上,就像有狂風暴雨也起不來。
太陽落山了,元宵節又一個高潮向我們沖來,它便是迎燈。聽爺爺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迷路降落人間,卻被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神知道后十分震怒,就讓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間降火,把人們燒死。天帝的女兒十分善良,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眾人知道后十分焦急。過了會,有位老人想出個法子,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日,每戶人家都在家中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花,讓天帝以為人們被燒死了。在那一天,天兵看到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報告天帝人們被燒死了,人們才保住性命,從此以后,正月十五家家掛燈籠。”
我們先到廟前,等待佛祖,跟著佛祖走,打開燈,跟著佛祖在家鄉逛一圈,后來人越來越多,整個隊伍人山人海,就像一條火龍來這做客。有些人家拿出貢品祭拜,有些人家放鞭炮,有些人家跟著走。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那里就有炮聲,這個夜里炮聲不斷,有的人放煙花,有的.放超大威力的炮,有的放小型炮。我們一路上跑來跑去的,就像小偷偷了東西一樣,不知疲倦。那驚天動地的炮聲吞噬了我們的說笑聲。
那“噼里啪啦”的聲音還時時在我耳邊徘徊,我盼望它明年元宵早點到來。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3
今天早晨,當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便意識到今天的重要性,對于每個人來說,元宵節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節日。
中午吃過飯,我們便忙忙的回到了奶奶家,按照家里的傳統,今天的下午飯吃的是格外的早。到四點半的時候,我們便結束了晚飯。
一切都是那么單調。但是,如此單調的方式卻沒有讓我的'熱情有絲毫受損。因為我知道,今天的“重頭戲”才剛剛開始。漸漸的,藍色的天空已經落下帷幕。天際邊的太陽已漸漸落下,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我和家里人都走到樓下。此時,遠處已經有人在點放煙花,一個個煙花旋轉向上、騰空,爆炸……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的眼前,依舊是那么熟悉。隨著稀疏的煙花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個行列。
盛宴現在開始……
在八點左右的時候,放煙花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一個一個的煙花在空中舞動,綻放。爆炸聲在耳邊此起彼伏,當我每看到一個煙花在空中綻放,心中的壓力也便疏減一分。此時的天際,已經被煙花所點亮。
我仰望著星空,看著一個個煙花的精彩表演,自然會愉悅一些。可是漸漸的,我聞到了刺鼻的火藥味,這讓我失落了許多。
我明白:環境問題已經不容小視,一些大城市已經明令不許放煙花,但是,對于一向傳統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想到這里,我已無心觀賞煙花,默默的走回了房間。
坐在書桌前,我思考了良久,但仍糾結。
我們究竟該怎樣做,這仍是一個問題……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 篇4
一大盤子圓滾滾的,如純潔的小雪球一般的元宵下鍋,煮熟后輕輕的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里面香甜的,黏黏的黑芝麻流了出來……家鄉的元宵節熱鬧非凡。
伙計們,你們知道元宵節的由來嗎?
這里有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因為家境貧寒,只能住在宮里做苦力,不能跟家人團聚。為此,元宵非常失落。而這時,火神命令東方朔火燒長安城,可東方朔不愿意這樣做,這樣全城的百姓以及元宵的家人都會死去。所以,東方朔和元宵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二人把煙花放在城的四周,點燃后,立刻火光滿天,火神看到火光以為東方朔已經完成了任務,滿意地走了。
皇帝這時為了感謝他們,讓元宵的家人和她團聚。他們吃著元宵做的甜品,一邊賞著煙花,以及東方朔做的花燈。那些甜品就是人們現在說的元宵。后人為了紀念他們,放煙花,看花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元宵節時非常熱鬧,煙花不絕,無數的花燈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大街上的人擠得無處站腳,還有賣棉花糖的,賣鞭炮的,賣裝飾品的,賣小玩具的,令人眼花繚亂。
花燈前,有許多人對著手機笑一笑,“咔嚓!”因為有許多人拍照,難免把別人照進去;小孩子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跑向賣玩具和食品的小攤,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棉花糖,頭上多了一些閃閃發亮的.裝飾品;有的把煙花放在人的少的地方,點火,響出第一炮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當然有錢人的煙花更漂亮,有的擠作一團在燈籠前……
欸欸欸?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在猜字謎!我也擠進去,拿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一個小兒,三個腦袋(打一字)。這是什么?哪吒?不對……猛然間看見火光……等等,火光?不就是光嗎?歪打正著啊!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盼望下一次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1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1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3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經典)08-08
[精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08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經典】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8-28
家鄉的元宵節02-04
家鄉的元宵節優秀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