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10篇(精華)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余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余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里,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里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么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么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里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于這個民族,它更屬于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么?快行動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群體的事跡正被廣泛傳頌,許許多多的人都被這個故事打動。“寶元的父母咱們得管”,這樣樸實的一句話以及隨后很多看似善小卻為之的舉動,在15年光陰的照耀下顯得異常溫暖而美好。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些深深扎入中華大地的傳統美德的力量。
打動我們的是這個故事中閃爍的守望相助、誠信感恩的傳統“因子”。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美德,有無數像河北農大畢業生群體那樣樸實的人們,在實踐中傳承和弘揚著這些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崇高精神的生動體現,值得我們珍視并在潛移默化中傳給下一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推己及人的兼愛價值觀,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如同閃爍的'珍珠,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世界中的重要財富。如同參天大樹的根系,默默地為迎風招展的枝葉提供著養分,它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合力,讓我們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和為之奮斗的力量。無論是國家還是個體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傳統美德在心靈深處所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和強大的凝聚力。
在這個春天,教育正為這些傳統美德發出更大的光彩而努力著。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群體身上閃耀的道德光輝,正是教育要追求的育人根本。學習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群體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輻射出去,是教育的作用所在。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學習、通過對傳統美德的弘揚,實現這些價值觀的綿延。正直、公正、友愛、尊老、愛幼、誠實、信用,這些值得我們珍視的價值觀將通過教育深入到學生的精神血脈里,校園將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獲得更大傳播的基地。
信守約定的群體,傳承美德的堅守,匯成了這個春天中國大地上的一股暖流。河北農大26名畢業生的故事看似平凡的小事,卻因為真實、感人,而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在這個春天,讓我們把溫暖留在心里,把感動付諸行動,把行動匯聚成民族振興的力量。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舞龍、舞獅、貼對聯、剪紙……
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是舞龍,最喜歡的是貼對聯。因為每到過新年都會有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極了。這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但是你知道嗎?過年里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里,住著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的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的,可是不管怎么樣年還是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害怕極了,但是又無能為力。
第二年的大清早,大家就紛紛地收好東西準備去城里過完年才回來,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告訴大家說:“怪獸害怕紅色和響聲有。”就這樣大家聽了以后就回到村里買了對聯貼在門上;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一看到紅色就開始害怕了,大家見到有效果又敲起了鑼鼓。這時年更害怕了嚇得連忙就跑了。
從此,村莊就和平了。之后大家每逢過新年都會家家戶戶都會貼上紅色的對聯,放爆竹。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這一天是鬼節,奶奶說對于小孩子來說并不是喜慶的日子。聽老一輩人說“這一天啊!許多鬼魂要被放出來,去看望自己的親人,所以不能讓我們撞見嘍。”
夜穿上黑衣,便擁有了幾分神秘。街上沒有一個人涼風不斷的吹來雖然是夏天但是還是讓人發冷。只有幾個人蹲在自家門前燒紙錢。奶奶也要去燒紙錢,我不能出門只好趴在窗頭靜靜的看著,奶奶在紙錢上寫下爺爺的名字。我好奇的'問:“為什么要寫上爺爺的名字呢?”老媽笑了笑:“怕爺爺收不到錢,就被其他的鬼搶走,所以要寫下爺爺的名字。”“哦”。我對媽媽的回答半信半疑,街上好冷清,稀稀落落地滴著雨。連貓也躲開了,這個節日大概是讓人們去懷念自己死去的家人,能讓我們的家人有一種安息的意思吧。
紙錢一張一張的燒了起來化做了濃煙。滿載著奶奶、我、爸媽,飽含著對爺爺深深的思念。火燒的越來越兇,成為了灰。“爺爺能收到嗎?”說來也巧,奶奶上來,家中無意發現了一只不速之客蟋蟀,我正要上前打死它的時候。奶奶卻阻止了我。我疑惑了,為什么額。 奶奶卻說:“傳說死去的人在鬼節因思念親人化身做小蟲子飛到自己親人家中去看望他們。以知道親友的平安”。奶奶用樹枝挑起了小蟲,飛吧,飛走吧。那小蟲似乎在留念什么,依依不舍的飛走了。我的雞皮疙瘩再一次冒了出來。完了,今天晚上一點睡不著了。一閉上眼睛,就感覺有什么東西在眼前亂飛。鬼呀!別嚇我了,好不好?!
第二天早晨,我被昨晚的事嚇的魂不首舍。
姐姐看我兩眼腫得都有黑圈,問我怎么回事。我把人家傳說的鬼節的故事說了,姐聽了笑個不停……后來姐告訴我說,其實“鬼節”的真名叫“中元節”,在農歷的七月十五。是傳說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稱“鬼節”。佛教徒這天要設“盂蘭盆”,施齋供僧,舉行誦經法會以及水陸道場、放河燈等宗教活動。
我想想,也是!我確實沒看過有鬼嘛!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我像熱愛晶瑩剔透的冰山一樣熱愛著鋼琴,我像熱愛絢麗燦爛的彩虹一樣熱愛著鋼琴。每當我坦然地坐在鋼琴前,深情地撫摩它的時候,我總會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多彩。
當我坐在鋼琴前,往事如云清晰地在我眼前飄過,一幅幅畫面至今仍令我心潮澎湃。它就是陪伴我走過童年的好朋友,五年間它就一直陪伴我,度過了我五味果一般的童年生活,令我歡喜令我憂……
剛開始學鋼琴不到一年的時間,我進步很快,老師希望我去參加比賽,并征得了我父母的同意。畢竟是初次參加鋼琴比賽,而且別的參賽選手至少也學了兩年。我又是被排在第二個上場的選手,當我從前臺側面一眼看到臺下前排的老師和我的父母親時,心里十分緊張。老師用微笑的表情和肯定的眼神暗示我一定能成功,父母用幸運的手勢鼓勵我,終于使我戰勝了膽怯和自卑。輪到我演出時,開始彈奏得很不錯,后來卻忘記了樂譜,以至于無緣獲獎。但我并不為此而感到惋惜,因為成功的意義在于它的過程而并非結果,而且這次失敗也鍛煉了我。
比賽剛剛結束后不久,我就參加了考試,而且一下子考了三級。正是因為我從上次的比賽中汲取了教訓,所以考級格外成功,得到優秀……這種榮譽是極少數人才擁有的!我為自己的一舉成功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這也為我后來的鋼琴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年后,我考了九級。很多鋼琴老師都相當驚異于我的成功!而且這三年間還經歷了“非典”和我滑冰手腕受傷的三個月的養傷階段。當時我手腕脫臼,心里十分著急,但是也無能為力。令人驚訝的.是我九級考試成功通過。一年后,我又報考了十級。這更是令人贊嘆不已。“從來都沒見過不到五年考十級的中小學生。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別人如是說。
當我坐在鋼琴前,我的思緒又回到現實中,我不禁感慨萬千。為了鋼琴,我犧牲了本應盡情玩耍的孩童時光,但正是這人生的“黃金期”鑄就了我今天的輝煌!
當我坐在鋼琴前,我彈起,心境如皎潔的明月般清純;我彈起,心中如大海一樣波濤洶涌;我彈起,心間的旋律忽而又歡快起來……幾次考級在我的人生中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我在今后的人生舞臺的展示中多了幾分經驗與成熟,也讓我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起來。
當我坐在鋼琴前,我會再次生動有力地奏響那生命的贊歌,讓生活充滿七彩的陽光!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么,人們過年一般都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習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新衣裳,接著清潔自己的房子,貼對聯,購年貨,然后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圓飯。人們吃完年夜飯后,就在規定的`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在家里看電視轉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院里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戶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初一,城市和鄉村的人們,都帶著年貨,有的去廟里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習俗。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阿姨、叔叔一起去西陽拜年。我們到了西陽,買了許多年貨放在車上,準備去姨奶奶家拜年。我們開著車到了姨奶奶家,只見豐盛的果實放在了桌上,看得人很想吃,姨奶奶還給了我壓歲錢、雞蛋和糕,然后我們拜過了姨奶奶又去拜小爺爺。
小爺爺家改了,變成了更大的,白白的,油漆鋪在了地板上。小爺爺家有許多炒貨,比如:夏威夷果、瓜子、花生等。我還祝愿小爺爺身體健康、新春快樂。爸爸媽媽祝愿小爺爺萬事如意、恭喜發財。我們吃著炒貨,聊著家常事,心里美滋滋的。聽大人們說,以前過年可沒有這么多好吃好穿的,也沒有這么熱鬧,過年也就顯得冷冷清清的`了。現在過年,可真像對聯里寫的那樣: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彩迎新春。
今天我去西陽拜年,知道了以前過年什么樣,也學到了知識。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放爆竹、貼窗花、掙壓歲錢、吃餃子、聽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聽年的故事。關于年的故事有很多種,我最喜歡其中的兩種。
一種是說年是一群非常兇猛的動物,它們聚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來覓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上百只虎豹熊和幾十個人。
一到冬天,人們都得集中起來和年作斗爭。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年雖兇惡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趕走。
另外一種傳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深居海底的怪獸叫年,它的頭上長著一對尖尖的角,非常兇猛。到了除夕這只叫年的怪獸就會爬上岸傷害人命,所以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里。
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老人告訴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紅色,第二它怕響聲,第三它怕火光。所以當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要放爆竹、貼窗花、開燈過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過年的習俗豐富多彩,我喜歡過年!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餃子不但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而且是年三十晚必備的應節食品。
每到年三十的傍晚,我跟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準備了很多包餃子的`材料,有玉米、肉、韭菜和蔥花。只見媽媽把肉切碎,再把韭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把肉碎和蔥花、一點油、鹽、醬油,攪合在一起,調好味道。然后拿起餃子皮,它是一種面粉做的皮,在皮中間放點肉、韭菜和玉米粒,在周圍粘上一點水,小心翼翼地合攏起來,這樣可愛的餃子就包好了。包出來的餃子一個又一個,就像一把把小扇子。爸爸回來了,我們一家三口一起齊心合力包著餃子,說著、笑著,很快餃子包好了。我們吃著餃子,香香的,真好吃!聽媽媽說:年三十吃餃子是代表家庭和諧,團團圓圓。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但好吃,而且多么有意思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刀剪劍、傘、扇屬于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而發明的。它們不僅具有可供欣賞的物質外觀,也在長期的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逐漸積累著精神文化的內涵,成為體現歷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審美文化的載體。
2月4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由得發出一聲聲驚嘆。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剪刀中有那么多學問,如:全手工制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借助小錘、拋光、砂輪等小型工具進行半機械化制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爐子上加熱,然后不停地錘打,使鋼和鐵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個大小一致的剪刀片。這個工序比較難,如果沒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斷鋼,做成的剪刀片上會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斷了。此外,制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純鋼尖,沒有韌性,剪到硬一點的東西就會斷。
在那里我還見到了奇形怪狀的剪刀,有的只有半邊;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參觀完了,我覺得作為一個中華兒女,真是一種榮幸,我為祖國驕傲!
今天下午,看了會兒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愛情公寓”。這個電視挺搞笑的,我很喜歡看。
我今天剛好看到了里面有個人叫龍在天,我忽然想起上次和爸爸看收藏節目的時候,爸爸不是給我出了副對聯嗎?那天看到馬未都在節目中剛好在說馬的故事,爸爸就隨口說了一句:“馬年馬未都說馬,這個對聯怎么樣?你能對上來嗎?”
當時我實在接不上來,就說:“等我哪天想起來再告訴你吧。”
“龍年龍在天說龍”,我研究了一下覺得好像能對上哎!我立即打電話給爸爸說:“你上次不是出了副對聯嗎?我終于對出來了!”“什么對聯啊?”“上次在看收藏節目時,你給我出的那道啊”“噢那個啊,你說說看。”“馬年馬未都說馬,龍年龍在天說龍”“不錯哦,你真聰明!”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天氣非常晴朗,路邊的花都開放了,爸爸媽媽帶我一起參加了三(1)班組織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我們玩的非常開心,還學到了很多知識,很有意義。
自弘中學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主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包括草編、繩藝、剪紙、泥塑、臉譜等很多藝術課程和游藝項目,內容很豐富,安排得非常充實。
早上,我們聽了自弘中學的哥哥姐姐們組成的古樂隊的演奏,并在校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很多藝術品的展覽和現場制作藝術品的過程。我選擇了繩藝和臉譜的課程,并在老師的輔導下現場制作了兩個作品,編了一條漂亮的紅手鏈,畫了一個很個性的臉譜,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們玩了打陀螺、滾鐵環、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這些傳統游藝活動,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別開心。我們覺得比電腦游戲和游樂場都好玩。
對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報》記者去采訪了我們,晚上在電視上已經播出了《小手拉小手非遺咱傳承》的節目,我在電視上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特寫,很滿足哦,太有意思了。你們要是想看看,就去網上搜一下吧!
中國美食文化豐富多彩,尤其是杭幫菜。杭幫菜中最有名的要數東坡肉、松鼠桂魚、龍井蝦仁和龍井茶了。
一次,我和丁苡、林言一起去品嘗杭幫菜。第一道菜來了,我伸出脖子一看,啊,是我點的東坡肉。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嗯,味道真不錯!溫熱的肉入口后立刻噴出美味的湯汁,滋潤著口腔的每一個角落。將它咽下,就好像泡在溫暖的溫泉里。第二道菜是松鼠桂魚。它真美,尾巴像一把精美的扇子翹得老高;皮膚反射著燈光,像撒滿了銀子一般。它的頭高高昂起,嘴里含著青豆和蝦仁,好似含著繡球。這些特征,真讓我覺得它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接著,我們品嘗了宋嫂魚羹。把它輕輕吹涼,送入口中,第一感覺就是心暖暖的。如果把小魚咬斷,一股海洋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沉醉。最后,我們吃了小籠包,我一下子就吃了四個。
杭幫菜太美味了,我在夢里也常常想念它。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傳統文化作文06-17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11-03
讓傳統文化回家作文11-07
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10-31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02-27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2-04
傳統文化的傳承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