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心得體會共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學心得體會1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是古代人民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走出的“絲綢之路”必經之道,它坐落在中原與西域之間,是百姓安居樂業的保障,也是萬里長城防線的核心部分。
在烈日炎炎之下,我們來到此地。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門前,一座掛著牌匾的塔樓便矗立在我眼前,"天下雄關"四個大字清晰分明,在耀眼的光照下發出璀璨奪目的金光。
兩座用黃土建成的高塔佇立在兩旁,宛如兩個戰神保家衛國,高大的土墻將他們合二為一,往兩邊不斷延長,能看得出它易守難攻的特點。這樣一座堅城,讓人想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站在高處看,太陽灼紅了整個戈壁灘,天凈得像一塊藍寶石,無一絲云彩。嘉峪關身著古銅色大衣,擺出一副雄壯的氣勢。我平生第一次直面這大漠景象,第一次親身體驗這塞外風景,對祖國壯麗河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能工巧匠那別出心裁的建造,其中隱藏著一些驚人的秘密。城門后邊有一堵高聳的墻,這墻里城門只有2米,果然與眾不同,內藏奧秘。根據介紹,這是為了防止敵人的攻城入侵,這樣的設置有便于阻止敵人破門而入,城門十分狹窄,還能減小間諜進入的幾率,就好比減小木馬病毒的感染。門的外面還有向上傾斜45度的沙坡,這是為了盡可能在夜聲人靜時聽到外人的腳步聲,可以防止敵人的后背偷襲。這些都體現了明代工匠的杰出技藝,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作為炎黃子孫,有著龍的'智慧,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仔細觀察嘉峪關城樓,這古建筑雖然經過數百年歲月洗禮,身上已經坑坑洼洼,點點痕跡像夜空中那羅布的群星,記載著英勇戰士的功勛。風的腐蝕讓它滄桑,雨的沖刷讓它更加榮耀,幾千年的烽火狼煙、幾千年的世事變遷,都好似戲劇般演繹在眼前?芍钡浆F在,它仍舊身披金甲圣衣,莊嚴地站立在那兒一動不動。
我自豪于古代人民那堅強的毅力!自豪于絲綢之路的歷史悠久!更自豪于泱泱大國不變的魄力!
研學心得體會2
早晨七點的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淋濕了校園,但沒有淋濕我們激情澎湃的心情,你問我而為何而高興,因為我們要去徽州城啦!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了讓我們了解徽州文化,了解徽商的興起,學習傳統文化,學校組織我們去徽州古城。
第一站:潛口民宅。別的古宅一進門就是廳堂,但它不一樣,進門是幾棵大青樹,生機勃勃,仿佛這古宅從未老去。跨過高高的門檻,就是正廳,是一家人集中在一起議事的地方。正中間有天井。古時候,建筑物基本都是木建筑,窗戶的雕花很精密,但透光效果不好,甚至可以說房間里面黑洞洞的,但古人開了一個天井,既解決了通風透光的問題,又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一條古街上的民宅,做工精巧,規模龐大,正廳、偏房,議事廳,戲臺,古亭一應盡有,還有魚塘,竟是審問犯人的地方,但是在偏房,進出有兩道門檻,自然是小姐的閨房,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之意。
沿著古街慢慢走,時間仿佛慢了半拍,我們在徽州古城中漫游著,陶醉著。
第二站:竹山書院,在這里,我們穿起了幾千年前的漢服,參拜孔子,清揚的鐘聲響起,我們紛紛對著孔子的銅像彎腰參拜,整個儀式莊嚴肅穆。我們心中充滿了對孔子的敬意,對老師的敬意,在未多加此次活動之前,我的情感并沒有那么強烈,可見此次活動對我們的影響之深,第三站:徽州文化博物館;罩菸幕┪飪扔谢罩莨懦堑陌鎴D,各個歷史名人的介紹。但讓我印家最深的,要數博物館內墻壁上的爐子。古人惜字惜紙,如果隨意在紙上寫字又將紙扔掉,是對倉頡的`大不敬,必須放在爐內燒掉,方可安心?梢姽湃硕嗝凑湎зY源,珍惜學習的機會。生在華夏盛世,我不禁感慨: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才是。
第四站:屯溪老街。屯溪老街街道路兩旁都是古式建筑,天空下著小雨,走在老街,內心不由生出一種“杏花煙雨江南”的詩情畫意。
徽州是一個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文化”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也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深入地了解,探究古城文化,有助于我們更深刻的了解歷史,學習文化禮儀,增強民族自信。此次研學旅行雖以結束,但我被古城文化所震撼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是古人們思想與智慧的結晶,豈是我們現代入能夠理解透徹的?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在中國,在安徽省,有一個叫“徽州”的地力,那里很美,文化底蘊很深,傳統文化很有魅力,五十四位狀元(進士)真的很耀眼!
研學心得體會3
在上海交大旁,樹立著一座獨特的建筑,鮮紅的墻壁上隱約可以看見一位老人的頭像,他便是錢學森。
“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句激情澎湃的話便出自他的口中。而這座巍峨的建筑,便是錢學森圖書館。
走進圖書館,躍入眼簾的便是大廳墻壁上整齊的手稿公式,令人稱贊。停下腳步,我們抬頭就可以看見一個倒置的紅色金字塔,仔細觀察,竟發現上面有字跡,想必那就是錢老的手稿了。步入序廳,錢老的銅像展現在眼前,銅像身后則是一枚火箭,火箭上寫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這一激勵人心的話。
錢學森是享譽海內外杰出的科學家,曾赴美留學,他的天賦令當時的美國人都大為贊嘆,他1935年來到美國,拜馮·卡門為師,在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他寧可放棄在美國的優越條件,也堅決要回國為之效力,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但卻遭到重重阻攔。美國海軍次長甚至揚言:“我寧可槍斃他,也不愿放他回紅色中國!
究竟是怎樣的堅強毅力,又是怎樣的愛國情懷在支撐著他?1955年,他終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國。望著墻上一張張圖片以及一段段講述錢老傳奇一生的文字,我倍感驚訝,原來真的有人愿意放棄功名,再一次隱姓埋名,只為報效祖國。他曾說:“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才是最高的獎賞!
錢老對于功名榮譽淡泊看待,他的書架上擺放著成百上千的書籍,這些知識,是他為國效力的本源,在他心中,黨的領導、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廣大科技人民的協同攻關,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這份淡泊名利,令人不禁撫掌稱贊!
“1960年,第一枚近程導彈在錢老的領導下研制成功。在無數科學家的努力之下,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第一枚導彈核武品研制成功,我們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若非錢老等無數先輩們的奉獻,何以有如此成就?”聽著導游的激情講述,我熱血沸騰。
在這次行程的最后,我們跟隨導游,高舉右拳,又一次喊出這鼓舞人心的話:“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感謝錢老,感謝這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未來在我們手中,堅信我們必將展現中華風采。
研學心得體會4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全體同學進行研學旅行,要去的地方是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和西安樓觀臺森林公園。
一大早,我便裝好了午餐要吃的食品,就去了學校。8點整我們集合出發前往第一站: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是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首批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觀光農業示范區的亮點工程,西安曲江農業博覽園項目占地約585畝,基上栽植27種灌木,34種草木共計60余種植物。項目地處秦嶺北麓平原,位于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東北角:地勢開闊平坦一望無垠,距古城西安約40分鐘車程,與無中環線相接。園內配套設施完善,提供一站式旅游體驗服務,必將成為西安現代旅游觀光農業的先導區和示范區。好了,說了這么多,我們也到達目的.地了。
首先,我隨著班級體來到了曲江農業博覽園的大草坪上觀看航模表演,站好隊,許久也不見航模飛起來,正當我要放棄的時候,只聽“嗡”的一聲,只見一輛小型航模從空中飛了起來,而且尾巴后面還帶了一青煙,在空中飛來飛去,猶如仙子下凡。過了一會兒,又見一個類似超人的飛機飛了起來,威武極了。到了中午12點,我們愉快的進行了午餐。
前往第二站:樓觀臺木森林公園。樓觀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西安市南面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邊。樓觀臺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樓觀臺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來到樓觀臺的山腳下,我們先去了百竹園、沿林間小道走,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竹布滿周圍。
今天研學旅行不僅玩得非常開心,而且還學到了許多關于現代航模知識和古代遺址畫面的知識。
研學心得體會5
我有幸與同學們一同游覽了地質大學,聆聽了各位老師的教誨,既拓寬了知識面,又懂得了許多人生道理,感觸無窮,收獲良多。
在體育館門口,我們聆聽了登山英雄的事跡以及雄偉的“7+2”計劃。恰巧我昨日剛好看了一本講述登山隊員攀登“蜀山之后”幺妹峰的書。見陳晨姐姐年紀輕輕,卻可以每天堅持不懈的訓練,負重20公斤爬山,一個文弱的女生,卻要在生死雪線上徘徊,頓時心生敬意。進了攀巖館,聽老師介紹了攀巖的各種難度,那些歪歪扭扭的人工巖壁,我一看就眼暈,攀巖隊員們卻像猴子似的蕩來蕩去,我想原來人們都是一樣的,人生就像攀巖,有難度,也需要努力。
地質博物館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這里,我們見識到了地球的歷史,46億年的光陰被濃縮成了一個展廳,寒武紀一場宏大的生物大爆發,侏羅紀、白堊紀恐龍的傳奇,植物、動物危險地登錄,到最后,我才看到了一小塊遠古人類的.頭蓋骨。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真是太渺小了,也許這幾十萬年,人類根本不叫“統治地球”,而只是地球暫時的寄居者和守護者而已。
短短幾個小時,看盡地球的歷史,讓我對自然神奇造化驚詫不已,對生命滿懷敬畏之心。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奮筆書寫自己的人生,綻放出絢麗的火花,那么地球就會越來越美麗。
研學心得體會6
一、引言
研學旅行是指由學;蚱渌麢C構組織的,以學習為目的的旅行活動。它常常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科特點,讓學生在旅行中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鍛煉能力。在我看來,研學旅行不僅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經歷。
二、時間、地點及過程描述
我曾參加過一次研學旅行,時間是去年夏天,地點是四川。我們到達成都后,第一天是去廣東省籍、四川省烈士陵園向英烈們敬獻花籃,向他們致敬。
第二天,我們去杜甫草堂,這是一處唐代文學巨匠杜甫以及其他文人墨客的詩詞之廬。在這里,我們通過導游的講解了解了唐代文化,了解了杜甫的人生和詩歌。隨后,我們去了錦里古街,在那里我們感受了四川傳統文化和街頭巷尾的美食文化。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這里,我們見到了考拉、大熊貓等可愛的'動物,了解了大熊貓保護知識和科研成果。
第四天,我們去了都江堰,看到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我們還品嘗了當地的美食,學習了川菜的烹制技巧。
第五天,我們前往了九寨溝,欣賞了自然風光,了解了地質學知識和古文化傳承情況。
第六天,我們回到了成都,此次研學旅行就這樣結束了;氐郊依,我意識到這次旅行對我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三、影響
首先,我從這個旅行中見識到了各種歷史文化以及各牌地方的特色文化,了解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增長了見識。同時,我還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動物,了解了動物保護知識,更加關注動物保護的意義。
其次,這次旅行鍛煉了我的獨立生活能力。從行程的組織到食宿、交通的處理,都需要我們自己解決,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鍛煉機會。
最后,這次旅行還讓我更加喜歡學習。在旅行中我與同學們積極探究,相互交流,幫助彼此。這樣的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更愛學習了。
四、結尾
回憶這次研學旅行,我感覺非常幸運。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鍛煉自己的能力,增添自己的人生經驗。以后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走出校門,去了解更多的人和事。
研學心得體會7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國家AAAA級景點———黔陽古城,開始了期盼已久的研學之旅。
首先,我們來到了古色古香的前養成城內。聽導游說,青石板路上的銅錢石板預意著百財歸來,只要水流進板縫里,那戶人家就會發大財。這和現在的路面真是天壤之別!我感嘆著古建筑的精妙。
我們走過了西正街、南正街、北正街,我發現這些路交叉的地方都是“丁字形”的。我正想著是這么一回事?導游的解說就傳到了耳邊:“你們有發現這些路口都是丁字形的嗎?因為湘西這邊土匪比較多,那是為了防御敵人,丁字路口是最合適的。如果敵人從某一方進來,我們就能在另外兩條道上夾擊!蔽曳路鹂匆娏斯懦前傩辗朗乇Pl家園的'情景,老祖宗可真有智慧! 接著,我們來到了這次研學活動的重點———芙蓉樓。即使過了幾千幾百年,大門上的圖文仍然依稀可見:有奔騰的龍、挺立的鶴、幽靜的船……而且這些都是用糯米一層層制成的,真是別具一格!進入芙蓉樓里,我們望見了王昌齡的畫像,他的眼睛半睜半合,不管從什么角度看好像都在看著我們似的,讓我感嘆中難過古代畫技的高超。這里景色很美,難怪王昌齡喜歡待在這里思念著遠方的親朋好友。
我們又轉移到芙蓉樓的后面的門,這里有一棵靈驗的許愿樹,我誠心誠意地寫下了自己的心愿:考上心儀的中學,交到合適的朋友,遇見想遇見的人。我滿懷下午地把那飄揚的寄托著我心愿的紅絲帶綁在了郁郁蔥蔥的樹枝上,我看著它,好像看見了我的夢想已悄然起航。
下午我們先來到剪紙館向剪紙傳承人學習技藝。只見秦叔叔咔咔兩三刀,紅紙就變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真是“高手在民間”。‰S后秦叔叔手把手開始教我們剪花,好吧,通過我的不懈努力,勉強也剪出了一朵看起來丑丑的窗花。
最后,我們又一個個去拓印,我也獲得了一張紀念品。我們離開拓印館時,發現有兩位古城耄耋老人坐在一旁分三牛餅干吃,那畫面實在是太有愛了,看來,小城的幸福指數很高呀!兩位老人憨厚笑容實屬打動了我的心……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登上了返程的大巴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黔陽古城。
研學心得體會8
10月31日,在學校的精心組織和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到清華大學和圓明園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研學旅行。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大家不僅了解到了清華大學的校園文化、圓明園的歷史文化,而且感受到了學校之外的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別樣情誼。
到達的第一個地點是清華大學的藝術博物館。走進國內頂尖學府,品味滄桑歷史,體會厚重人文。來到瓷器展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精美絕倫的瓷盤瓷碗還有瓷瓶,那殘留的歷史痕跡令人神往,圖案不僅優美還有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讓人覺得每一件瓷器都是有靈魂的,仿佛在告訴我們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告訴我們這幾千年來中國發生的事。
來到書畫展館,那蒼勁有力的字,入木三分的技法讓人拍手叫絕。小橋流水人家配上一片寧靜高遠的天空,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畫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接著是銅鏡展館,其背面雕刻的如海獸、葡萄、鳥雀、蜂蝶、奇花異草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值得細細品味。在體驗區拿起一面銅鏡,仿佛時光倒流回久遠的'歷史,置身于神秘又令人神往的后宮。最后是藝術展區,里面擺放的大多是歷代學生的畢業作品,在這里同學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學術氣息、大師風范。抽象概念的雕塑圖畫,先進科技的研發產品,帶有深意的創意飾品縈繞于心久久無法忘懷。
參觀結束是與領隊的學姐學習交流,在樓下同學們圍成一圈,學姐給我們講述她的高考經歷與學習方法,強調了效率與專注的重要性,學會區別玩與學習,也鼓勵我們說“心中有目標一切都有可能”。另外她還提到了練字與口語的重要性,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對于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一個地點是圓明園,圓明園有“萬圓之園”之稱。清朝帝王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同學們由三園之一的綺春園進入,看著一路的斷壁殘垣,思緒重新回到那段屈辱的歷史,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焚燒,許多文物至今流落異鄉下落不明。八國聯軍之后,又遭到匪盜的侵襲,終變成一片廢墟,F存圓明園遺址是永遠的國恥紀念地,是世世代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想到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家富!弊鳛樾乱淮鎳臈澚海覀儜煤脤W習勿忘國恥用知識改變命運振興中華!
研學期間在導游的指導下,同學們增長了知識,開拓了眼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獲,不虛此行。
研學心得體會9
三天研學,我們了解了安微的歷史,參觀了安微硯臺博物館、陶行知紀念館,在糕餅博物館學做黃山燒筑,還去了詩情畫意的百年村莊——宏村。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徽字號”!盎兆痔枴崩锩嬗懈鞣N各樣的'雕刻品,我們雕的正是“徽派四雕”中的竹雕。
我們六人一組,一到教室坐下,我就看見面前放著六個竹制的筆筒、六只左手手套和六把刻刀。筆筒是一個直徑大約7.7厘米的圓柱體,上面寫著“天道酬勤”。認真聽完老師的講解,我們就開始刻了。我把刻刀斜面朝上,使出洪荒之力,才刻好了一橫。正巧,指導老師來到了我身邊。我向她求助,她告訴我要反著拿刻刀,平口朝上。
我又開始干起來了,這回我吸取教訓,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天”刻好了。我再接再厲,又刻好了“天”和“道”兩個字!俺辍弊植趴塘艘话耄蠋熅秃啊巴!绷。她讓人端來墨汁,我們給刻的字上色。我仔細地為我的竹筒上色,終于完成了。被砂紙磨得油光發亮的筆筒上,不僅又“天道酬勤”,還有我的名字。
“天道酬勤”這四個字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只有勤奮,上天才會給你相應的回報。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爭取比現在更好。
研學心得體會10
烈陽灑下,陰翳間,青磚上,青苔葳蕤著。輕風拂過臉龐趕走夏日的煩躁,街邊的小河漾起陣陣漣漪,碧綠、靜謐。古色古香中,感受到的是文化,是恬靜,是閑逸,這是一段歷史,這是朱家角。
漫步在小巷中,是各色的叫賣聲,熱鬧中氤氳的是老宅人家的炊煙裊裊。走著走著,逐漸沉靜在古樸的環境,空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
北大街上,人頭攢動,甘蔗汁、走油肉、阿婆粽……食物的香氣夾雜著煙火氣帶來老上海的喧囂、熱鬧。
綠色的小河穿鎮而過,跨越其上,是一座石磚鋪成的'拱橋。站在拱橋上,望著遠方,小鎮的風光便一覽無余了。白墻青瓦,回眸處便是水鄉。河上撐過艘艘漁船,微動漣漪,驚起沙鷗掠岸飛。水中圍起魚塘好似將人帶到了那個“輕聲細語”的江南水鄉,帶回了那個閑逸樸素的鄉村田園。這里是上海最本真的模樣,逃離了城市的浮躁和喧嘩。那一刻,微風吹拂,世界似乎都寂靜了,唯有魚兒越出水面時的擊水聲任回響于耳畔。
坐在那紅樓,抿一口當地特色的甘蔗汁,品一口當地特色的扎肉,看著窗外形形色色的行人,感受“濃糖赤醬”的上海飲食文化。
漸漸我沉浸了,在這飛速發展的上海竟還存在這般安逸,他就這樣慢慢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承載著老一輩上海人的初心,面向紅星,走著,走著……
研學心得體會11
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星期四,我和我的同學一起踏上了研學之旅。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動,滿懷著期待,我們排著縱隊,來到了學校大門外。其他班的同學都已上車出發,可我們班的大巴卻晚點了,不過在智慧教官的組織下,我們玩了幾個小游戲便把時間打發了。經過一段長途,總算到達了基地。剛一腳踏進基地,便聽見空中發出"嚼"的.一聲,起初被嚇了一跳,后來才知是其他同學在迫擊炮演示。因車晚點,導致我們上午在基地玩的時間并不長,但有一個活動讓我高興了很久,叫一圈到底。這需要我們一群人手拉著手,讓一個呼啦圈一個一個穿過我們,途中圈不能落地。當時我們班和另一個班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我們小組第一個完成任務。當時,我和我們小組的人都激動地跳了起來,為我們共同合作而取得的成果而高興。同時,這個游戲也讓我明白,當別人用一只手幫助自己穿過這個圈的時候,自己也要用另一只手幫助下一個人穿過這個圈,相互幫助、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會取得圓滿成果。
上午只是一個開端,更精彩的還在下午。記得有一個項目叫彩彈槍打靶,是舉一把槍,遠程射擊一個把子,如果中了,紅色顏料便會在把子上炸開。當我全神貫注地射擊時,旁邊同學的。槍傳來了一串奇怪的聲音,他的小狀況引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老師邊笑還不忘問他,這槍是不是拉肚子了。在這些游戲活動的間隔里,我們還去參觀了渡江戰設方野戰醫院的舊址,看著上貼著的一封封信,我感受到了一股堅定的力量,同時,也感受到了現如今和平穩定生活的來之不易。在返回基地的小路中,我看到了一段文字令我深思——"用心種菜、種花,不問將來,只問初心"。研學活動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活動中不知不覺結來了,雖然很疲備,卻也很高興,同時還收獲了許多來自心靈深處的體會。
研學心得體會12
xx小學開展“了解歷史,走近自然,探索科技,傳承文明”研學旅行活動。一大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和同學們一起乘車前往研學旅行目的地。
一下車,我們就到了陜西歷史博物館。雖說我已經來過一次了,但第二次的感覺還是很新奇。這是一座唐風建筑群,里面陳列著陜西出土的珍貴文物,有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歷代陶俑、漢唐時期的金銀器、唐墓壁畫等,真是琳瑯滿目。特別是漢唐的銅鏡,個個造型精美,小巧玲瓏,圖案獨特,美輪美奐。有些上面還刻著吉祥字樣,令人心情愉悅。古代的貨幣,從小到大排列展示,最小的跟指甲蓋差不多。據說這些是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唐金銀幣以及一些稀有的古代外幣等。漫步于展館中,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我心中由然升起了身為中國人的.自豪,陜西歷史博物館不愧為“華夏珍寶庫”!
自然博物館就更好玩了。博物館展廳內展示了大量遠古植物化石標本和大批野生珍稀動植物標本。站在兩個標本之間,我脖子颼颼直冒冷氣。原來右邊是蛐蛐的標本,左邊是竹節蟲的標本。哎呀,你確定這是一只蟲子,而不是一節竹子嗎?太像竹子了,如果你不注意的話,根本認不出來,我敢肯定,就是熊貓看見了,也會樂滋滋地把它當做一頓美餐的!咦,那兒怎么還有一顆樹的標本,怎么回事?我走進一看,才知道那是彎彎的觸角,哦,原來是枯葉蝶!大自然還真是巧斧神功,處處充滿奇妙。
夕陽西下,一天的研學旅行也結束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研學心得體會13
來到曲阜,第一個景點便是高高的萬仞宮墻,隨著時間消逝,我們著急等待著大開城門,最終,早晨八點整?祭孔大典?起先了。一隊隊人馬整齊的出場了,有的敲鑼,有的在打鼓,還有的在吹喇叭,大家瞬間被這喧鬧的氣氛感染了。緊接著,迎面走來一隊儒裝少女,她們伴著古韻雅樂,跳起了美麗的舞蹈,不知不覺間,表演就結束了。
手捧一卷論語,伴著微微涼風,身穿精致的漢服,以萬仞宮墻為背景,體驗儒學的.風采。接著,我們來到了孔廟。
孔廟有許多,但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等級最高的還是要數山東曲阜的孔廟?讖R的牌匾大多由篆體雕刻。走進大門,金聲玉振四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石門原委有什么來歷呢?我在心中暗想。這時,導游向我們說明說: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起先,這就是金聲;以擊罄告終,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賢之大成,贊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
孔廟的柏樹有上千棵,期中樹齡最大的約兩千歲,我們五個同學才牽強把他圍抱起來。
孔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面雕刻著兩條巨龍,飛騰于彩云之中,雕刻玲瓏剔透,刀法剛勁有力,在故宮里都很少見到。
巡游完孔廟,我們又來到了孔府,這是孔家子孫后代居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堂、樓房?准易怨糯詠硪栽姸Y傳家,所以當然少不了學堂?赘暮蠡▓@里有池塘,池塘里有很多小錦鯉,它們在池塘里逍遙自在的游來游去,所以孔子給他的兒子取名孔鯉。
最終,我們去參觀了孔林?琢钟覀扔衅呤冒貥,象征孔子七十二位賢徒?琢质强准胰耸朗来哪沟,講究五孔不入。一孔,孔家出嫁的女兒;二孔,孔家的男孩子嫁到自己的妻子家里;三孔,小小年紀便夭折的孩子;四孔,收到國家法律刑罰的孔家人;五孔,出家的孔家人。后來又增加了一孔,也就是六孔,孔家夫人帶過來的孩子。五孔不入從今變成了六孔不入。
這次研學之旅,讓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源遠流長,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學心得體會14
早晨八點,頂著陽光,安防青年出發,來到平陽,開啟第二天的城市研學之旅。
我們一群人步行來到了浙南抗日革命根據地舊址,路口的墻壁凹凸不平,馬路為石頭路,表示了當年抗戰的艱辛,到最后只有五百人成功留了下來,特地為他們設置了雕塑。我們走上一層層的階梯,漸漸地離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越來越近,看著上面的一個個為了戰爭而失去生命的.人,感慨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創造而來的。
下午來到了蘇步青的故居,體會到數學偉人的聰明與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晚上以畬鄉特色——長桌宴結束一天的路程。長桌宴充滿著濃濃的民族風情,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少數民族的特色。這一天的行程滿滿,收獲許多,也學習到很多東西,讓我開始期待最后一天的旅程。
研學心得體會15
今天學校組織了去中國地質大學參觀的活動,對于此次活動有許多收獲。不僅是知識上的收獲,更是精神上的收獲。
首先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攀巖館,中國地質大學以攀巖為主。他們的“七加二”計劃是十分的,所謂“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峰以及北極點和南極點。在這段過程中的艱難是難以想象的,然而中國地質大學的攀登熱愛者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地完成了這個目標。后來,當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四人之一,也是的女性攀登者——陳晨也給我們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她先給我們簡單講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與基本方式,也給我們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時與氧氣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現在平靜地講出這個小故事,但是當時那種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驚醒救助與同伴,那種生死一線的感覺真的很難以想象。此外,她還表示她并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個攀登團隊的代表。她說在她攀登上峰頂時,那是因為背后有堅強的后盾在支持著她。最后她還教育我們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們的背后總有人在支持著我們,我們有時會幸運的被機會選中,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來。
后來我們參觀了逸夫博物館。很喜歡館長的解說,既讓我們領悟了知識,又十分的有趣。將地理與歷史事件,文化習俗結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講解主要是地球的誕生與發展。當我們進入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個一百平方米的幕墻,看起來平淡無奇,只是一堵白墻罷了,但是館長的詳細介紹讓我們知道了幕墻描繪的是中生代“龍”的足跡,旁邊的文字也對“龍”進行了解說,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幕墻,感受到了其壯觀。于是我們開始了正式的`參觀。首先就是介紹了我們的地球,然后講到地球的發展史,首先便是困擾科學家們許久的未解之謎——生命大爆發,并主要介紹了我國的澄江生物群。后來隨時間推移又分別介紹了植物登陸,脊椎動物登陸以及恐龍時代。最后還介紹了博物館的一個保存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
對于這次的參觀真的受益匪淺,很感謝地大的知識提供與精神傳播。
【研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研學心得體會02-03
研學的心得體會06-12
《研學》心得體會04-28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06-15
2023研學的心得體會03-29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06-27
研學活動心得體會02-11
研學旅行作文03-18
清華研學有感04-29
研學旅行的作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