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家鄉的風俗作文1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不管是小小的村子,還是廣闊的城市,一年到頭,終究會有許多次廟會。那么,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南樂的倉頡廟會吧!
紅錦金緞交織在一起,懸掛在路旁的建筑上,一盞盞如同紅日般的燈籠,一個緊緊挨著一個,將水泥房屋連成的`樸素街道點亮,好像是花兒們被燈光叫醒,一個個紛紛探出小腦瓜,汲取陽光雨露……
一陣陣叫賣聲悄然響起,小販們在地上鋪上了一塊塊布料,擺下了自己售賣的物品――小木刀、風箏、冰糖葫蘆、火龍果……等小玩意兒和吃食,各種吃食無處不見,讓人應接不暇。
還有人表演起了精彩絕倫的節目,像什么胸口碎大石、噴火、大變活人、踩高蹺。還有人表演起了豫劇,京劇……讓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各式各樣的表演,恨不得如同二郎真君一般,生出第三只眼睛。又想分身成十幾二十個人兒,一人看那么一個節目,大飽眼福!
還在那眾多的節目之中,我最喜愛的就是踩高蹺表演了!幾位叔叔阿姨穿著各色的衣裳,踩著精心雕刻著高蹺,臉上洋溢著歡笑,一臉的喜悅。當時,人們是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著那塊小小的表演場地,我也是擠了好大一會兒功夫,才看看到了最前面。
看著技藝精湛的藝人們,我恍惚覺著自己來到了電影院中,眼前是有人在放電影呢!情不自禁的把手中的糖葫蘆咬進嘴里,對藝人們的稱贊也隨著酸酸甜甜的紅山楂入口,吐露了出來,為他們鼓掌喝彩:“這些表演藝人真是好生厲害呀!”突然,一個藝人是出了什么意外,往下倒去。我猛的一驚,眼睛直直的盯著,想要看到奇跡發生,又在心中為那為藝人祈禱,希望他不要摔傷了。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那位藝人經不慌不忙的一抬腿,又站了起來,繼續靈活著走起了高蹺。而人們也賣力地為他鼓起掌來,滔滔不絕的對那位藝人的技藝表示稱贊。
夕陽西下,我依依不舍地離開廟會,只剩下花朵在清風吹拂下翩翩起舞。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春節作為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雖然,在這一天中國人都是過年,但因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這過年的過法也各有不同。
在文昌,年味會早早就彌漫開來了。每一年的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就已經開始家庭大掃除,家里的男女老少齊動手,把屋子的上上下下全都打掃干凈,還把各種器具、被褥窗簾都重新清洗一遍。而城里的街道也早就被喜慶的大紅燈籠和漂亮的霓虹燈點綴得異常溫馨。
文昌的家家戶戶都有在臘月制做年糕的習慣。每每還未到大年,勤勞的文昌人已制作好了糖貢(最重要的年糕),這象征著美好的日子會年年高的意思。這種可以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可是地道的文昌人拜年互贈的佳品。
接著就到了大年三十,這天每戶人家會十分忙碌。大家早早地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將柚子、桔子、糖和餅干用托盤裝好擺上案子,用文昌的老話講這叫“擺年”。之后一家人就又開始殺雞做菜為祭祖和團圓飯做準備。文昌人家的春節肯定是少不了美味的文昌雞,哪怕是平日里再拮據的人家,在這一天案桌上都會有文昌雞的身影。聰明的文昌人很會物盡其用,他們發現煮文昌雞的雞湯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用其煮制的文昌雞飯和制作的醬料食用起來,又是另一番令人贊不絕口的美味。除夕吃完團圓飯后,人們便開始忙活著貼對聯、貼幅字,放一串鞭炮,這個過程謂之“送窮”。而其實前面說到用柚子、桔子“擺年”也是有深刻寓意的,因為海南話中的“柚”和“桔”與“又吉”諧音,表示新年又獲大吉大利。還有文昌人祭祖的時候,在桌上除了陳列文昌雞等食物外,還會擺上三盅茶五盅酒,俗稱“三茶五酒”。這里面也包含著“三茶”敬“天、地、人”,“五酒”求“福、祿、壽、財、丁”五福之意。
除夕過完后就到了年初一,在這天早晨,晚輩們須早早起床洗漱,然后穿上新衣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在按序給晚輩發“壓歲錢”,希望子孫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接著,長輩就把事先煮好染紅的雞蛋順著晚輩的頭部向下推滾到腳部,嘴里還念著“從頭紅到腳”的吉利話,之后晚輩會誠心接過,再把那紅雞蛋“脫殼”吃完。
看了我這介紹,是不是覺得有趣又心動呢?那就等來年春節快來體驗體驗吧,保準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著不一樣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于我這種業余“吃貨”,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嘗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干凈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能夠防酷熱和濕氣。
如果你是陽歷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游玩,那么你要細心啦,因為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著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去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我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一樣風千里不一樣俗”傣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著這片土地,裝點著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風俗,每個民族的各種節日也都頗有趣味。下面,我就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一下我的家鄉——云南,傣族的潑水節吧!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是為了紀念傣歷的新年。它一般在清明節前后舉辦,通常持續三到七天,其間會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
潑水節,顧名思義,潑水,自然是這一節日眾多活動中最隆重的一環。清晨,廣場上,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各自拿著采集的鮮花和樹葉,沾了些水,就開始互潑。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晶瑩的水花在空中綻開,這朵朵水花,象征著吉祥、幸福與健康,“水花放,傣家旺。
潑濕一身,幸福終生”,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銅缽盛著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當地人,抑或游客,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人們非但不生氣,反而樂呵呵的,欣然接受彼此的祝福。大家翩翩起舞,一邊唱歌一邊互相潑水,到處都是水的洗禮,到處都是水的祝福,到處都是水的歡歌!鑼鼓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一朵朵水花,一串串笑聲,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走在被幸福之水蕩滌過的`大街上,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到了晚上,人們把一盞盞自制的孔明燈放飛上天。只見天幕上群星閃耀,光彩奪目,孔明燈一閃一閃地飛向遠方,把漆黑的夜空點綴得特別美麗。在皎潔的月光下,孔明燈帶著家鄉人民的美好祝愿,和那一顆顆善良樸實的心,漸漸地飄向遠方,而人們卻久久不肯離去……
整個潑水節期間,除了潑水和放飛孔明燈這兩大活動之外,還有賽龍舟、浴佛、孔雀舞等許多頗具特色的民族節目,舉族上下一片歡騰!
泱泱中華,孕育了云南傣族,更是孕育了家鄉人民那純潔樸實的心。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感恩天地潤澤,勤勞換來幸福的象征啊!我喜愛我的家鄉,喜愛家鄉的民俗文化,更愛家鄉人民善良而樸實的心!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是山城五蓮。我們五蓮雖然小,但是節日的風俗可不少。其中“二月二”的風俗,令我印象頗深。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皇帝爺使金牛,正宮娘娘把飯送。”也就是說在二月初二這一天,皇帝和皇后都得到田間和農民們在一起耕種。在這一天,天剛蒙蒙亮,人們就早早的把灶底的灰掏出來,放在簸箕里,用這些灰在院子里畫一個大大的圓圈,在這個圓圈的中心放上五谷雜糧,這就是農民貯存糧食的囤,它寓意著農民開始忙春耕了,人們也盼著今年是個豐收年,谷豐登,糧滿倉!
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炒糖豆,吃糖豆。可是二月二為什么就要吃糖豆呢?原來呀,炒糖豆也是有著占卜的寓意,所炒的`糖豆開花的大小,也會預示著新一年的收成。也就是說,豆子開花開的越大,今年的收成就會越好。所以,人們的心里都期盼著自己炒出來的豆子開得大大的。二月二是萬物復蘇之際,也是害蟲蘇醒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說:“金豆開花,五谷豐登。”所以,家家戶戶便會用炒豆子的方式來祈求驅除蟲害。另外,人們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莊家也能夠得到豐收。所以,二月初二的這一天,人們便都會炒豆子,長期下來也就形成了習慣,直到現在,就成為了糖豆。
傳說二月二這天也是土地爺爺的生日,在這一天,我的家鄉的人們都忙著包水餃供奉土地爺爺,讓土地爺爺保得這一方土地的平安。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二月二這一天我的家鄉的各個理發店,不論大小,統統爆滿,人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理發店理發,可是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來理發呢?原來,這一天是蟄龍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這一天去理發,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則是寓意著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我的家鄉五蓮的風俗還有很多,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九牛一毛罷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博深,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它——春節。一個讓千萬個家庭團圓的好日子,他是我們家鄉最傳統的節日,更是我們千萬炎黃子孫傳承的好日子。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我們這里把這一天叫做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到愉快和吉祥。
春節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習俗,那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祥。在這個時候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快和歡樂的氣氛。如果小孩子吃到了餃子里的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長大后會很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呢。
春節不僅有吃餃子的風俗,還有拜年給壓歲錢的風俗習慣,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也有專門上家中拜年磕頭的,但是不常見了。一般都是問好,有些人也在手機上給別人發微信或用打電話的方式給別人拜年,說一些祝福話語之類讓人們開心的話。
過了春節又迎來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說到元宵節還有一個趣事要和大家分享呢。元宵節那天,我們家家都要吃元宵(湯圓),那天爺爺給我們買了兩袋湯圓,我們都很高興。爺爺煮好后,把它們放到碗里,端到桌子上,再三叮囑我們:不要摸碗,也不要吃,先讓他們出出熱氣。雖然我們嘴上答應了爺爺的話,但我們心里可不這么想。看著那些挺著大肚子睡著了的大湯圓,我們的口水流的停不住啊!終于,弟弟還是忍不住了,上去就咬了一口,結果……還真是被燙得“嗷嗷”大哭。但我們呢?就坐在一旁哈哈大笑。
春節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日,我愛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7
祭祖是一個神奇的習俗。因為在我的家鄉,每家每戶都會祭祖,只要祭祖一過,不管家中老小,都知道要過年了。
祭祖是我老家最重要的習俗,一家人通常都會很嚴肅。因為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更要表現源遠流長,所以我們既要嚴肅還要恭敬。但是對于我們孩子來說,真是又無聊又難受。
在祭祖的時候,規矩是分成三桌,一桌敬自己的老祖先,一桌敬神仙,一桌敬土地爺,可是請他們吃的食物就完全不一樣。像祖先吃的要有饅頭,代表來年生活美滿富足;雞,代表吉祥;咸肉,代表發財。請神仙的.一桌也差不多,只是我看不懂;有趣的是不知為何土地爺面前要放一面鏡子,還會順帶放上一桿小秤,希望土地爺保佑我們來年稱心如意。通常在稱的旁邊還會放上一條小魚,當土地爺吃完飯后,我們就會把這條小魚放回到河中。最好玩的就是每種食物上不是撒點鹽就是放一小塊紅紙,我的爺爺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只說是他的爺爺的爺爺這樣告訴他的,真是神奇啊!
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個習俗。在祭祖時,我們小孩通常只能待在后廚,而且不能發出一點聲音。聽我奶奶說,只要發出聲音打擾到神仙們吃飯,第二年就得不到祖先的照顧。你說誰不想再拿個三好學生呢?沒辦法,我只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著蠟燭上的火苗在撲朔,屋子里時暗時亮,我內心的滋味真是不好說啊,既擔心又希望。等祖先們吃完飯后,我們還要放爆竹,這本是一件好事,因為終于可以不用憋在廚房里了,可是巨大的爆竹聲會把我的魂都嚇沒了,真是苦惱。
對了,每當一批一批神仙和祖先來吃飯時,我就要拼了命地磕頭,通常不是眉心一紅就是一個大包,要痛好幾個晚上。
似乎每個地方都有祭祖的習俗,就像《尋夢環游記》中墨西哥的亡靈節,他們是用唱歌的方式紀念自己的祖先。相比之下,我家鄉的祭祖透露出更多的莊重。我想是因為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這個習俗薪火相傳、燈燈相續。我們應該跟隨祖先的腳步,把這個神奇的習俗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8
我最愛的就是除夕了。美味的食物,繽紛的色彩,正紅的燈籠……中國的除夕是有大講究的,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溫州的除夕別有一番風味。
早晨五六點,照老溫州人說法,得趕“早市”,為準備年夜飯的新鮮食材,家中長輩要整理舊物,買新物,講究“辭舊迎新”。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溫州人挑選食材也有講究:要買竹筍,圖個“節節高”;魚年年都買,說是“年年有余”;最重要的自然是年糕了,畢竟可得“年年高”嘛!
與此同時,大紅的燈籠布滿了整個溫州,街上燈火通明,家家都格外歡喜。當然,此時此刻,大多數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貼春聯。
春聯就像是過節的信號槍,當人們用膠水將其貼上的一刻,大家的臉上都仿佛多出了一道紅光,一笑就合不攏嘴了,給冷冰冰的大樓都染上了一絲人間煙火氣。
全家還得大掃除,在溫州,這被稱為“撣新”。到了下午,各種各樣的.香味從每家每戶中傳出,“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絕于耳。
主廚奶奶早已準備就緒,開始做菜。醬油肉蚰蠓鰻鱉……溫州臨海,海鮮頗多,金黃的小黃魚在油鍋里冒著泡泡;白色的年糕與白菜香菇們在鍋中跳著圓舞曲;海參魚皮湯純白而濃稠;色如翡翠的冒菜切得整整齊齊。
桌上擺了四個紅色大盤,周圍如眾星拱月般圍著六個紅色高腳碗,正是“六六大順”之意。盤子中間擺著主菜,盤沿周圍則是一圈各式各樣的水果,這叫“盤頭”。杯子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把歡喜帶給了每個人。大家大快朵頤,朱紅的碗筷與窗外的燈籠遙相呼應。熱騰騰的飯菜升起陣陣水汽,逐漸被大家你一塊我一塊全部掃蕩,“干杯!”家中晚輩起身敬酒。
春晚開始,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塊,孩子們則開開心心的拿出鞭炮來放,家族群里紅包如雨,大家臉上洋溢著笑容。
十二點的鐘聲響了,新年到了!
溫州的除夕總是那么溫馨且充滿了溫州味兒。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9
雖然我已經離開家鄉多年,但端午的習俗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那時,我還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呢!那時,四周不是高聳入云的高樓,而是連綿起伏的青山。那時,只要一聽到端午節我就喜瘋了,因為端午節可以和奶奶去打午時水,還能放紙龍、采草藥!
說起打午時水,還有一個傳奇故事呢!從前有一個窮人,他每天只能吃米糠,他家門口有一口井,緊連著龍宮。一天,玉帝讓龍王去降雨,結果下了三天三夜,洪水泛濫,妖魔鬼怪也出來禍害人命。水神得知后火冒三丈,便跑去與龍王大戰了300個回合,終于把龍王斬于刀下。人們的生活也變得幸福起來,他們非常感謝水神,便在端午節的`中午打水,美其名曰:“打午時水”。
“奶奶,奶奶,可以去打水了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拎上兩個大水桶,我們就出發了。經過了許久的“漫漫長旅”,終于到了水井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威風凜凜的水神像,他雙眼炯炯有神,身材魁梧。奶奶在他的面前拜了幾拜,我也步履蹣跚地走過去,有模有樣地學著。眼前還有一條猶如長龍般的隊伍,每個人都拎著一個水桶。有的正相互嘮著嗑,有的則翹首以盼,不停地踮腳張望……我排在隊伍中間,心里特別好奇,午時水到底長啥樣嘞?是不是和普通的水有所不同呢?看著眼前的隊伍越來越短,我也愈加興奮了“奶奶,奶奶,輪到我們啦!”奶奶一邊拉著我的手,一邊靠近水井。她小心翼翼地提著水桶,把轱轆往下放,水盛的滿滿的,陽光反射在水中,像一大桶水晶一般亮堂。“奶奶,奶奶,我渴了!”“那也得到家才能喝。”“那你抱我看看午時水嘛。”“哇——”我驚訝地叫出來。水井的周圍都貼著紅色的紙,上面寫滿了“福”字,那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祈禱著家家戶戶都能安康福祿。
打午時水是融歡慶娛樂為一體的。端午節,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的愿望,它會一直流傳下去,也會留在我的心中……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0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精彩紛呈的民間風俗讓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在我的老家洋縣,那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小時候的我最期盼不是大年初一,而是大年初五,因為那一天有“掃五窮”的風俗。
早上八點的時候,叫醒我的一定不是鬧鐘,也不是媽媽的催促,而是一陣敲鑼打鼓聲,十分響亮。我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子,來到大路上,早已經熙熙攘攘。只見一群人拿著鑼鼓一邊走一邊敲,他們個個把臉畫的很花,跟唱大戲的'一樣,穿的衣服也各式各樣,看得人眼花繚亂。
咦,那不是黑胡靈官嘛,這長相也太嚇人了,看著都讓人望而生畏,聽大人們說這是嚇唬小鬼的;旁邊就是紅臉靈官,手持武器锏,紅臉長須,右手舉鞭,儀表堂堂;哦,還有哪吒,一手拿乾坤圈,另一手拿風火輪,威風凜凜;第四個是毛女手持刷子和簸箕,留著長發,是專門清理妖怪的最后一個是孫悟空,他頭戴金冠,身穿金光閃閃的戰袍,手上拿著金箍棒,一副威武霸氣的樣子!太漂亮了,可惜還沒看夠就過去了。
接下來他們挨家挨戶的掃五窮,主人家都會熱情地歡迎他們,圖個來年的鴻運。終于,輪到了我們家,毛女用刷子在我身上掃來掃去,左一下,右一下,并告訴我這是掃掉五魔,其他“各路神仙”也分別給我們家進行了“驅邪避災”,最后媽媽給了毛女20元錢,以示慰勞和酬謝。
后來我通過查資料了解到“五窮”即五個窮鬼:智學鬼、學窮鬼、文窮鬼、命窮鬼、交窮鬼,后來民間將他們演繹為錢窮鬼、糧窮鬼、壽窮鬼、吉窮鬼、命窮鬼。以前人們對“五窮”的認知和理解要比今天人們的認識深刻得多,掃五窮的民俗作為民間對抗貧窮的一種行為和寄托,寄予了經濟不發達時老百姓對幸福美好的祈愿。
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掃五窮”活動是洋縣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風俗,它不僅營造了春節的熱鬧氣氛,還安撫了人們的心靈,愉悅了我們的精神,希望這個習俗能一直延續下去,生生不息!好想再回去看看啊。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1
春節,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在我的家鄉,春節也好不熱鬧。
臘月初旬,馬路旁的大樹就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紅紅火火 、喜氣洋洋的景象,人們知道:春節來了!不久,家里也開始忙活起來了。大人們忙著打掃房屋的各個角落,這里擦擦,那里掃掃。連平時不大愿意打掃的孩子們,也主動參與這次家庭大掃除中,也許是被這種忙碌的氛圍感染了吧。
除夕,是最熱鬧的啦!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早早的就起來干活啦。貼春聯,宰雞鴨祭祖,準備年夜飯食材,都是全家總動員的。午飯過后,廚房就是男人的天下啦,女人們就給小孩們洗澡穿新衣啦。年菜講究色香味俱全,素菜,葷菜,湯菜,干菜和湯菜樣樣都不能少。夜幕降臨,一家人就高高興興地團聚在餐桌,共享這一年一度最為豐盛的晚餐。
晚飯過后,最令人興奮尖叫的時刻到了——領紅包了,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坐成一起,議論著紅包的事兒——“期末考試我的各科成績都90多分,今年我肯定可以領個大紅包!”“完了,完了,我的`紅包肯定沒戲了,誰叫我考砸了呢!”……孩子們的小心思,早已被大人看在眼中,大人們是萬萬舍不得以成績決定,紅包決定面額的。倒是給孩子們發紅包時,大人們都會語重心長地笑道:“今年你的成績考的不錯,要再接再厲哦!”“新的學年,你的學習可要再努力點,更上一層樓啊!”……于是,除夕夜又充滿了溫暖幸福的笑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也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家人們,又相聚在一起,張羅著元宵晚飯。孩子們可按耐不住啦,一年一度的煙花盛會怎能錯過呢?他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廣場上,點燃了他們期盼已久的煙花。當五彩的煙花在夜空綻放的時候,就會引來孩子的一片歡呼聲。要是空中炸開了一朵最大、最響亮的煙花,歡呼聲頃刻間就達到最高分貝。
正月十六,春節結束了。大人,小孩又重新開始忙碌而又充滿希望一年。家鄉的春節,年年如此。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2
“石溪久佳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每每提起端午,誰不是先想到那香氣撲鼻的粽子來呢?
當這美味的粽子入口后,不禁會想,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在我國戰國時期,有一位非常受人愛戴的詩人和政治家——屈原自沉于汩羅江,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后來當心憑吊的飯團被魚蝦所食,就想出用樹葉包裹飯團并外纏彩絲,慢慢地發展成了現在的粽子。
包粽子的工序也不簡單。首先要把采來的棕櫚樹葉子一條條撕開來,然后一段一段結成繩子備用,再將包粽子的粽葉提早一天洗凈并泡在水中使其變軟。第二天將糯米洗凈過濾掉多余的水,之后按家里人口味拌上醬油鹽等備用。再就準備粽子餡:有芋頭的.、有肉的、還有板栗的、豆沙的……這些備好后,拿出泡好的粽葉,兩片粽葉打底,加上一勺糯米,放上自己喜歡的餡,面上再鋪一層糯米,之后用另外一張粽葉蓋上,最后用棕櫚樹葉做的繩子將整個粽子一圈一圈把它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全部做好后就把他們放進鍋里加上水先用大火煮,等水開了之后,那棕葉的香味,棕櫚樹葉的香味,還有糯米的香味,混合起來,慢慢的從鍋蓋縫隙里鉆了出來,聞著這些香味,我實在忍不住,總是一會兒就去聞聞,一會兒就過去提起鍋蓋看看,并不斷的問外婆:“熟了沒,熟了沒?”外婆笑著對我說:“等一會兒”。可沒過多久我又跑去問外婆,外婆笑瞇瞇的說:“再等一會。”我就一直這樣子等著、盼著,總覺得時間過的很慢。
終于,外婆掀開鍋蓋,對我說:“快來快來,新鮮粽子出爐啦!”煮好的粽子散發出了更迷人的味道,這味道如同磁石般吸引著我,拆開一個粽子咬上一口一股清香頓時間溢滿了我的口腔、沁入我的心脾……五月初五這天開始是為了紀念屈原,經過千百年后的發展今天成為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3
成都的舊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憶。每年過春節的前一兩天,我們家就會提前進入過年的那股緊張、歡喜、紅紅火火的氛圍。
為什么說緊張呢?每年過節前一兩天,我都會拿出我最心愛的毛筆寫春聯,我媽媽向來追求完美,春聯自然也是每年都要折騰好久。
貼春聯可有好多講究,橫批若是從右往左寫,上聯就貼右邊,反之上聯貼左邊。對聯單貼可不行,要一邊一幅,一般上聯最后一個字發拼音里的三聲、四聲,而下聯最后一個字發拼音里的一聲和二聲。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會開開心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成都人都愛吃,吃年夜飯也講究,我們家就是一個例子:香腸、臘肉、雞、鴨、魚、牛、八寶飯,有時還會有梅菜扣肉和粉蒸肉。光聽這些菜名,我的口水就要從嘴里流出來了,更何況年夜飯真的出現的時候呢。
正月初七這天,我們家就會去游草堂祭杜甫,這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曰”大家都會去杜甫草堂祭拜大詩人杜甫,這習俗起源于唐代,據說是詩人高適寫下了一首詩名為《人曰寄灶二拾遺》,后贈于杜甫,詩曰:“人曰提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于是每年“人曰”便成為我們老成都人游覽草堂,緬懷詩圣杜甫的特定日子了。
到了正月十六,別人早就過完了元宵過完了年,可老成都人就不,他們耍性大,人家過完年,他們還要再過一天年。而這一天就要老城墻上走百病,厚著臉皮再過一天新年。
倒回去再說正月初一成都人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和家人一起穿新衣去武侯祠,游喜神方,“喜神方”即是喜神所在的方位。依“五行學說”,南方丙丁屬火,代表四時里最熱的`夏天,也有“鴻運興旺”的寓意,因此,成都人認為城南即是喜神的方位。加上城南的武侯祠里供奉著蜀地老百姓崇拜的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國英雄人物,這里就真成了“喜神方”了。
這些習俗,老早就有了,一直流傳到現在,于是才說:“成都的舊年俗,件件都是老成都的回憶。”
【家鄉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作文01-18
家鄉風俗作文02-25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01-31
【精選】家鄉的風俗作文08-25
家鄉的風俗作文優秀01-12
我家鄉的風俗作文01-05
【薦】家鄉的風俗作文01-24
家鄉的風俗作文【熱】01-27
家鄉的風俗作文【薦】01-27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