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1
新課程的進一步實施,按老路子上課顯然不符合新的課程標準,于是許多一年級的語文老師覺得漢語拼音課好上,認為漢語拼音教學以游戲為主,形式活潑,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大,參與面廣,容易體現新課標精神。語文閱讀課卻不知道怎么上,上著上著不知不覺就走到繁瑣分析的老路子上了。我認為,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以及教材的不同,語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引領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就是好的教學。
一、課前談話:
小朋友們,想知道我的名字嗎?我的名字由兩個字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個字我們學過,想知道嗎?這個字藏在一個謎語里,猜出這個謎語,就知道了。白肚皮黑皮襖,尾巴尖尖像剪刀,從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蟲子喂寶寶。(打一種鳥。)
猜出我的名字了嗎?喜歡小燕子嗎?為什么?今天我們學的故事里也有一個愛鳥的'小朋友,他把姑媽送給他的小鳥放回大自然。齊讀課題。
(評析:上課伊始,老師采用猜謎語的方法與學生進行熱身談話,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建立輕松、活潑、和協和民主的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情緒飽滿、熱情高漲,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動畫欣賞:
欣賞根據課文內容制作成的動畫片。
1、老師已經把這個故事制成動畫片,想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
2、好看嗎?想不想再看?這次可以坐得放松一點。你們想不想當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讀。
3、我發現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們還可以做文中的小鳥,小朋友們可以站起來,還可以離開座位,可以加上動作。
(評析:此處多次欣賞動畫片,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從欣賞到模仿到創造。第一次看動畫片,著重讓學生欣賞;第二次看動畫片,主要讓學生模仿,讓學生跟著一起讀,低年級小朋友善于模仿;第三次看動畫片,著重創造,學生可以變成文中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新課標中關于閱讀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讓一年級學生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著年級的增加,逐步達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年級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此,反復播放課文的朗讀,不是簡單地重復,從聽讀、跟讀到加上動作讀,給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成功的階梯。)
三、讀文賞析
1、你們愿意像動畫片里一樣讀課文嗎?學生自由讀課文。
2、汪老師想傾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嗎?
3、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一個小朋友來讀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這只小鳥非常可愛。請小朋友們取出自己在家里畫好的小鳥在小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愿意在班級給大家展示一下?愿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畫貼在黑板上。
(3)(老師選擇一幅畫貼在黑板正中)這真是只可愛的小鳥。誰能將小鳥的可愛讀出來嗎?一生讀,其他生一起讀。
(4)老師一邊說于是我把它放進籠子里,給他食吃,給他水喝,可他一動也不動,可把我急壞了一邊畫鳥籠。
(評析:貼出學生畫的小鳥,用粉筆畫出鳥籠,引起學生感情的震動,為下面的朗讀創設情境。)
(5)這是誰的小鳥?你不著急嗎?請你來讀。
(6)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問題要提嗎?
4、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鳥朝著窗外叫起來,發生了什么事了?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小節。
(2)小朋友們聽鳥叫。一只鳥,兩只鳥。你們聽到了什么?(隨機放上大鳥的畫)
(3)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么?
(4)大鳥會說些什么?
(5)小朋友會想些什么?
(6)我想請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組成三人小組,商量一下,誰當小鳥,誰當鳥媽媽,誰當小朋友,看哪個好朋友小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誰把剛才小朋友們想象的話都用上。
(7)請12小組上臺表演。
(評析:此處著重訓練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拿破侖也說過:想象支配著整個世界。
心理學研究表明:想象在兒童的學習和思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三人一組練說,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發展了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邊說我打開籠子,小鳥飛向藍天,飛向大自然邊取出小鳥,放飛小鳥。
(2)小朋友,這時小鳥又會說些什么?小朋友還會說些什么?
(3)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動物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愿意讀最后一節的小朋友一起捧起書,齊讀。
四、拓展延伸
1、不但我們愛鳥,古今中外的許多詩人、音樂家也十分愛鳥,他們寫了許多的詩,譜了許多的曲來贊美鳥。誰給大家介紹一下?會背會唱的小朋友一起來。
2、小朋友們隨著知識的增多,閱歷的增長,還會發現這方面的詩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對小鳥感興趣的小朋友,回去繼續讀一些關于鳥類的書籍,說不定,將來,你還會成為研究鳥類,謳歌鳥類的專家呢!
(評析:課堂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實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學校的圍墻,地為床,天為被。我們也要打破語文教學的課堂局限。將學生有課堂引向課外。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書引出幾本書,甚至幾十本書。引導學生走向書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面。)
五、放飛小鳥
小朋友們,文中的小鳥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請你們到黑板上取回自己的畫,晚上希望你做一個夢,夢里讓它變成美麗的小鳥,飛回大自然。
(評析:結尾余味無窮,學生深受感染。讓小朋友們向文中的小男孩學習,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2
這節課體現了《小語學大綱》精神,以讀為本,貫穿整個學過程。學中以“這是一只()的小鳥。”為主線,將課文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抓住重,細讀感悟,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一、聯系學生生活經驗,恰當使用多媒體,創設說話情境,進行思維訓練。如何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感情是本課的一個重。在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靈中,天生有對弱小動物的憐憫之情,因師著重抓住了孩子的這個特,選擇課文中值得人為之動情的地方,創設情境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
情境學是低年級語文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行想象說話練習。把說話訓練貫穿于整個學之中,并且提供說話句式,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訓練特,易于說話訓練。學生們一個個進入了角色,為小鳥的命運心焦,這既激發了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視指導朗讀,讀出形、讀出神、讀出情。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人物的內心。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利用文中空白處進行情景創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幫助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對語言的感受能力,鍛煉說寫能力,同時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審美的情趣。
三、關注學生的差異,抓住每一個契機。學中,師能照顧暫差生,從詞、句入手,簡化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的難度;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師能引領他們深刻體會課文的主題,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所想、所說,不斷用激勵性的話語加以鼓勵,努力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語文《放小鳥》評課稿07-25
一年級下冊語文《春雨的色彩》評課稿07-31
一年級語文下冊春雨的色彩評課稿08-11
一年級下冊語文《有趣的漢字》評課稿07-25
一年級語文下冊《春雨的色彩》評課稿03-12
語文評課稿03-06
語文評課稿【精選】08-16
語文評課稿12-19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伙伴》評課稿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