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4篇(精)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社會調查報告1
一、調查時間:8月
二、調查地點:xx市各大超市
三、調查對象:各超市店長及消費者
四、調查方法: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
五、調查小組:xx
六、調查小結:
(一)經營者部分
1、規模比較:調查的幾家超市中25%為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為普通綜合型超市,25%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較:100%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考察,具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經營策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
、佟⒌乩砦恢茫25%處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區附近,50%商業區附近。
、、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儲物部和自動儲物柜,50%只有人工儲物部。75%有休息長凳,25%無休息長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內有音響設備,有購物音樂。100%有清晰的購物區招牌。75%購物設備單一,25%有多種類的購物籃﹑購物車,方便各類消費者。
、、服務:100%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察。75%注重責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綜合型超市),25%注重導購力(大型超市),50%注重親和力(小型和普通綜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養。
、、宣傳:75%利用報刊式廣告宣傳過,25%沒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機的影響:
①、營業額:50%下降(普通綜合型超市),50%不變。
、、下降的原因:100%認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閑娛樂用品銷量下降。
、、不變原因:100%認為良好的信譽使得消費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愿意選擇他們。
、、采取的促銷手段:100%特價商品,25%購物贈禮或抽獎(大型超市),50%提供貴賓卡會員卡來刺激消費(普通綜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綜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貨物種類齊全,可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小型超市貼近人民生活,經營的商品以生活必
需品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強。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并不大。而普通綜合型超市沒有主要銷售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均衡盈虧。對于金融危機,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的狀況,商家都選擇價格為主的促銷手段來吸引顧客,基礎雄厚的'大型超市會有購物贈禮或抽獎的輔助手段來刺激消費,為其增光不少。
這里特別要提的是發放貴賓卡和會員卡的促銷手段(尤其是團購),這樣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費群體,這個固定的消費群體,可以成為商場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進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庫存量,增加流動資金使用量,算是不錯的促銷手段。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小型超市加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適時的搞一些購物活動;普通綜合型超市可以在這段時間突出糧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注重宣傳,增加固定消費群體數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員的態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應注意培養店員的信息素養,把握消費者心理,這會增強超市的運營效果
社會調查報告2
僅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幸福小區和惠豐小區,停車狀況卻截然相反:幸福小區差不多所有車都能停到合適的地方,而惠豐小區連唯一的馬路邊都密密麻麻地停滿了車,影響了交通又是安全隱患。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我們小組對此進行了社會實踐調查。
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xx小區
調查人:組長:
調查人:組員:
班級:xx級xx班
為了了解兩個小區停車狀況區別及其原因,兩個組長首先制定了調查計劃:首先對私家車和車位的數量及停車狀況進行統計,再對小區居民進行采訪,最后進行討論,以此得到比較全面的結論。
組長首先帶領組員們分別對兩個小區私家車數量、車位的數量及停車狀況等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匯總后進行了分析,分析如下:
幸福小區沒有明確的車位,私家車一般都停在樓前、花壇前或樹下等空地處,雖然小區大,車輛較多,但只占了大約70%到80%的空地,沒有對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產生太大影響,只是由于管理不夠規范,有的地方顯得比較亂。
而惠豐小區的情況與之截然相反,因為在建設小區時,開發商設計了地下停車場,所以地上只設計了少量停車位和車庫。但由于地下停車位收費且沒有車庫的私人性,所以至今仍有很多空余,不愿購買地下停車位的車主們就把車停在地上的免費停車位里,沒有搶到車位的就把車停在道路兩邊,阻礙了交通、不夠安全,而且看著十分凌亂。
接下來,我們又采訪了兩個小區的一些居民,兩個小區里的很多居民也有同樣的看法;葚S小區的李阿姨就對我們說:“現在買車的人是越來越多,為了找一個位置好一點的'車位,我天天都要提前幾分鐘從單位回家,稍晚一點車位就沒了!倍芏鄾]辦法提前下班的居民更是天天找不到車位,只能在路邊停車,考驗技術又不安全,這令他們苦惱不堪。
幸福小區的居民雖然沒有停車難的問題,但仍有其他與停車有關的問題,居住在幸福小區的王阿姨就有一些看法:“有時候,一些車主把車停在人行道上,影響了我們走路的人經過,尤其是拿著很多東西的時候,真的很不方便!
對于這些情況,我們小組的同學們給兩個小區各提出了一些建議:
1、幸福小區的停車基本不成問題,但沒有明確的車位,車輛停在樓前、花壇前或樹下的空地處顯得比較亂,小區人流量大,也不夠安全,建議小區將停車規范化,劃定一部分區域為停車位,讓居民統一停車,這樣既整齊劃一,又方便管理、保證了居民車輛的安全。
2、惠豐小區有明顯的車多車位少的問題,而收費的地下停車位不受歡迎使問題更加嚴重,建議小區擴大建設,增加地上停車位的數量,也可以短時間內降低地下停車位的價格,號召車主購買地下停車位,以此解決地上車滿為患的問題。
其實,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并不能單純依靠增加車位,還要讓居民提高意識,鼓勵其購買收費的停車位;蛘呤褂米詈唵、環保的辦法:號召大家不購買私家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樣既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又保護了環境,可謂是一舉兩得。
社會調查報告3
一、調查背景
佛山市從去年7月開始對行人闖紅燈開罰,率先在禪城啟動,隨后在三水、南海等區施行。實事求是地說,闖紅燈確實可以算得上是國人一個痼疾,闖紅燈的現象屢禁不止,甚至成了外國人對于中國人常用的負面評價之一。借佛山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我們希望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的方式能對于目前行人闖紅燈的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從我們學生做起,影響自己的家人和身邊的人,讓他們明白闖紅燈的危害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出行,從而改善提高我們城市文明形象。
因此,我們就對三水市民的過馬路文明情況展開調查
1、調查時間: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2、調查地點:西影路口、花園酒店路口、沙頭公園路口
3、調查人:羅靖淏張澤森梁思恩姚欣彤程瑋潼
4、調查方式:我們五個一起、一起走上人流密集的購物商場和公交車站,對部分市民和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
5、調查內容:對部分市民和學生的過馬路情況進行調查
二、總體狀況及分析
以下是具體的調查結果。
1、您的性別:[單選題]
A、男
B、女
2、您的.年齡段:[單選題]
A、15歲以下
B、15~20
C、21~25
D、26~30
E、31~40
F、41~50
G、50以上
3、您正在攻讀或已獲得的最高學位:[單選題]
A、小學以下
B、中學
C、中專
D、大專
E、大學本科
F、本科以上
4、您是否有過闖紅燈的經歷?[單選題]
A、經常
B、很少
C、沒有
5、請問您在什么情況下會闖紅燈?[多選題]
A、在緊急情況下
B、等待紅燈的時間太長
C、公路上沒有車
D、從未闖紅燈
6、請問您是否認為闖紅燈對自身安全和形象影響不大[單選題]
A、是
B、否
7、您對闖紅燈是什么樣的態度?[單選題]
A、非常危險
B、比較危險
C、無所謂
D、不清楚
8、您認為行人或電動車等亂闖紅燈對交通影響大嗎?(單選題)
A:非常大
B:一般般
C:一點點影響
D:沒什么影響
9、怎樣看待“中國式過馬路”這種現象?[多選題]
A、是安全意識薄弱的表現
B、影響社會風氣
C、影響國家形象
D、威脅公民生命安全,應杜絕這種行為
10、闖紅燈時您確信汽車會停下來避讓你么?
A:會,他不敢撞我
B:不會,這是我錯在先
C:不一定,他可能看不見或停不下來
社會調查報告4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么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么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占4%;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占1%;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占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
1%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后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時候,有3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占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占了%。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F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松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系。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于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占1%。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并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于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于鍛煉品質,提高能力?梢娖鋵Υ髮W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抵觸的重要性。
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發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煉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了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以上的農民有所了解才行。
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
【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的調查報告12-02
社會調查報告社會調查報告11-11
學生社會的調查報告11-10
社會近視調查報告11-09
社會情況調查報告06-25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06-27
社會誠信調查報告12-04
關于社會的調查報告01-24
社會2022調查報告12-30
社會體育調查報告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