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傳統節日作文8篇[集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搜集了不少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料,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的由來吧。
傳說中,在山谷里住著一只叫“年”的`怪物,每到春節晚上,“年”都會襲擊上下的一個村子,還吃小孩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據說“年”有三怕,怕火,怕響。怕紅色,所以過年的時候,必須放炮,穿紅衣服,“年”看到紅色,聽到炮聲就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大平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吃團圓飯的日子,餐桌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食物,把我饞的口水直流,我嘴里吃著,眼睛還滴溜溜的到處亂轉,媽媽說我吃著嘴里的,想這碗里的,活脫脫一只小饞貓,吃完飯后,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晚,那層出不窮的節目總會把我們逗得捧腹大笑。
春節那天我起個大早,穿上了新衣服給爸爸媽媽拜年,爸爸媽媽給我了一個很大地紅包。在這一天小朋友們總能收獲一大堆紅包。
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因為這個節日充滿了開心與歡笑。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么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鲆瘓洌骸奧飛閑⌒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么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后,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熱鬧的節日中,人們通常在門口掛艾草,小孩身上掛著香包。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民間還有一種賽龍舟比賽,到處都彌漫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就發現奶奶坐在一個大鐵盆前,盆里泡著白白的糯米。大盆附近有兩個小盆,其中一個整齊的排滿了剛剛采摘的粽葉,另一個盆里泡著圓圓的糯米。地上還有一捆稻草。奶奶正在聚精會神的包粽子呢。我急忙跑上去看,只見奶奶拿起三四個粽葉,葉柄處整齊地并排在一起,沿著葉柄用大拇指和二拇指畫了個弧形,瞬間粽葉就轉轉成了一個漏斗形狀,然后奶奶從水里撈出糯米,放在漏斗里,當糯米達到漏斗的一半時,他拿起一個蜜棗放上,再用糯米把漏斗填滿,再用手一招,把剩下的粽葉蓋到漏斗的上面,然后再轉幾個圈,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成型了,奶奶再用一根稻草把三角形的'三邊捆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奶奶把它做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
“做粽子太簡單了,”我大呼道:“我也會。”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三四個粽葉擺到了手上,試著去一轉,啪啪,好好的粽葉四分五裂了,“這粽葉不好,我要換個結實的”我一邊說著一邊又拿起了幾個幾個,幾次下來,粽葉還是“四處開花”。最后我對奶奶說,“奶奶,你先給我弄成漏斗型吧!”奶奶拔一個漏斗形交給我,我認真的按照她的方法,先填米,再放棗,最后再放米的方法輕而易舉的把漏斗填滿。我用粽葉一蓋,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完成了我的處女作——一個不成形的小粽子。
這時爸爸走過來了,他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為什么包粽子嗎?”我搖了搖頭,他說:“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投江自殺之后,人們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然而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在夢里問他,‘我們給你投的食物,你吃到了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吃了。’老人說:‘那怎么辦?’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做成菱角型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后來人們按照他的話,向汨羅江投下尖角粽子。”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端午節要包粽子呢?我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想著粽子的來歷,中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這個端午節真是收獲豐滿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陽光明媚的一個早晨,紅星小學六年級一班的一位小姑娘,穿著一身藍色的校服,胸前戴著紅領巾,紅紅的臉蛋,水靈靈的大眼睛,她在路上邊走邊想,今天是教師節,該送什么給老師代表我的心意呢?送禮,不行。不行,送??,老師平時日夜操勞,給我們批改作業講解課文,有些同學弄不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給同學講解??,走著走著,就到了田野邊,一朵朵小巧玲瓏的野花美麗極了,這么漂亮的'野花送給老師當>禮物不是很好嗎?說著她便走進田野中摘起花來,然后用自己最喜愛的紅絲帶綁成了一束,準備送給老師。
一會兒就走到了學校,當走到李老師的辦公室前,她發現辦公室的門和窗都是敞開的,她將頭伸進窗子里,左瞧瞧、右瞧瞧,一個人也沒有,空蕩蕩的,但李老師的辦公桌上已放好了語文課本、備課本??在備課本上還沒全干的筆跡。說明李老師走了一會兒,可能有一點事出去了吧?小姑娘想。他她把頭探進窗子里,從書包里拿出摘好的一束野花,小心翼翼地放入老師的筆筒里。這是她突然想起了李老師為她補課的那件事,
那次是因為她生病,已經幾天沒去上學了,功課也落下了好多,一天夜晚,小姑娘剛要睡覺,突然聽到“咚咚咚”的敲門聲,她開門一看,原來是李老師,她問:“李老師,您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嗎?”李老師說:“你幾天沒有上學,我是來給你補課的。”每當她想起這件事,就很感動,眼淚就忍不住要掉下來。
“李老師早”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后,趕忙離開了,向教學樓走去上課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春節是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也稱為農歷年,俗稱“元旦”。這是中國人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于商朝第一年年底對神和祖先的崇拜。根據中國農歷,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通常被稱為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被稱為元旦,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被稱為元旦,農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被稱為春節。
春節即將來臨,這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萬象正在復蘇,植被正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即將開始。人們剛剛經歷了植被枯萎的漫長冰雪冬天。他們一直盼望著春天和鮮花盛開的日子。當春節來臨時,他們會高興地迎接節日,唱歌跳舞,這是很自然的。
幾千年來,人們把慶祝新年的習俗變得極其豐富多彩。每年12月23日至30日,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春節”或“掃塵日”。春節前打掃衛生是我們人民的傳統習慣。
然后,每個家庭都準備新年用品。大約在節日前十天,人們開始忙于購買物品。新年的商品包括雞、鴨、魚、茶、酒、油、醬、南北油炸食品、糖、魚餌和水果。他們還準備了一些新年禮物給來訪的親戚和朋友。孩子們需要為新年買新衣服和新帽子。
春節前,用紅紙和黃色字體寫的新年祝福,也就是用紅紙寫的春聯,應該貼在房子的門上。房子里貼著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聰明的女孩剪下漂亮的窗花,并把它們貼在窗戶上。紅燈籠掛在門前或貼上幸運的字符,如財神和門神。幸運的字符也可以倒貼。當路人讀到吉利的話時,他們將是幸運的。所有這些活動都是為了給節日增添足夠的節日氣氛。
春節的另一個名字是元旦。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給人們帶來厄運的虛構動物。從年初開始。樹木枯萎覆蓋,草不生長。年底,萬物生長,鮮花遍地。一年如何過去?鞭炮需要爆炸,所以點燃鞭炮的習俗被確立。這實際上是另一種烘托生動場景的方式。
春節是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春節期間,離家的孩子必須回家團聚。元旦的前一天晚上是舊年十二月的第三十個晚上,也叫除夕,也叫團圓夜。在新舊交替的這個時候,慶祝新年是最重要的活動之一。除夕之夜,全家老幼都要熬夜慶祝新年,聚在一起喝酒,分享家庭紐帶的快樂。在北方地區,除夕吃餃子是一種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做面條,這個詞是和諧的。餃子是諧音,意思是在更小的時候遇見和有孩子。在南方,新年有吃年糕的習慣。甜粘的年糕象征著新年的.甜蜜生活和更高的臺階。
當第一聲雞鳴響起時,或者當新年鐘聲響起時,街上鞭炮齊鳴,噪音一個接一個地傳來,每個家庭都歡欣鼓舞。新年伊始,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穿上節日服裝慶祝新年。在節日里,孩子們會得到錢來慶祝新年和吃團圓飯。在這個月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親戚和朋友開始互相拜訪,互相問候,互相祝賀,說一些祝賀的話,祝賀,幸運,祝賀,新年好,以及其他活動,例如祭祖。
節日的溫暖氣氛不僅滲透到每一個家庭,而且充滿了各個地方的街道和小巷。在一些當地市場,也有一些習俗,如舞獅、玩龍燈、玩社火、逛花市、參觀廟會等。在這期間,城市里到處都是燈籠和游客,景色非常生動。在盛大的節日之前,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才真正結束。
春節對漢族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洲、蒙古、瑤族、壯族、白族、高山、赫哲族、哈尼族、達斡爾族、侗族和黎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只有節日的形式有它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無窮的風味。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中秋節,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上天空。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院子里賞月。月亮發好像知道今天是中秋節,它比任何時候都出來的早,比任何時候都明亮,比任何時候都圓許多。月亮也好像在和我做游戲,我跑它也跑,我跳它也跳,我停它也停。它就像我的影子,我走到哪它都跟隨其后。
中秋節的月亮,給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月光下,院子的松樹顯得更加蒼翠挺拔。就連小貓小狗都沒想休息,他們好像也來過中秋了呢!
看!月球上隱隱約約有許多黑點,那模模糊糊的景物,究竟是云霧?是樹?是山?是風沙?還是外星人基地?我看了一會兒,突然想起了廣寒宮,不知道那里面的嫦娥仙子和她的心肝寶貝玉兔還好嗎?是不是也在慶祝中秋節呢!月亮越升越高,已經爬上了大樓頂。它俯視著大地,把余暉揮灑。
古人說得好:“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說起這些詩,我和爸爸媽媽都覺得太美了。于是,我們決定邊吃月餅邊賽月亮的詩。爸爸自告奮勇先來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媽媽也不服氣地說: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我也不甘示弱的背起了《暮江吟》......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休息的時候了,我望著天上的.月亮,輕輕的哼著歌,陶醉在剛才的情境中。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愛的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它也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賞月、吃月餅,還有祭兔兒爺,吃螃蟹……當然,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喝菊花酒了。
記得在我五歲那一年,大家一起過中秋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酒店參加團圓聚會。桌上菜肴豐盛,四周張張笑臉,碰杯聲,歡笑聲交織一起,大人們高興地敘舊情、談生活工作情況如何。我在一旁邊吃邊聽,聽得津津有味。當我想喝水時卻發現自己面前沒有水杯!我問媽媽:“媽媽,我渴了,可以給我倒點水嗎?”這時,外公一拍腦袋,恍然大悟:“啊!忘記給小朋友點飲料了!”媽媽略一思索,拿起她的酒杯,笑嘻嘻地對我說:“簡簡,這杯子里的雪梨汁,你喝這個吧,可好喝了”。
我接過杯子,正準備喝,突然發現我坐在媽媽旁邊的阿姨笑得有些古怪。我覺得奇怪,看了下桌子上的其他人,也都是盡量憋著笑的樣子。我感覺氣氛有些不對,遲疑起來,杯子放在嘴邊卻不敢喝。
只見杯子里有些“水”,上面飄著一些花瓣,鼻子里傳來一陣清香,仔細分辨一下,應該是菊花……奇怪,菊花怎么會放在雪梨汁里呢?正當我疑惑不解時,一向最得我信任的外婆說:“快喝雪梨汁吧!”我不由自主地用舌頭舔了一口,我覺得這味道很像雪梨汁,可是辣得我直吐舌頭。桌上的'人見了都開懷大笑起來,媽媽說:“傻孩子,這是菊花酒,好喝嗎?喝菊花酒是我們中秋節的習俗喲!”我一下子傻眼了:小孩子不是不能喝酒嗎?現在,我知道了,喝菊花酒,也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中秋節,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因為它給我帶來了無限歡樂……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過春節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么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回到家里,鄰居一家三口都在搞衛生,媽媽忙著對我說:“襯現在得閑,我們也開始打掃一下里屋吧!”我會意的點了一下頭,媽媽給我一對乳膠手套和毛巾,接著我們倆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先抹門,后抹窗,不一會兒我和媽媽把整個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
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人也要會到家里,團年飯里會有很多菜肴,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寫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年三十晚是舊年的最后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早上我們一家大小要去走親戚,到親戚家里拜年,當然親戚來會來我家所以要安排幾天去親戚家,還要有幾天要待在家里招待親戚朋友,春節之后還有元宵節,元宵節的主角是湯圓了,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
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5-30
傳統節日的作文11-04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9-01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2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9-04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9-03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30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8-30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9-1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