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倉儲管理實務實習目的
實訓的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次實訓,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倉儲的規劃和布局知識和實踐技能,以及倉庫生產作業流程,商品的分區、分類管理方法,商品的檢查和盤點方法,維護商品儲存規則使帳、卡、物一致;學會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方法。
實訓內容與步驟:
一、入庫作業
1、編制商品入庫作業計劃
倉庫保管員根據采購計劃和實際的進貨單據,以及供應商的送貨規律,送貨方式等信息編制商品入庫作業計劃。
2、做好入庫前的準備工作
在商品到達倉庫前,貨倉管理員根據商品入庫作業計劃,在掌握入庫商品的品種、數量和到庫日期等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做好進貨準備。準備工作的主要內容有:根據預計到貨的商品特性、體積、質量、數量和到貨時間等信息,結合商品分區、分類和儲位管理的要求,預計儲位,預先確定商品的理貨場所和儲存位置。按照到貨時間和數量,預先計劃并安排好接運、卸貨、檢驗、搬運貨物的作業人員。根據到貨商品的性能及包裝、單位重量、單位體積、到貨數量等信息,確定檢驗、計量、卸貨與搬運方法,準備好相應的檢驗設備、卸貨及堆碼工具與設備,并安排好卸貨站臺空間。根據到貨計劃,準備到貨的單證核查相關文件,準備相關驗收標準。
3、接運與卸貨
接運員根據商品轉運方式不同,提前與運輸商溝通,準備好接運器具從相應站港接運商品,對直接送達倉庫的商品,必須及時組織卸貨入庫。
4、核對單據
保管員核對三方面單據:存貨方提供的入庫通知單、采購訂單、采購合同,供應方開具的發票、磅碼單、發貨明細表等;除此之外,有些商品還有隨貨同行的商品質量保證書、檢疫合格證、裝箱單等;對由承運企業轉運的貨物,接運時還需審核運單,運輸的普通記錄或商務記錄。核對貨物與單據反映的信息是否相符。
5、初步驗收
理貨員在對商品進行初步清點的基礎上,按儲放地點、包裝標志進行分類并做出標記。同時根據相關單據和信息,對商品進行初步清理驗收,在這個階段理貨員僅對貨物的包裝進行檢查,包裝完好就進行下一個作業過程,如果包裝出現如破損、水濕、滲漏、污染等異常,將貨品分開存放,報請倉庫主管處理。
6、辦理交接手續
接貨員與送貨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如果初步驗收沒有異常情況出現,收貨員接收貨物,同時在回單上簽字蓋章。如果在初步驗收中有異常情況出現,必須在送貨單上詳細注明并由送貨人員簽字。作為事后處理的依據。
7、商品驗收
在辦完商品交接手續之后,檢驗員要對入庫的商品做進一步的驗收工作。檢驗員首先必須根據采購合同或訂單所規定的具體要求和條件為依據,同時考慮供應商的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完善、商品的理化性能、商品價值的大小、生產技術條件及品牌信譽、物流環境等因素確定的驗收比例。根據實際需要運用感官檢驗法、理化檢驗法進行檢驗。將驗收結果填寫在驗收單里。
8、進貨信息的處理
商品清點,驗收完畢,搬運員將商品送入指定儲位儲存。與此同時,信息錄入員首先必須將所有進貨入庫單據進行歸納整理,并詳細記錄驗收情況,登記入庫商品的儲位。然后依據驗收記錄和其他到貨信息,對庫存商品保管帳進行賬務處理。然后將到貨信息及時通過單據或庫存數據,反饋給供應商和本公司采購、財務等部門,為采購計劃的制定和財務貨款結算提供依據。
二、保管保養作業
1、商品的分區分類管理
保管員將保管場所進行分區,對每個儲位進行編碼,對所保管的物品進行分類、編號。同時把所有商品依據共容性原則指派到不同的儲存區中。進行儲位維護。
2、商品養護管理
(1)、倉庫溫、濕度的控制與調節
保管員每天對庫內、外的溫、濕度進行觀測記錄,一般在上午8點到10點,下午2點到4點時各觀測記錄一次。將記錄結果作為檔案保管起來,便于掌握規律,研究保管方法。
(2)、倉庫溫、濕度的控制與調節
對怕熱、怕潮的物資,保管員要用通風,結合密封、吸潮等措施進行控制防止物資質量變壞。
(3)、倉庫蟲害的防治
保管員要嚴格驗收首先杜絕害蟲來源,對招致病害的物資要使用驅避劑、殺蟲劑、熏蒸劑等方法進行藥物防治
(4)、商品霉腐的防治
保管員首先通過加強入庫驗收,加強倉庫溫、濕度管理,選擇合理的儲存場所,選擇合理堆碼方法,結合下墊隔潮措施,對商品進行密封,做好日常的清潔衛生工作以及使用化學藥劑防霉等方法防止霉變的發生,對已發生霉變的物資要用晾曬、加熱消毒、烘烤、熏蒸等方法進行救治。
(5)、金屬制品的防銹與除銹
倉庫保管員平時要注意控制和改善儲存條件,運用涂防銹油、使用氣相緩蝕劑等方法防止金屬制品生銹。對已生銹的金屬制品要用人工除銹、機械除銹、化學除銹等方法進行除銹。
三、盤點和檢查作業
1、永續盤點的程序
(1)、第一步:生成盤點賬面表。盤點的日期由WMS系統自動生成。選擇好盤點范圍后按“生成”按鈕,系統自動生成賬面表。可按“查詢”按鈕進入盤點商品賬面數量查詢,生成盤點表的商品編碼、商品名稱、所屬部門、庫位、經營方式、庫存數量及盤點日期等等有關信息,并打印盤點賬面表內容。
(2)、第二步:打印盤點單。在盤點單中包括的項目有:商品儲位、部門、類別、商品編碼、商品名稱、實盤數量及盤點日期,而不輸出商品的賬面數量。
(3)、第三步:盤點。 盤點人員按照盤點單到指定的庫位清點商品,并且將數量填入盤點單中實盤數量處。
(4)、第四步:盤點單錄入/審核。進入盤點單錄入界面,調出對應的盤點賬面表,將實盤的數量錄入進去。
(5)、第五步:生成盤點盈虧表。 當盤點部門的實盤結果錄入完畢后,就可以生成盤點盈虧表,生成的盤點盈虧表可以查詢或打印輸出。
(6)、第六步:盤點記賬。 盤點記賬式對整個盤點的確認的過程,這里是針對商品有盤盈和盤虧的商品進行記賬。
2、期末盤點的程序
(1)、先將全公司員工作分組;
(2)、由一人先去清點所負責區域的商品。將清點結果填入各商品盤存單之上;
(3)、由第二人復點,填入盤存單的下半部分;
(4)、由第三個人核對,檢查前兩個人的記錄是否相同而且正確;
(5)、將盤存單交給會計部門,合計商品庫存總量;
(6)、等所有盤點結束后,再與計算機或賬冊資料進行對照。
3、差異因素分析
貨倉管理人員運用分析工具,結合如下兩個指標:
(1)、盤點數量誤差=實際庫存數-賬面庫存數
盤點誤差率=盤點數量誤差/實際庫存數量
(2)、盤點品種誤差率=盤點誤差品種數/盤點實際品種數。
對盤點的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差異原因。
4、盤點盈虧的處理
管理員通過盤點盈虧表和價格增減表的形式將數量的盈虧和價格的增減情況調整過來。使得賬面存量和實物存量一致。同時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獎罰分明。
四、出庫作業
1、核對出庫憑證
倉庫的業務會計接到商品的出庫憑證時,要審核出庫憑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核對出庫商品的品名、規格、型號、單價、數量等有無錯誤;核對收貨單位名稱、目的地、銀行帳號等是否齊全和準確。發現問題要及時弄清,防止差錯。
2、備貨
保管員按照出庫憑證,會同搬運人員將要出庫的商品從貨位上揀取出來,運到待發貨整理區。在揀取的過程中將揀貨信息同步錄入管理信息系統中。
3、復核
專職的復核人員根據“動碰復核”的原則,對出庫商品的品名、規格、型號、單價、數量等仔細地進行復驗,和差無誤后,由復核人員在出庫憑證上簽字。
4、包裝
裝箱人員打印裝箱單,簽字蓋章后放入貨品包裝箱內,封箱。
5、清點交接
發貨人員向收貨人或承運人按單逐件交接清楚,分清責任,在得到接貨人員認可后,在出庫憑證上加蓋“商品付訖”印章,同時給接貨人員填發出門證。
6、現場清理以及賬務處理工作
發貨業務員在出庫憑證上填寫“實發數”、“發貨日期”等項內容,并簽名,
然后將出庫憑證中的一聯及有關證件資料,及時送交貨主單位;根據留存的一聯出庫憑證登記商品保管明細賬。同時信息錄入員應及時將出庫信息輸入管理系統,系統自動更新數據。
[倉儲管理實務實習目的]相關文章:
1.遼寧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