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023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023年中秋節時間: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含義
其一,與農業生產相關!扒铩弊值暮x是:“莊稼成熟曰秋。”農歷八月,各種農作物逐漸成熟,農民們為表達因豐收喜悅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這天作為節日進行慶祝。因為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節”。
其二,《禮記》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毕υ戮褪羌涝铝,因而早在春秋時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動。后來達官貴人和文人學士也相繼效仿,漸漸傳到民間。形成舉國歡慶的節日。
中秋節的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5、觀潮
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6、走月
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7、玩花燈
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中秋節有哪些禁忌?
一、送禮不送單
中秋節是團聚的日子,所以給親戚朋友送禮是必不可少的。中秋節禮物不能隨意送,要注意選擇禮物時,要注意不能選擇單數,即禮物的種類和數量,要選擇雙數,俗話說“好事成雙”,送雙數,也是為了有一個好的意義。
很多人會在中秋節送月餅,買月餅,記得不要買散裝,買盒子,不僅是面子問題,而且散裝禮物有“散”的意思,意思不好。中秋節的禮物代表了心,禮物的價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禮物中包含的心和意義。
第二,沒有爭吵
中秋節是團聚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應該快樂,微笑,善待他人,盡量不要生氣,不要吵架。在節日期間與人爭吵,不僅影響情緒,而且傷害和平,全年忙碌,不容易聚在一起,所以無論發生什么,都要盡量保持好心情。
三、男不拜月
中秋節拜月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活動。在古代,拜月活動是由女性完成的。在中秋節的老傳統日子里,有句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關于“男不拜月”,有以下說法:男屬陽,月屬陰。一般陽盛于陰,所以陽不能拜陰。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所以月神代表女性,老傳統男性不能拜女性,所以形成了“男不拜月”的說法。
四、不宜結婚
雖然中秋節是月圓的好日子,但自古以來就有傳言說中秋節不適合舉辦婚禮。這種說法主要來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這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嫦娥升入月宮后,她和后羿分開了。后羿每年只能在中秋節做月餅,看月宮想念妻子,所以中秋節結婚不吉利,怕以后像嫦娥和后羿一樣分開。
【中秋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相關文章:
春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07-10
2021年圣誕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07-03
2023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06-08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02-11
圣誕節幾月幾號07-03
情人節是幾月幾號?05-09
2023年教師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09-05
[集合]2023年教師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09-05
2021情人節是幾月幾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