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作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
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
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今年又逢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标柎喝,一晃便過去了,接著便迎來了清明。
今年的清明可真合了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那天,一大早便下起了蒙蒙細雨,給青山環繞的小山村穿上一件薄紗,讓小山村變得朦朧。既然是清明,當然少不了掃墓。一大早我便跟著爸爸媽媽去掃墓。拿著鋤頭鐮刀向爺爺的墓走去,一路上山上的美景可讓我大飽眼福,清一色的小黃花零星地分布著,零亂中又透著整齊,仿佛組成了一副畫卷。不遠處,一排整齊的小樹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向他們走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抹耀眼的青,可能是因為正在下雨的緣故,使它們的青更深、更亮,也愈發美麗。我不禁向前湊了湊鼻子,進入我的鼻腔的是一股很清新的味道。沁人心脾。繼續向前走,我看到了記住長勢甚好的茶樹,上面有正在萌發的新茶,一個個小小的葉芽,活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經過雨的`洗禮,它們散發出的是一股自然的茶香,讓人心情舒暢。漸漸地,雨停了,太陽公公從厚重的云層里鉆了出來,散出一縷縷耀的光輝。
走著走著,便到了爺爺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在墓前清理雜草,而我在采摘映山紅,在清明期間,山上開得最好的便是映山紅了吧,那一簇簇映山紅在陽光的照耀下,鍍上了一層金色,顯得更加迷人。我拿著一束映山紅來到爺爺墓前,為他獻上這束花,讓他也同我一起欣賞這份自然的美麗。對于爺爺,我從未與他謀過面,在我未出生前他便去世了,這對于我來說至今都是一個遺憾。我常;孟胨臉幼,他應該是個慈祥和藹的老人吧。爸爸點上香燭,對著爺爺祭拜,然后對爺爺緩緩訴說著我們這一家子人。要走了,在這一切都處理好了之后,我們要走了。在臨走前,我向爺爺的墓看了一眼,對爺爺說;“爺爺,我明年清明再來看你哦!
走下石階,太陽已經很大了,照得讓人睜不開眼。下山時,我又看到了那一幅幅美景。繼續感受那份自然的美好。在城市,應該永遠也感受不到那份清新吧。
清明,給我帶來了一份清新美景和對親人的懷想。
清明節作文3
梨花有情,桃花有意,每當此時樹上的布谷鳥告訴我春天來了,春雨淅瀝,告訴我們清明節來了。這時奶奶總會忙碌著準備過清明,這是我們住在無錫鴻山腳下的人家最忙碌的節日。
祭祀——斟滿一杯熱酒,傳承先人瑰寶
清明來臨之前,奶奶首先要做的是清明團子,糯米中滴入青青的麥水,不停地攪和著,香氣四溢,餡是最時鮮的馬蘭做的,十分清香可口。接著,奶奶燒了三葷三素的菜整整齊齊擺在八仙桌上,爸爸點上紅燭,插上高香,斟滿熱酒,我們開始挨個祭拜我們的先人。然后,點燃奶奶用錫箔紙折疊的元寶送給先人。最后,我們才可以品嘗先人吃過的東西。最饞嘴的是青青的團子,不粘嘴,奶奶還要送給親朋好友品嘗,因為是先人傳下來的好東西,所以這清明團子吃了可是大吉大利。
上墳——手捧一方熱土,思念爺爺恩情
清明隔夜里還可以為植物修剪,過了那一夜,再去修剪的話對植物來講就是一種傷害。于是清明節前一兩天,帶上砍刀到爺爺的墳上去修枝剪葉,再捧上一塊熱土把墳堆得更高。我們家的墳在河邊,有樹林,有竹港,十分清幽,再加上百年壽齡的兩顆紫藤樹環繞四周,爺爺墳前環境顯得格外優雅。我們種上了側柏,爺爺就安息在這里。這時奶奶和爸爸就開始回憶爺爺生前的故事,爺爺的'恩情在爸爸心中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常常讓他感慨萬千,仿佛昨夜就在眼前。
踏青——訴說一腔熱情,追尋泰伯美德
清明節當天親戚們都要到我家來做客,接接腳,然后一起去爬鴻山。鴻山是泰伯安息的地方,是他帶領人民耕作于這塊土地,使家鄉變得富饒而美麗,他的美德千古傳頌。如今我們在皇墳前駐足追尋,尋找百家姓的由來,聊談吳文化的發源,追逐泰伯遺留的吳風……山腳下人山人海,遠近百姓都來這里踏青游山。媽媽給我買了風箏,我們在廣場上放風箏。累了,我們就在草地上仰望藍天,笑聲洋溢,山腳下成了歡樂的海洋。在這里,泰伯的子孫生生不息,永遠繁榮昌盛,泰伯的美名嘖嘖不休,永遠流芳百世。
清明節作文4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里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咱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里,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咱們的血肉鑄成咱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愿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斗爭到最后一刻,流盡最后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咱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咱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睕]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咱們是幸運的,咱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咱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咱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咱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咱們一起努力,讓咱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感傷的日子。清晨,站在窗口,呆呆地望著窗外。窗外的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大家都是去掃墓的。我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燕子飛南方去了,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人走了,就不會再回來了。所以,在人生中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就是那些快樂、美好的時光。人不可能永遠都長生不老,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是可以天長地久的。
我的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連見都沒有見一面就匆匆地走了。聽說,她很善良,很美,大家都很喜歡她。所以我也特別想見見她。只可惜,以往的清明節,我并沒有如此感傷,只因奶奶的去世,使每年的清明節變得憂傷,凄涼。
奶奶的墓在家鄉,由于路途遙遠,學習繁忙,所以沒有空回去掃墓。抬頭仰望天空,遠在天邊的奶奶是否還安好,不知道她是否想念我們,不知道她的生活是否快樂,我知道,沒有子孫在身邊,且與我們陰陽兩隔,心中不免會產生一絲憂傷。我沒有機會去掃墓,也只好在心中靜靜地祈禱,默默地祝福。我知道,清明掃墓只是一種紀念、懷念逝人的形式,真正從內心發出真摯的祈禱,帶著真誠的感情才是懷念逝人的最好方式。
山上的翠綠覆蓋著,隱隱約約顯出一些墓,人們在墓前痛哭流涕。祭祀者的淚珠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也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息,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的選擇。
小時候的我,對清明節并不感興趣,也不知喜怒,在思念和等待中,我漸漸長大了,也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卻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到了,老爸媽媽帶我回湯山老家上墳。那天剛好是上墳的高峰,我們本來開半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開了一個小時。好不容易“爬”到了湯山。我們一到湯山便直奔公墓。去公墓上墳的人、車都非常多,連公墓附近的兵營都讓通行了。所以人雖多,我們還是很快就到了公墓。在公墓祭拜完之后,我們便回奶奶家了。
回到家,我沒事干,只好看電視?吹较挛纾习謥韺ξ艺f:“我們去‘絲魚’吧!蔽覇枺骸霸趺础z魚’?”老爸說:“‘絲魚’就是在池塘上牽起一張網,不需要魚餌,魚游過去就會被抓住!蔽艺f:“好,趕緊帶我去吧!崩习帜脕砹恕敖z魚”用的漁網。我開始打量起這個漁網。漁網的一頭有一根竹棍,竹棍上綁著線,線連著漁網。接著老爸又拿來一個桶,我們就出發了。我們走了一會就到了村邊的小塘。老爸叫我拿著竹竿去湖的令一邊,把網設好。但是我一看到湖的.另一面的路,不到一米寬,左邊還有許多油菜花,油菜花上還飛著好多蜜蜂。一想到一會兒就要和這群蜜蜂親密接觸,頭皮就發麻。但為了補到魚我用衣服蒙住臉,然后慢慢地走。一路上我都感覺背部麻麻的。到了塘對岸,老爸叫我收線。我便把那線重新往棍子上繞。線可真長,一直到我的手火辣辣地疼才收好。接著,老爸叫我把棍子叉在地上?蓡栴}又來了。地面特別硬,根本叉不進去。這時,我看到水面上漂著一些綠色的植物,我用棍子戳了戳,發現還挺結實,就把棍子插在了那兒。我便到別處邊等邊玩。
過了一會兒,我和老爸在來看時,發現浮標在動,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有許多魚上鉤。我干緊把魚網拉上來。拉上來之后我和老爸便要把魚下下來?上卖~也是個技術活,不能太用力,不然魚會死的。我輕輕地把網線一點一點地從魚身上剝下來,有的剝不下來的我就拽,所以一共十條魚,被我拽死了三條。
清明節作文7
又到清明,大團大團的柳絮被風驅趕著,輕飄飄地在千百戶窗前一閃而過。
感覺到有東西掠過時,再抬起頭眼前依舊是亮堂堂的天。又一纖薄的白影出現在余光中,我從高高的樓房俯視下去,果真是柳絮!它們在街道滑翔,在叢間跳躍,無處不在。若非外面花紅柳綠的一片,乍看真像紛紛揚揚的雪花。
清明是我國24節氣之一,“清明時節,種瓜點豆”這個時候大地是真的忙起來了。
我望著漫天飛舞的`柳絮,又一次真真切切地在室內感受到春天的活力。要說我對春天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初開的花,不是冒頭的草,而是在清明前后的柳絮。你或許錯過滿枝的花,或許留意不到沖破泥土的草,但當柳絮來時,它們會在你眼前晃悠,遮擋視線,會在你撒腿跑時觸摸你的鼻子,和你在同一個空間做任何事,F在想想,它們是在提醒你:“現在是春天,快點努力起來,有的是希望!”
有新的開始,也就有過去。漫長的時間里,許多革命先輩,戰斗英雄逝去,沒有老一輩輩人的付出,也沒有現在的安逸,一如飄飛的柳絮離我們而去,將希望的種子灑滿大地。為了紀念他們,便有了掃墓祭祖等風俗。
但今年的清明節含義特殊。由于疫情,令許多人的腳步大都留在了家中,但隨著清明的到來,已經平穩了,這當然離不開白衣戰士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許多人為此犧牲,他們用自己珍貴的生命換來了更多人的喘息,換來了春暖花開。清明這天,舉行了全國性哀悼活動,10點,警鐘拉響,大街上已經沒有了人,時間也仿佛慢了,風似乎也不忍打擾這莊嚴的氛圍。
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的幸運是因為有他們的守護。等我長大的時候,我也會有我應盡的責任,有自己想要珍惜保護的人,白衣戰士的這份精神需要一代代人傳承下去。我們不應當辜負他們的努力,春光未老,還要奮斗下去。
悲傷而充滿希望的清明節,大團大團的柳絮飛去……
清明節作文8
清明,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才能更顯出清明的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鼻迕鲿r節雨紛紛“,此話真的是一點都不假,即使不是雨紛紛也是陰沉沉,這不,今天的天是灰色的,散落在大地上的光更是不明不暗的,哀思的情緒也隨之涌動……
汽車緩緩駛出小城,沿著蜿蜒的山路慢慢前進。走了一小段山路,汽車便開不進去了。我們便徒步繼續前行。走過曲折的山路,繞過清澈的小溪,越過扎人的荊棘,終于來到了外公的墳前。只見墳前雜草叢生,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在墓碑周圍狂妄地生長,長滿尖刺的野花在石碑邊自由開放。親人們拿起鋒利的工具,開始清除這些打擾外公安寧的雜草,我也像往常一樣,拿起毛筆,沾上紅油漆,認認真真地給墓碑上的字描上紅色,希望能給外公的”家門口“帶來些許喜慶氣氛。描著描著,腦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剛才外婆在路上對我說的話:”要是你外公還在,見到你,他該有多高興!“外婆的話讓我一陣心酸,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我趕緊低下頭來,抹去淚水,生怕會引起外婆的傷心。
不一會兒,雜草已經清理干凈。舅舅在外公墓碑前擺上幾杯白酒和祭禮,大家虔誠地為外公燃上一炷香,依次祭拜。我依偎在外婆的身旁,她輕輕握住我的手,不停點頭拜拜,嘴里念著什么。忽然,外婆的聲音越來越哽咽了,渾濁的淚水從外婆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滑落下來… …母親他們在一旁燒著紙錢,那繚繞的煙夾雜著灰燼紛紛揚揚,空氣中彌漫淡淡的哀傷!鼻迕鲿r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為什么”斷魂“呢?是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外公,你怎么舍得丟下外婆一個人?你怎么舍得兒女們獨自離開?外公… …“我的淚水很不爭氣地涌眶而出,淚眼朦朧。朦朧中,我仿佛看到了未曾見面的外公:他須發銀白,慈眉善目,手里拿著一把糖葫蘆,笑吟吟地向我走來… …
一陣微風夾著細細的雨滴,滴到我的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我更緊地依偎在外婆的身邊,慢慢擦去她臉上的淚痕,輕輕地對她說:我看到外公了… …也許過去的日子并不是花好月圓,但外公最大的心愿卻是您能過得開心… …
清明節作文9
那年清明,又豈是小雨紛紛,幽靜的山林里,耳畔只剩下雨珠滾落的聲音,上天將思念混為雨,寄給大地下的“人們”,雨,只會越下越大。
按照這邊的習俗,小時從未去掃過墳,只能聽親戚朋友講講故事,雖只是聽聽故事,但規矩也漸漸懂了,也會了,心里時常也會念叨著。講個幾年,就熟悉了,人也大了,是個小伙子了。
開春的那幾個星期,天很冷,時不時刮來幾股強風,那冷的是會讓人發抖,讓人心顫。那是四月,我夾在親人當中。
那次上墳比往常要早的多,剛從床上坐起便有一股涼意從后脊卷來,心里不禁哆嗦一下,但再冷又能怎么樣呢?擺著僵硬的手硬生生將衣服掛在了身上,隨手去拿了放在桌上的艾草球,自以為可以幫我辟邪。
街上其實也沒什么人了,只有小販日復一日的吆喝著,我在一家店,一家賣著紙錢和紙花的店——家里人都喊著叫“賣界”,我自然便是去找這個所謂“賣界”的店,城里面不給賣,想買只有去鄉下,但總有不要命的小販偷偷賣著,顯然,我已經找到他了!
對于錢我不是很排斥,我總是認為這是對故去之人的慰籍,雖然當時我也不確定自己可不可以這么理解。
后山上有很多小土坡,看久了人,不免有些可怕,去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家挺有錢的,至少在那時候是的,因為這一整片后山都是家里的。這些土包里自然會有兩個是我的祖父祖母的,碑上刻的落款是兒孫輩的名字,當時還沒了解過,當我看到我的名字時,心里顫了一下,現在回想過來,是挺可笑的。碑前是埋了東西的,是家里祖譜和家訓祖訓,留下來的規矩讓我們跪著讀完再磕頭,我接過那家訓的時候,我跪下的時候,我拜下的時候,心中都很沉重,即使前一秒笑得再歡,現在臉上也必須十分嚴肅了。我跪下來,跪在祖輩前,小雨滴滴答答打在了石碑上,很安靜,聽不出有一點雜音,那雨順著石碑落下,拍在地上,化成一灘小水坑,口袋里艾球被水泡開了,散發著艾草的清香,伴著大自然,伴著目光,我磕下了人生中第一個頭。
雨落在了地上,打在頭上、臉上、身上,將思念化雨,寄給了大地下的“人們”!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到了,明媚的陽光似乎也知趣地退避到了厚厚的云層背后。桃花、梨花開得也不那么艷,它們都低下了頭,草兒彎下了腰,老天爺也落下了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液图胰艘苍谶@細雨紛飛的日子踏上了給外公掃墓之行。我們帶上事先準備好的糖、酒、香燭、紙錢……便乘車出發了。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一路上大家都默默地望著車窗外暗淡的春景。大家是否又回憶起了我那慈祥的外公呢?
說來遺憾,從小到大我都沒和外公見上幾面,而且腦海里對外公也沒什么印象。因為外公去世時,我還太年幼無知。但是,媽媽經常給我講外公的'事:外公身前時一個工廠的會計,因為外公待人熱情,做事很講原則,踏實又認真,所以他很受大家的認可與歡迎。外公也是一個很吃苦耐勞的人,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外公還是又當爹又當媽,苦著自己,累著自己,硬是靠自己把媽媽、舅舅他們兄妹四人拉扯大。每每回憶起外公的點點滴滴,媽媽總是會紅著眼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睿睿,外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的子女、子孫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眿寢尩脑拸拇艘采钌畹赜≡诹宋业哪X海里。
終于到達了外公的墓前,我們按照慣例先清掃了墓碑前的那片小空地,再清理掉幕周圍的雜草。清理畢后,就開始把祭祀用的水果、糖、香燭一一整齊地擺放在墓碑前。媽媽小心翼翼地點燃了香燭,姨媽招呼著我們一群小孩子一一給外公磕頭祭拜,舅舅則在一旁點燃了鞭炮。鞭炮噼啪作響,我默默地抬起頭看著陰沉沉的天空:遠在天國的外公能否聽見這清脆的、寄托著我們一大家子深深的惦念的鞭炮聲呢?看著眼前紙錢燃燒的紅紅的火苗,我想外公一定在某處默默地看著我們。
我們的掃墓之行就這樣匆匆結束了,但是在這匆匆中我卻感受到了那份濃濃的親情!
清明節作文11
一到清明節,我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跟冥幣。于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沒有起床這么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一路上我沒一絲困意。奶奶又對我跟爸爸講述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其中的生活艱辛,對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里浮現許多情景,使我、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這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里似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這里。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跟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并行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于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蔽业难蹨I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跟。這暖跟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里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后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我有大收獲。我決定每年清明來為太爺、太奶掃墓,并對他們說,您們在這邊還好嗎?
清明節作文12
多年來,我從沒有走進過清明節,我的清明節和其他日子一樣,是個平常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卻有些特別。
清明節的前幾天,辦公室的同事們就開始籌劃祭祖事宜。帶什么東西,帶什么人,用什么交通工具,現在都流行什么樣的儀式。他們的談論,是敲擊在我心靈上的重錘。
小的時候,都是父親到祖墳去祭祖,后來父親身體不好了,祭祖上墳的任務就落在了叔叔們的肩上。當時我在上中學,心中總是有上墳是一種舊習俗的感覺,所以對此很淡漠。后來,讀書,上大學,工作,結婚,生孩子,忙得似乎忘了清明節的存在。最近幾年的清明節,我都想回到老家,去一趟祖墳,圓一個不孝子孫的夢。尤其是看到兒子一天天地長大,這種想法就更加強烈了。我知道,一個男孩子,擁有自己的宗族觀念也許更有利于成長。
鄭重地給老家的父親打了個電話,談起帶著兒子一起祭祖的事情。父親在那頭急急地說:“不行,那里的路很遠,你回來要兩天,累得夠嗆,怎么行?再說,我身體也不好,不能去,就是去了,我也不知道祖墳的位置呀!”
是啊,祭祖必須知道我爺爺的墳塋在哪?磥,抵達清明,登堂入室,還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再三的懇請下,父親說讓叔叔和我一同去祭祖,他知道我爺爺墳塋的位置,其實,每年清明,都是他給我爺爺燒紙。
今年的'清明節,我的心情坦蕩,如一個即將出征的將軍,手中握著寶劍,身后是千軍萬馬,不,是我的妻子和兒子,還有本家的叔叔,浩浩蕩蕩,直奔祖先的墓地。我要履行的是一個偉大的職責,這是一個男人必須銘記的職責,祭祖。血脈相連,祖風長存,何況后面還有我的兒子,他了解一個家族的歷史也許會有更重要的意義。遙想將來,我們也會成為祖先被人祭奠,那么,今天的祭祖實際上就是祭奠自己的將來呀!
清明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詩句凄美,扣人心扉。不知您在欣賞之時,腦海里有沒有閃現出一個大問號?一個掃墓祭奠先輩、先烈的節日,為何就叫清明節呢?似乎有點名不符實。因為我有,所以我想打開歷史的塵封,回到清明節的源頭,以探究竟。
那是戰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國家內亂而逃往國外。逃亡之路,顛沛流離,生活極為艱苦,每天不僅見不到葷腥,且常處于饑餓狀態。有一次,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實在走不動了。隨從介之推救主心切,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炒了盤香噴噴的菜,讓重耳吃了充饑,就這樣,總算度過了鬼門關,找到了落腳之地。十幾年后,重耳時來運轉,返回晉國,當上了國君,也就是晉文公。
登上國君寶座后,重耳重賞跟隨過他的有功之臣。不知什么原因,唯獨忘了介之推。也不知道介之推當時是怎么想的,他沒有去找重耳邀功請賞,要名要利,而是帶著老母親去綿山隱居起來。這事傳開后,重耳羞愧莫及,親自帶著人去請介之推。介之推拒受封賞,不肯出山。綿山山高林密,難以找到他的影子。重耳無計可施,卻忽然想起介之推是一個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心想,山上起了大火,你一定會帶著老娘跑出來的。卻不想這把大火沒把介之推逼出來,反而把他母子二人都燒死了。
英雄壯舉并沒因此結束,傳說介之推面臨洶洶大火想了很多、很深。想通之后,他把自己的食指咬破,用血寫下一首遺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
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
愿政清明復清明!
打這以后,晉文公就以“清明節”紀念介之推,后來逐漸在華夏大地普及。從故事源頭不難看出,對忠貞傲骨的推崇,對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節的本意。
今天,我們過清明節,追憶、祭奠先人的'儀式和禮節是需要的,這是感恩之心、孝敬之情,更是人性的彰顯,人不能數典忘祖。但是作為為官者來講,僅僅掃掃墓、祭祭祖還是不夠的,既然國家已把它定為法定節目,在過清明節的時候,就要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如何做到“清政廉明”?為官者做好了,不貪不沾,兩袖清風,自然會帶來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這樣就能使清明節過得更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意義!
清明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清明節有洗艾葉澡、放風箏、蕩秋千等習俗,當然它也是出門游玩的好時節。
清明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著在家憋壞了的我和弟弟去蓮花山踏青,感受生機盎然的春天。我們從少年宮停車場開始步行,經過一片碧綠碧綠的草地,看著天空中兇猛的'老鷹,可愛的熊貓,多腳的蜈蚣,還有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風箏,感覺自己也要翩翩起舞了。走過一級級的石階,我和弟弟一馬當先一路攀登到山頂,那滋味是汗水混著舒爽,怎一個快活了得。
來到山頂廣場,可以看到偉大的鄧小平爺爺的塑像,看到壯觀的大鵬展翅,看到雄偉的平安大廈,仿佛整個深圳盡收眼底。我真想敞開懷抱,像春風一樣溫柔地擁抱它們。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于是,便看到兩姐弟在山上空地追逐著,飛奔著下山時,我順便數了數石階,一共有392級呢!我和弟弟蹲下來測量了一下,一級臺階有十五厘米左右,六級臺階就接近一米高,我們就大概估算出了蓮花山的海拔,應該不下100米。雖然沿路走下來有一點累,還有一點枯燥,但這可難不到姐弟倆,我們立刻來了個花式走法走不同的路,邊走邊數,居然輕松地下了山。
回到家,爸爸媽媽會讓我們去樓下小區蕩秋千,秋千簡簡單單,兩根繩子加一塊木板,我一邊蕩著秋千,一邊想著清明節的傳說,有點好奇,是不是重耳站在介子推依靠的那棵樹前,發明的這個秋千呢?秋千一前一后地擺動著,也蕩出了我的疑惑和些許的疲憊。
晚上,阿姨把剛煮好的艾葉水倒進浴缸,然后再加半盆的熱水,就可以泡艾葉澡了,洗完澡香噴噴的,疲倦更是消失殆盡,又不會被蚊子咬,我喜歡清明這一習俗!
清明節作文15
清明節來臨了,又勾起了人們對親人濃長的哀思。
清晨,雖然陰云低垂,天空昏暗,但是我和七歲的堂弟一定要跟爺爺、爸爸、叔叔給曾祖父曾祖母上墳。我一直在外地讀書,從沒給曾祖父曾祖母祭過墳,也不知道墳在哪兒,又會是什么模樣的。
一條狹窄坎坷的山路彎彎曲曲地伸入連綿不斷的大山,沿著這條山路走去,我們漸漸進入清新幽靜的青山中了,深山里長滿了各種各樣郁郁蔥蔥的樹木,林間點綴著五顏六色的小花兒……
在一座小小的半山坡上,爺爺說墳地到了,倘若不仔細看,我還以為是一個草土墩墩哩。
“爺爺,曾祖父曾祖母的墳怎么這樣難看呀!”堂弟肆無忌憚地大聲喊叫著,聲音回蕩在整個山谷。
是啊,我也有同感,墳和山已渾為一體了,哪比得上有錢人家的墳塋一律用青石柱紅石板雕龍畫鳳來得氣派呢?
爺爺沒有回答堂弟,只抬頭默默地遙望蒼翠的群山……我看了看爸爸又望了望三叔,他們正呆呆地望著爺爺。我瞅了瞅堂弟,他巴眨巴眨著眼睛,不時地瞟著每一個人。
我不知道大人此時在想什么,我以前曾聽爸爸說過,曾祖父祖母生育了九個孩子,五六十時代的.中國家庭孩子多,當時又逢全國自然災害,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曾祖父曾祖母還是把及齡的六個子女全送入了學校讀書,再苦再累,他倆都默默地咬牙挺著。
這樣過了幾年,由于兩人勞累過度,饑勞成疾,二人相繼離開了人間……
“干嗎不建一座最漂亮的墳墓呢?我爸爸有很多很多的錢!”堂弟突然又大喊起來了。
此時我也忍不住問三叔:“三叔,你和二叔不是掙很多錢了嗎?曾祖父祖母的墳怎么還如此寒磣呢?”我聽說二叔、三叔近年來掙了許多錢,在我們村里,即使不太富裕的家庭也要把祖先的墳墓做得有模有樣,更何況是有孝心又富有的二叔三叔!
可三叔好像也滿腹疑團,只用手指了指爺爺,我更是一頭的霧水。
這時爺爺走到了我們面前,他的臉很嚴肅,卻又很深情地說:“曾祖父曾祖母過世時,我們家里窮,連個像樣的墳墓也沒有,可是你們知道嗎?曾祖父曾祖母生前就囑咐過我們兄妹九人,去世后就埋在大山中,不要像樣墳墓,只要一個小草墩。如果將來子孫出息了,也決不許重修墳墓,要把錢留給子女讀書或幫助貧困的人家,子孫只有這樣做了才是對他倆最大的孝順。他們在臨終時,還千叮萬囑:我們只想和大山貼得更近,山就是墳……”
【清明節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11-20
清明節踏青清明節作文11-21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11-12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5篇07-27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六篇07-28
【精選】清明節清明節作文四篇07-28
【精選】清明節清明節作文三篇07-27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4篇07-31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9篇08-01
清明節清明節作文8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