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的作文4篇【精選】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藝術的作文 篇1
藝術,這個字眼,對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但是,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踴躍的音符是高亢的藝術;水彩的線系是柔和的藝術;書法的墨跡是鏗鏘的藝術;房屋的磚瓦是凝固的藝術…….
我也曾手持毛筆,費力地在宣紙上一筆一畫地描著王羲之的書法,感受那”天下第一行書”的蒼勁有力;領悟著那”入木三分”的力道,體味著那”書圣”的豪邁氣魄.我想,此時的你,一定是行走在墨香中留連忘返.
我也曾坐在夏夜的窗邊,輕輕地吮一口茶,靜靜地旋開音響的按鍵,伴著窗外清風,享受著阿炳所帶給我的音樂世界!抬頭望向窗外的月,我仿佛看到阿炳那佝僂的背景正用手下的二胡向我們緩緩地訴說著那二泉冷月的凄苦人生,讓人不禁也為這平添了幾分傷感.
我也曾端坐在畫布前,一手拿著畫筆,一手托著調色盤,一下一下地勾勒著蒙娜麗莎的輪廓,望著她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優雅的貴婦人那婀娜的'身姿,美滿的生活.黑色的絲衫無不顯露出婦人的高貴,怎么也遮不住那迷人的微笑…..我想,此時的你,一定是沉浸在蒙娜現莎的微笑里忘卻了自己.
我還曾一手拿著朱自清的文章<<春>>,漫步在鄉村田野,深深地領悟著其中對春的贊頌。春雨飄落了下來,這時的我已經不再是那個慌慌張張頂著書跑的路人甲。我把心態平和下來,仰起頭,與灰蒙蒙的天對望著。戴著蓑,頂著笠固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頭澆雨,卻也別有一番滋味。這時,當你把身心都融入到周圍的景色時,你的毛孔仿佛都張開了,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滋潤,就連耳朵也癢酥酥的。我這時已經不能自己,盡情地奔跑著,盡情地享受著朱自清骨子里對春的熱愛。這時的我,已經陶醉在春的幻想里不能自拔。
藝術,一點兒也不難理解。它是對人類高尚情趣的體現。楊麗萍能跳出《雀之靈》是對她藝術的喜愛,王羲之能寫出《蘭亭序》是他對藝術的喜愛,貝多芬能彈出交響曲是他對藝術的喜愛….
我愛藝術,更愛在藝術中尋找快樂!
藝術的作文 篇2
期盼已久的藝術節終于到了,我懷著高興的心情來到學校。同學們各忙各的,有的練習唱歌,有的認真練字,有的悠閑的看書,為自己的比賽項目做準備。
下午,我隨著張燁來到陶藝比賽現場食堂。參加的人真多啊,大家做得很精致。有的.用細細的陶泥一圈一圈圍起來,好像一朵綻放的小花。有的做一個圓球,將里面掏空,再放一片壓扁的泥土。一個小茶壺就完成了。有的做一個小猴,又搓了一根棒子粘上去,栩栩如生的孫悟空展現在眼前,我看了贊不絕口。
我來到文化衫比賽現場,有一件文化衫最吸引我。上面是圓圓的荷葉,下面有許多小魚和一只蹲在池底的青蛙。小青蛙瞪著大眼睛看著小魚,好像在說:“你們在比游泳嗎?我也來。”
這次藝術節可以體驗比賽的激烈,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我以后一定要參加比賽,為班級爭光。
藝術的作文 篇3
5月3日,我懷著激動而又興奮的心情,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市圖書館。因為我平常最喜歡唱歌,所以我一定認真聽這個講座。
剛進去,就看到有不少人已經坐下等待了,我坐下來慢慢等待,也慢慢期待,終于盼到了大師——閆永麗登場了。她大大方方地坐下,拿起話筒,首先講起了什么是歌唱藝術。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仔仔細細地記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音樂是有節奏、有韻律的。”
第二,閆老師又講起了歌唱的起源。她一一給我們舉例子,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我更是陶醉其中,沒想到小小的音樂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最終,閆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正確的答案:“歌唱,起源于愛情。”
接著,嚴老師又講起了歌唱的特點、歌唱的樂器和歌唱的姿勢。每一個都讓我浮想聯翩。最后,閆老師唱起了歌兒,那嘹亮、高亢的聲音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來,引得聽眾一陣陣叫好聲、鼓掌聲。
11點了,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與閆老師告別。我心想:如果閆老師再講課,我一定還要去!
藝術的作文 篇4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爸爸泡茶時多了一位好幫手——紫砂壺。
這位泡茶的小能手,整體呈暗紅色,大小正好能用一只手捧著,整個壺身是圓形,壺身雕有“松鶴延年”和隸書的“百味人生”四個大字,讀起來韻味十足、耐人尋味。壺不像陶瓷,更不像金屬,輕輕敲打,壺會發出沉悶的“咚咚”聲。壺蓋上有一個圓形的球,頂上還有一個洞,按住洞時,壺內即使有水也流不出來,真是神奇。更神奇的是,將壺蓋拿下,壺身倒扣在桌面時,壺嘴、壺口和手柄在一個水平線,爸爸說這才是好壺。
聽爸爸說,這壺原本是一塊泥。一塊泥?那它是怎么變成充滿古色古香氣息的紫砂壺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專門觀看了有關制作紫砂壺的.紀錄片。當我看完紀錄片后,這塊泥帶給我太多震撼——
泥先需經過反復捶打,排除空氣,這才能放到制作人的手中。人不也是這樣嗎?只有千錘百煉,才更加堅強。這塊泥還不止步于此,塑造外形,反復雕琢,最終用烈火重獲新生,才能變成傳世的紫砂壺。再看看紫砂壺上的仙鶴,它的每一根羽毛都經過細細雕琢,這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仙鶴背后,藏著匠人多少心血!正是因為這顆精益求精的匠心,才賦予了平凡的茶壺不平凡的生命。
每當我看到這個紫砂壺,就會想到“精益求精”這個詞,這個茶壺仿佛時刻在告訴我:做人要不斷提高自己,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如紫砂壺一樣,品味著淡淡茶香……