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的作文(必備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重陽節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寫游子思鄉懷親。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爸仃柟潯泵Q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鐘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于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里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沖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后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除了吃塊米糕,貌似就剩下聽媽媽講小時候的故事了。哦哦,對了,晚上,我還準備幫奶奶洗次碗。
媽媽說她上小學的時候,小學的西面有個敬老院,里面住了十幾個老人,那時候的敬老院里,據說居住的都是無兒無女的老人,或者是軍烈屬。老人們真的很老,白發蒼蒼,拄著拐杖。就在小學的西面,僅隔著一條小河。
媽媽和其它兩個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幫老人買點心。媽媽原來除了學校組織的擦窗戶掃地,沒去過敬老院;當她們買好點心,趁周末悄悄溜進去時,看到的`就是破敗和蒼老。昏黃的太陽照在頭頂,老人們坐在破舊的藤椅上,曬著太陽,周圍是灰色的打著補丁的棉被。
那時候流行做好事不留名,所以,她們看了會兒老人的生活起居,把點心留在了一個稍微醒目的角落,就悄悄走了……每周如此,年復一年,那么多年過去了,媽媽說,每當回憶起來,滿眼都還是老人們的蒼老,和設施的破敗。
講講媽媽就笑了,你說,現在要是在地上有一堆點心,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起來吃呢。媽媽說,小時候,她們就是這樣敬老的,用力所能及,來敬老。我想想,我們呢?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4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了,因此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的活動。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出發了,一路歡聲笑語。金色的陽光溫和的灑下了大地,太陽公公笑瞇瞇也跟隨我們來到敬老院。
我們帶著買來的水果、點心等來到敬老院,剛一進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別,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里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霉的味道,看著心里面泛起一種酸溜溜感覺。
看著老爺爺、老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它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看著他們一個個身體健康的模樣,這會有了稍許的'安慰。我正想把帶去的香酥和面包遞給了一個帶太陽帽的老爺爺,正要遞過去的時候,一瞬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帶竹帽的老奶奶來接過禮物,哈哈,有那么點小意外。他們滿臉笑容的說:“謝謝,小妹妹,你真可愛!蔽艺f了聲:“不客氣,老爺爺、老奶奶祝你們身健康,萬事如意!比缓笪覀兌奸_心地笑了。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尊老愛幼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5
大多人都說孝在心中,我卻認為孝在行動。在重陽節這個日子里,我和弟弟不僅給了爺爺、奶奶口頭上的祝福,還來了點“實際”的。
“吃飯咯!”爺爺一如既往地呼喚。往日那老牛拉破車——慢吞吞的我們,卻一火箭般的速度沖到廚房,幫爺爺打飯!安诲e啊!兩個只會吃飯的小子,想不到還會打飯。”伯伯在一旁邊看電視邊說。
吃飽飯咯!”我站起來。不一會兒,大家都紛紛吃完了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一個一個的碗落好,小心翼翼地抬進廚房,放到碗槽里,我一邊用洗潔精搓,弟弟一邊用清水漂凈,一唱一和,很快就做完了。爺爺走過來拍了拍我們的.肩膀:“可以啊,知道幫大人做事啦!”我撓撓頭:“沒,沒什么,我們本來就應該做的啊!”“就是就是!钡艿茉谂赃呎f。
緊接著,我二話不說跑到陽臺上拿起拖把到廁所里清洗,待弟弟把地掃完后與我交接工作,我左等右等,滿頭大汗的弟弟終于扛著掃把來了。“我出馬啦!”我帶著沉甸甸的椮滿水的拖把,吃力地走向客廳“一,二,一二,一,二……”我有規律地前后屈伸這拖把,一粒粒豆大的汗珠爬滿了了我的臉和背,雖然很辛苦,但是我覺得它像苦澀的咖啡中透露這絲絲香甜。
我不僅在重陽節這天要這樣做,以后每天都要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深切的體會到老人、父母的辛苦,我們才能更加孝順他們。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6
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后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于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復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嘗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于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只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里默念著,踏向了歸途……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7
我最喜歡重陽節,每當重陽節的時候,我和媽媽就會到附近的山上去登高,爬到山頂看風景,運氣好的話,可能會遇見晚霞。
去年的重陽節我去花井山登高,在山腳下抬頭仰望,這座山高聳入云。一看到這景象,我就不由打起了退堂鼓,可轉念一想:登山有什么好怕的?“九州道路無財虎,遠行不勞吉日出。”杜甫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再說到了山頂,從山上往下眺望,也許能看到好風景呢!
終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爬山,但是這次和我平常登的山不一樣,到處是巖石、雜草,有些石塊還要攀上去,活像一座室外桃園,耗時耗力,還有幾次腳一滑,差點掉進一個大土坑里,要不然我的登山節就是土坑節了。
經過努力,我們終于爬上了山頂,但我已是氣喘吁吁,我都想躺在地上躺個100年。只聽媽媽喊我來看個什么東西,我跑過去一看,等著我的是我登山的'報酬,只見遠處霞光萬丈,整個天空都變成了紅色,宛如一團熊熊大火在燃燒,把云也染成了紅色的,似一匹紅色駿馬在奔騰著。太陽徐徐落下,我看得入了迷,眼睛跟著這太陽一起,心里也在為家人暗暗祈福著……
我們年年登山,光顧了很多風景,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兄弟》這首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钡巧蕉嗪冒!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8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笢亟腥俗魑男λ膊皇救,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泵鑼懥酥仃栙p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9
在古代,人們把六稱為陰數,九稱為陽數。九月九這一天,兩陽相聚稱之為“重陽”,這一天又叫做“老人節”,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今天下午,值勤過后,我就和同學一起坐43路車回家。車上很擠,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座位,就一屁股坐下了,可以好好的休息一會了。
可是,車剛過了一站地,有一位老爺爺上車了,他微微駝背,大概六十多歲的樣子。我馬上就想到了要給老人讓座,但又轉念一想,自己好不容易才坐下,讓了怪可惜的。
怎么辦啊?到底是讓還是不讓?我想,身為一個少先隊員,如果我不讓的話,那又怎么對得起我胸前的紅領巾呢?不能再想了,我一定要讓。于是,我站起來,說:“爺爺,您來坐吧!”只見爺爺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坐下,并對我說:“真是好孩子!”我聽了以后,心里也樂了,因為我做到了。
雖然我失去了一個供我休息的座位,但是,我卻得到了表揚的話語和愉快的心情,這是多么快樂呀!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定要讓這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爸爸的話:尊敬老人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階段,你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會更大,希望你能堅持并發揚這種美德!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0
今天早上,媽媽對我說:“淼騰,今天是重陽節佳節,我們一起去外婆家吃飯。”我說:“好的,好的!焙鋈晃蚁氲綄W過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的兩句話“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時,我的.心里特別的想我的外婆,恨不得馬上飛到外婆家。
媽媽先帶我去了菜市場買了一桌豐富的菜和一些外婆愛吃的東西,就乘著公共汽車到外婆家去。
到了外婆家我先向外婆說:“節日快樂!”邊說邊到廚房里幫外婆烤螃蟹。我先在鍋里倒點水,再把蟹放在鍋里蒸。我仔細觀察,發現螃蟹的腳在動。我一直看著,等螃蟹的腳完全不動了,蟹殼變得通紅,像喝醉了酒一樣,我才關了火。我大聲叫著:“螃蟹出鍋了。爸媽,外婆你們過來嘗一嘗,我做的怎么樣!”于是,她們各自拿了一只蟹腳品嘗了一下。外婆笑著說:“味道不錯,淼騰長大了,會蒸螃蟹了,也懂事了不少!蔽衣犃送馄诺脑捫睦锵癯粤嗣垡粯犹。
到了開飯時,媽媽和外婆也燒了很多菜,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其樂融融,笑聲不斷。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一天又過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外婆回家來了。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1
天,在流血!滿世的血,染遍了天宇四荒,肅殺的紅,割收著蕭條的生靈。
“九月九,青天埋,黃天出”古老的咒,在這一世顯現。長鷹擊博著浩空,發出蒼傲的`鳴叫,似是青天的悲梟!上一世是蒼,天是蒼天,地是蕪。
蕪誕了生靈,巨大的生靈,袒露地奔走在蕪上,繁衍,繁衍,繁衍……一天,充斥黑白的蒼天西南角幻化了青氣,青氣越來越盛,它有了陽,蛻變成了半面天,兩片天在蕪上爭斗。青取代了蒼,蕪裂出了荒。
世在更迭,生靈被滅殺。天河流淌,荒和青產下了人,賦予純潔的魂,賦予青的信仰。道之初,萬物皆相齊,漫長過后,人不這樣想了,虛榮促使貪欲,貪欲催生邪惡。邪惡戴著偽善的面具,彳亍在人間,那一團團污穢復制,傳染……鴻蒙之始的靈魂從靜漣變成渾濁。
吞噬啊吞噬,吞噬著自大地以靈長自居的人,青害怕濁,濁已讓它奄奄一息,世又該更迭了,只是萬物是她的子女,青又怎舍得讓子女陪葬,哪怕他們是殺她的元兇!青走到了盡頭,濁氣,黃塵彌漫人間……
又是一季重陽天,世已濁,連酒也濁了,幸兮!青天之酒還留下稍許,待取來,圖得個醉,醉后舞一舞那青之舞,為青送上葬歌。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2
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是我國的祭祖節日,此外,還有三個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節,中元節。
重陽節來源于一個道教的神話故事:東漢時,有一個叫恒景的農村小伙子,他過著美滿的生活?珊镁安婚L,村子里爆發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恒景的親人也不例外。原來是河里有一只瘟魔。于是,恒景下定決心,要除掉瘟魔,為家人和鄉親們報仇雪恨,為民除害。他拜了一位叫費長房的大師,學習了許多技能。在九月初九日的前一天,大師對恒景說:“明天瘟魔要來了,趕快回鄉!讓大家都拿好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可以防魔!彼罩髱煹姆椒,讓大家做好準備。終于趕走了瘟魔。聽了這個故事,你一定被的'恒景善良與勇敢打動了吧!
重陽節的習俗有很多,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值秋季,秋高氣爽登高最好不過。登上高山,一邊呼吸新鮮的空氣,一邊看著遠處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記得一次學校舉辦了重陽節登高活動。老師先給我們講了節日的來歷,然后就開始了登高比賽。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一聲下令,奮力地向上爬。有的很快就爬上了山頂,有的爬到半山腰就沒力氣了,有的干脆跑上幾步便開始走著上去。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從這個名字,你便能看出這一定是孝敬老人的節日。沒錯,重陽節又是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九月九日,寓意著長久與吉祥。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3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望遠,秋高氣爽。
它不比端午節,人人熱得汗流浹背,更比不上元旦節,人人冷的寒蟬哆嗦。所以這個節日我非常喜歡,因為它更是一個讓人表達愛心的節日。
因為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嘛,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爺爺家。車子飛快地跑著,一排排小樹向后倒移著,仰望天空,天是那么的藍,陸渾水庫的水是那么的清澈,不知不覺中回到了爺爺家。媽媽買了肉和菜,大人們在廚房里忙著。爺爺趕著羊群回來了,我忘盆子里倒了清水等著羊群回來喝。這時,聽到爸爸在咕咕的叫喚,原來是雞家族邁著歡快的`步子回來了,我趕緊拿了玉米剝了下來喂它們吃,它們開始瘋狂的搶食,還咯咯的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
一會兒豐盛的午飯做好了,我忙洗了手,看著那香噴噴的炒雞蛋,冒著香氣的紅燒肉,我急不可耐。趕緊搬凳子給爺爺奶奶發筷子,爸爸媽媽直夸我長大了,懂事了。爺爺奶奶說:”真是個好姑娘!“
開飯嘍!吃著香噴噴的飯,聽著大人們的表揚,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4
大家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一個會感恩的人,才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這個秋高氣爽、果實累累的季節,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它象征著團聚,這個時候我們就登山、插茱萸、游賞景等活動,如果你的'親戚在遠方,可以給他回個短信、寄個郵件、打個電話等之類的交流。
今天是10月16日,也就是農歷9月9日,這里的九九來源于“久久”意思是長久長壽,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為家長做了一件家務事。
傍晚,夜幕降臨、燈光閃爍,我們一家坐在一張桌子面前,吃著豐盛的晚飯,說說話,一起祝福著遠方的親戚,這個時候,一種喜慶、祥和的氣氛“沖進了我家”,因為我們家平時沒有這么熱鬧,吃完了飯。
我對媽媽說:“我給你洗玩吧!”媽媽說:“怎么了”我說:“老師讓我我們為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媽媽說:“那行吧”!我開始洗碗了,我先把洗潔精往碗里一倒,輕輕的洗了起來,泡沫從碗上滑了下來,仿佛好多個小孩子在滑滑梯,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幾分鐘,一個明明亮亮的碗已經洗好了,我一個接著一個,終于洗好了這幾個碗。接著,我又為爸爸媽媽都倒了純凈的白開水,讓他們都解解渴,好讓他們有個健康的身體。
在這里我又想起了一首思念的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秧少一人。”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15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
重陽節是一個歲時節日。在中國歲時節令中有7個重復月日數字,如正月正(春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習俗節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陽,所以它在歲時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字。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重陽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的作文07-29
重陽節作文07-24
重陽節作文08-27
重陽節作文08-27
重陽節作文08-27
重陽節作文[經典]08-02
重陽節作文(經典)08-01
重陽節的作文08-01
重陽節作文(精選)07-16
【精選】重陽節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