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評課稿
重點:認識整時,記錄整時。
難點:特殊時刻的認識。
教學環節:
(一)在解構鐘表的活動中認鐘面
(二)結合生活認整時
(三)嘗試中學習記錄時刻
(四)區分中拓展認識
(五)在游戲中辨析整時
(六)運用中深化認識(機動內容)
(七)小結中感受時間的寶貴,珍惜時間的重要
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從小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幫助學生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有益處的。然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認鐘表是比較困難的:首先學生的知識儲備少,理解能力較弱;其次鐘表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度量工具,如何化難為簡,啟發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研究,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合作、交流、慢慢發現,是這節課是否有實效的關鍵所在。因此,一學年數學組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學習研討。
設計過程中用心研發出來的亮點:
一|、我們發現本課教師教學語言上易出錯的兩個重要知識點就是,鐘面上的是12個數而不是數字;鐘面上的7時是時刻而不是時間。教師的知識用語正確才不會誤導學生。這應該是每一位教師最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二、我們起初也設計了謎語導入本課激發學生興趣,但是發現其實學生帶著鐘表來上課,不用思考都能猜到答案是鐘表,所以必須思考用什么樣的導入才能極大地激活學生,所以換成現在的一個空表盤大大激活了學生研究的內動力,“把12個數送回家”,激活了學生興趣、有效地引導學生在思考怎樣送12個數回家的過程中觀察、對比、發現,學生真正地去研究了鐘面,為后續學習一切相關知識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識基礎。我們有引導學生發現3、6、9、12這四個數的重要位置。其實鳳嬌老師的手表就是只有這四個數的表面,為突破本課難點又一次做了基礎。
三、我們研究本課的另一個關鍵點就是要充分本節課能夠深入發掘教材,開發教材,巧設教學環節,輕松突破教學重難點
我們打亂了教材出示的小明的一天的順序,巧妙地加以運用,充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小熱身,課上的一些列具有針對性的數學問題,一步一步地啟發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解說6個主題圖的設計理念:
(1)為了分散教學難點,有效利用時間,使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有關認識鐘表的知識,課前精心設計了預習提示單,孩子雖然很小,但是他們的自學能力不可小視。
(2)、數學知識趣味化
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的內動力,例如:鐘表真的壞了嗎?學生深入地思考交流后知識提升了;他們誰說得對?爭論什么呢?巧妙有效地突破本課難點。
(3)關注學生,給予人文關懷
一分鐘的休息游戲時間,石頭剪刀布,有效地利用的這個1分鐘。
(4)關注后進生和學有余力的學生
(5)教師充分培養一年級學生的傾聽、表達、課堂習慣的培養。夯實本課重點內容。
(6)教師語言到位、學生明確要做什么。(由于孩子年齡小,我們在課件上也做了文字提示)
(7)我們精心設計了有趣的課后檢測環節。認鐘表,獎勵參觀學校圖書室、舞蹈室、微機室撤場的環節。
不足:教師有時過于著急,留給學生的時間過于短,要充分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再充分些就更完美了。我們一學年會共同努力。望多多指教。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評課稿04-06
認識鐘表評課稿06-01
認識鐘表評課稿03-22
《認識鐘表》評課稿02-01
《認識鐘表》評課06-01
《認識鐘表》評課稿熱門04-17
《認識鐘表》評課稿推薦04-21
《認識鐘表》評課稿【實用】07-27
【優選】《認識鐘表》評課稿07-27
(優)《認識鐘表》評課稿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