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藝術的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藝術的作文 篇1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偶然間遇到一幅畫或者是聽到一首歌的時候,你突然覺得所有的不開心或者是糾結都隨風而散了,世界突然變得明朗起來。這種感覺就是很治愈的,這樣的一幅畫或者是一首歌,就叫做治愈的藝術品。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有治愈性的藝術作品,比如說一本書,一首歌曲,一個電影,一張畫,甚至一片人工園林風景。我總覺得能設計出很治愈的作品的人一定是溫暖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擁有很好的人格,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與憧憬。僅是因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就足夠讓我愛上他們的作品。
我喜歡這樣很治愈的藝術品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們總是像會說話一樣,讓我在它們的輕聲細語里慢慢地淡忘最近的煩惱。仿佛看到了所有的陽光都慢慢地落到了地面上,泛起一朵朵光斑。之前看了八月長安的《你好,舊時光》里面的主人公總是有著自己的小心酸,他們的命運總沒有那么的一番風順,但是他們都在自己陰翳中慢慢地成長,慢慢地堅強,故事的`最后,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生命過分美好。看了這本書,我竟然也平緩了情緒,因為看到了他們的美好結局讓我確信,生命里的陽光總是那么的爛漫。
我還喜歡看很多插畫師的畫,有的插畫師畫出來的女孩子,或者是陪著自己的貓咪度過一個漫長的下午,或者是在叢林里漫步,或者是在剛剛好的年紀有著剛剛好的小心事,所有的畫面都像童話般那么的靜好,讓人看完之后,整個人都輕松了下來。
我喜歡治愈的藝術,比起那些總是讓人思緒萬千,悲意濃濃的作品,我更喜歡治愈性作品里的歲月靜好,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制作出屬于我的治愈性作品。
藝術的作文 篇2
我五歲的時候,去過嵖岈山,在那里買了一個葫蘆作為紀念,我非常喜歡這個葫蘆。
它全身都是金黃色的,仔細一看,還有隱隱約約的'褐色。上面寫著“四季平安”四個大字,下面寫著“查崖山留念”。整個葫蘆沒有一點連接的地方,就好象是一個整體,可它的里面是空心的。對著葫嘴一吹,還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呢。這個葫蘆雖然不大,但是做成它肯定很難的!
每一個葫蘆都要選出上等的材料,都要精雕細琢,還要刻上字,這是多么艱難的工作呀!可是工匠們還是仔細地制作,因為他們有一種美好的愿望——不想讓游客失望。
我喜歡這個工藝品,因為它飽含了許多工匠的辛勤勞動。我會一直珍藏它的。
藝術的作文 篇3
掌聲久久沒有停息,好似陣陣海浪翻涌,又如雷聲震耳不絕,叫好的聲音不斷傳來,臺下的老師同學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我不由得感慨這樣的成績是靠多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
本周二至周五是我們城關一中一年一度的體育文化藝術節,此活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及藝術品味、鑒賞能力而開展的。
其中最讓人激動的就是五星級學生的頒獎儀式了,聆聽五星級學生的.頒獎詞更是讓我們為之振奮。記得其中一句最讓我印象深刻:再大的風浪改變不了她永求上進的心態,再高的山峰也阻擋不了她勤奮踏實的步伐。這句話點明了星級學生的幾個共同特點:積極上進、勤奮踏實、持之以恒。我們學校評選五星級學生的標準就是:文明進步、體育健美、藝術創造、勤奮好學、智慧管理,只有做到這五點,五星級學生的綬帶才會掛在你的身上。美麗的石楠在陽光下綻放著火紅的新芽,鮮艷的綬帶在五星級學生的肩上顯得更加光彩奪目,我暗暗在心中立下目標,將來我也要成為其中之一。
在眾多節目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班肖雅柔和李鑫萍共同演出的二胡伴奏《敖包相會》。二胡是本次我們藝術節中唯一一樣中國傳統樂器,兩位同學富有蒙古族特色的服裝,讓整個節目看起來更加和諧,更能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她們的精彩表演與她們平時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聽李鑫萍說她和肖雅柔從小就是好朋友,她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學習樂器,一起考級,她們經常抽出課余時間來練習,也正是因為如此,她們之間才能配合得這么默契。說到這兒,我有些慚愧,其實從小我也學過不少才藝,像拉丁舞、民族舞、唱歌等,我都報過班,可為什么現在一樣都拿不出手呢?原因是我從來沒有堅持,總是半途而廢,要么怕苦,要么怕累,要想學好就應該做好一切吃苦的準備。由此我想到了西班牙“萊昂諾爾”公主的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也是她在為將來成為西班牙女皇做著準備,近日剛過完14歲生日的她,首次用泰羅尼亞語作了官方演講,這讓人不得不為之敬佩。
明日藝術節還會繼續,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精彩瞬間。
藝術的作文 篇4
葉圣陶的語言是簡練而感人的,他以用恰當的詞語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出名。葉圣陶在他的報道中強調感覺與情感。人物在葉圣陶的筆下鮮明活潑,他深深地洞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知名作家趙景深盛贊葉圣陶是寫作界的異數,擁有著杰出且驚人的才能。他的優美文章持久而韻美的留存于世。他表達的情感和感覺構筑了真相與現實的基礎,也使他的文章充滿無窮的力量。“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燈火,但是記述卻因為這燈火而引人注目。”葉圣陶說。這段談話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葉圣陶不僅是一位善于講述故事的人,他更是一位藝術家。葉圣陶的現實主義寫作形式成為許多作家效仿的對象。他承認閱讀一些西方小說家的作品,對他的寫作助益良多,“如果我沒有閱讀英文,如果我沒有接觸英文讀物,我就不會寫作小說.。”他的作品是反思與思辨的。這些不僅依靠感知,而且依靠切實而客觀的觀察。葉圣陶不僅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名新聞記者。對現實的觀察成為了他寫作的源泉,為中國現代文學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他這一生大多數作品都是為孩子創作的,如《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種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魚》《月亮姑娘的`親事》《含羞草》《快樂的人》《芳兒的夢》等等。
今天,我有幸得到了采訪這位藝術家的機會。
他的作品非常貼近生活且易懂,于是我問道:“您為什么喜歡寫關于生活,關于社會的文章?”
葉圣陶告訴我:“在記憶中,我似乎從來沒有撰述過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識。換句話說,我不能寫那些只是通過想象得來的東西,但我也沒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里,鄉鎮和農村,我寫在那些地方觀察到的事物。作為一名老師,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記錄下來。在一些相當基礎和淺顯的層面,我關注著中國革命逐漸的發展,同時,我也記錄下這些事情。
“我認為文章是為讀者而作的,同時我把文章看作是讀者與作者交流的工具。作家們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是他們不是擁有優秀寫作技巧的素養。他們的表達是不準確且意義模糊的。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夠欣賞他們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實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學作品難于被普通大眾接受。我認為一個人只有把文章寫得實際且易于理解,我才能夠去只寫一些風雅作品。如果讀者不理解文章內容,文章就毫無用處。”
“那么,你寫作的靈感又來自于哪兒呢?”我忍不住好奇地問。
“我寫的作品通常都反映了社會現象,許多知識分子都是被剝削者,是沒有反抗能力的社會底層的人。我寫的這些文章聚焦于社會底層人民的痛苦生活。”
如今的社會,葉圣陶先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27年了,但他的信念,他的作品卻還在一直流傳,現在是,將來也會是。
葉圣陶發現新中國的很多人是自私、冷淡、偽善和保守的。人們為了安穩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葉圣陶在作品中諷刺了這些人。他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希望喚醒人們的知覺并正視這些社會頑疾。葉圣陶不僅寫故事,而且報道社會的謬誤。他的作品不是用來消遣,而是用認知和對現實的思考來連填充人們的余暇。“……寫作的基礎是一雙有洞察力和善于觀察的眼睛,而我的眼睛卻不怎么擁有洞察力……當然,沒有必要以寫作為目的訓練而一個人的眼睛,對于眼睛的訓練,是為了洞察現實,豐富生活。”
藝術的作文 篇5
一次放假了,媽媽問我:“這個假期你學點什么呢?”我隨手簽完“條約”說:“學樂器”,媽媽趁火打劫:“那你想學什么樂器呢?”我“呃······”了好一回兒,在腦海里搜尋了老半天才隨口答到:“學古箏吧!”
過了幾天,媽媽拉著我到一個琴行拜師學藝,一個男老師嘰里咕嚕地給我講了一大竄,而我會也“嗯”一聲,不會也“嗯”一聲,慢慢地,我覺得學古箏很枯燥,就打退堂鼓了。
過了大概一年多,又一個假期,媽媽跟我吐露了她的真實想法:“我想學古箏,你去嗎?”想起媽媽常常引導我:“古箏是代表我們中國音樂的樂器之一,而且年代悠久,音色優美,能提高人的音樂素養。”媽媽還說:“彈古箏的女孩很古典、很淑女,我喜歡!”
受了媽媽長期的蠱惑,我爽快地答應。話音未落,媽媽就攻擊我:“算了,你就別去了,你肯定堅持不了的。”我趕緊接招,使出殺手锏,哭鬧起來:“哎呀!我會堅持的.,你就讓我去吧。”邊說邊把地板踩得“咚咚”響。我遵守諾言,認真地學起了古箏,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我能一一克服,已經能彈出美妙的樂曲了。
想起第一次學古箏,我只學了兩節課,就和古箏決裂了,不就是因為怕苦怕累嗎。學古箏課的故事告訴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藝術的作文 篇6
在我的書桌前,掛著我最喜歡的一幅畫。
看,深藍色的天空中,一群星星玩起了捉迷藏:有的躲到了郁郁蔥蔥的大樹里,只露出半只小眼睛;有的躲到了月亮阿姨后面,正捂著小嘴樂呵呵地笑著;有的頑皮地一閃一閃,忽隱忽現,讓人難以尋找……流星們也跑來湊熱鬧,從天空的這邊,“唰”地一聲跑到了天空的那邊,速度快得讓你驚呼出聲!看著看著,我仿佛也成了一顆星星,和我的星友們正愉快地玩耍著。
相對熱鬧的天空,河面顯得十分平靜。兩艘帆船正在微波粼粼的河面上緩緩地向前駛去。河岸邊綠意盎然的草地上,綻放著桃紅的、深紅的、粉紅的、淺黃的'、米黃的花,花的色彩繽紛亮麗,讓人目不暇接。草坪上的石椅上,貓咪一家四口緊緊地挨在一起,仰著頭,愜意地甩著尾巴,靜靜地欣賞這美妙的夜景。
整幅畫透出了安詳寧靜的美好氣息。每當我煩躁困惑時,我總會站在畫前,靜靜地看著畫,心情也會慢慢平靜下來。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數學難題,十分煩心。當我的目光落到了畫的身上,心里漸漸平靜了許多,再看看那道題時,突然發現了難題的關鍵所在了。
我喜歡這幅畫,喜歡它鬧中有靜,靜中有動,特別是貓咪一家依偎的身影,讓畫面更加柔和溫馨,感覺這世界充滿了愛。
藝術的作文 篇7
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舞動俱樂部舉行藝術節。
太陽公公才露出一點肚皮,月亮姐姐還在天上玩耍。我已經早早地來到了那里,為今天的藝術節做準備。
我們幾個有參加藝術節的同學做完了準備。我的心情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慌得很!既激動又緊張;緊張的是馬上就要開始了,不知道我們能否發揮得好,如果不好就得不了獎,如果得不了獎就不能為班級加分,加不了分就落后了,如果落后了就……激動地是我們很快就上臺了!
就快要輪到我們的時候,亮亮的服裝出了點小問題,我們只好趕快解決咯!有的人在為亮亮的服裝“包扎”,有的人忙得滿頭大汗,有的人為滿頭大汗的人補妝,有的人……
一切準備就緒。我見前面幾個節目表演得很好;你瞧!觀眾們大聲尖叫連連叫好,評委們一個個露出微笑,有的評委點頭,有的評委們圍成一堆激烈地討論著,有的人......我們隊員個個急了起來。
終于輪到我們了。一個姿勢、一個微笑、一個動作……大家都做得還不錯,現場的觀眾一個比一個叫得響,一個比一個激動,有的.觀眾直接從座位上蹦起來!跟著評委們也拍手了;有幾個跟我們比賽的人也驚呆了,也許是我們的節目與眾不同了吧!我還看見有一個人搖搖頭,走了。我見隊員們一個個跳得越來越有勁兒,我也跟著起勁兒。最后圓滿結束了。
我們很高興,得到了許多人的表揚,其實還有一小部分的人認為我們的表演不夠精彩吧!但是,我們確實努力了。
我們邁著歡快的步伐回到了休息室,休息室里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是因為我們團結,才又今天的勝利。
藝術的作文 篇8
周日下午我和王宇微約好在中國美術館見,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代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筑風格。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余件,以新中國成立后時期的作品為主。藏品主要為近代美術精品,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藝術。
我們逛了許多展館,可都是走馬觀花。正好趕上張建國作品展,那個展館人多的就像一鍋粥,簡直令人窒息。我們貼著邊看了一圈,趕快"逃"了出來。張建國的作品,比較抽象,在我的角度還不能理解,它和我一點美術上的共鳴都產生不了。
吸引我眼球的卻是一面不起眼的鏡子。遠處看像一塊紗做的`簾子,走近一看,只是一面鏡子上涂了膠水,粘上紙又撕下來,又又像沒有撕干凈。每個人都能做,但真正想到這一點的,卻只有作者。
這個美術作品把看似遙不可及的美術,融入了生活,讓美術更生活化。
如果問這次參觀有什么收獲,那就是讓我明白了:美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在生活中,在你我身邊。
藝術的作文 篇9
下午,拉開房間的窗簾,揚起的灰塵在陽光和空氣中彌漫,一縷縷陽光從窗口射進我的房間,射在那年紀比我還大、陪伴我多年的音箱上,射在那從二年級就在我身邊、黑色的金屬樂譜架上。
拉開笛子包的拉鏈,當七支笛子依次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愣住了,心里想到了很多:地球自轉一次是一天,這七支笛子年紀最小的已經陪著我,與地球自轉了三百六十五次了;地球公轉一次是一年,年紀最大的那支笛子已經在我的身邊,陪著我,與地球公轉了六次了,正在轉第七次。笛子讓我這六年的春夏秋冬變得多姿多彩;這六年的春夏秋冬讓我的這七支笛子身經百戰。托這七支笛子的福,我拿到了我笛子的十級考級證書;托這七支笛子的福,我去到北京參加了一項全國賽事的總決賽,拿到了金獎,并且通過了國家級特長生認證;托笛子的福,我踏進了一中的校門托笛子的福,我完成了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今天這七支笛子靜靜地躺在黑色的笛包當中,為了不扔下笛子這項讓我遇到許多幸事的特長,我需要練習,我抽出了A調的梆笛。仍然是一節節散發著清香的細竹筒,仍然貼著薄薄的一張膜,但手中似乎拿著六年練習的小小成就,比千斤更重。我要開始練習獨奏曲了,最近在老師那學到了《棗園春色》的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運用了顫音、疊音、打音、歷音、下滑音等裝飾音以模仿鳥叫聲,生動地表現了棗園春天百鳥爭鳴、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高明先生對棗園春色的喜愛之情。腦海里有這幅畫面,帶著這幅畫面,我端起了笛子,開始吹奏。笛子的聲音清脆悅耳,第一樂章吹奏完了,我的爸爸走進房間:小孩子!樂曲的感情那里去了?作者想表達些什么你清楚嗎,說著,他指指我音箱,又指指我的計算機上上網,找個原版音樂聽聽!我的心中十分不解:嘿嘿嘿!我吹得至于那么糟糕嗎?爸爸點點頭,并親手打開了我的計算機,按下了音箱的開關,道:自己聽聽!對于別的'人來說這個不會很糟糕,但你應該挑戰原版,甚至比原版演奏得更好。這一句話深深地刻在我腦子里。我移動鼠標,點開了《棗園春色》的MP3,把音量調到最大。這時,我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棗園當中,鳥兒爭先恐后地賣弄著清脆的嗓子,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大師的作品,運用中國古代的兩句成語來說就是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聽了大師的作品,學到了許許多多,咽了一口口水,學到的仿佛都被吞進了肚子里。我再次端起笛子,繼續練習。練完一次之后,我由衷地對自己說:比上次好了一點點!但還是很糟糕
這時爸爸走進來,說:挺好,再聽聽!
打開音樂。
之后吸收所學到的,端起笛子,繼續練習。
這時爸爸走進來,說:挺好,再聽聽!
打開音樂。
之后吸收所學到的,端起笛子,繼續練習。
如此反復,太陽不再射在音箱上,不再射在譜架上了,不再直射進我的房間里了,探頭往窗外看,光的,只有那一抹落日殘霞。我將笛子放回笛包里,七支笛子再次靜靜地躺在那。這個溫暖的下午,是我從一歲到現在學到東西最多的幾個小時。
笛子對于許許多多的人來說只是一件樂器,對于某類人來說只是一根竹子,但對于我來說,就是我藝術之路上的大巴車,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差不多是十年之前,我愛上的笛子,那時我問我自己,我能繼續愛ta十年嗎,今天得到了答案能;今天深深地愛著笛子,我問我自己: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四十年之后、八十年之后、一百年之后、一萬年之后我還會這樣愛ta嗎?
【藝術的作文】相關文章:
藝術的作文12-10
藝術作文07-11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藝術的作文【精選】09-07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3
(精選)藝術的作文08-15
(精選)藝術作文08-15
藝術的作文[經典]08-17
(經典)藝術的作文08-19
【經典】藝術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