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讀后感錦集(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亡羊補牢》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亡羊補牢》讀后感1
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牧羊人,養了一群羊。一天早上,他發現狼從羊圈上的一個窟窿叼走了一只羊。他想:羊已經丟了,再補也沒有什么用,于是,就沒補。第二天,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他才知道補羊圈。
讀《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的感受是:出了問題要及時補救,這樣就可以避免再次遭受更大的損失。
《亡羊補牢》讀后感2
有一則寓言故事叫《亡羊補牢》,它講的是有一個人,養了幾只羊。他去放羊時發現羊少了,原來是羊圈破了個洞,鄰居勸他快把羊圈補上,但那人卻說,羊已經丟了,補上它干什么,第二天羊又丟了,那人趕緊把羊圈補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多聽聽別人的建議,做錯事了及時改正還不晚。
《亡羊補牢》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一則寓言故事。是:《亡羊補牢》。大概內容是:
在古時后,有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了一個大窟窿,丟了一只羊。他聽到街坊的.勸告,那是左耳進,右耳出的,第二天,他又丟了一只羊,后來他醒悟了,立刻去把羊圈補好了。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因為常常也會因為不聽勸告,造成了損失。比如,在山上留下一根已經燃燒的火柴,就會全山被燒著了;因為沖紅燈而造成交通事故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只要聽別人的勸告,并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補牢》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篇文章,讓們知道了很多。
亡羊補牢讓我知道了:生活中不怕犯錯,就怕只錯不改,應該只錯就改。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放羊人的`羊圈漏了個大窟窿。一天晚上,狼從大窟窿中叼走了一只羊。街坊勸告他把那個窟窿補上,他卻不補。第二次他知道自己不該不聽街坊的勸告,把羊圈補上了。從此羊再也沒丟過。
俗話說的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亡羊補牢》讀后感5
今日,我讀了《亡羊補牢》這篇寓言。
這篇寓言講的是:過去,有一個人丟了一只羊,街坊使他補羊圈,他沒有修復,結果又丟了一只羊,他才趕緊維修羊圈的'小故事。
這篇寓言盡管很短,可是教育意義非常大。文化教育大家干了錯事要趕快改正,要從不正確里汲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少做錯事。
讀過這篇寓言,我想起自身存有的一些缺陷,父親常常提示我,我卻一直改不了。如今自身早已了解到這種缺陷的嚴重后果,之后我想盡量避免犯錯誤、少做錯事;即便 干了錯事,還要立即改正,防止犯一樣的不正確,不可以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讀后感6
《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很有趣。他的羊圈破了一個大窟窿,不聽街坊的勸告沒有及時補上,狼就會把羊一個一個地吃掉,一連兩天他的羊都被狼吃了,這時候他才后悔,當時聽街坊的勸告就好了,心想現在補也不晚,最后,他把羊圈補地結結實實,狼再也沒吃到羊。
以后要多聽別人的`勸告,不然的話就會吃虧。
《亡羊補牢》讀后感7
前幾天,我看了《亡羊補牢》的故事。
故事講得是,有一個人養了許多只羊。可是有一天晚上,羊圈被狼咬了一個洞,有一只羊被狼叼走了。他的鄰居說:”把你的`羊圈補一補吧,要不你的羊會丟的更多。“那個人說:”不就是一個洞嘛,明天補也不耽誤。“結果那天晚上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他的鄰居又說:”補一補吧,要不羊都丟光了。“那人說:”好吧。“他馬上就去補羊圈了。晚上一只羊也沒有被狼偷走。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錯事不要緊,只要你及時改正,你還是最棒的。
《亡羊補牢》讀后感8
老師布置的作業讓讀第9課寓言兩則,當我打開課本第一則寓言就是《亡羊補牢》。
以前我讀過,但這次讀完時好像和以前的感受不一樣。
這篇課文講了:有一個人,一天丟了一只羊,別人看見了勸告他說:”快把羊圈補一補吧!“可是他不聽,之后又丟了一只羊,原來是羊圈上有一個窟窿。養羊人感到了慚愧。
我認真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馬上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補牢》讀后感9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及時糾正還是不晚的。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我讀一年級的事了,我那時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的,一邊玩一邊做,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睡覺,爺爺急起來就要打我,可是我還是不急不慢的做,字也寫得不好。
老師經常在作業本上批上不工整幾個字。開始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后來爺爺告訴我學習時上課時都要認真,回家要及時認真做作業,有時間可以自由活動,想玩什么也要認真的`玩,不要拖拉。這樣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從此我努力按爺爺說的去做,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還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成績也慢慢的提高了。
《亡羊補牢》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有個放羊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羊少了一只,鄰居看見了就勸他把羊圈修好,他去說羊已經少了還修深么羊圈,第二天發現羊又少了一只,這才去把羊圈修好。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道理:犯了錯誤,要聽從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以免釀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亡羊補牢》讀后感11
張阿牛和他父親住在一個小村子里,他們養了許多頭羊,并把羊放在一個用木頭做的羊圈里。
一天夜里,來了一群老狼,老狼們用爪子把羊圈搞破,叼走了許多只又肥又大的'羊。
早晨,張阿牛過來檢查羊圈,發現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地上還有血跡,他數了數羊,發現少了許多只羊,知道是老狼偷走了羊,便扒在地上痛哭。
這時,父親走過來對他說:要及時補好羊圈,要不然以后老狼還會來偷羊的。
張阿牛立即把羊圈補好了,而且修得更堅固,從此他家再也沒丟過羊。
《亡羊補牢》讀后感12
讀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感想是;羊丟了應該趕快來修理羊圈,他的羊丟了羊圈也破了,他還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又一次,羊又丟了,他就趕快把羊圈修了修。
他的做法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向他學習。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其它事中發現錯誤要及時改正。
《亡羊補牢》讀后感13
有人養了一圈羊,但有一天放羊的'時候卻少了一只羊,他發現羊圈上有個洞,他想那羊一定是在深夜被狼叼走了。鄰人得知此事,勸他把羊圈補好,又提醒他若不馬上補好,羊也會丟的。它說:“羊已經被吃掉了,為什么要修理它呢?”它沒有修理過羊圈。
次日,他在放羊時發現又少了一只羊,于是很快就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以后,它的羊就沒有被狼叼走過。
這位牧羊人開始發現錯誤沒有馬上改正,導致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但是后來他能夠馬上改正錯誤,避免再次發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發現錯誤,只要及時總結教訓,改正錯誤,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亡羊補牢》讀后感14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讓我感受很深。
寓言的內容是;一位牧民家的羊圈壞了,第一天羊圈里少了一只羊,牧民說明天在補,第二天少了二只羊,牧民又說明天在補,就這樣羊一天比一天少,這時牧民才把羊圈補好,才醒悟過來。
我就像他一樣,把寒假作業推到最后7、8天才寫。如果早寫完不就可以玩了嗎?所以我們應該把當天的'事情當天就完成。
《亡羊補牢》讀后感15
我看了一個小故事叫做亡羊補牢,主要講的是有個人養了幾只羊,因為羊圈破了所以丟了一只羊,但他卻不知修補羊圈,直到再次丟羊,才修補羊圈的'故事。
告誡我們;做錯事時只要肯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補牢》讀后感】相關文章:
亡羊補牢作文02-02
《亡羊補牢》教學設計07-29
亡羊補牢的作文(精選58篇)04-14
《亡羊補牢》評課稿04-04
亡羊補牢讀書筆記12-22
亡羊補牢評課稿08-20
《亡羊補牢》讀書筆記04-05
亡羊補牢作文15篇03-11
亡羊補牢作文(15篇)05-06
亡羊補牢作文13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