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評課稿錦集[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尾巴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比尾巴評課稿1
今天,聽了吳老師執教的《比尾巴》一課,下面就談談我對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吳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然后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并且在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主體地位。
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促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與現實環境的統一,使學生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個性的充分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創設出理想的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力,使教學不斷發展和提高。
在課堂中,吳老師抓住識字規律,把幾個相似的字“公、松、雞、鴨”放在一起比較,讓學生發現識字規律,滲透識字方法。教師采用隨機教學法,把學習生字一一落實。有層次地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的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一節課下來,學生就輕輕松松地掌握了本課的生字。
在朗讀中,教師不但運用了指名讀、自由讀、范讀、齊讀、同桌分讀、男女生對讀等方式,而且讓學生評議,評后再讀,強化了朗讀訓練,培養了朗讀能力。
針對問句,在課堂上呈現地語氣朗讀還不夠到位。對于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有感情地讀懂問句,讀出問句,是有一定的難度,本人認為還是需要在一定的語境中得以理解之后再進行朗讀訓練。
比尾巴評課稿2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課安排了三個結構相同的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朗讀,知道不同動物尾巴的用處。本課的教學可以在抓典型段落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引導他們通過小組互助理解感悟。而潘老師的課堂還是有幾個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一、導入一舉兩得
潘老師在教授新課之前出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學生讀,并在讀完詞語之后讓學生用其中的一個或多個詞語說一句話。這樣的導入不僅復習鞏固了本文的生字詞語,同時也提煉了課文的內容,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學法指導費盡心思
潘老師在教學3—5自然段時,先給學生提供學習的要求,讓他們嘗試用不同的.符號標一標學習內容。(向誰借?怎么借?結果怎樣?)再讓學生完成要求的同時自主學習,你還知道了什么?你從哪里知道?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學法指導,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要求和任務能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漫無目的,同時學法的指導,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效果。
當然再操作中還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在指導感悟不同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時,如果穿插一個語言拓展訓練,那么重點的突破就更容易了。小壁虎可能還會向誰借尾巴?可出示一段和文章結構一樣的文字,在感受動物尾巴奇妙的同時能充分進行語言積累。
2、學生朗讀3—5自然段時,一次性提出的學習任務太過繁多而且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一次用三種規定的符號學生完成有點難度,容易混淆。
3、朗讀指導時讓一年級的學生說一說讀得怎么樣,所取得的效果完全沒有教師的直接范讀和正面點評來的有效。正因為黃老師在指導朗讀時沒能充分指導,導致角色朗讀的失敗,使本堂課的朗讀指導成了走馬觀花,為了角色朗讀環節才安排角色朗讀。讀好對話中的語氣這一目標沒能落實。
比尾巴評課稿3
霍金說得好:命運是可以挑戰的。語文教學同樣可以挑戰。李xx老師總能對自己的教學發起挑戰,并不斷戰勝自己。在語文課上切實促進學生的發展,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一堂好課要全員參加、以學生為本,實現有效交往
時間是學生的,空間是學生的,是學生的學習語言,因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李xx老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她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全程全員參與學習活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李xx老師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采用多種形式,如:出聲讀、合作讀、默讀、分角色、齊讀等,求學生真正投入讀書之中,達到了全員參與。
二、一堂好課要充滿教學機智,及時捕捉學生的信息反饋
課堂上李xx老師充滿了鼓勵的語言,及時糾正學生的發言中不規范的語言,及時捕捉到學生發言的精彩用語,進行恰當的點評,既鼓勵了學生又給予學生信心,顯示了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顯示了教師的教學機智。
三、總結全文,擴散思維,教學效果要求實而不求全
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教師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么用?讓學生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還是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李xx老師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說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說:“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蕩秋千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總之,李xx老師的課堂,反映了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在課堂上有較長時間的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生活動;教師富于生動而富于情趣的教學語言,這樣的課堂常常有震撼人心的亮點。
比尾巴評課稿4
李老師的這一節課,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注重字詞教學,多種方法并用
李老師在識字教學與學生交流運用了多種方法,更加注重拼音識字和整體識記。當學生拼讀出現錯誤時,老師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糾正,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引領學生讀生字的'時候,李老師采用了開火車讀、范讀、領讀、學生領讀等多種讀法,使學生對生字的鞏固達到了最大化。
2、正確理解語文,培養語言習慣
李老師一邊親切地注視著學生,一邊微笑著鼓勵學生,在李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躍躍欲試,一個又一個完整、精彩的句子在學生的奇思妙想中脫口而出,我們在為學生喝彩的同時也見證了李老師的教學功力。
通過李老師給我們班上課,我看到了很多我的不足,我平時訓練還是不夠到位,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上還要多下功夫,我要多向各位老師學習!
比尾巴評課稿5
今天聽了雷霆老師的《小壁虎借尾巴》,感覺非常棒。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語言生動,感情色彩濃重。這篇課文有以下2個明顯的特點:
1、文章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魚、黃牛、燕子的對話展開。
2、本文雖是一篇文質優美的童話,但也蘊涵著科普知識。針對上述特點,雷老師恰如其分地采用了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娛教娛樂。
1、注重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
雷老師以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借助自己親自動手制作的插圖輔助教學手段,采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情景表演的方法,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引領學生進入文本語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在教學中我們看到,學生們時而為小壁虎沒有尾巴而擔心,時而又為小壁虎發現自己長出了尾巴而感到高興。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快樂,語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注重識字教學,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語言環境中開展識字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詞語和句子中識字,在閱讀故事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這對于學生認識、理解和積累本課的生字和詞語,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課文時,老師從文入手,再從中提出所要學習的'含有生字的詞語,讓學生在學習詞語中認識生字,最后再將所學生字、詞語放回到課文中進行朗讀。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又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可謂一舉兩得。
3、字詞及文章的理解于無形之中。
文章的理解和字詞的理解,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難點,雷老師力求對字詞和文章的理解于無形之中,或通過朗讀感悟,或通過動作演示,整節課中既有生動的表演,又有深沉的思考。學生學得扎實,聽課的老師聽得有味。
【比尾巴評課稿】相關文章:
《比尾巴》評課稿08-02
比尾巴評課稿06-03
比尾巴評課稿11-11
《比尾巴》評課稿08-14
[精選]比尾巴評課稿08-27
比尾巴評課稿(精選)09-04
比尾巴評課稿熱門01-13
比尾巴評課稿薦01-13
精比尾巴評課稿01-13
熱比尾巴評課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