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風俗作文元宵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宵節的作文(必備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喜氣洋洋的元宵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姥姥家,還有小舅一家三口也去了。到了姥姥家的院子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紅彤彤的大燈籠,院子里還有許多用蠟燭點著的小燈籠,把院子照得亮堂堂的,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到了快吃飯時間,姥姥說今天咱們吃元宵吧,于是姥姥拿出了大勺和以前經常用的大鍋,燒開了水把元宵倒進了大鍋。只見她左手拿著鍋蓋,右手拿著大勺把元宵搖動起來,元宵一個個飄起來,這時就做好了元宵,姥姥把元宵盛放在一個個碗里,然后一碗碗端到了桌子上。
看著碗里白白的.元宵,我們都流出了口水,我問媽媽元宵節的來歷,媽媽說:“元宵節又叫燈節,是正月十五,全國各地習俗不盡相同,其中主要有吃元宵、猜燈謎、舞獅子等習俗。”
最后,大家開始吃了美味的元宵,吃完了元宵后,我們一起到外面開始燃放煙花,各式各樣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鉆天猴、小蝴蝶、轟天炮等等。一邊欣賞著空中的煙花,一邊說笑,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之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個圓月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就是新春的延續。
按家鄉唐山的傳統,在這天上皎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祝。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歡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所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唐山也被稱之為“燈節”。元宵燃燈的習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起高高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代詩人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里是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沉“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在元宵節期間,唐山的人們還會“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每逢元宵節時都會出一些謎語,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人們把燈迷貼在五彩六色的燈籠上供人猜。因為燈迷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唐山過元宵節還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空心或帶有豆沙、白糖和各種果料等。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浮圓子”后來又叫做“湯圓”取團團圓圓之美意象征著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當然,各個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對于元宵節的慶祝也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我更愛家鄉唐山的習俗。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這一周是我們寒假的最后一周了,今天是元宵節,我早早的就起床了。
爸爸答應帶我一同去買‘大橋道’元宵。等到了地方一看,人都排成了好長的一條長龍。爸爸提議自己動手做湯圓,我覺得挺有趣就欣然答應。然后我們直奔超市買來糯米面和黑芝麻餡,媽媽負責和面和下料,我和爸爸負責搓圓,我們一家人一邊搓一邊唱起來:“賣湯圓,賣湯圓,小小的'湯圓是圓又圓……”
不知不覺做了好多湯圓。我宣布:“我要吃十個,要十全十美!”爸爸接過話說:“不好,沒看報紙上醫生介紹過元宵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這樣吧,小孩吃六個,六六大順!”“那好吧。”
下午四點左右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雪。我感覺有點遺憾,看不見圓圓的月亮,不過爸爸給我講了一句諺語:“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我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等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吃飯邊看晚會,還互相比猜燈謎。今年的元宵節雖然沒有看見圓月,沒有去看花燈,但我還是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