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春節的作文大全(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春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從小到大,從未在外過春節的經歷,由于習慣,從未想過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其實是很意思的,細細想來,家鄉的春節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家鄉是廣東梅縣,因是山城,即使是嚴冬,處處是郁郁蔥蔥的,家鄉一年四季的綠,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家鄉的春節是熾熱的,處處都是紅紅火火的場面,處處都是歡歡喜喜的人群。和那綠一樣,給人陽光般的感覺。家鄉人一直沿著舊習俗,都重視過節,從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節過,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春節是過節中最重視的。家鄉的過年,是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春節的歡樂氣氛中。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殺雞殺鴨,還有殺豬,把這些將要成為年貨之一的東西臘好,在正月里用來招待客人。同時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紅色香料的“發”糕,意思是“發財”,還要炸“煎堆”,釀客家娘酒,釀豆腐等,一切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除此之外,還要給全家老少準備新衣服,因為過年了,全家都要換新衣服。小孩是重點,從頭到尾都要換新的,大人不全換,也得換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凈凈,以示新一年新的開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貼對聯,掛紅燈籠。從那時起燈籠一直要點到元宵才能熄滅,意為驅邪消災。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誠地點香燒紙敬神放鞭炮,以保佑來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飯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換新衣,畢后長輩們會給未婚的.晚輩們壓歲錢,意示長輩長壽晚輩健康成長。隨后便開始祭祀祖先,祭祖儀式結束后便開始張羅除夕的團圓飯,太陽還沒下山就得開始吃晚飯,意為“早年早節,團團圓圓”。晚飯后還會在灶邊放一盤食物,用來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勞,也意為一年灶火不斷,不缺吃喝。除夕夜來臨,屋里所有的燈徹夜長明,意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也有“守歲”的意思。 除夕夜結束前,還要把屋里打掃干凈,因為年初一是不能打掃衛生的,意思為“辭(掃)舊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點,要大開屋門,在屋門口擺放食物和放鞭炮,意為“接財神”。
正月初一,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因為這天是不能睡懶覺的,不然誰家春耕時便會塌田,真實性怎樣,無人去深究,總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表示開門大吉。接著,大人們忙著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見到大人都說“恭喜發財”,長輩便喜滋滋地給小孩“利事”,“利事”即紅包,意思也是讓小孩健康成長。在這一天,是不能到別人家里吃飯的,以示家里一年到頭都團團圓圓。這天的午后,重頭戲就是“舞獅拜年”,村里的舞獅隊挨家逐戶,敲鑼打鼓,每到一戶,舞獅的人會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時氣氛熱鬧,滿院生輝,主人便開開心心給舞獅的人發“利事”,以圖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一般在娘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為拜訪親朋好友),正月初五不離家(不可以去別人家竄門),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每一種菜代表一種意思,如:蔥:聰明,芹:勤勞等)……這些,在家鄉都保留著不變的風俗,也給家鄉的春節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春節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獅隊都進城“鬧元宵”。入夜,皓月當空,彩燈齊明,鑼鼓喧天,鞭炮聲聲,人流如潮。舞獅比賽是“鬧元宵”的開場節目,比賽結束后由各村代表選出前三名,以后只要縣里有活動這些獲獎隊都是首要的表演隊。“燒煙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動,人們用竹桿撐起一條用竹條編成的長長的龍,龍身上裝有各色各式的煙花,轉龍開始,所有煙花一同點燃,煙火齊齊噴出,形成一條火龍,此時火光熊熊,鼓樂錚錚,歡聲笑語,人群鼎沸,人們盡情歡樂,在火光鼓聲中宣匯著滿腔激情的熱望。俗話說:轉火龍,人活九十九。火龍點完了轉完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消災伏禍平平安安。除火龍外,花燈隨處都是,花燈之下,十字街頭,人們圍圈席地而坐,鑼鼓手、小镲手等熱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熱。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頰。演奏都們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們唱得激情飛揚,聽眾們聚精會神聆聽,人們思緒被樂曲山歌牽引著飛馳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勞累,憧憬著新的美好一年。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每當春節來到時,人們都非常開心,春節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買鞭炮和花炮。
除夕之夜,人們會放很多的煙花爆竹,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大年初一,爸爸媽媽帶著孩子,穿著帥氣的新衣服去給長輩們拜年,祝愿長輩們春節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在一片祝賀聲中,歡笑聲中,長輩們會給孩子壓歲錢,希望孩子茁壯成長,好好學習。我也同樣得到了壓歲錢,到現在我已經有7000元了。我把每年的.壓歲錢都存了起來,等我長大后上大學用。
我們都非常喜歡春節,因為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過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獲,春節真是一個不尋常的節日!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雖然我在昆明上學,但我并不是昆明人。我來自祖國的北邊,遙遠的地方----內蒙古。
大家聽了以后一定對我的家鄉很陌生吧!我的家鄉四季分明,比較干燥,冬天寒冷,必須得生火取暖。
我的出生地是內蒙古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區的一個小鎮。
我們一家人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去,和奶奶一起過春節。
春節是北方人最重要的節日。這時侯老家早已瑞雪紛飛,小孩兒們穿著新衣在屋外堆雪人,打雪仗可開心了。在臘月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在家門邊兩側貼上紅紅的春聯。還有攏旺火(象征著新年必將紅紅火火?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包餃子。等到午夜十二點鐘,看?整個小鎮全沸騰了,鞭炮聲此起彼伏,禮花五彩的閃光照亮了夜空。大人?小孩一起圍在燃燒得紅通通的'旺火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邊說邊笑,邊欣賞著電視中的節目。空氣中到處都飄著一股濃濃的火藥味兒
唉!我多么希望今年春節快點來到呀,讓我可以再一次回老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