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匯總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關羽其人,大家都不陌生,三國蜀將,字云長,河東解州(今山西臨猗西南)人,美須髯,武藝超群,勇猛過人,為蜀國統兵鎮守荊州,敗死麥城,謚為壯繆侯。然而就是這個赫赫有名的蜀國戰將在赤壁大戰中卻華容放曹,后又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梢哉f歷史中的關羽和《三國志》中的關羽都還是活生生的人,他有別人無法企及的過人之處,同樣也有不可挽回的過錯與失誤。那么關羽為什么會從一個人被尊為王,推為帝,最后演化為一個神呢?我想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如果我們要找其類似于骨架血脈的東西,卻也并不難,自佛教傳入中國后,儒、釋、道三家鼎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國人的價值觀,正是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為主體的引領下,融合了道教、佛教思想的精髓逐漸形成的以儒釋道為一體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統一于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重要哲學思想五行學說中。五行學說把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五種元素在天上形成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這五種德行正散見于儒釋道各教主張中(我們仔細分析和研究,就會發現儒家思想中的“禮、義、廉、恥、仁、愛、忠、孝”等價值觀,道教提倡的“慈、儉、忍、樸、愛、誠、信、義、真、清、虛、靜”等美德,佛教的“尚善,慈悲為懷”等一直是指導絕大多數中國人日常行為的基本意識規則),恰是以儒教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所張顯出的核心價值觀。
關羽生平義氣貫乾坤,以“仁、義、禮、智、信”著稱:千里尋兄為“仁”,華容放曹為“義”,秉燭達旦為“禮”,水淹七軍為“智”,單刀赴會為“信”,他的人生觀正暗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千百年來,倍受各階層人士的推崇。
關羽受官方的崇祀,始于北宋末期。當時金軍不斷南進,北宋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認為可以關羽的“忠勇義氣”,激勵士氣和民心,20余年間,三次追封關羽為忠惠公、武安王、義勇武安王,由公升為王。南宋時期又分別加封壯繆義勇王、英濟王。在宋王朝的褒崇下,關羽成為以忠義氣節相號召的人間楷模,同時成為求雨祈晴、拯救生靈劫難之神。到了元朝,元文宗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遣使祀其廟。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神宗敕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由王晉為帝。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并將關帝廟定為武廟,與崇祀孔子的文廟并稱。從此,孔子與關羽并稱為文武二圣。清世祖于順治九年(1652年)在北京敕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又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圣大帝。至光緒五年(1879年),關羽的封號已長達26個字。
為王朝所推崇的關羽成了國家的保護神,在民間的地位也同時達到了頂峰,關圣帝君被視為神通廣大的神靈而受到各階層的'廣泛崇祀。廣大群眾以其信義耿介,奉之為驅邪除惡、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義正直,奉之為道德偶像;將士以其神武善戰,奉之為克敵制勝的軍神;商賈又奉之為招財進寶的褔神。
中國民間宗教自漢以來,漸漸融合儒、釋、道三教而為一的民間信仰,然而民間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數可分出其所屬的系統,但是,關圣帝君卻是儒釋道三教共同的神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就的神明,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并不太多。儒教尊關公為五文昌之一,尊他為“文衛圣帝”,或尊他為“亞圣”或“亞賢”。道教奉他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為“翊漢天尊”,“協天大帝”或“關圣帝君”。佛教也以其忠義足可護法,并傳說他曾顯圣玉泉山,皈依佛門,而尊他為“蓋天古佛”、“護法伽藍”?梢哉f,在淼若星海的歷史長河中,關羽就像一個觀察點,通過他,人們終于撩開了文化神秘的面紗,找到了美的興奮點,發現了一位可以信賴、可以依托、可以追求、可以膜拜的完美形象,于是某種可以寄托的宗教情懷,某種可以共同推崇的價值需求便以一個三維立體的神的形象出現了,以至于他的缺點也變成了美德,他的失誤也成就了他凄美的人生終結,“人無完人,孰能無過”?這正符合大多數人共同的審美要求。所以關羽為統治階級所用,又為三教所推,為平民所崇。這個時候的關羽,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征,成為了一個偶像,成為了眾多人的一種心靈寄托。所以關羽脫離《三國志》中的關羽本來面目,而成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就自然不難理解了。
以儒釋道為文化背景所產生的以“仁、義、禮、智、信”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在關羽身上,人們找到了契合點,造就了一代神明關圣帝君。千百年來,關圣帝君又給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這種在傳統文化中所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在當今,仍有他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數億人的國家;一個……
“學習爭先雖重要,禮貌禮貌也要好。學校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這就是一首禮貌禮貌歌。
禮貌就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禮貌的定義:就是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意念和行為,就是言談舉止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的體現。
小時候,父母總就是說見到人必須要叫。小時候的'我天真爛漫,很聽父母的話,一見到認識的人就會叫個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啊;姑父姑母啊……
此刻的我已就是一個高一的學生了,不怎樣愛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會叫人。一般見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媽一向說“見認識的人必須要叫,這就是禮貌問題。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老師也經常說“在校必須要叫老師好,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學生!钡褪谴丝痰奈遥傆X的自己就是一個小大人了,一向嘴邊掛著阿姨叔叔什么的,會被我自己的朋友、同學笑話。
我承認這一點我做的不好,但我有自信的說我有一點做的很好----那就就是尊老愛幼。
坐車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個性就是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后門一開就能看見三把黃色的單人座椅,這三把座椅就是專門為老弱病殘所設的。但我總就是會看見一個孕婦或老人站著,偏偏會有年輕人、中年人坐在旁邊。其實我猜想坐著的人有想讓位的,但就就是自己不想吃虧。直到售票員說“誰能讓一下位?”我有信心說我不就是這樣的!正因我做到,看見這樣的狀況會主動讓位!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禮貌!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著許多的傳統文化,不管是春節時候的餃子,還是端午節的粽子,還是中秋節的'月餅,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正代表著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
其中粽子是因為屈原的故事而流傳的。在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彼跃统蔀榱爽F在的粽子。
除了上面粽子的故事外,我們每個民族還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代表著我國的古代文明。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它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鮮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結晶。
我無法用取之不盡的形態來描述傳統文化,因為它有著取之不盡的形式。說起傳統文化,就好像把空氣握在手里,只不過它不在我們手里,而是無處不在。但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總能感受到傳統文化中傳統道德的光芒和力量。
我認為,擺在我們面前最現實的傳統文化是尊老愛幼,讓老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讓孩子快樂成長;誠實守信,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不互相欺騙;要勤奮;如果是學生,就要努力學習;如果你是工人,你應該努力工作,務實,認真做事,實事求是,不要空想
傳統文化中有“孝為先”。古往今來,有多少德高望重的圣賢和孝道楷模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年輕的時候能看到什么,學到什么?
香九歲,可以復習。融化四歲,可以讓梨。我們是否認真體驗過《三字經》中的句子?母親早逝時,9歲的黃香知道自己是為父親“范喜暖被子”。今年4歲的孔融尊敬長輩,尊師重教,選擇最小的梨來吃。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品質啊?
古代有這樣的東西嗎?是的!蔽也恢廊鰦墒鞘裁锤杏X。就是那個年輕人說的。他只是個普通的年輕人?恐撊醯碾p肩,他承擔起了照顧一位精神病父親、供養兄妹上學的責任。他就是大學生的苦難——洪占輝。
但我也很擔心和害怕。因為在我能看到的人當中,像黃翔、孔融、洪占輝這樣的人太少了。它們只是漫天飛舞的幾粒黃沙。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學會了自私和風騷,強迫父母買他們想要的東西,向父母發泄不滿。我擔心我們的傳統文化會失去給一代人,他們在面對社會時不知所措。
我熱愛傳統文化,希望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深入人心,源遠流長。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湛江這片廣袤無垠的紅土地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民俗文化,吸引著每一位土生土長的湛江人和外來游客。隨著社會的發展,湛江的民俗文化被賦予更多的內涵,已成為一股強大的正能量,在每一位湛江人之間傳遞。
飲食·民俗
湛江菜屬于正宗的粵菜,但與廣東其它菜系相比,卻有著濃郁的地域風俗,有著獨特的魅力。正如香港美食家梁文濤先生所說:“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湛江雞和海鮮很有名氣。”湛江白切雞是“湛江十大名菜”之一,肉質嫩滑,骨軟皮脆,味道清甜甘爽而揚名于粵港澳及東南亞地區,湛江人做白切雞一重選雞,二重煮雞,三重調味,實施佳肴;湛江的海鮮亦聞名遐邇,在口味上追求清淡鮮美,把人帶進一種典雅、雋求的審美意境,巧妙運用原料的天然本味,調味品只是起輔助作用。另外,湛江人有別具一格的食狗習慣,雷歌中就有“一狗二鱟三赤蟹,四鴨五鵝六閹雞”,可見,狗肉居湛江菜譜榜首,尤以雷州狗最為出名。
作為一名湛江人,我深為湛江美食佳肴感到自豪!
節日·民俗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地處南國邊陲的湛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民俗,極明顯受到中原民俗的影響,已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如湛江的春節,熱鬧而隆重,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行動,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舞獅、游神、飄色、做大戲等,寓意著在新一年里吉祥如意、萬事勝意。年后,各村莊還舉辦年例,各家請來親朋好友,舉著投杯,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作為一名湛江人,我深為湛江風俗感到自豪!
精神·文化
毋庸諱言,湛江人曾一度被認為野蠻、粗俗,但是湛江人民祖祖輩輩修養生息的歷史積淀了吃苦耐勞、艱苦創業、仁愛寬厚、互助團結、敬祖愛鄉、勤儉持家的精神,使后人銘記于心;改革開放以來湛江人民在紅土地上的創業時間體現了敢闖敢干、創新創業精神,尊重科學、講求實際精神;奮發向上、競爭進取精神;恪盡職守、今夜奉獻精神……這些都是構建新時期湛江人精神的寶貴財富。
作為一名湛江人,我身為湛江人的精神感到自豪!
湛江的風俗文化多姿多彩、異彩紛呈,我為這身邊的民俗文化倍感自信和自豪,我堅信:在全體湛江人的努力下,明日的湛江將是中國大陸最南端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